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文集

  1. 善導大師的淨土教及其周邊
  2. 慈雲懺主〈淨土文〉今詮-3
  3. 慈雲懺主〈淨土文〉今詮-2
  4. 慈雲懺主〈淨土文〉今詮-1
  5. 五濁增時多疑謗
  6. 右脇(入住)出胎,大權示現
  7. 阿彌陀佛的形貌
  8. 《淨土宗教理的核心》前言
  9. 一段不可不知的中國淨土宗發展史實
  10. 關於《阿彌陀經》的「執持名號」
  11. 譯經史
  12. 讀《淨土教概論》札記一則
  13. 向死而生的淨土法門
  14. 試析《觀經疏》「化前序」
  15. 曇鸞道綽樹淨土宗萬世不拔之基
  16. 曇鸞與道綽
  17. 量子力學證實:彌陀淨土真存在
  18. 淨土泛論
  19. 淨土感言
  20. 淨土教思想信仰的特徵
  21. 試論道綽時教相應的淨土判教理論
  22. 善導淨土思想特點與稱名念佛法門的流行
  23. 略論善導往生淨土的境界──「報土論」
  24. 善導念佛思想的基本內涵
  25. 善導教學與宋代淨土教──特別以對天台宗的影響為中心
  26. 宋代以後的淨土教與善導
  27. 中國淨土教之時代區分
  28. 論曇鸞的淨土思想
  29. 論《安樂集》的淨土思想
  30. 道綽淨土思想研究
  31. 日本淨土宗的判教論和中國祖師觀
  32. 道綽、善導與唐代淨土宗
  33. 淨土宗十五祖之新判
  34. 玄中寺在中國淨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檢討
  35. 玄中寺與中日佛教文化交流
  36. 淨宗二祖道綽和《安樂集》
  37. 「凡入報土」辨正──《安樂集》研學劄記之四
  38. 稱名本願探意——《安樂集》研學劄記之三
  39. 「聖道與淨土」辨析——《安樂集》研學劄記之二
  40. 「約時被機」解讀——《安樂集》研學劄記之一
  41. 再讀《往生論註》
  42. 曇鸞在淨土宗史上的地位
  43. 近代確立蓮宗十三位祖師的過程及其釋疑
  44. 玄中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黃金紐帶
  45. 穿越千年,為師作證
  46. 論善導大師的佛學思想與淨土宗的教義特徵
  47. 道綽《安樂集》的淨土思想
  48. 離業力自然入無為自然之捷徑
  49. 純正的淨土法門能使十方眾生大安心原由之探討
  50. 曇鸞大師
  51. 淨土高僧曇鸞法師的風範
  52. 論淨土宗的成立及其實際創始人的確立
  53. 慧遠與善導之念佛
  54. 辨析信願稱名求生淨土是否為「儜弱怯劣」?
  55. 曇鸞、道綽、善導三大師的淨土學說
  56. 中國淨土理論的開山者曇鸞
  57. 善導淨土思想之特色
  58. 淨土祖師曇鸞與念佛法門
  59.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60. 淨土宗的域外淵源與長安立宗及其後世傳承
  61. 日本淨土宗簡介
  62. 論淨土宗的四大特色
  63. 「人以致用.學以致用」——談談教理研究
  64. 善導「要弘二門判」辨析── 要弘二門是偽命題嗎?
  65. 自家寶藏 失而復得
  66. 鑒真大師淨土信仰探微
  67. 玄中寺與淨土宗
  68. 善導大師及其淨土思想
  69. 道綽《安樂集》探略
  70. 不測之人與不測之《註》
  71. 曇鸞大師歷史地位再探討
  72. 中國人口頭心頭的阿彌陀
淨土宗
淨土文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土文庫 > 淨土宗文集
top

淨土宗文集

「約時被機」解讀——《安樂集》研學劄記之一

馮巧英

 

       淨土思想從漢末佛教西來之始,便已傳入我國。諸佛淨土中,阿彌陀佛淨土在大乘經籍中記載最多且最詳細,因此往生阿彌陀佛之西方極樂淨土最是論證真實。

 

       東晉時,慧遠大師在廬山結社,依般若三昧經,精修念佛三昧。百餘年後,北方北魏高僧曇鸞在西河玄中寺倡二道二力說,著《往生論註》、《略論安樂淨土義》、《讚阿彌陀佛偈》等弘通他力念佛、持名念佛。當其時,毋論南北,彌陀淨土信仰盛行一時,淨土學說活躍,異說紛呈。

 

       西河禪師道綽(以下簡稱大師)於曇鸞大師圓寂後六十多年慕名參謁玄中寺,感於曇鸞大師道風,專修淨土。大師住錫玄中寺三十六年,特重稱名念佛,修行篤敬,倡數豆念佛,又制木患子數珠,教信眾掐珠念佛。為後世念佛珠首創者。一時三根普被,道俗向風,西河三縣(晉陽、太原、文水)七歲以上人都誦念「阿彌陀佛」。大師著《安樂集》力駁當時種種異說,對願生淨土是否為取相,是否為「別時意」,彌陀淨土是化土、報土,回向義趣等,引述五十餘部經文予以破解,為末法時代眾生開示了出離生死的要路。《安樂集》成為淨土宗判教理論的重要經典。

 

       《安樂集》上、下兩卷,共分十二大門,上卷三大門,下卷九大門,每一大門各分若干節,多則如第一大門有九節,少則如第十二大門僅一節,全書共三十八節。名為《安樂集》,標舉出宗旨在闡明安樂淨土的宗義,勸導往生西方安樂淨土。《安樂集》義理有四要點:

 

一、約時被機說。

二、聖淨二門判。

三、稱名本願說。

四、凡入報土論。

 

       第一之「約時被機」可謂是淨土法門判教理論的基本出發點。

 

       《安樂集》開首提出「明教興所由,約時被機,勸歸淨土。」大師闡述道:「若教赴時機,易修易悟;若機教相乖,難修難入。」並引證《正法念經》:「行者一心求道時,常當觀察時方便。」理論基礎是《大集月藏經》關於佛滅度後幾個五百年佛法淩替的教誨。後世常依此經將佛入滅後之時代依次稱為正法時代、像法時代與末法時代,雖每個時代具體時間說法不同,但一致認為:正法時代教行證具全,有佛之教,有修此教而證果之人;像法時代,唯有教行而無證果者;末法時代則佛法衰微,教徒相互諍訟,不過還有少量善法,佛法尚存一脈。大師強調,他之時代已是末法時代,因悲憫眾生,所以諄諄勸歸淨土。

 

       大師強調當其時是末法時代,與他所處具體社會時期大有關係。大師生於西元562年,為北齊武成帝河清二年,之前百餘年北魏太武帝滅佛歷時七年,令漢末以來盛傳之佛教遭受第一次重創。大師十四歲時(西元577年)出家,次年,北周建德六年,武帝滅北齊並宣佈廢佛,境內四萬餘所寺院全改為宅第,財產被官廳沒收。焚毀經像,僧尼三百萬,迫令還俗。剛入佛門一年的大師不知如何躲過這一劫難的,但不難想見於他烙印之深。入隋,雖佛教復興,但煬帝骨肉相殘於前,荼毒萬民於後,隋末天下大亂,物欲橫流。大師都一一經歷,對當時流行的「末法」思想,可謂親身經歷。基於這種深切感受,大師才選擇了易行的淨土法門。「末法時代」就是當時的「時」。

 

       漢末至隋的數百年間,也被稱作譯經時期,亦即佛教中國化的過程。中華文化具有強烈的歷史性、遺傳性;又有鮮活的變異性和現實性。外來文化首先要和中華傳統思想相融合,才能流布,之後,又必須適應社會發展的步履,才能久行不衰。大師如此重視「時、機」,除他的親身經歷外,還基於中國傳統對「時、機」的認識。

 

       《安樂集》開宗明義提出的「約時被機」第一曰「時」。中國上古時期「時」的概念很具體,指季節、季度、曆法、時候、時辰等等。而大師在第一大門第一節闡述的:「計今時眾生,即當佛去世後第四五百年……」觀其內涵,這個「時」,就不是單指時間,而和春秋戰國以來所說的「勢」意義相近了。考「勢」,在《尚書》裏就有,「無依勢作威。」指的是權力、威力,並慢慢變為一種對大趨勢的清醒認識。最具代表性的莫如唐柳宗元的《封建論》,以「封建非聖人意也,勢也。」後人對勢的理解,已成為一個非常抽象卻又具體的概念。現在政府提出的「與時俱進」這個「時」就即指時間,又包含了「勢」的意思。大師吸收了中國傳統的「勢」的觀點用以和佛陀教導的「時方便」相結合,教誨信眾要「約時」,認清時勢變化,當此時是「眾生去聖遙遠,機解浮淺暗鈍」,就不能墨守:口說十二部經——法施度眾生;繫心觀察諸佛如來無量光明相好——身業度眾生;神通道力,種種變化——神通力度眾生,而應繫心稱念佛名號,以名號度眾生。大師的辨析既合佛法,又易為中國上智下愚眾生所接受。

 

       其二曰「機」,按佛門講,「機」是根機、機緣意,指能接受佛陀教法者的素質和秉賦。在第一大門第二節引證數部經典,說明根機於修行者的重要。如引《大智度論》:「有二種人,得福無量無邊。何等為二?一者樂說法人。二者樂聽法人。是故阿難白佛言:『舍利弗,目連,何以所得智慧神通,於聖弟子中最為殊勝?』佛告阿難:『此之二人,於因中時,為法因緣,千里不難,是故今日最為殊勝。』」又引《無量壽經》云:「若人無善本,不得聞此經;清淨有戒者,乃獲聞此法。」又云:「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可以見出佛陀教法的物件是人,是具體的個人的宿因、素質。孔子教育思想中亦有因材施教的說法。

 

       漢末戰亂、割據打破了漢代一元文化的格局,二教(佛、道)、二學(儒學、玄學)衝突、調和,再加上北方胡、漢文化的衝突、調和,使中國文化呈現第二次豐富多彩的開放局面。這其中最新的文化思潮是玄學。許多論者認為玄學秉承老莊哲學,我認為玄學源於老莊,但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吸收融化佛學,應該是佛、道二家哲學思想共同影響的產物。到東晉北朝時期,玄學已融入佛教之中。隋時,佛教已是融合了玄學等中華文化思想,中國化了的佛教。佛教諸學中,禪學更具人性色彩。大師從青年時至四十八歲,一直追隨當時禪學名匠慧瓚禪師學習空理,他的思想中自然地對個體人生價值有更深的體悟,他的教法也就更著眼於人。

 

       大師就是這樣融鑄中國文化思想與佛教原典於一體,懷著對佛門出路與救度眾生之路的思考,提出了「約時被機」這一命題。「約」:約摸,審度。「被」:合,配。要求學佛者、修行者要審度時代大勢選擇適合的法門,以「盡無邊生死海。」對「約時」,他告誡:「若不得時,無方便,是名為失,不名利。何者?如攢濕木以求火,火不可得,非時故;若折乾薪以覓水,水不可得,無智故。」對「被機」,他解曰:「若去聖近,即前者修定、慧是其正學,後者是兼;如去聖已遠,則後者稱名是正,前者是兼。何以然者?實由眾生去聖遙遠,機解浮淺暗鈍故也。……末世五濁眾生,輪迴多劫,徒受痛燒。」所以要「約時被機」去「假遇苦緣,諮開出路豁然。大聖加慈,勸歸極樂。」

 

       約時被機就是要機教相應。如前所說,這是淨土宗判教的基本出發點。釋迦佛從來注重應機說法,龍樹菩薩、天親菩薩時便有相應儜弱怯劣之機的易行法。曇鸞大師解《淨土論》時,對「普共諸眾生」句就詳加說明,特別注意到《觀經》下下品之機。可見,這是淨土歷代高僧關注之處,但他們都沒有特意作為標幟單獨提出。大師由於上述種種的機緣,深深反省「時、機」的重要,在《安樂集》中作為淨土思想的第一義提出,提醒人們選擇教法。這是大師在淨宗史上的一大貢獻。

 

(轉載自《淨土雜誌》)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