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列全偈,再隨文解釋。
偈文題目:「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
偈文︰
道俗時眾等,各發無上心,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
共發金剛志,橫超斷四流,願入彌陀界,歸依合掌禮。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法性真如海,報化等諸佛。
一一菩薩身,眷屬等無量,莊嚴及變化,十地三賢海。
時劫滿未滿,智行圓未圓,正使盡未盡,習氣亡未亡。
功用無功用,證智未證智,妙覺及等覺,正受金剛心。
相應一念後,果德涅槃者,我等咸歸命,三佛菩提尊。
無礙神通力,冥加願攝受,我等咸歸命,三乘等賢聖。
學佛大悲心,長時無退者,請願遙加備,念念見諸佛。
我等愚癡身,曠劫來流轉,今逢釋迦佛,末法之遺跡。
彌陀本誓願,極樂之要門,定散等迴向,速證無生身。
我依菩薩藏,頓教一乘海,說偈歸三寶,與佛心相應。
十方恆沙佛,六通照知我,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一、釋〈偈文、題目〉:「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
此九字,顯示第十八願之玄義,乃是《四帖疏》扼要之文。
「大眾」者,即第十八願願文中「十方眾生」;
「發願」者,即願文「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也;
「發願歸」者,即是六字名號中「南無」也。善導大師說:「『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三寶」者,克實而論,即是六字名號中「阿彌陀佛」也,亦即願文中「乃至十念之妙行也」;善導大師釋名號中此四字曰「即是其行」。
何者?古德說:「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可知「阿彌陀」三字具足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寶功德,故知「阿彌陀佛」本身,即是一尊具足十方三世一切三寶功德的佛。且此「佛」字,一般義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而「阿彌陀佛」更是一尊與念佛人機法一體,生佛不二、一體不分的佛,所以善導大師解釋此四字曰:「即是其行。」即願文「乃至十念」之義;顯示因為持名,乘佛願力、佛德即成己德之義也。
由上說明,可見偈文「歸三寶」,即是善導大師所說:「一向專念彌陀名號,念念不捨,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為何《四帖疏》一開頭﹐善導大師就「先勸十方眾生歸命阿彌陀佛﹐持念六字洪名﹐往生極樂世界」呢?
因為這正是《觀經》宗旨,而且現今末法時期,以及將來法滅盡時,唯有彌陀弘願,六字名號,能平等救度一切苦眾生也;此事至大至要,急須舉勸,所以大師悲心「先勸」也。
二、解釋偈文
道俗時眾等。
當時以及未來世,所有出家、在家等眾。
各發無上心,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
此三句顯示「信眾生根機陋劣﹐自力聖道門難修難成」。
「各發無上心」者,此指聖道門,各以自力發成佛度眾生之「菩提心」也。
眾生宿世或今生﹐隨各自善緣﹐依各自心品﹐發成佛度生之心﹐故曰「各發無上心」;此發心相狀各各不同﹐千差萬別﹐然而眾生之心﹐總不離「貪瞋邪偽」,不堪入道﹐故難發難成。
經云:「曾於三恆河沙佛所發菩提心,因自力不堪修行,故至今依然流轉六道。」即此之謂。
「生死甚難厭」者,三界六道生死輪迴,由於眾生迷深障重,顛倒知見,以苦為樂,貪愛相續,不知厭離,更無力修斷見思惑而了脫分段生死也。
「佛法復難欣」者,輪迴生死之苦,現前正逼迫著,很容易感受,眾生已難察覺而厭離之,何況佛法這麼高廣深妙,不是凡夫所行境界,眾生更是難以發起精進勇猛修學之心,所以說「佛法復難欣」;這是因為眾生一念不覺而有無明以來,真智慧已被無明所錮蔽之故。
《大智度論》曰:「菩薩發大心,魚子菴樹花,三事因時多,成果時甚少。」比喻聖道門自力發心學菩薩道者極多,而得成就者極少也。
此偈示眾生信知,自身愚痴陋劣,憑自力難以厭離生死輪迴,更難修成佛法得解脫也。
共發金剛志,橫超斷四流,願入彌陀界,歸依合掌禮。
此偈對上偈之自力行,勸歸命彌陀弘願之救度也。
「共發」者,十方眾生若捨自力修行,而歸信彌陀救度,則萬機一同,皆蒙彌陀弘願平等無條件攝受,所以說「共發」;如《往生論註》說「同一念佛無別道,遠通法界皆兄弟」也。
上偈各自發心,隨機各別,所以說「各發」;此偈同蒙彌陀弘願攝受,所以說「共發」,顯示其發心本質,完全不同:因地發心既然高下迥異,果地成就必然勝劣全別,此必然之理也。
「金剛志」者,眾生若歸入「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彌陀弘願,由於彌陀從因地發心到果覺圓滿,始終內外徹底真實,因此其弘願救度力,無任何事物所能破壞或障礙,所以善導大師說「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故曰「金剛志」也。
「橫超斷四流」者,說明弘願念佛的大利益,如《大經》說:「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截五惡道,惡道自然閉。」即此義也。
「橫超」者,念佛乘彌陀願力,頓離九界業網(尤其三界眾縛),不歷時劫,頓除諸惑,頓淨諸罪障也。
「四流」者,三界見思惑也,即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此四惑,能令眾生漂流生死海,故名「四流」。
「願入彌陀界,歸依合掌禮」者,合上兩句,標信法也。
既自力發心,難厭難欣,難修難證,則唯有深信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所以說「願入彌陀界」。
「歸依合掌禮」者,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也,也就是「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歸依」是歸命,也是發願迴向之義,亦即是「南無」;當下機法一體、生佛不二,即是「一心不亂」。
「合掌禮」者,順彼佛願,一心稱名,專復專,即是「一向專念」也。
以上兩偈,以《疏》解《疏》者,善導大師在「發起序‧欣淨緣」中開示:
「此明夫人(韋提希)真心徹到,厭苦娑婆,欣樂無為,永歸常樂。」此段疏文,明夫人自力菩提心相,以之釋成偈文「各發無上心」一句也。
「但無為之境,不可輕爾即階」疏文,即釋「佛法復難欣」一句。
「苦惱娑婆,無由輒然得離」,即釋「生死甚難厭」一句。
「自非發金剛之志,永絕生死之元」,即釋「共發金剛志,橫超斷四流」兩句。
「若不親從慈尊,何能免斯長嘆」,即釋成「願入彌陀界,歸依合掌禮」二句也。
兩文合觀,其義益明。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
此段起至「三賢海」,示歸入「彌陀界」,正是三寶體。
「世尊」者,十方三世一切眾生所尊,即是阿彌陀佛也。
言釋迦佛亦可,由彼教化,吾等才能得彌陀救度也。
「我一心」者,大師率我等凡愚一齊信順彌陀救度之弘願也。
「歸命盡十方」者,「歸命」是全身心之歸投,無我的歸入對方,與對方成一體不二。「盡十方」者,所有十方三世一切三寶也,亦即上偈所言「彌陀界」。此偈以下顯示彌陀界即是十方三世一切三寶也。
《楞伽經》卷六曰:「眾生菩薩中,所有法報佛、化身及變化,皆從無量壽,極樂界中出。」說明了這一事實。
法性真如海,報化等諸佛。
以下列出所歸命之三寶體,全含攝於「彌陀界」。
此兩句顯示佛體及法體;佛體者,本宗之「南無阿彌陀佛」也;法體者,即此六字名號,正是「除苦惱」之妙法體,所謂「名即法」也。
「法性真如海」者,佛有三身,此句是阿彌陀佛的法身佛。
「報化等諸佛」者,是阿彌陀佛度生顯現的一切報身佛及一切應化佛身。兩句合為彌陀界的「三身佛」寶,是我們眾生歸命的對象。
一一菩薩身,眷屬等無量,莊嚴及變化,十地三賢海。
此偈顯示所歸命三寶體之僧寶體也。
「一一菩薩身」者,此明上首菩薩數。十方虛空無邊,三寶無盡,故菩薩其數無量,今咸歸命,故說一一。
「眷屬等無量」者,上偈所舉上首菩薩所帶眷屬,如文殊一萬菩薩,普賢無數眷屬等。
「莊嚴及變化」者,上舉正報,今舉依報。菩薩正報依報之無量莊嚴,以及殊妙無盡的變化,也是所歸之境。
莊嚴,指淨土地下地上,即寶幢宮閣等是。變化,指虛空莊嚴,即變化寶宮華網等。又,常住顯現,名為莊嚴;隨時變化,名為變化。
「十地三賢海」者,總舉十地三賢之階位,十地三賢之行位深廣,喻之如海。
時劫滿未滿,智行圓未圓,
正使盡未盡,習氣亡未亡,
功用無功用,證智未證智。
此六句,對辨佛與僧之位相。
「時劫滿未滿」者,辨修行之時間滿未滿。《起信論》言:「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第一僧祇,初住至初地;第二僧祇,二地至七地;第三僧祇,八地至十地。故十地等覺是因位滿,若是果位滿,唯是妙覺佛位。
「智行圓未圓」者,是指六度圓滿未圓滿。般若證理,名為「智」,五度事功助顯,名為「行」。初住起修六度,等覺因地初圓,妙覺則果地全滿也。
「正使盡未盡,習氣亡未亡」者,此約斷惑,辨佛僧位次。
「正使」是見思、塵沙、無明三惑;正使斷盡,尚有殘留氣分未淨,名為「習氣」。
例如二乘人能斷三界見思惑正使,而猶留有習氣;《智論》云:舍利弗尚有瞋恚餘習,難陀尚有婬慾餘習,畢陵伽婆蹉尚有傲慢餘習等等。
二乘能斷通惑(見思)正使,菩薩能斷三惑正習;而三惑正習究竟滅盡無餘,唯在佛地也。
「功用無功用,證智未證智」者,七地以前菩薩有功用(須作意才能隨機利生),八地以上入無功用地(無心自然隨機利生)。
「證智」指內證中道實相;初地起親見實相,名「證智」,初地以下三賢位名「未證智」,若究竟證智,唯佛一人也。
妙覺及等覺,正受金剛心,相應一念後,果德涅槃者。
「妙覺及等覺」者,此一行文,總結佛寶與僧寶;其中「妙覺」結佛寶,「等覺」以下結僧寶。
「正受金剛心」者,等覺之正受金剛喻定也。此定體堅用利,能破最後一品極微細之生相無明,而成妙覺佛。然而此定即是「彌陀三昧」,亦即是入彌陀弘願,乘彌陀願力而「持名念念不捨,正定之業」也;《經》云:「一切諸佛皆以彌陀三昧而成正覺。」即此之謂也。
「相應一念後」者,以自力修證而言,行者生生不退,經三大阿僧祇劫,六度萬行功德圓滿,定慧相即,即始覺合於本覺,將入究竟覺之一剎那,須得諸佛加持入彌陀三昧,「正受金剛心」,得金剛定喻,「相應一念後」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而成佛。
然而此事,若以淨土宗行人而言,在「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之一念起,由於彌陀願力攝持,則念念皆「正受金剛心,相應一念後」,念念皆與彌陀一體不離,念念皆在彌陀三昧中也!
「果德涅槃者」者,「果德」是佛果功德,「涅槃」是滅度;承上一大段,可知一切佛法從彌陀界開出,也無不還歸彌陀界、彌陀本誓海!
「果德」之佛果功德,即是「涅槃」滅度功德,「滅」者,彌陀之無量光德,滅盡一切眾生之無明業障;「度」者,彌陀之無量壽德,解脫一切眾生無窮生死輪迴也。
此「果德涅槃」勝果妙德,通途修行須三大阿僧祇,而淨土念佛者,則蒙佛願力攝取不捨,所以「念念相應念念佛」;蓮池大師說「越僧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即是指出此一事實也!
善導大師於《法事讚》中曰:「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實是佛法中最精要之開示也。
前偈文勸入彌陀涅槃界,曰「願入彌陀界,歸依合掌禮」;今文歎其當果曰「果德涅槃者」,文義首尾相應也。
下文中「我等咸歸命」至「念念見諸佛。」,是請加持「現生益」;「我等愚癡身」至「速證無生身。」,是請加持攝受「當生益」也。
我等咸歸命,三佛菩提尊。無礙神通力,冥加願攝受。
「我等咸歸命」者,善導大師率一切道俗歸命彌陀界。
「三佛菩提尊」者,「三佛」總指法、報、化三身諸佛;「菩提尊」別指光中極尊、佛中之王的阿彌陀佛,因為一切佛都以「彌陀三昧」入正定聚而成佛。
《楞伽經》曰:「眾生菩薩中,所有法報佛、化身及變化,皆從無量壽,極樂界中出。」可為明證。
上來先從本開末,即從無量光壽之「彌陀界」開出,廣列法界無盡三寶;今則攝末歸本,正對彌陀本佛,祈請光明攝取利益,即預標本經流通分,咐囑眾生曰「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之《觀經》旨歸也。
「無礙神通力」者,彌陀悲願,與眾生一體無礙,度生自在;能攝取眾生,生信願,起持名大行,今生及來世,皆得大利無上功德也。
「冥加願攝受」者,「冥加」與「顯加」不同,顯加對障輕之機現身說法,令當面見聞,淨除業障,得大利益;「冥加」對障重之機,冥密加持,令其自然淨除業障,得真實利益。
而聖力對眾生,都是從冥加到顯加也。
例如彌陀先以「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之身光,長久地默默地薰發一切眾生之善根,從少到多;調熟之後,即以心光「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令一向專念,而蒙佛接引往生成佛。
今以眾生障重,所以說「冥加」也。
以上求彌陀「冥加」,以下請三乘賢聖「遙加」也。
我等咸歸命,三乘等賢聖,學佛大悲心,長時無退者,請願遙加備,念念見諸佛。
此文舉出所歸命之僧寶,祈願彼等加持我們念佛人念念見彌陀(指心眼見)。
「我等咸歸命」者,義同上偈。
「三乘等賢聖」者,「三乘」是聲聞、緣覺、菩薩。一往雖歸一切三乘,其本意,「學佛大悲心」故,正取菩薩,攝三乘歸一乘故。
下兩句明示「三乘等賢聖」之實德也。
「學佛大悲心」者,慈悲有三:小乘小慈悲,菩薩中慈悲,唯佛大慈大悲。菩薩意在成佛,故學佛大悲心,小乘迴小向大,也不離學佛大悲心。
「長時無退者」,菩薩發心長遠,經三祇百劫而成佛。
「請願遙加備」者,「加備」與「加被」同義。前偈請彌陀加被,不言「請願」,且曰「冥加」;今偈請僧加被,且言「請願」,並言「遙加」者,由於僧加被,較之於佛加被稍疏,所以說「請願遙加」,而佛之加被是一體最親,所謂「眾生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彼此三業不相捨離,生佛不二、機法一體。所以不必「請願」,自然冥合冥一,攝取不捨,所以說「冥加」。
「念念見諸佛」者,正示「心見」,並非「眼見」也。
「眼見」者,須法身大士請佛加持,方得面見佛身,請示法要;或是修觀者,得佛加持,而得觀見佛色身。此屬難行,不契眾機。
「心見」者,信知本願所成就之佛身,其心光對一向專念之念佛人攝取不捨,因而自然念念不捨,即是「念念見諸佛」,即是機法一體之「心見」。
《文殊般若經》云:「若得聞時,信解受持,當知此人,即是見佛。」這就是「心見」。
《法事讚》云:「一切迴心向安樂,即見真金功德身;淨土聖眾諸莊嚴,籠籠常在行人前」,這是「心見」。
《四帖疏》解釋 「迴向發願心」曰「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此「願力之道」即是六字洪名;眾生於貪瞋煩惱中,能生念佛願生心,即是「乘彼願力」,即是「心眼見佛」,必得往生也。
可見觸境逢緣,常能信機信法,恆信知彌陀心光攝取不捨,因此,稱名念念不捨,即是念念見彌陀,即是「心見」,必得往生。
又,彌陀誓願正取「心見」,不取眼見者,乃因「心見」正是持名「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金剛深信也。又:
(一)四十八願中數數言「聞我名字」,未有一誓言「見我身土」,而諸佛偏勸「聞名信受之心見」,並未曾證勸「面見目睹之觀法」。
(二)《觀經》「見佛往生」之教,正為末法障重之凡夫,觀佛眼見極難,與機相違;而持名心見甚易,機法相應。然佛大悲大智者,正取易行功高之「聞名心見」也。
(三) 《觀經》勸「持名心見」,而廢「眼見觀行」;善導大師獨達佛密意,故以「觀行」為助行方便,而獨標「持名」為正定之業,順彌陀願意。因此在本《疏》開端歸命偈中,即標舉「念念見諸佛」之「持名心見」之旨,而廢捨「修觀眼見」之助業方便也!
前面大段偈文,勸大眾歸命「彌陀界」,亦即歸命「十法界十方三寶」,請加被我們念佛人一向專念彌陀佛名,「念念見諸佛」。
下兩偈勸眾生「機法二種深信」,皈命彌陀救度之弘願,證得無生身也。
我等愚癡身,矌劫來流轉。
兩句示「信機」,即善導大師在《四帖疏﹒散善義》中曰︰「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矌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言「愚痴身」,不言「心」者,凡夫心實是愚惡,但若歸命彌陀弘願,即轉成佛智心。《第八像觀》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凡夫愚惡心,蒙彌陀弘願攝受,當下轉成佛智心也。
今逢釋迦佛,末法之遺跡。彌陀本誓願,極樂之要門。
此偈標出「信法」,即善導大師開示的「法深信」︰「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今逢」者,宿世未逢,或逢而未信彌陀救度弘願,今乃得逢而信受,有極大慶喜之意。
「釋迦佛,末法之遺跡」者,釋迦佛依循彌陀本誓之名號救度,化導末法及法滅時障重愚迷之群生也。釋迦佛雖然已入滅,然而以大慈悲心,特留彌陀弘願救度之淨土念佛法門,以普度末法及法滅時之群萌,念佛往生,得究竟之安樂也。
「彌陀本誓願,極樂之要門」者,標出釋迦佛末法之遺跡,即是以「彌陀本誓願」之第十八願為根本,以「極樂之要門」第十九願為方便也。
第十八願「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純歸彌陀救度,定得往生;第十九願以自力修行定散二善,積功迴向,求生極樂;以參雜自力執情,故往生不定。
若探二尊本懷,依善導之釋,乃是先以要門為方便權法,漸導眾生心向極樂,即蒙彌陀光明調攝,增長其宿善,不久調熟之後,即令其一向專念彌陀名號得生極樂也。
問︰逢彌陀本誓願,實可喜歎,然而釋迦廣開之要門,乃是方便法,為何大師於此亦讚歎呢?
答︰二尊大悲,設方便之要門,漸調眾生根機,令信入弘願。即使是當下能真入弘願,若論其宿緣,皆必藉要門之薰習而得入也。
經云︰「若無方便,則不得真實」,即此義也。
定散等迴向,速證無生身。
迴向有二:
一、夾善迴向,亦名迴善,即是迴向自己所修定善、散善之功德,以祈求彌陀臨終來迎,往生淨土。這是聖道門,自力難行道。
二、直接迴向,亦名迴心,即是不管有善無善,直接迴轉執著自己有漏善根之心,完全歸向彌陀他力救度,此後專稱彌陀佛名,不再執著自己有漏之定散二善,也不以作為迴向,這是淨土門,他力易行道。
極樂之要門,以自力修定散二善,求生極樂之人,彌陀以大慈悲力,調熟其善根,彼終悟知往生之功德,全是彌陀弘願救度力所迴向給自己,全非愚惡己身所能累積,此時即「迴」自力修積之執情,歸「向」彌陀之弘願救度,即能「一向專念彌陀佛名」,而蒙彌陀本誓願力攝取不捨,即入正定聚,即已往生決定,而「速證無生身」也。
「定散等迴向」者,一切自力修定散萬善願生極樂者,當其聞信彌陀誓願救度而專持名號時,同蒙彌陀願力攝受,稱為「等迴向」;此處之「迴向」乃是「迴心」之義,是回轉自力執情,歸入全憑彌陀救度之義,而不是以自力定散萬善行業,迴向極樂求往生也。
曇鸞大師曰︰「同一念佛無別道,遠通法界皆兄弟」,即是「等迴向」之義。
須知自力定散,其因千差,果則萬別,絕不同「等」,今皆歸入佛願,因同果同,故曰「等迴向」。
「速證無生身」,「速證」者,弘願他力念佛人,臨終剎那直入彌陀報土,當下證得「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亦即「佛果大涅槃」,稱為「無生身」,故說「速證」。如《法事讚》說︰「臨終聖眾持花現(平生與彌陀有親緣、近緣而一體不離,臨終有彌陀增上緣,面見彌陀金身來迎),身心踴躍坐金蓮,坐時即得無生忍」即此義也。若是自力定散迴向之行人,暫在胎宮,豈能「速證」?
「無生身」者,即「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即是「佛果大涅槃」。《法事讚》曰︰「淨土無生亦無別,究竟解脫金剛身」是也。
此兩句,亦顯示他力弘願念佛,正是下偈與彌陀一體之「頓教一乘海」,是最微妙、最不可思議之佛法也。
我依菩薩藏,頓教一乘海,說偈歸三寶,與佛心相應。
此偈,大師總結標題「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之義。
「歸三寶」者,如前述,即是歸命十方三世一切三寶力,即是歸命「彌陀本誓願,六字弘名之救度」也。
「我依菩薩藏」者,天台四教中,超越小乘「藏」教,而攝「通、別、圓」大乘三教,且超越之。因為歸命彌陀誓願海,而一向專念者,蒙彌陀心光攝取不捨,與阿彌陀佛一體不離,當下成就無量光壽功德海,乃最不可思議之佛法也。
「頓教一乘海」者,超越華嚴宗五教中自力之「頓、圓」教,而是蒙彌陀弘願救度,當下頓入彌陀報土,與阿彌陀佛同一光壽無量無邊功德海也。
「一乘海」句中,「海」者,比喻阿彌陀佛功德浩瀚廣大無邊;「一乘」者,「唯阿彌陀佛乘」,也是「一切諸佛之所乘」,因為一切諸佛以彌陀三昧得成正覺,也就是阿彌陀佛平等救度一切之「弘誓願海」也。
問︰罪惡生死凡夫,既入彌陀「頓教一乘海」,蒙彌陀弘願救度,是否即可「萬行無礙」,而不違「一向專念」?
答︰此事分「佛邊」與「罪惡生死凡夫邊」。
於彌陀邊,其本誓願平等救度一切,當然萬法萬機普攝無遺,毫無分別。
然於吾等罪惡生死凡夫邊,雖信入彌陀救度而「一向專稱彌陀佛名」,若即開許「萬行即是念佛」而不分,只怕「自力萬善之執情強盛,還滯於雜善,而違於一向專念之宗旨也;此則遠違阿彌陀佛為我們選擇「一向專念」之深意,也背離釋迦佛諄諄教導「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之慈悲,又辜負十方佛同聲證誠專念之苦心,而將失去往生成佛之大利無上功德!
因此才有「廢立」之深重大義,我們應信受奉行而不疑也。
「說偈歸三寶」者,此「三寶」之體即是阿彌陀佛,如前已辨。此一句大師勸歸阿彌陀佛之弘願救度也。
「與佛心相應」者,「佛心」指諸佛之大慈悲心,也就是彌陀之本誓願、釋迦之悲化,以及十方佛之同心證勸,而總源於彌陀之本誓願心也。
此一句,特指「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則「與佛心相應」,必得往生成佛也。
大師《往生禮讚》勸讚「專念」云︰「與佛(彌陀)本願得相應故,不違(釋迦)佛教故,隨順(十方)佛(證誠)語故」,就是此偈之意。
下一偈四句中,前兩句請諸佛證明大師內德「與佛心相應」;後兩句請諸佛加被大師傳彌陀之悲化,「廣開淨土門」圓滿也。
十方恆沙佛,六通照知我,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
「十方恆沙佛」者,依《大經》云︰「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也。
「六通照知我」者,十方佛以無礙大神通,照見了知善導大師的內德與傳彌陀悲化,皆如阿彌陀佛之本誓願也。大師請諸佛證明自己之內德,也請加被自己的傳彌陀悲化圓滿也。
「諸佛六通照知」者,以佛眼徹見弟子的歸命禮敬之身業,以佛耳徹聽弟子說偈勸歸彌陀界之口業;以佛他心通徹知弟子一心之意業;以佛宿命通徹見弟子累劫流轉而蒙彌陀弘願攝受救度之事實;以佛神足通加持弟子之二利願行圓滿;以佛漏盡通淨除弟子與一切眾生之三障煩惱,令入彌陀本誓願海,皆與彌陀一體成就無量光壽也。
「今乘二尊教」者,「今」之一字,示善導前之諸師雖弘本經,皆差失佛旨,今唯善導獨明佛正意也。「乘」者,信順彌陀弘願救度也。
「二尊教」,二尊教法有「二尊二教」與「二尊一教」兩重意涵,闡明「要弘二門判」的意趣所在(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
第一重「二尊二教」,是將《觀經》分為釋迦教之要門與彌陀教之弘願,釋迦通過要門誘引調熟定散之機,彌陀則通過弘願顯示其歸趣救度,這是屬於二尊二教的範圍。
第二重「二尊一教」,則比二尊二教更進一步,顯示釋迦、彌陀都以弘願念佛作為宣說《觀經》的目的。
如《觀經》最後之〈流通分〉說:「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善導大師解釋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釋尊上來雖說定散之要門,但今不付囑定散之要門,反而只付囑阿難弘願之念佛,只勸導我等要持無量壽佛之名號,而不是觀想阿彌陀佛之佛像與三福九品之要門,此即是二尊一教之明證。
如〈散善義〉說︰「仰蒙釋迦遺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白道),捨命以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此亦是二尊一教之意。
要之,「要弘二門判」是善導直接根據《觀經》之意涵而做出的解釋,既是《觀經》的大意,也是淨土教之根本教判。若將此要弘兩門對待來看,則釋迦是以要門(定散)調熟我等之根機進入弘願門,而彌陀則是以弘願(念佛)救度我等(二尊二教);但釋尊也正是因為調熟我等之根機進入弘願門,才廢捨要門獨勸弘願(二尊一教)。所以《觀經》到了流通分,我們已明瞭二尊攝化善巧之不可思議,歡喜之情不能自已。
「廣開淨土門」者,今善導獨明二尊之正義,楷定古今,先乘釋迦教,廣開要門,盡攝定散二善眾機調化之,待其緣熟,即令乘彌陀弘願教,皆入彌陀報土也。
可見「淨土門」雖權分要、弘二門,而其源本,唯彌陀弘願救度一門也;因此大師在解釋「弘願門」說︰「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即在說明此一事實也。
以下最末一偈,即是迴向偈,是大師轉傳彌陀弘願功德海,普化一切眾生,皆得念佛往生成佛也。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願以此功德」者,此「願」即是彌陀之願,「此功德」即是指彌陀兆載永劫所積聚之功德。彌陀「願以此功德」,平等迴施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不論三賢十聖或五逆十惡,都平等無別地發願生心,往生安樂國以共成佛道也。
此是善導大師轉傳彌陀之弘願功德海,即是善導大師學佛大悲心,自信教人信,真成報佛恩也。
「平等施一切」者,阿彌陀佛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平等無條件惠施予十方一切聖凡善惡諸眾生也。
「同發菩提心」者,此菩提心是「無上菩提心」,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上正等正覺心)的簡稱,「菩提」二字是古印度梵語,漢文之意為「覺」,即是成佛之意。發菩提心,就是發成佛之心,也就是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曇鸞大師《往生論註》說:「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故發菩提心為成佛與度生之因,是大乘佛法的精髓。
菩提心有二,聖道門菩提心與淨土門菩提心。
聖道門菩提心,即是於娑婆世界,發四弘誓願,修六度萬行,生生不退,歷經三大阿僧祇劫,福慧圓滿而成佛。此亦名自力菩提心,屬難行道,眾生不堪。
淨土門菩提心,即是「願生心」,也就是「願生彌陀淨土」之心,此心是往生彌陀淨土之因,有此心必定往生彌陀淨土,一旦往生彌陀淨土,必定斷煩惱證佛果,而「廣度十方眾生」。此亦名他力菩提心,屬易行道,眾生所堪。
「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而往生就能成佛,所以,願往生淨土的心,就是淨土法門的菩提心。淨土法門不必另外再去發菩提心,聞信彌陀救度、回心轉意願往生,這種心就是我們的菩提心。
善導大師普願一切眾生,共同發起「願生彌陀淨土」之心,因為往生必成佛,成佛必廣度十方眾生,而圓滿菩提心與菩薩道也。
「往生安樂國」者,安樂國是極樂世界的異稱,亦即是彌陀淨土。「願生彌陀淨土」,則必定往生彌陀淨土,必定速成佛道,必定如彌陀光壽無量、平等無條件的「廣度十方眾生」。是故善導大師轉傳彌陀慈悲平等救度的功德於一切聖凡善惡諸眾生,普願一切眾生,皆「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則必蒙彌陀光明攝取不捨,「往生安樂國」以圓滿菩提心與菩薩道也。
三、結論
善導大師「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全偈,有以下幾個重點︰
(一)全偈,意在勸大眾歸命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彌陀以六字名號平等無條件救度一切眾生,稱名必生之本誓願。
(二)彌陀救度之誓願力,成就了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寶,因此一切三寶皆歸於「彌陀界」,所以「歸三寶」即是歸命「彌陀界」也就是「歸命彌陀救度之弘願念佛」也。
(三)唯有彌陀本誓願六字洪名,才能救度末法及法滅時廣大的罪苦眾生,所以大師急勸「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四)第一偈「道俗時眾等〜佛法復難欣」,顯示自力之聖道門難修難成。
第二偈「共發金剛志〜歸依合掌禮」,勸大眾歸命「彌陀界」,也就是第十八願,彌陀弘願名號救度。
(五)以下四偈半「世尊我一心〜果德涅槃者」,說明「彌陀界」之功德成就,含括十方三世一切佛海,及三賢十聖海,皆是大師領大眾歸命的對象。
(六)下一偈「我等咸歸命〜冥加願攝受」,說明所歸命之彌陀界,主要是歸命佛中之王,光中極尊的弘願主阿彌陀佛,祈請以本願救度威神力,攝受吾等苦眾生。
(七)下一偈半「我等咸歸命〜念念見諸佛」,顯示廣及學佛大悲心長時無退之三乘聖眾,皆是所歸所請加被之對象。
(八)下一偈「我等愚癡身〜末法之遺跡」,勸機法二種深信,宜應捨自力,而歸他力救度。
(九)下一偈「彌陀本誓願〜速證無生身」,顯示淨土宗包括彌陀弘願及釋迦要門。弘願是真實是本體,要門是權法,是導入弘願之方便,也是進入弘願專念之後,自然隨緣之相用也。
(十)「我依菩薩藏〜與佛心相應」一偈,顯示善導獨契佛心,指出彌陀弘願,乃是釋迦一代教法中,超越一切之特別法門,信行「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即是與彌陀弘願相應,同時與一切諸佛大慈悲心相應。
(十一)「十方恆沙佛〜廣開淨土門」一偈,大師請十方一切佛證明,自身蒙彌陀弘願攝受,已入彌陀大悲願海中;而且今發如同彌陀之悲願心,「乘二尊教」廣開「要門(權)、弘願門(實)」之淨土門,以攝化一切眾生。
(十二)最後一偈「願以此功德〜往生安樂國」者,此是迴向偈,大師轉傳彌陀平等迴施一切眾生之功德,願一切眾生同發願生心,同生安樂國,同成佛道,同以悲心,廣度十方眾生也。
全偈之字字句句皆是善導大師乘彌陀弘願,從阿彌陀佛本誓願海中流出,此本誓願海無量不可思議功德,阿彌陀佛本已迴施予一切眾生,今善導大師藉說偈度生之機,又契彌陀迴向之無盡大悲,作十方眾生必定往生之增上緣也!
以上是末學淨燦學習本偈之些許心得,敬呈於此,懇請諸位大德,不吝指正,不勝感激!
南無阿彌陀佛
2021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