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隋唐以來,民間逐漸形成了廣泛的觀音菩薩信仰,並形成了以敬奉觀音為主的三個佛教節日,農曆二月十九日為觀音聖誕日,農曆六月十九為觀音成道日,農曆九月十九為觀音出家日,民間有的地方將這三個節日並稱為觀音菩薩聖誕。
2023年11月2日,適逢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觀世音菩薩又名觀世音自在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具無量智慧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
在我們中國,觀世音菩薩的塑像是最多的,各種形象都有。為什麼呢?這體現了觀音菩薩隨心所欲度化眾生的「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精神。哪裡有求,哪裡就有應,眾生應以什麼方式得度,他就示現什麼方式。有些人應以佛身得度,他就現佛身;有些人應以菩薩身得度,他就現菩薩身;有些人應以聲聞身得度,他就現聲聞身;有些人應以比丘身得度,他就現比丘身;有些人應以居士身得度,他就現居士身;乃至大力王、天將、國王等身,皆可隨意而現。眾生應以何因緣得度,觀音菩薩就隨意示現。這就是觀音菩薩在佛門的形象不定的原因,無論怎麼塑他,都可以表現這種精神。
觀音菩薩之所以有這種隨意自在之德,就是因為:一能觀自在,二能觀世音。能觀自在,所以有自在之德;然後觀眾生之苦,隨心所欲,救度眾生,滿眾生願。
經典講:
設欲求男,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
設欲免難,便得除滅一切苦難。
這就是講觀音菩薩尋聲救苦、滿眾生願的事例。在《耳根圓通章》中講得更詳細:「求子得子,求妻得妻,求長壽得長壽,求三昧得三昧,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說明觀音菩薩是有求必應,這也是觀世音菩薩信仰比較普及的原因。大家都信仰觀音菩薩,就是因為他有這種「千處祈請千處應」的自在威德。
我們從觀音菩薩這兩個名號來看它的意義,一個是觀自在,一個是觀世音,綜合在一起就是自度度他。觀自在是自度,觀世音是度他。菩薩因為能夠自度,所以能夠度他;凡夫因為不能自度,所以不能度人。有些人為了弘法,想度眾生,心很急切,實際上看這兩個名號的意義就知道,沒有觀自在的威德,度不了眾生。要度眾生怎麼辦呢?首先要自度,自度了才能度他。
經典講:
自未得度,欲度人者,無有是處。
自己都沒有解脫,想讓別人解脫,無有是處。我們想要度別人,要先自度。所以學淨土法門的人是先念佛求往生西方,先自度;往生以後,有「觀自在」、「觀世音」的能力了,再度他,像觀音菩薩一樣回來度娑婆眾生。這就是觀音菩薩兩個名號給我們的啟發意義。
淨土法門還有特殊的意義:我們雖然還是凡夫之身,現在信受念佛求生西方,既可以自度,也可以此度他,所謂「自信教人信」,即是自度度他。這背後就不是我們的力量了,自度度他都是靠佛力。
那麼這個他力在哪裡呢?他力在名號裡面。我們恭敬觀音菩薩來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自然就得到觀音菩薩的力量加持,有種種感應。我們來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就仰仗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往生西方淨土。佛菩薩的力量,都含於名號中,稱名即可乘靠他力。
富貴不長有,榮華如幻泡。在此紀念觀世音菩薩出家殊勝吉日之際,我等要發厭離心,捨棄娑婆深重五欲;以大欣慶心,信願稱名,求生西方,方不辜負菩薩慈悲示現出家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