文/釋淨宗
修通途法門,必須達到斷惑證真的標準。但淨土法門則不然,即使未能斷惑證真,只要真信切願,就可以往生西方。這是兩個法門不同的地方。
就好像我們上丹霞山一樣,通途法門就好比一步一步地上臺階,感覺很實在,上一步臺階,就感覺「我進步一點了」,再上一步,又進步一點了,每一步都有感覺。如果坐電纜車,沒感覺,「嗚—」就到山頂上去了,沒感覺就上來了。
很多人念佛,他不老實念,為什麼?「我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哎呀,師父啊,我念了好長時間,沒感覺啊?」又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沒感覺!」
沒感覺就對了!念佛不是找感覺,找感覺就錯了。為什麼錯了?你又把這個感覺放在前面了,來代替六字名號了——不是這樣的!
初機學佛都這樣,教他老實念佛,念不下來,今天學了一個咒,好像「我上了一個臺階」;明天又念一個咒,「哎呀,又進了一步」;後天又學了一個什麼……,他都是累積,一步一步地慢慢來。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沒感覺。上了電纜車,「呲—」一下到山頂了——「莫訝一稱超十地」,有什麼感覺?沒有次第。不是一步一步地來的。像坐飛機一樣,坐在飛機上不動,然後空中小姐通知了:「各位乘客請注意,現在飛機要著陸了。」「啊!我還沒感覺就到了」。
你走路就不一樣了,感覺多得不得了。一路風景轉換不斷,五里、十里……,清清楚楚。自力修行法門,好比走路,一步一步來,「我修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我學法,一個、兩個;我斷煩惱,斷見惑、斷思惑……」,都是很明瞭的,有次第的,一級一級的。但淨土法門不這樣。
我們學淨土法門,要按照祖師的教導,懂得我們這個特別法門跟通途法門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