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接墨到接筆,不謀而合的心情
友人傳一張相片給我,是將用過的「短墨」配對黏接,以便於繼續使用。題曰「接墨,節儉;墨太貴,日本墨尤其」。我回云:「好玩,節儉又善用,這是老一輩的情操,每枝鉛筆總要一削、再削,用到握不住、不能寫了,才丟。」並回傳一張圖:套著「玉兔原子筆管」的鉛筆,題曰「接筆」。
網路上真的有「接墨膠(日本墨運堂)」與「接筆器(鉛筆)」,但是,重點不在接的「工具」,而是接的「心情」;而「接」也有兩種狀況:
1.畫蛇添足(狗尾續貂):多此一舉,不協調,尷尬難堪
2.畫龍點睛(鳳頭豹尾):神來之筆,有特效,靈活生動[1]
從接墨與接筆所呈現的是,天下或有許多與我們同樣「節儉」成性的人,成了性之後,擴而充之,在生活各方面也節約、儉用,所謂:「一粒米,來之不易;一張紙,用之有度;一度電,省之又省;勤儉節約,持之以恆。」如古人所云:
「奢者富不足,儉者貧有餘;奢者心常貧,儉者心常富。」《慎子.外篇》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宋.司馬光《資治通鑑》)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宜未雨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勿營華屋,勿謀良田。」(明.朱柏廬《治家格言》)
「惟儉可以惜福,惟儉可以養廉。」(清 錢泳《履園叢話》)
「木屑竹頭,皆為有用之物;牛溲馬渤,可備藥物之資。」(清 程允升《幼學瓊林 人事》)
類似的情況,如寫文章,也可以精簡、洗鍊,減少其冗言贅語及連接詞、語氣詞,既可節省閱讀者的眼力與時間,出版(或列印)也可減少油墨與紙張。
勤勞造福,節儉惜福,是中國人的家訓
而「儉」與「勤」是最佳搭配,可互補相乘,可說是中國人的家訓:
節儉(惜福)—消極—不浪費—節流—止惡—持戒—狷,保守—守成,易懈怠,不求進—感恩,知足—隨緣了舊業(凡夫畏果)
勤勞(造福)—積極—求進步—開源—行善—精進—狂,進取—開新,易貪愛,不知止—慈愛,分享—切勿造新殃(菩薩畏因)
合而言之,就是:惜福而不折、培福而不貪;惜物而不濫用(浪費),造福而不藏私(吝嗇)。
有人說,勤儉,是修養,而不小氣。天下無棄物,暫時不用的,可先收存,將來或許用得著。以前台灣很窮,民生物資欠缺,小孩常被長輩訓斥:「討債,袂儉!」因此,在我們身上或家裡的一切用品,幾乎都一用再用,物盡其用,或修補、或轉湊,延長其利用,直到不能用。惜福、惜字、惜紙,「萬物雖廢亦有用」,只是一時還沒想到怎麼用。過時的報紙,一般的廣告紙,用過的塑膠袋、寶特瓶……,也可轉作其他用途,甚至比原來設定的更有價值。
進而言之,〈禮運大同〉:「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縱然自己用不到,也不必破壞、丟棄,而可以轉布施,或與人共享[2],互通有無;或以二手貨轉賣於跳蚤市場[3]。有濟於無,多給於少,水往下流,流到彼此一樣平、一樣滿,雖不能均富,或可以共享。 或加些巧思,讓廢物可回收再製,舊物新貌(廢棄物「資源」化),舊瓶新酒。有人說,創意是跨界的交流、跨領域的連結[4];或溫故知新,或新舊融合,經由聯想力而化腐為奇。如此重複使用,循環再生[5],呼應了當代的「環保」概念。相對而言,上個世紀資本主義的商業觀念(意識形態) 是一種偏見,因為「鼓勵消費,即是浪費;崇尚奢侈,有些可恥」。若懂得截長補短,拼湊將就 (竹篙鬬菜刀[6]),樂於與人連結、同事、合作、分享,則永不斷炊、永不匱乏。俗云:「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同樣的,寫文章,精簡、洗鍊,減少其冗言贅語及連接詞、語氣詞,既可節省閱讀者的眼力與時間,出版(或列印)也可減少油墨與紙張。
在家出家,此心同,此理同
李商隱〈詠史〉:「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何須琥珀方爲枕,豈得真珠始是車?」[7]這種感悟,不只世道如此,出家人亦同然,唐.道世《法苑珠林.儉約》,「息緣儉務,是至人之大量」。僧那禪師「一衣一缽,一坐一食,奉頭陀行」;慧滿禪師「志存儉約,唯蓄二針,冬則乞補,夏乃舍之……常行乞食,住無再宿」。省庵大師《念佛百問》72:「事求簡約,為功必深。泛濫多歧,有名無實。」因此佛教過堂有「食存五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平日用餐,乃為了療飢辦道,因此,飲食須儉,求道必勤,才不失出家人之本分。
其實,簡(省、節)約也是一種智慧與修養,所謂「由博返約乃善學,化繁為簡易把握」[8],「一語天然萬古新,繁華落盡見真淳」,不辭費、不彩飾,讓人得於心而應於手[9];陸九淵:「易簡功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沉」[10]。中國人好簡求易,於佛教之抉擇亦然,歷史上曾依各自判教而成立的隋唐八宗,宋明之後,偏重行持之實踐而總結為「禪、淨」;而淨土之簡約、易行,乃簡之又簡而極簡,易之又易而最易,亦如佛法之總持[11],便於握其義而憶持不忘,一句名號(南無阿彌陀佛)念到底,萬事俱備,無欠無餘,若喻為「一粒粟(沙)中藏世界」或「無一物中無盡藏」,恰如其實。
念佛人心知現世及來生的一切利益與功德,幾乎全是佛所賜,除了念佛感恩(仰蒙彌陀恩,惠賜此○○,謹以感恩心,恭敬歡喜受)之外,更應節儉或轉施。淨土門將教理通俗化,將行法簡約化,為廣大的信眾開了一扇方便之門。物質、感情、時間皆須節儉。俗云「小富由儉、中富由勤、大富由天」,念佛可得「現當二益」及「身心二樂」,是無極無量無上之富:更進而「往生」淨土之後,是既富且貴又達。如此這般的果報,只須勤於念佛,儉以度日即可獲得,行持簡易而功德無限;因此,普勸一切造惡受苦的「凡夫」,生前若能「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則如法照大師所云「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花還到此間迎。」娑婆人念佛,則極樂池蓮生,此地之煩惱業報身,「接上」了彼土之無為涅槃身,身在娑婆心極樂,同時活在兩個世界[12]:「三界繫業畢竟不牽,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故云「念佛之人,一念相應,即浸入彌陀光海,得與化佛為侶。」[13]生前已得,而命終完成:「命終之時,心無怖畏,正念現前,得見阿彌陀佛及諸聖眾,持金蓮華,接引往生西方淨土,盡未來際,受勝妙樂。」[14]命終來迎,接生極樂(不歷中陰),即時捨此皮囊,生彼蓮華;也就是一條無明爛命,經由信佛、念佛而接上了「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從此以後,娑婆餘生由念佛而安樂無畏,淨土往生以見佛而光壽無量;今生順接於後生,在相續念佛中,活出無邊無盡的清淨與莊嚴。
以上述的認知與心情,響應「國際勤儉日」
1924年,義大利米蘭第一屆「國際儲蓄銀行大會」,29個國家參加,最後一天(10月31日),義大利教授 FilippoRavizza倡議這天為「國際節能日」。2006年聯合國決議10月31日立為「世界勤儉日」。號召人們勤儉應對日益嚴重的資源危機,促進社會健康持續發展。這些數字告訴你,儉約永不過時;節約糧食及水、電、紙的濫用,乃至綠色(低碳)出行,告別「一次性」用過就丟(始亂終棄)的行為與習慣。
地球,以及建立在地球上的生活環境,是全體人類共同創造的,是好是壞、幸福或悲慘,每個人從生到死都有一份責任。其實,沒有人是天生自私、或樂於自私的,多半是無知、無心、或缺乏安全感,或由於「自我主義、英雄崇拜、優勝劣敗、巧取豪奪……」等惡性競爭的謬論,充斥於各種傳媒與耳語之間,誤導了社會大眾的認知,讓人們活的很緊張、很辛苦,乃至於抗壓性弱化而「過勞死」或「憂鬱症」,這不合乎人性與事實,極不正常、也不自然──因此,越來越頻繁、越嚴重的天災,人禍,在全球造成大量生命與財物的損壞,原因只有一個:人為的集體過失!這種惡性循環,沒完沒了;死者怨恨、生者恐慌,互相責怪,誰是贏家?生在這星球的每個人,一呼一吸之間,都有蝴蝶效應的影響力,成了命運共同體;而人們的身心結構又大同小異,痛癢相關、苦樂相感,不可能自外於同類,既是群居的動物、人文的存有,就應回到生命的源頭而深思:為什麼我們出生在這樣的環境?人們彼此是什麼關係?我想怎麼過活?我要與他們建立什麼樣共識,才能相安無事、乃至於相愛扶持?我們曾做了哪些不當的行為,傷害了哪些人們、破壞了哪些環境?我的成就感與罪惡感,如何平衡?我接下來該怎麼想、怎麼做才更好?人類與地球經得起再三的漠視與摧殘嗎?……這些問題與省思,可深可淺,可從社會的、經濟的、生態的、哲學的乃至於宗教的不同層面去思考,並付諸行動……。雖然有些人致力於發展高科技以探索太空,增進人類對生存環境的認識,這是一種物理學(現象界)的研究方向,也累積了不少成果,但若因科技與經濟的過度(高速)進步而失控,造成地球生態的破壞、萬物生存的浩劫,極少數的有錢人就一走了之,殖民太空,……這種「吃乾抹淨就走人」的想法,不可能取得全球共識、引起庶民共鳴;甚至有點兒「諾亞方舟」逃洪水的影子,怎可說是「拯救地球的唯一途徑」?俗云:「在哪裡跌倒,就哪裡站起。」地球是怎麼搞壞的,就該從怎麼(根源)救起,而不是「用過就丟」那種財大氣粗的消費心態與作法。
因此,幾十億的人口,雖有個別些小的差異,都必須為共生的環境盡一分心力,在體貼人性、切合事實的行為上,從節能減碳、勤學敬業作起,以惜福而造福來改善生存的條件與心情;這件事上,每個人都有責任,也有足夠的能力,套一句廣告詞:Just do it!
註釋:
[1] 〈畫龍點睛or畫蛇添足〉?
[2]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共用土地、人力、資本與企業職能的社會運作方式。它包括不同個人與組織對商品和服務的創造、生產、分配、交易和消費的共享。
[3](Flea Market),舊貨、二手交易之市場(賊仔市)
[4]聯想(associating),將看似不相關的問題、或不同領域的構想,作連結:「經驗與知識愈多樣化,大腦的連結就愈多。接收新訊息能觸發新聯想,催生新構想。」賈伯斯:「創造力就是將事物連結的能力。」
[5]循環經濟—「經濟與環保」雙贏/資源回收「四合一」計畫:「社區民眾」、「地方清潔隊」、「回收商」「回收基金」;
[6]台語「竹篙鬬菜刀(tiek-ko tauʟ-ts‘aiʟ-to)」不是胡亂拼湊,而是農村為了圍捕小偷而臨時湊合的器械。
[7]《左傳.莊公二十四年》:「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8]《孟子.離婁下》:「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五:「老年之詩多簡練者,皆由博返約之功。」
[9]《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10]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11]梵語「陀羅尼」的意譯,持善不失,持惡不生,具備衆德;總體掌握一切智慧與功德。
[12]或可喻為「腳踏兩條船」,一腳實相界,一腳現象界
[13]李炳南《佛說阿彌陀經.義蘊》
[14]元.天如惟則《淨土或問》:「十者,命終之時,心無怖畏,正念現前,得見阿彌陀佛及諸聖眾,持金蓮華,接引往生西方淨土,盡未來際,受勝妙樂。」明.大佑《淨土旨歸集》〈十種勝利〉略同。
五代.永明大師《宗鏡錄》卷14:「是故今從十住初位,以無作三昧,自體應真,煩惱客塵,全無體性,唯真體用,無貪瞋癡,任運即佛。故一念相應,一念成佛;一日相應,一日成佛。……諸佛法門,本非時攝。計時立劫,非是佛乘。」卷15:「滅、道本自無修,無造無作,化諸群品,如幻住世。性絕無明,即是佛故。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何須苦死要三僧祇,但自了三界業,能空業處,任運接生,即是佛也!何須變易,方言成佛。」這兩段語意,若借以喻於念佛之「生佛感應」而娑婆當下即是淨土,或亦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