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二教二宗
二、念佛為宗
三、觀含深義
⒈約所觀
⒉約能觀
四、二宗權實
五、二宗深意
⒈為簡他經一宗常例
⒉為破諸師謬混念觀
⒊為辨定二尊二教故
⒋為明廣攝權實眾機
⒌為顯從觀入念之義
⒍為明念觀難易有別
⒎為對辨念觀之優劣
⒏為顯念佛非定散攝
⒐為明正助二行分齊
⒑為示念觀體用功德
⒒為明能讚所讚法門
善導大師(以下簡稱大師)於《觀經疏·玄義分》辯釋《觀經》宗旨言:
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
大師於《疏》末自言:「某今欲出此《觀經》要義,楷定古今。」此「念觀二宗」之判,即大師楷定諸師錯解之一處重要釋義。
一、二教二宗
古來諸師皆判《觀經》以觀佛三昧為宗;唯善導大師深入佛智,究明佛心,判《觀經》以念、觀二三昧、二宗。藉此「念觀二宗」之判,便可看出《觀經》具含釋迦、彌陀二尊二教。釋迦教即定散二善迴向求生之要門,彌陀教即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之弘願;要門以觀佛為宗,弘願以念佛為宗。
要門行體即定散二善,然二善之中,定善為尊;於定善中,佛觀為主,故取觀佛為要門之宗。
弘願總通四十八願,別局第十八願。然第十八願唯示「乃至十念」之行,故以念佛為弘願之宗。善導大師「四十八願,一一願言」「四十八願,唯明專念」等,皆明此意。
然有人濫解此文,以觀佛為定善之宗,以念佛為散善之宗。如此解者,非但墮於一教二宗之失,亦違當段文義,全非祖師思想。
教者,教理,為能詮;宗者,宗要,為所詮。所詮既有二宗,能詮必有二教,一教二宗不應理故,一教二宗即無宗故。又,宗為尊、主之義,亦即唯一無二,乃能成宗。如一國必無二主,國異則主別;一教亦無二宗,教別則宗異。
然彌陀本願攝化十方,普為一切善惡凡夫,猶如天子,主於中華;釋迦要門娑婆一化,雖攝定散二善凡夫,還如諸侯,王於邊國。中華、邊國雖殊,同居一土之上;要門、弘願二教雖別,俱存《觀經》之中。
又,若說定善以觀佛為宗,散善以念佛為宗,則大師此段釋文應改為「今此《觀經》定善文中以觀佛三昧為宗,散善文中以念佛三昧為宗」。然今言「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正說明《觀經》一部所詮定散二善俱以觀佛為宗,不然何說「即以」?後言「亦以念佛三昧為宗」,顯明《觀經》一部既以觀佛為宗,也以念佛為宗,不然何說「亦以」?
然此二宗隱顯有別:觀佛外顯,此義淺近,故言「即以」;念佛內隱,義最深細,故說「亦以」。又,《觀經》所主正在要門觀佛,故說「即以」;旁通《無量壽經》弘願念佛,故說「亦以」。
又,大師於《定善義》言「《觀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此文亦顯明非僅散善以念佛為宗,定善亦以念佛為宗。
以上二文合觀,其義更明。
二、念佛為宗
前文已明定散二善俱宗觀佛,此理淺近,諸師皆明;今當出文,更明二善亦俱宗念佛,此義最深密,唯善導獨見,而分四重:一約真身觀文,二約三心文,三約下三品文,四約付囑文。
(一)約真身觀文者,定善十三觀之第九真身觀,直觀阿彌陀佛真淨報身。此觀若成,見佛身相好光明,唯攝念佛眾生而不捨,以顯此觀歸宗念佛。
此觀為十三觀之極尊,定散二善之歸宗;此觀既宗念佛,則定散二善皆宗念佛。如舉國之內,以王為尊;王若歸降,臣民自降。
(二)約三心文者,世尊於上上品開說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之三心。大師以此三心通九品,攝定散,辨定其為往生正因。然此三心即是念佛之安心,如《無量壽經》第十八願言「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故藉此三心,即能巧攝定散二善,歸宗念佛一行。
所謂三心,一言以蔽之,即是捨己歸佛之信心,謂捨定散自力情執,歸入彌陀本願救度。此心真實不虛,說為「至誠心」;此心為求往生,說為「迴向發願心」。故知三心至要,在於「深心」,大師釋為「深信之心」。
然此信心如何建立?大師詳示二途,謂就人立信與就行立信,而歸於就行立信。又,於就行立信中,分判正雜二行、正助二業,顯明唯就「一心專念彌陀名號」之正定業建立必得往生之信,以「順佛本願故」,可知三心歸本於一句名號。
故知,三心全以名號為體,而有攝眾生入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之用。大師釋「南無阿彌陀佛」名義言: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能歸之心,即是「南無」,屬生邊;所歸之行,即是「阿彌陀佛」,屬佛邊。能歸以所歸為體,所歸若真實不虛,能歸亦真實不虛。眾生若歸彌陀,則能所一體,生佛不二,佛行成己行,決定得往生。
(三)約下三品文者,世尊於下輩三品為一生造惡無善、臨終將墮地獄之最下機,說極善最上之念佛一法。此等眾生僅一聲、十聲稱念,便得罪滅,往生淨土,暫滯蓮胎,此准《觀經》。若依《阿彌陀經》,則往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法事讚》言:「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可見,念佛具勝易二德,功超定散諸善,普攝十方眾生。定散二善歸宗念佛之義,至為明顯。
(四)約付囑文者,《觀經》付囑文言: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善導大師釋此文言:
上來雖說定散定散二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訖至經末,世尊不囑定散,唯囑持名,即是統定散諸善,歸宗念佛一行,極成念佛為宗之義。
三、觀含深義
《觀經》具題《佛說觀無量壽經》,此中「觀」之一字,大有深義,若不明辨,難免昧於《觀經》宗旨,廢失往生大益。
(一)約所觀
從經題來看,所觀內容,在於「無量壽」。大師於《觀經疏·玄義分》「釋名門」中釋「無量壽」為「南無阿彌陀佛」,言「人法並彰」,此為「所念之名」;又於「所念之名」中,轉而釋出「所觀之境」,其文言:「又言人、法者,是所觀之境。」繼開依正二報詳明之。即是以「無量壽」之佛名,總攝極樂依正功德。
又,曇鸞大師判淨土三經皆以名號為體,則《觀經》一部所詮十六觀法,莫非名號功德之展現。經文以十六觀法詳明名號功德,經題則以一句名號包攝磬盡。
以上二文合觀,可知「觀無量壽」者,在觀佛名號也。
又,極樂依正種種莊嚴,莫非彌陀因地清淨願心之所成就,故《觀經》言:「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往生論》言:「觀察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可見觀佛之內涵,在於觀彌陀本願力。故《觀經》言:「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往生論》言:「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彌陀本願,所詮為何?願文「設我得佛,十方眾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即是以「乃至十念」之念佛一行,普攝十方一切若善若惡、若凡若聖之機,悉令得生極樂報土,快速成佛。
可知,「觀無量壽」者,在觀彌陀之本願力也。
又,極樂依正功德,莫非報佛、報土之境,如大師言「極樂無為涅槃界」。故其生因唯在念佛一行,「四十八願,一一願言」「四十八願,唯明專念」等文顯其意也。故知「觀無量壽」者,在觀往生正因,唯在念佛也。
(二)約能觀
大師於《觀經疏.玄義分》「釋名門」釋「觀」言:「言『觀』者,照也,常以淨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正依等事。」
可知,「觀」者,在觀照彌陀依正莊嚴功德也。
然,如何以淨信心手,照彼彌陀正依等事?大師於「深心釋」中以就行立信顯之,而歸極於「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之正定業。
又大師於《觀經疏.玄義分》「和會門」釋六字名號之義言:「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此中「南無」,即是能觀照之淨信心手;所觀正依等事,即是「阿彌陀佛」。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正是「智慧之輝」。故知「以淨信心手,持智慧之輝」者,正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也;如《阿彌陀經》言「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如此行者,經文言:「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可知,「觀」者,在觀稱名必得生也,能觀至稱名必生,方是對佛觀照之極。
四、二宗權實
善導大師雖判「念觀二宗」,並非等量齊觀,而是以觀佛為權(方便),以念佛為實(真實);導權歸實,廢權立實。
第九真身觀為定散二善之極尊,大師釋言「觀佛三昧為宗」,此觀若成,見佛身相好光明唯攝念佛。故知觀佛為權,念佛為實。世尊開說此觀,意在導觀佛入念佛,攝定散諸行入一向專稱,故言:「《觀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又,大師於五正行中判觀佛為助業(助成念佛之業),歸宗念佛正定業。為令眾生藉此觀佛之行而欣慕極樂依正種種莊嚴,生信發願,求生極樂。如《往生論註》言「起觀生信」,《觀經疏》言「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讚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然往生因行,唯在稱名,故大師唯判稱名為正定業,釋言「順佛本願故」。又言:「《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觀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名陀佛名。」
如此,藉觀佛之助業入於念佛正定業,即是導權歸實。
善導大師釋《觀經》付囑文言:「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定散二門以觀佛為宗,一向專稱即是念佛為宗。此文徹彰《觀經》捨觀歸念玄旨,極成廢權立實真意。
以上種種,皆顯明觀佛為權,念佛為實。大師判「念觀二宗」,意在導觀佛宗入念佛宗,廢觀佛宗立念佛宗。
五、二宗深意
然,此「念觀二宗」之判有何深意?且舉九重義明之:
(一)為簡他經一宗常例
諸師辨他經宗旨或有立一宗,或有立多宗而終歸一宗。
《疏》中先舉《維摩》《大品》一宗之例,言「此例非一」;次辨今經二宗之意,以簡他經一宗常例。
(二)為破諸師謬混念觀
諸師解《觀經》多混亂念、觀為一法異名;為破此謬,故立二宗。
(三)為辨定二尊二教故
《觀經》一部本有二尊二教,然其文相間雜,極難透達。今大師總取一經所說定散二善、十六觀門,立名觀佛三昧,此即釋迦要門教;總取經中弘願教益,立稱念佛三昧,此即彌陀弘願教。辨定二尊所主教門,令眾生曉其分齊。為顯此義,故立二宗。
(四)為明廣攝權實眾機
謂觀佛三昧總攝定散善分權機,以其尚憑己善迴向求往,疑惑佛智,行有不專,即《疏》文「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回斯二行,求願往生」是也。念佛三昧攝一實之機,以其不憑己善,但任口稱,全捨自力,全托佛力,即疏文「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是也。
為顯此意,故立二宗。
(五)為顯從觀入念之義
佛觀若成,見佛光唯攝念佛眾生而不捨;既見彼光益,則終歸念佛,故《經》結言「名念佛三昧」。為顯此意,故立二宗。
又,大師於《觀念法門》引《般舟經》跋陀和菩薩觀成見彌陀,請問「持何法得生其國」,彌陀答言:「欲來生我國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大師釋為「專念故得往生」,藉此助顯從觀入念之義。
何故彌陀光明唯攝念佛?以念佛順遂彌陀因地本願,故蒙果地報身光明攝取,因果相順,道理顯然。故善導大師言:「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又,今文「即以」之言標先觀佛,「亦以」之言顯終歸念佛,文勢顯然。
(六)為明念觀難易有別
大師於《往生禮讚》中設問答以明念、觀難易之別:
問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也。是以大聖悲憐,直遣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故彌陀因地唯選稱名為眾生往生因行,而發念佛往生之本願;釋迦於十方諸佛淨土中唯遣眾生往生極樂,而無問自說《阿彌陀經》,以直指西方。
故知:念佛易行,通於一切;觀佛難修,不通諸機。今立念觀二宗者,為令眾生捨難修之觀佛而歸易行之念佛也。
又,今言「念佛三昧」者,乃就法德立三昧名,以念佛是彌陀本願,究竟無漏禪三昧法故,非謂眾生除緣靜心方名三昧。如《觀念法門》言「彌陀佛三昧定力」;《往生論》示「奢摩他行」,「奢摩他」翻「止」,即禪定三昧;《往生論註》約法體釋「奢摩他」,明「佛力三止」,言:「一心專念阿彌陀如來,願生彼土,此如來名號,及彼國土名號,能止一切惡。」
(七)為對辨念觀之優劣
定善最勝,無如佛觀。其觀成者,見彌陀光明唯攝念佛眾生,念優觀劣,於此可知。是以流通分世尊唯讚念佛者為「人中芬陀利華」,得「坐道場,生佛家」之益;不勸持無量壽佛觀,但勸「持無量壽佛名」。
(八)為顯念佛非定散攝
何以言之?定散在機,如《觀經疏‧序分義》言:「一切眾生,機有二種,一者定,二者散。」而今念佛捨機情執,投法體故,非定散攝。
且如佛觀說,觀成者,見佛光唯攝念佛眾生,可見念佛猶出佛觀之表,況餘觀餘善?
又下輩三品之念佛,若依文面,散善所攝,故生後有花合多劫之障;然探其密意,則非定散攝,《觀經疏‧玄義分》就下輩念佛釋「願行具足」故。
故至經末,世尊廢定廢散,但勸持名,極顯念佛非定非散之義。大師釋言:「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須知,念佛乃是非定非散弘願之行,故以定散諸善屬觀佛三昧攝,乃外別立念佛三昧,以顯念佛非定散攝。為顯此意,故立二宗。
然,念佛既非定非散,故能超定超散。如《觀經》下輩三品,皆為一生造惡之機,定散二善皆不堪行;但以稱佛名故,盡滅生死罪,往生安樂土,豈非顯明念佛功超定散諸善?故法然上人言:「說定散為顯念佛超過餘善。若無定散,何顯念佛特秀?」
《無量壽經》三輩文中雖說念佛、發心、造像、起塔等種種行,然至流通分,世尊唯讚念佛為「大利無上功德」。《彌陀經》中,世尊貶斥定散諸善為少善根福德因緣,說為「不可得生」;念佛讚為不可思議功德之利,說為「即得往生」。故善導大師言:「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
(九)為明正助二行分齊
依大師之判,觀佛非佛本願,猶屬助業;念佛順佛本願,獨為正定之業。今立念觀二宗,乃為簡別助正二業。
(十)為示念觀體用功德
觀佛本期見佛。念佛雖不別求見佛,然自有見佛之用,以名體一如,彌陀名號即是彌陀佛體故。
曇鸞大師定判淨土三經皆以彌陀名號為體,則三經文文句句,若極樂依正莊嚴,若十方眾生往生,莫非名號功德之大用,觀佛見佛亦不出於其外。
(十一)為明能讚所讚法門
觀佛三昧是能讚教,念佛三昧是所讚行;能所相依,方顯法門。故持所讚念佛,即是持能讚觀佛。為顯此意,故立二宗。
且如真身觀為定善極頂,其觀觀成者,見佛光唯攝念佛眾生,以顯念佛超過定善。
又如散善門前六品,示一切散善但能各利堪行之善機;至下三品極重惡機,諸善之力盡不能救,方說念佛滅罪得生,以顯念佛超過散善。
《觀經》付囑文言:「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散善義言:「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讚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定善義言:「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觀經疏‧玄義分》亦以今經定散為念佛機所受之教。以上諸文,皆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