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經》〈流通分〉言: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
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
願生我國,稱我名字,
下至十聲,乘我願力,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
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
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
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
但使信心求念;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
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 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
一切造罪凡夫,但迴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
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
-
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
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發心已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
-
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
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
-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
凡夫乘佛願力,定得往生。
-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
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
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
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
一者決定深信:
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
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
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
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
-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
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
常照是人,攝護不捨;
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
此亦是生護念增上緣。
-
口常稱佛,佛即聞之;
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眾生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
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也。
-
若稱佛往生者,常為六方恒河沙等諸佛之所護念。
-
專念彌陀名號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
-
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
-
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
稱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
現生即得延年轉壽,不遭九橫之難。
-
淨土之中,一切聖人,皆以無漏為體,大悲為用。
-
凡夫生死不可貪而不厭,
彌陀淨土不可輕而不欣;
厭則娑婆永隔,
欣則極樂常居。
-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
人不厭善,賢不厭德,佛不厭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