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特色
──2008年11月22日於廈門念佛會開示
【淨宗法師】
淨土宗特色
上人慈悲,淨德法師、各位蓮友: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剛才跟大家研討「淨土宗宗旨」,這幾句偈語希望大家背下來,記取它,多多思維。這是原則性、綱領性的。當然,一大法門有豐富的教理,不過要把它的要點記住。
下面向大家介紹「淨土宗的特色」,請合掌。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如果淨土宗修持法門的特色能夠掌握的話,那就能夠直接入門。
所謂「特色」,就是本宗所特有的,其他宗所不共的。
每個宗派都有它的特色。譬如說禪宗,有它的特色,它是要「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密宗也有它的特色,它是要「三密相應,即身成佛」;唯識宗也有它的特色,它是要「轉識成智」。
我們曾經提到,一千多年以來,淨土信仰都是依據天台的教理、禪宗的教理或者它宗它派的思想來解釋淨土、修持淨土,這也使得我們淨土宗本有的特色模糊起來。很多人修學淨土宗,並不瞭解它的特色。
剛剛所念的四句話、十六個字,也是上人總結的,最能反映我們淨土宗特別、不共諸宗、超越諸宗的地方。這四點就是淨土宗的特色。
特色一,本願稱名
我簡單地跟大家解釋一下:
第一句就是根本性的——「本願稱名」。
「稱名」是我們這個法門的特色,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
比如律宗,是以修持戒律為特色。禪宗,是以參禪明心見性為特色。淨土宗就以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為我們的特色。
雖然《觀經》也講到觀想,也講到三福,但是這些都不是淨土宗的特色。為什麼呢?因為這些修持方法是為接引他宗行人的。以三福來說,這對各宗各派來講是共通的,發菩提心也是各宗各派共通的,修十善業、受持三皈五戒——世福、戒福,都是各宗各派共通的。至於觀想,它可以調心,凝聚心神,善導大師說:「定即息慮以凝心。」息慮凝心也是各宗各派共同的修持法門,天台宗修持止觀,禪宗參禪、致力於明心見性,華嚴宗法界觀,唯識宗唯識觀,這些都是以觀心為其特色。可是我們淨土宗的特色,是諸宗所不共的──口稱彌陀名號。
「稱名」之所以成為淨土宗的一大特色,是因為前面有兩個字「本願」。
「本願」一方面規定了我們淨土宗的行法是稱名,就是阿彌陀佛所發四十八願當中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各宗各派雖然也講稱名,但是對他們來講,也不構成為特色。稱名並不是他們特有的、本質性的修行方法,它只是附帶的。他們對稱名的解釋也不是依據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不是依據阿彌陀佛本願的立場來解釋。
淨土宗所講的稱名,是不論你是「定」還是「散」,也不論你是出家還是在家,以及你的修持功夫高低,通通不論。
但是各宗各派所解釋的稱名就不一樣。譬如說他們解釋為要禪定、要有清淨心、要有菩提心。他們是依據本宗的教理來解釋稱名,這就不是本願的稱名。
站在阿彌陀佛本願的立場上所解釋的稱名,才叫本願稱名。那是不論眾生的根性如何,但口稱彌陀名號,也就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這樣的稱名就是本願稱名。
一般觀念所講的稱名,都不是這個概念,要都達到什麼樣的功夫,要清淨心,要因戒生定,要因定發慧,要拜懺,那就不是本願稱名。
本願稱名是不論這些,是完全仰蒙他力,是彌陀救度的稱名,是完全他力的稱名,是專一不雜的稱名,這是彌陀本願所規定的,這才是構成淨土宗的特色。
各宗各派也是稱名,可是他們不是以稱名為特色,他們即使稱名、要回歸淨土,迴向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也是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但是對稱名的解釋就不一樣。比如說天台宗,它的稱名就是要達到止觀、達到實相,它是把稱名作為權方便。
我們淨土宗所講的「本願稱名」,稱名的本身就是一個最高的結論,不是權方便,是「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樣的解釋就跟天台宗的解釋完全不一樣。
禪宗也講稱名。它的稱名是要參出念佛是誰,或者是稱名要達到禪定的功夫,或者達到開悟,這也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
律宗也講稱名。它的稱名是要止惡行善,它以戒律的觀點,要達到三業清淨,它以戒律來解釋稱名。
這些都是各宗各派的解釋,不是純正的,不是我們淨土宗的特色。
淨土宗的特色,根本的方法就是稱名。而這個稱名是隸屬於彌陀本願:彌陀的本願就是稱名;稱名就順著彌陀的本願。順著彌陀的本願,就是乘上彌陀的願力。不是說一定要再加別的東西,「你要達到某種功夫,要廣讀大乘,要先消業障,要發大菩提心,你的稱名才能乘上佛的願力」——不是這樣的。本願就是稱名,稱名就是本願。
合理、簡易、超越
所以本願稱名,它跟一般所講的稱名是不一樣的。我覺得它有三點:第一點合理,第二點簡易,第三點超越。
為什麼講合理呢?因為彌陀的本願就是講稱名,稱名就是順著彌陀的本願,本願和稱名是一體的,同時存在,很自然的,這就是合理。
如果說我們給念佛戴了很多帽子,比如說「清淨心稱名」、或是「戒定慧稱名」、或者是「菩提心稱名」,這些本來它們是兩塊的。戒定慧也沒有要求一定要稱名,稱名也沒有要求一定要戒定慧,它們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是修行人自己把它們連在一起,這就有破綻,不是天衣無縫。
但是「本願」和「稱名」就是天衣無縫的。本願講的就是稱名,稱名就是順本願。
你說戒定慧和稱名有什麼一定的關係呢?沒有一定的關係。那為什麼提倡念佛的時候總是提高標準,說「一定要這樣、一定要那樣,不然不能往生」?
念佛要順佛本願,才是自然的,才是合理的,才是天衣無縫的。它們是一體不離的關係。
所以,從法理、法源——法的來源來講,本願與稱名是一體、必然的關係。那麼其他的,清淨心也好,不定心也好,那個跟稱名沒有必然的關係,是後來修持不同法門、不同宗派的人,在轉修淨土之後,他要稱念名號,於是就把原來的清淨心、菩提心、禪定、般若跟稱名做一個組合,添加在一起,這樣就顯得不純粹,這就有點變調、夾雜。
本願稱名是易行疾至的,它是必然性的。
第二,本願是很簡單的,它不要求我們要達到某種程度。
而一般的念佛修行方法所講的:菩提心稱名、清淨心稱名、功夫稱名、禪定稱名、還有戒定慧稱名,都是很複雜的,這些都是不普遍的,少數人才能做到。
彌陀本願的稱名,就是很簡單,只要口稱就好,修戒定慧的人也可以稱名,也可以順佛本願;發菩提心的人、大菩薩也可以口稱佛名,順佛本願。阿彌陀佛的攝取是這樣的廣大,讓我們這些罪障凡夫、妄想凡夫也能夠一樣口稱佛名、順佛本願。所以他攝受得很廣泛、很容易、很簡單。
第三,超越。為什麼超越呢?一般所講的稱名就是要達到了清淨心才有效果,才能夠往生決定。你要達到某一種程度,你才可以。但是本願稱名就不是這樣,你只要念佛,就合乎本願,就乘佛願力,就往生一定,它是正定之業。只要行住坐臥稱念彌陀名號,一向專念,這就是正定之業,百分之百往生到彌陀的報土。這個就是它超越的地方。
這是簡單解釋本願稱名。
特色二,凡夫入報
第二,「凡夫入報」這個特色。
「凡夫入報」為什麼是特色呢?淨土宗所攝受的根機是以凡夫為本,附帶聖人。各宗各派的修持就不是這樣,他們是以聖人為本,凡夫是附帶的。你一定要能夠轉凡為聖才有份,不然沒有份,它是要求上根利器,聖人的根機,「你的戒定慧要能息滅貪瞋癡」,這就是聖人的根機。那麼淨土法門就不是這樣,它是以凡夫為本,它是以造罪造業、墮落無有出離之緣的凡夫為主要救度對象。罪業凡夫,這樣的都有份,這就是淨土宗的特色。
什麼叫「入報」呢?一般各宗各派的解釋,要入報土的話,必須是破無明的大菩薩。可是淨土宗講凡夫就可以到報土,這個各宗各派都不是這樣講的。這是淨土宗的特色,為什麼呢?乘佛願力。善導大師就自設問答:凡夫可以到報土,這樣怎麼可能呢?阿羅漢都不能到報土了,大菩薩才可以去,凡夫怎麼可以去呢?凡夫的業障很重,垢染很深。善導大師說如果看凡夫有沒有垢障、要靠自己的話,不要說是到報土,就連下輩子生到人天都很難做到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是怎麼到的報土呢?乘佛願力!為什麼呢?就是稱名的緣故。稱名為什麼可以直接到報土呢?是本願的緣故。
阿彌陀佛本願所建立的淨土,是報土,是涅槃的境界。阿彌陀佛本願所規定的行法,是稱念名號,就是稱名這一個方法。阿彌陀佛的本願所攝受的物件,救度的物件,就是凡夫。所以,本願是根本的來源。本願攝受的是凡夫;要救度凡夫,本願所設定的方法就是稱名;本願所建立的淨土是報土,那就是「凡夫稱名,得入報土」。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凡夫入報」這一思想,都在善導大師的著作當中。比如說「本願稱名」,善導大師是這麼說的:「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叫本願稱名。那麼「凡夫入報」有一個問答:「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若論眾生的罪垢業障,那不可能到報土,化土都去不了;不要說化土,生天都難;不要說生天,下輩子當人都很困難,何況還要到報土?但是「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正由乘托阿彌陀佛的願力,致使五乘齊入,凡夫跟菩薩都平等地往生到極樂報土,這叫「凡夫入報」。
哪個宗派有這樣講的?天台宗說凡夫也能夠往生,不過是到凡聖同居土;唯識宗說你根本不能往生,那是別時意,要到下下輩子、下下再下下輩子。
只有淨土宗善導大師高舉「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旗幟,這就是淨土宗的特色。
特色三,平生業成
第三個特色是「平生業成」。
「平生業成」為什麼叫特色呢?因為一般都認為「念佛、念佛,要念到某種程度……」,這是各宗各派的解釋;「你能夠達到有把握的,保證你臨終心不顛倒的,自己有力量正念分明,那個時候阿彌陀佛來接你。好,你往生達成了」,這個就叫「臨終業成」。「平生」是相對於臨終而言的,就是不等待臨終,是現在、平常的生命當中,我們現在還活著,叫平生。「業」就是指往生這件事情。「業」也就是事業。往生淨土這件事情,在我們活著的時候,這件事情就已經達成了,就定下來了。「成」就是確定,成就了。《阿彌陀經》講:「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往生淨土的功德已經圓滿了,到達淨土的資糧已經圓滿了,功德已經成就了,這叫「業成」。
那麼一般的解釋是說「到臨終的時候,佛來了,我這個心才放下來」。平生對這句佛號不放心,東問西問,東找西找,到最後看到佛來了,才說「平生不業成,臨終才業成」,這個,不是這樣。
淨土宗所講的是:臨終念佛的人,就臨終業成;平生念佛、一向專稱的人,平生就業成。
什麼是臨終業成?像《觀經》下輩三品,他自己沒有道心,五逆十惡,造無數罪,到了臨終的時候,遇到了善知識,告訴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善知識念一句,他跟著念十聲,當下佛就接引他往生西方,這叫「臨終業成」。臨終才開始念佛的人,才說臨終業成,不是說平時念佛的人也叫臨終業成。平時念佛的人,平生就業成了。
宗祖善導大師怎麼說呢?「一心專念,彌陀佛名,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正定之業」就是業成。正確的、決定性的、不會改變的、百分之百往生的業,才叫正定之業。為什麼呢?「順彼佛緣故」。因為我們平時念佛就是平生業成。
打個比喻,用比喻比較好懂:譬如我們坐船,十點鐘發船,我們九點五十九分五十九秒,臨時急衝衝上船,可不可以到彼岸?也是可以。但是很緊張、很危險,對不對?「蹬!」終於上船了,差一步都不行。這就好比是臨終業成一樣,正要開船了,他才上來,好比臨死的人就要墮落三途了,稱念一聲阿彌陀佛,他就上去了,也可以往生。
那九點半上船的人,他是不是更有把握?他會不會到彼岸呢?會呀!他九點半就在船上了,他安心了,因為十點才發船。到十點要發船的時候,他突然往外看了一下,他沒想到會開船,他會不會掉下去?不會啦。我們現在念佛,我們還有二十年才到臨終,那我們現在等於是九點半就坐在彌陀的願船上,我們一向專稱不改變,即使臨終的時候回頭看了一下,那個不影響,不會掉下去,大家明白不明白?這就是平生業成。
所以說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的人,就是被彌陀救到本願船的人,往生的決定不必等待臨終,這就是淨土宗的特色。
我們稱念這句名號的當下,往生之業已經確定。往生淨土之業,已經成就在這句名號裏面。那我們現在稱念它的每一聲當中,名號的功德就是我們的,往生的功德完全賜給我們,這叫平生業成。好不好?(蓮友答:「好。」)
大家都念佛、一天念一萬聲,如果等到臨終才業成,那平常念佛時心裏就忐忑不安了,那不是淨土宗的特色。
淨土宗的特色就是平生業成。
特色四,現生不退
第四句「現生不退」。
一般各宗各派所講的,是往生到淨土之後才不退轉,在這個世間會退轉。但是淨土宗所說的,是在這個世間我們就不退轉。為什麼不退轉呢?被彌陀的光明攝取不捨,那當然就不退轉了。所以《阿彌陀經》就講:「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先說不退轉,後說得往生。
我們在這個世間就不退轉了,就好像坐船一樣,一旦坐上船,這個船是只往前開、不往後退。我們乘上彌陀的大願船——六字名號的大願船隻往極樂淨土開,不會往娑婆世界退,對不對?那就是不退轉了。如果說往生之後再回來,到西方成了佛,倒駕慈航再來,那不是退。
現在我們的不退轉,是靠佛力。
有的人就講:「我前天念兩萬,昨天事情忙,才念一萬,那不是退轉了嗎?」不是這個意思。這是因為我們本身時間的忙閒。我們不是靠一萬兩萬的數量。數量上或許多少有一點進進退退,就好像你在船艙裏轉來轉去,但你還是在船上,不會退。
當然,我們平時還是要多多自我策勵。
總結
淨土宗的宗旨和特色,希望大家能夠牢牢記住,多多思維。現在請大家跟我一道再把這兩段文稱誦一遍。請合掌:
淨土宗宗旨: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
司儀:
在這裏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感謝師父的慈悲開示。
大家都知道淨土教法是什麼人開創的?淨土宗的實際開創者是彌陀化現的善導大師。善導大師的思想,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失傳了將近一千年,在一百年前請回我國。
在這一百年中,真正把善導大師思想開顯出來的人是誰,大家知道嗎?慧淨師父。剛才師父所講的淨土宗的宗旨和特色,就是慧淨師父歸納的。可以說我們的慧淨師父把阿彌陀佛的佛心、把善導大師的思想和盤托出,我想淨土宗的宗旨和特色,必將成為末法時代念佛人的一盞明燈。
在一個多月以前,我接觸了慧淨師父。在師父的身邊,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言教,而是更多的身教。他的修持,他的德行,感人至深。那麼今天即將親聆師父的開示,這可能是大家多生多劫的善根成熟了,也是大家的福報所感、善根所召。因緣殊勝,可喜可賀。下面讓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恭請我們的慧淨師父開示。
【慧淨法師】
淨宗法師,各位法師,各位蓮友: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剛才淨宗法師開宗明義,提綱契領、簡明扼要、深入淺出地將淨土宗的教理和盤托出,隨手拈來都是妙法,隨便一個譬喻都很貼切,又很生動。
淨土宗宗旨、淨土宗特色,對我們修持淨土法門的念佛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將淨土宗宗旨、淨土宗特色背在腦海中,這樣就像一顆良好的種子,播種在肥沃的土地裏,一定會開花結果,能夠讓我們生信心、長智慧、增法喜。
「宗旨」和「特色」是富有連帶關係的,宗旨是淨土宗的宗旨,特色是淨土宗宗旨具有的本質、具有的特色,與其他法門的宗旨畫然有所不同的。
有的人就問:信受彌陀救度,「救度」這個用詞自古以來不管是聖道門、淨土門都很少講到的,現在提出「救度」兩個字,而且把它定為宗旨,到底這有沒有經典的依據?有沒有祖師的傳承?這當然是有經典依據,也是有祖師傳承的。
依據在哪裏呢?主要在《無量壽經》。是誰傳承的呢?是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所傳承的。
「救」在經典上,就有幾段經文,《大集月藏經》言:
唯佛獨是眾生父,於煩惱火而救拔。
意思就是說,只有佛才是眾生唯一無二、真正的父母,把我們眾生從煩惱之火,從三界的火宅當中,救拔出離三界的六道輪迴。這個只有佛才有辦法,一般的菩薩、羅漢是沒有這個能力的。我們的父母固然是生育我們,可是只是這一輩子而已,同時又沒有佛的慈悲與願力,能夠救度我們出離六道輪迴、三界火宅。所以真正能夠救度我們,真正可稱為是我們父母的就是佛。所以說「唯佛獨是眾生父」。
「於煩惱火而救拔」:我們都是在煩惱的水火當中,頭出頭沒,沒有力量可以出離六道的苦海、三界的火宅,因此必須靠佛來救度我們,而佛正好有這個愛心和力量,所以說:「唯佛獨是眾生父,於煩惱火而救拔。」
《大寶積經》言:
救度一切諸世間,生老病死眾苦惱。
生而為人,就有老苦、病苦、死苦,而死了之後又不斷的、永恆的在三界六道輪迴,佛有大慈悲、大智慧能夠救度一切世間的眾生出離三界六道輪迴,救度我們脫離生老病死以及所有的苦惱。
《無量壽經》說:
度脫一切眾生。
《莊嚴經》說: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怎麼樣度脫一切眾生呢?阿彌陀佛每一個願都是「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阿彌陀佛無時無刻、永不間斷的、永不疲倦地以他大慈大悲的願心願力,要拔除我們一切眾生的苦。
論阿鼻地獄的眾生,有兩類:一類是過去世造作五逆十惡謗法的罪業,現在墮在阿鼻地獄當中受無量的苦;另外一類是現在造作了五逆十惡謗法,命終的時候,當下就會墮落阿鼻地獄。那阿彌陀佛說:「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既然阿彌陀佛的愛心及於阿鼻地獄的罪苦眾生,他的力量也能夠救度阿鼻地獄的眾生,就顯示:十方世界任何的眾生,沒有一個會被遺漏,統統都能夠被阿彌陀佛所救度,因為阿彌陀佛有這樣的愛心和力量。
阿鼻地獄的眾生他自己有力量脫離三界六道輪迴嗎?沒有。他有的是造作五逆罪業的力量,造作謗法罪業的力量,他沒有行善積德,也沒有修習佛法,所以他只有墮落,靠自己是沒有任何力量出離的;自己沒有力量的話,就必須要靠外面的力量來救度他,能夠救度這樣眾生的,只有阿彌陀佛,所以說:「度脫一切眾生」,又說:「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我們這個法門是彌陀救度的法門,那阿彌陀佛是怎麼樣的一尊佛?《莊嚴經》裏面說:
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
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
意思是說,阿彌陀佛這一尊佛不只是十劫之前才成佛,是無量劫以來早就成佛了,但是為了度脫眾生,所以再次顯現為法藏菩薩來再度發願、再度修行;為了圓滿度脫眾生的願望,所以示現在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就是「酬願度生,現在西方。」所以我們這一個法門就是講彌陀救度的法門──信受彌陀的救度、受持彌陀的救度。
在另一部《無量壽經》的譯本又說:
心或不堪常行施,廣濟貧窮免諸苦,
利益世間使安樂,不成救世之法王。
意思是說,阿彌陀佛如果不能夠救度眾生,一方面使眾生離開三界六道輪迴,一方面使他到西方極樂世界能夠快速成佛的話,他就不能成為救度世間的法王。
「法王」就是「佛」,阿彌陀佛要成為救度眾生的佛,而且這尊佛是「諸佛中之王,光明中之極尊」,是法王中的法王。
基督教講耶和華是救世主,而早在兩千六百年前,《無量壽經》就已經介紹一位救世的法王,就是阿彌陀佛。所以我們這一個法門是道道地地、純純粹粹的是彌陀救度的法門。宗祖善導大師就是傳承了這一種思想,而說: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善導大師在這裏就舉例說,我們三界六道的凡夫,自己沒有力量脫出六道的苦海,無始劫來都在六道當中頭出頭沒,所以說:「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都需要阿彌陀佛的救度。
要如何獲得彌陀的救度?就是「專稱彌陀佛名」。只要專稱彌陀佛名,當下就獲得彌陀的救度。這有沒有經典的傳承?有。例如《觀經》下品下生的惡人,他在臨終時候,地獄惡相已現前,可是在他生命大概只剩下十口氣的時候遇到了善知識,善知識告訴他,你現在沒有辦法觀佛相好、觀佛的功德,你就跟隨我的聲音念佛。這時候,這個惡人在意識紛亂當中,就跟隨善知識的聲音,念了十句南無阿彌陀佛,當下他就離開了地獄之火的燃燒,往生極樂世界。這豈不就證明,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是在領受彌陀救度,擁有了往生極樂世界的資糧和功德!
論這個下品下生的人,他對阿彌陀佛哪有什麼信心?在臨終的時候,地獄之火已經燒到腳底了,閻羅王的大小鬼卒,現在他的面前,在這個短暫的時間,善知識跟他講的他能夠體會多少?一定不多,而且他心中慌亂,全身痛苦,也無所謂願不願生,他的念佛也只不過是善知識怎麼念,他就跟隨著念,就心的領悟、感受、信受來說,可以說都非常的淺,都不如我們大家,可是他就往生了。
這就顯示,只要專稱彌陀名號就是往生的正因──能夠百分之百達成那個果報。所以專稱彌陀佛名就是往生的正因、往生的正定業,是往生的資糧功德。
這個「專稱彌陀佛名」的「專」,是指一輩子都專一稱念彌陀佛名,而不是說我今天專念阿彌陀佛,隔一天我就雜修雜行,或者將來雜修雜行,不是的,專稱就是一輩子都不改變,這樣才是真正的專稱彌陀佛名。
專稱彌陀佛名的目的、目標是為了「願生彌陀淨土」,只要願生彌陀淨土,而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個人不必等待臨終,平生、現在就已經往生有份了。
由這個淨土宗的宗旨,就衍生淨土宗的特色,因為有宗旨,之後才會有特色,沒有宗旨也就沒有特色。譬如說特色的「本願稱名」,是顯示宗旨所說的「專稱彌陀佛名」是屬於「本願稱名」,不是持戒稱名,也不是禪定稱名,也不是智慧稱名,也不是三福稱名,也不是六度稱名,也不是禪淨雙修,也不是台淨雙修(天台宗和淨土宗混合),也不是密淨雙修(顯密教的修持方法混合),來迴向求生極樂淨土,都不是,它是「本願稱名」。這就是特色。
也就是說,我們專稱彌陀佛名,是順應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本願),第十八願說:「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瞭解這個道理,我們就隨順彌陀的願,從現在開始一直到臨命終,就專稱彌陀佛名,這樣自自然然的就靠上了阿彌陀佛的本願之力。
為什麼說是靠上了阿彌陀佛的本願之力呢?本願是指第十八願,如果第十八願沒有成就的話,當然就沒有願力,既然阿彌陀佛成佛了,表示第十八願成就了;願成就了就有願力,那願力顯現在哪裡?顯現在「乃至十念的眾生,必定往生彌陀淨土」。所謂的「乃至十念」,就是「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也就是說,從現在遇到這一個法門開始,一直到臨終都專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是「乃至十念」。
專稱彌陀佛名,是隨順彌陀的本願,所以叫作「本願稱名」。本願稱名與其他稱名不同。譬如持戒稱名,認為要往生極樂世界,單單專念這一句彌陀名號功夫還不夠,資糧還不齊全,往生還不肯定、沒有保險,必須再加上自己的持戒,這樣戒淨雙修往生才可靠。如果是這樣的話,就不是本願稱名,就不是隨順彌陀的願。
以往生之道而言,彌陀的本願只有要我們專稱彌陀佛名,至於有沒有持戒?持戒清不清淨?都不是問題,因為往生的正因,是在這一句彌陀名號,是在專稱彌陀佛名,有戒律固然能夠往生,沒有戒律也能夠往生,因為他的往生,憑靠的不是他的戒律,是靠這一句彌陀名號。
不過,一個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的人,要不要持戒?當然要!一個願生彌陀淨土的人,絕對是會隨緣、隨份、隨力去持五戒、十善戒、乃至無量的戒,這是一個體得彌陀救度的人,自然所呈現的。只是說就往生的正因來講,是跟持戒或其他的行持沒有關係的,如果把它們綁在一起作為往生正因的話,往生就不可靠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持戒稱名才能夠往生的話,那標準在哪裡?是五戒清淨的念佛才能夠往生?還是十善圓滿的念佛才能夠往生?如果這樣的話,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就打了折扣,就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了。我們自省,即使受了五戒,能夠圓滿持受嗎?根本沒有。以妄語戒來說,受了五戒之後百分之百不應該再講妄語的,但是我們問問自己,從受五戒到現在有沒有打過妄語?而且在背後說人是非,批評他人,這都是犯戒。所以五戒要清淨是很困難的。
可是阿彌陀佛知道娑婆世界的眾生就是這樣的根器,所以阿彌陀佛不以戒淨雙修的持戒念佛為往生的正因,只有要你專稱彌陀佛名,就必生彌陀淨土。
所以,我們念佛的時候心還有妄想雜念,心不清淨,那能不能往生?也能往生。因為我們的往生不是靠禪定的功夫,也不是靠清淨心,是靠這句名號,名號的本身就完全具足往生的功德資糧。一般所說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是站在禪定稱名的立場來講的。
我出家已經三十幾年了,還沒有出家時就早晚打坐念佛,可是一直到現在,能夠心不散亂的只是很短暫的時間,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散亂的,如果阿彌陀佛規定:「口念彌陀心散亂」就不能往生,那我們都不能往生了。即使法然上人也好、源信上人也好,他們都說自己清淨念佛而沒有妄想的時間是非常短的。也就是說我們念佛的時候,一方面念南無阿彌陀佛,一方面也有妄想雜念;一方面妄想雜念,一方面也在念南無阿彌陀佛,那這樣的能不能往生?(蓮友答:「能!」)所以就我們這一個法門來說是「口念彌陀心雖亂,乘佛願力必往生。」
善導大師說:「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所謂「眾生」就是指凡夫。什麼叫作凡夫呢?愛妻愛子就是凡,貪名貪利就是夫,具足煩惱就是凡夫。有妄想雜念就是凡夫、就是眾生。而這一種眾生專稱彌陀佛名,就必生彌陀淨土,所以說「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我們這個法門的專稱彌陀佛名,是本願的稱名,不是持戒稱名,也不是禪淨稱名,更不是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的智慧稱名,如果是這樣的話,千百萬人中,也沒有一個能夠往生。
阿彌陀佛救度的條件只有一個──「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任何條件了。他的救度跟我們有沒有智慧、有沒有學問、有沒有道德、有沒有修行、是善是惡都沒有關係,我們只要依自己的根性──根機和心性來專稱彌陀佛名就可以了。
所以淨土宗的特色,第一就是「本願稱名」,希望大家能夠認定這一點。不然,在一輩子的念佛當中,難免就會夾雜。一夾雜,往生就不定了。不是說不能往生,是不定,必需要等到臨終有人來助念了,那個時候才比較可靠。可是這樣就危險了,而且一輩子念佛也不安穩。
所以我們這一個法門是「專稱彌陀佛名」,而特色就是「本願彌名」──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這裏說的「眾生」,是指凡夫眾生為本的。那這樣的稱名,果報是怎麼樣的呢?就是直接進入報土,所以特色接下來就說「凡夫入報」。
如果以淨土宗以外的各宗各派教理來判教的話,凡夫只能到凡聖同居土,不能進入報土,能夠進入報土的必須是初地以上的大菩薩。可是唯有我們淨土宗有獨一無二的特色,就是凡夫也能夠進入佛的報土。
凡夫怎麼能夠進入佛的報土呢?因為專稱彌陀佛名,靠彌陀的願力,所以能夠進入彌陀的報土。如果不是專稱彌陀佛名,是靠自己修這個法門、修那個法門,然後迴向往生的話,那就不能進入報土了。所以本願稱名的凡夫,往生極樂世界是到彌陀的報土,而不是在化土,他不在花苞之內,也不在九品當中。
對於凡夫入報,善導大師設了一個問答,很簡明扼要的解釋: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阿彌陀佛的淨土既然是報土,報佛報土小聖難階,小聖是指聲聞、緣覺及三賢位的菩薩,報土的境界是非常的殊勝不可思議,聲聞、緣覺、三賢尚且沒辦法進入,像我們這一種煩惱強盛、業障深重的貪瞋癡凡夫怎麼能夠進入呢?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如果論我們這一種凡夫的話,不但沒辦法到達報土,甚至連化土也不可能,只有永遠的在三界六道輪迴而已。可是由於我們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作為強緣,就能夠使我們這一種凡夫跟聲聞、緣覺、菩薩乘的聖者一齊進入佛的報土。
所謂「強緣」就是百分之百能使因成果的,這個叫做強緣,也叫增上緣;五乘就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人乘、天乘是凡夫,聲聞乘、緣覺乘、菩薩是聖者。我們以念佛為因,阿彌陀佛的佛力為緣,我們凡夫就能跟聲聞、緣覺、菩薩乘等聖者一齊進入報土,所以說「五乘齊入」。這個「齊」就是「齊一」,因齊就果齊。在因地的時候,我們凡夫是靠彌陀的願力,那聲聞、緣覺、菩薩要不要靠彌陀的願力?還是要靠彌陀的願力,如果沒有靠彌陀的願力,怎麼能夠進入彌陀報土的境界呢?要往生彌陀的報土,無論大聖小聖,完全都要靠彌陀的願力。所以說:「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故使五乘齊入。」因為是靠彌陀願力,所以我們凡夫往生淨土的功德沒有減少,聲聞、緣覺、菩薩往生淨土的功德沒有增加。並不是說我們是凡夫,所以雖然是靠彌陀的願力,可是功德比較少,他們是聖人,他們靠彌陀的願力,功德就比較高,不是這樣的。「同一念佛無別道」,這個因齊,到了極樂世界同樣都進入報土,這叫果齊,所以說「五乘齊入」。
那阿彌陀佛的極樂報土,跟十方諸佛的報土有什麼不一樣呢?一般成佛只要三大阿僧祇劫,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成佛了自然就有法、報、化三身以及他的報土。可是阿彌陀佛這一尊佛他是經過多少時間才成佛的呢?是經過五劫的時間規劃四十八大願,又經過兆載永劫的時間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才圓滿了這四十八大願完成了極樂淨土。所以極樂淨土這一種報土,當然是超越十方諸佛的報土,我們到極樂世界,就能快速成佛、快速廣度眾生。當初法藏菩薩發願的時候就說: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
意思就是說,他成佛的時候,他的國土,是要十方淨土之中的最為第一的國土,如果不能達到這個第一的國土,那麼他就要繼續修行。現在阿彌陀佛成佛了,所以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就介紹說:
其佛國土,清淨莊嚴,超越十方,一切世界。
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是超越十方所有一切淨土,而極樂聖眾成佛的快速又是超絕十方諸佛的。所以我們今生今世能夠遇到善導大師所開展的純正無雜的淨土教理,可以說是大福報、大善根。善導大師的教法在中國失傳了一千多年,即使在一百年前回歸中國,可是當時沒有被研究,也沒有被弘揚出來,但是我們居然在這個時候能夠遇到,如果不是宿世的福報,怎麼能夠如此呢?
修這個法門,最怕的就是夾雜、好高妙、好玄奇、好深奧。所以學這個法門,要先專看我們所編的這一套書,其他的書暫時不要看,否則教理內容混淆,這樣就夾雜了;要先專聽我們出版的光碟,其他的光碟可以擱在一邊不用聽,因為其他光碟所講的,未必是純淨的淨土法門;接觸的人,也是專修我們這個法門的人,不然的話,恐怕知見不夠,容易被影響,這樣就自失大利了。
現在時間已經是十一點半,我們就講到這裏。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