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暑熱難消,想必大家都很需要清涼解暑的妙方吧?你可以孵空調,吃冷飲,喝碗冰鎮桂花蓮子湯,看個恐怖片驚叫一下……當然,還可以聽我講個故事,管保你聽了之後降溫又敗火,清涼到心頭。
在故事開始之前,先說一則有趣的新聞。上海有位女大學生,專業是金融財會,但她畢業後卻找了份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的工作——公共廁所的管理員。
記者問她,身為堂堂大學生,為何要選擇清掃廁所這樣的工作,女大學生淡淡地反問了一句:那麼,你認為什麼人最適合清掃廁所呢?記者不禁語塞了。
這則新聞讓我想起印度古老的種姓制。印度種姓制的核心是「清淨」,它將人們按照「清淨」的程度,從高到底劃分為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捨和首陀羅。等級越高,人越清淨;等級越低,人越骯髒。
除了這四大種姓外,還有一種被排除在種姓之外的人,叫「旃陀羅」,意為「不可接觸者」或「賤民」,也就是「最骯髒的人」。旃陀羅的社會地位最低,也最受歧視,只能做那些人人憎惡的髒活兒——比如清掃廁所,或者挑糞。
在古印度時期的舍衛城裡,就居住著這麼一個挑糞人,大家都叫他「阿臭」。阿臭是個孤兒,無父無母,無依無靠,除了挑糞,什麼都不會。由於從小與糞為伍,他的身上散發著足以熏死十頭牛的臭氣,每個人看見他都躲得遠遠的,更別提和他說句話了。
在糞堆旁出生,在糞堆裡打滾,最後終將在糞堆中死去——這就是旃陀羅阿臭骯髒、孤單、悲慘的人生。
「為什麼我的人生如此痛苦?」每天晚上,阿臭望著廣袤的星空,發出絕望無助的吶喊。不過,他並不知道,除了星星之外,還有一個人在靜靜聆聽他的心聲。這個人就是偉大慈悲的佛陀。
有一天,阿臭正在家裡吃飯,突然聽見外面人聲喧嘩:「佛陀來了!佛陀來了!」他聞聲衝到門外,果然看見佛陀手托缽盂,沿街挨家挨戶地乞食。儘管阿臭所住的貧民窟泥濘滿地,骯髒不堪,但佛陀一路行來,衣衫足襪卻始終纖塵不染,妙香徐徐,清淨無比。
「唉,要是我也能像佛陀一樣,該有多好……」阿臭呆呆地想著,隨即又自卑地苦笑起來,「我在胡說什麼啊?人的種性不可改變,我生來就是最下賤的旃陀羅,又怎麼可能變成最尊貴的佛陀呢?」
阿臭一邊想,一邊望著佛陀。漸漸地,他發現佛陀離他家越來越近,竟像要到他家來乞食一般。
「天哪!我這麼卑賤骯髒,哪有資格供養佛陀啊?」阿臭覺得丟臉極了,立刻奪門而出,逃到一條偏僻的小巷裡。
「啊呀!」阿臭猛抬頭,不禁發出一聲驚叫,只見佛陀竟笑瞇瞇地站在他的面前。阿臭轉身再逃,又跑進一片澤地之中。
「阿臭,」佛陀朝他叫道:「我是專門來找你的,你為什麼總是躲著我呢?」
阿臭捂著臉,羞愧地答道:「我是個挑糞的賤民,又髒又臭,怕您嫌棄,所以不敢見您。您找我有什麼事嗎?」
佛陀說:「你隨我出家去,好不好?」
「出家?」阿臭不禁瞪大眼睛,「人人都說,像我這樣的旃陀羅,罪大惡極,苦難深重,只配死後墮地獄,做餓鬼畜生,怎麼可能出家修道呢?」
佛陀朝他伸出手,慈悲地回答:「阿臭,你知道嗎?我之所以在娑婆世界勇猛修行,成就佛道,正是為了救度像你一樣的罪苦眾生啊!」
話音方落,佛陀拉著阿臭飛上高空,一直飛到著名的恆河河畔。阿臭在恆河中洗了生平第一個澡,然後隨佛陀來到祗園精舍,剃度出家。
阿臭出家的消息迅速傳遍全國。波斯匿王得知後非常生氣,心想,佛陀來自高貴的釋迦一族,他座下的弟子們不是婆羅門就是剎帝利,最差的也在四姓之列,這才有資格受到我的虔誠供養。但阿臭不同,他是國內最低等的賤民,貴為國王的我,怎麼能屈尊供養一個賤民呢?不行!我得找佛陀評評理去!
波斯匿王來到祗園精舍,只見門前的大石頭上坐著一位縫衣服的比丘,身旁恭恭敬敬地圍繞著許多天人。波斯匿王請比丘代為通報,比丘點點頭,竟縱身躍入石中,消失不見了!
轉瞬間,比丘又從精舍的地面上鑽了出來,將波斯匿王求見之事告知佛陀。佛陀點頭應允,比丘便再度躍入精舍地中,從門口的大石頭中鑽了出來,請波斯匿王進去。比丘在石地中兩進兩出,大顯神通,看得波斯匿王目眩神迷,仰慕不已。
見到佛陀後,波斯匿王立刻請問方纔的比丘是誰。佛陀笑答:「他就是阿臭啊!他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了。」
「什麼?不可能!我不相信!」波斯匿王瞠目結舌,連連搖頭,「他的種性明明是骯髒的旃陀羅,怎麼可能變成清淨的阿羅漢呢?」
佛陀推開窗,指著窗外那一大片重重疊疊的蓮花,說:「這就是答案。」
泥塘原本是骯髒污穢之地,可是從泥塘之中卻能長出清淨無染的蓮花——就像阿臭變成阿羅漢一樣。由此可見,旃陀羅並非阿臭的本有種性。那麼,阿臭的本有種性是什麼?是阿羅漢麼?
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時,發現了宇宙的終極實相: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具有佛的智慧與功德,都可成佛。也就是說,佛性才是阿臭的本有種性。阿臭不僅能成為阿羅漢,而且能夠成為佛——就像他最尊敬的釋迦牟尼佛一樣。
既然如此,阿臭之前為何是個挑糞的旃陀羅呢?佛陀說,佛性清淨光明,不受任何污染,但眾生之心因為妄想執著,生出了分別與貪愛,就像污穢的泥垢將佛性遮蔽,從此墮入輪迴,長劫受苦。
對此,《雜阿含經》中有一句非常生動貼切的比喻:「從暗入暗,從廁入廁,以血洗血,捨惡受惡,從冥入冥。」《往生論註》中的說法則更加直接不客氣:「見有國土,或以胞血為身器,或以糞尿為身元。」所以,阿臭雖有清淨佛性,卻只能整日與糞為伍,這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不過,我們誰也沒有資格嘲笑阿臭,因為我們也和阿臭一樣,是「從廁入廁」「以糞尿為身元」中的一員。無論是女大學生還是廁所管理員,無論是高貴的婆羅門還是挑糞的旃陀羅,所有眾生的身心都被污穢所染,都不清淨。即便是已出輪迴的阿羅漢,在佛眼中也只是「焦芽敗種」,並未證得真正圓滿的清淨。
清淨一定是平等的、慈悲的、無我的。但在眾生的世界中,有分別念便不得清淨,有人我便不得清淨,有苦難便不得清淨,有不平等便不得清淨。若想證得真正圓滿的清淨,就必須擦去佛性上的污穢,恢復它的本來光明——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即是最好的方法。
清淨是極樂世界的總功德相,極樂世界的所有聖眾都是「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都從阿彌陀佛的清淨智慧海中出生,與佛一樣妙潔清淨。大家「咸同一類,顏貌端正,超世稀有」,「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每時每刻都在「無量香普熏」之中。所以佛陀反覆勸說眾生,一定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只要往生極樂,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會變得臭哄哄啦!
鄭板橋有句名言:難得糊塗。其實身處五濁惡世,娑婆火宅,本就又臭又焦,一塌糊塗,又何難之有?真正難得的是清淨。清淨,才是每位眾生真正的、唯一的需要。
阿彌陀佛正是聽見了眾生的心聲,所以建造了極樂世界,並將他的佛心迴向給眾生,令眾生在貪瞋煩惱的污穢中,生出了清淨無上的願往生心。只要願意念佛往生,無論身處何等污穢之地,都必然往生,必然成佛!
人生雖然難得清淨,但只要一心念佛,縱有無窮貪瞋烈火,都能融化在阿彌陀佛的清淨佛心之中,從此盡享清涼快意。正所謂:曠劫輪迴到如今,風霜飄零何傷心。唯有彌陀無盡愛,復我圓滿清淨心。
笑笑佛力
附:故事原文
《旃陀羅兒被佛慈化悟道》
舍衛城裡有一旃陀羅兒(《賢愚經》云:尼提),除糞自活。爾時世尊入城分衛,次至彼家。客除糞者即避余巷,如來逆之,其人自念:「吾擔糞不淨,今日何由得覲世尊。」復詣一澤。佛遙喚曰:「吾為汝來。」其人報曰:「不敢親近,不審世尊何所教誡,乃能慈愍與罪人語。」世尊告曰:「欲度卿為沙門。」其人白佛:「地獄畜生,亦得為道乎?」佛言:「吾今出世,正為罪苦。」手執其人,上升虛空,至恆水側,沐浴身體。復至祇洹,敕諸比丘,度為沙門。其人勸勵,精勤日新,未經旬日,便得須陀洹果。至羅漢果,六通清徹,湧沒自由。詣大方石,當中央坐,補納故衣。
王聞佛度旃陀羅兒,念:「佛出釋種豪族姓家,左右弟子皆出四姓。來入宮室,受供信施,五體投地,接足而禮。今聞如來度旃陀羅,云何禮敬,吾今當往責數如來。」未到之頃,見前比丘坐大方石,有五百淨居天圍繞禮覲。王前語曰:「煩白世尊,波斯匿王欲覲世尊。」比丘聞已,即沒石中,從精舍出,具以白佛。佛言知時,比丘還從石湧出,語王:「如來有教。」先問此比丘:「云何得入是剛[革*卬]石,湧沒自由?」前至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前白佛言:「向者比丘,為名何等,有此神力。」佛告王曰:「此是客除糞人。」爾時世尊以此因緣便說二偈:「猶如穢污惡地田溝深坑生香潔蓮華。云何大王有目之士當取此華不?」王言:「世尊,華極香潔,當取莊飾穢污。觀母胎於彼胎中,生功德華。」時王白佛:「彼人快得善利,不可思議。自今以始,請此比丘,供養四事。」
出自《旃陀羅兒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