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修學因緣大好,躬逢嘉會,歡喜欣慰,賦詩二首誌勝。
一、和樂融融,至誠感通;
祥光靄靄,華雨德風。
二、物換星移三十秋,風清月白景悠悠;
摩訶般若波羅密,喜捨慈悲法雨流。
歲月催人老,別來無恙?倏經三十載,往事如煙無影蹤,大夢誰先覺!?世事滄桑幾變遷,苦海溺人,青春不再。「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把握當下,及時進德修業,積功累德,圓滿佛果,當務之急。
「我有神珠一顆,久被塵勞封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光明四射,精彩奪人,不虛此生。「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煩事在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境緣無好醜,好醜在人心,心能轉境,轉境即如來。
「舉世盡從忙裡老,誰人肯向死前修?」;「一失人身,萬劫難復」。文殊菩薩說:「諸修行門,無如念佛。我於過去,因念佛故而得一切種智。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願力難思,汝當繫念,無令間斷,終決定往生。」
《大集經》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觀經》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心想事成,念佛成佛。
蓮池大師說:「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淨。」念佛功德不可思議,經云:「至心念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豈偶然哉!
念佛修「三福」是基本功夫。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真心念佛、學佛,以佛心為己心,佛志為己志;願同佛、心同佛、德同佛,行同佛,當下便是佛化身。
往生西方淨土,要發三種心:至誠心、深心及迴向發願心。三心圓滿,往生操左券。念佛用功、方法及理論是根據《楞嚴經念佛圓通章》: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
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
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
斯為第一。
凡夫攝心念佛要領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八字真言。「都攝六根」以觀音耳根「反聞自性」為方便,就是「反聞自性念佛」而淨念相繼。
印光大師開示「攝心念佛」方法,至為寶貴。他說:「攝心之法,莫若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都攝六根,下手在聽,聽之一法,實念佛要法。」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已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發菩提心,信願行三資糧是念佛成就的充要條件,往生保障。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忽現前,瞥爾隨他去。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無禪無淨土,鐵床併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永明延壽禪師「四料簡」,令人驚心動魄,死盡偷心,老實反聞自性念佛。
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善導大師此偈言,當頭棒喝,足資警惕!
白居易晚年一首好詩,值得玩味:
余年七十一,不復事吟哦。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
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
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
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達人應笑我,多卻阿彌陀。
達人作麼生,不達又如何?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
老拙年多香山一歲,百無一成,獨於此詩有所鍾,心有戚戚焉!歲末年頭無多話,一句彌陀作大舟。南無阿彌陀佛,光明無量,吉祥無窮無盡。祝福群弟子,身安道隆,法喜充滿!
老拙 陳右勳寫於無盡燈下 民國104年2月10日
(為嘉義師專73年畢業校友會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