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講演

  1. 與韓國法師談話並接受依止
  2.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下)
  3.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上)
  4. 阿彌陀經是在說什麼?
  5. 2024龍年新春講話
  6. 皈依開示(2023年11月11日新營)
  7. 慶祝彌陀聖誕暨淨嵩法師往生二十周年紀念講話
  8. 2023中元開示
  9. 剃度開示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2023年8月30日)
  10. 皈依.五戒.剃度開示(2023年7月18日)
  1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三)
  12.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下)
  13.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上)
  14. 2022中元開示
  15.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6.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7. 為淨土宗志工幹部講話
  18. 清明節慎終追遠與念佛(2022年清明節開示)
  19. 念佛超度之勝益
  20.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2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二)
  22.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一)
  23.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必得超絕去
  24.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5.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6.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7. 2021中元念佛超薦法會開示
  28.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9.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30. 2019年彌陀誕開示
  31. 2020中元法會開示
  32. 志工四喻
  33. 人生是苦
  34. 生命無常三根本
  35. 兩種深信、觸光柔軟、感恩歡喜
  36. 剃度開示(2019年7月7日)
  37. 中元節開示(2019)
  38. 剃度開示(2019年5月12日)
  39. 豬年話豬
  40. 剃度開示(2018年7月31日)
  41. 淨土宗──往生淨土成佛宗
  42. 受戒與持戒
  43. 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
  44. 剃度開示(2018年3月24日)
  45. 二種成佛法
  46. 橫超的淨土法門
  47. 往生與預知時至
  48. 剃度及皈依開示(2017年9月19日)
  49. 往生極樂的條件(下.問答)
  50. 剃度開示(2017年8月18日)
  51. 往生極樂的條件(中)
  52. 往生極樂的條件(上)
  53. 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佛成佛
  54. 四十八願分類歸結
  55. 彌陀願心的根源
  56. 淨土宗的結論──宗旨四句偈
  57. 大慈悲五要點
  58. 慈心法門
  59. 念佛不妄語
  60.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脫離輪迴之上
  61. 淨土宗的根源
  62. 真正的孝行──託父母於阿彌陀佛
  63. 為何吃素?
  64. 略談佛教的意義與淨土宗之殊勝
  65.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66. 愛與佛命
  67. 不請之友
  68. 歲末聚餐對僧眾的談話
  69. 學佛的目的
  70. 說愛(二)
  71. 說愛(一)
  72. 念佛名號 學佛愛心
  73. 心平氣和 無住生心
  74. 念佛超度 三塗眾生
  75. 澳門淨土宗學會 讚頌辭
  76. 「以誠感人」的意涵
  77. 第一屆淨土宗志工研習會勉言
  78. 慧淨法師除夕團拜電話致辭
  79. 在心、在緣、在決定
  80. 佛教點燈的意義
  81. 念佛的方法與要領
  82. 念佛成佛的原理
  83. 佛在何處?
  84. 志工服務精神的內涵
  85. 淨土行人應具備的根本知見
  86. 慈悲的救度
  87. 念佛生蓮
  88. 三塗眾生 念佛往生
  89. 信受彌陀救度
  90. 為新戒比丘開示
  91. 歸依勸囑
  92. 念佛的音調與心態
  93.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94. 「澳門彌陀共修會落成法語」略講
  95. 厭穢欣淨 切願往生
  96. 初機念佛群疑問答
  97. 簡介淨土宗專純念佛的道風及心態
  98. 淨土法門 理事互含
  99. 初學淨土法門應有的認識
  100. 念佛人的「本尊」
  101. 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
  102. 念佛即圓滿悲智功德
  103. 〈人有實德,天有奇報〉一文的啟發
  104.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5. 如何真正圓滿人生的目的
  106. 萬行不憑憑念佛(二)
  107. 萬行不憑憑念佛(一)
  108.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終直入涅槃城
  109. 彌陀名號 不可思議
  110. 守愚念佛 彌陀住頂
  111. 阿彌陀佛的救度
  112. 一切眾生 皆有佛性
  113. 念佛方能消宿業
  114.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5. 阿彌陀佛 是何等佛
  116. 以佛為念 以淨為歸
  117. 念佛眾生 攝取不捨
  118. 乘本願船 登涅槃岸
  119. 淨土法門 萬法歸宗
  120. 世間虛假 唯佛獨真
  121. 一心念佛 無疑無雜

法義開示

  1.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三)
  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二)
  3.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一)
  4.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
  5.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九)
  6.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八)
  7.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七)
  8.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六)
  9.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五)
  10.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四)
  11.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三)
  12.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二)
  13.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一)
  14.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
  15. 彌陀淨土的特色-超
  16. 《觀無量壽經》概說(九)
  17. 《觀無量壽經》概說(八)
  18. 《觀無量壽經》概說(七)
  19. 《觀無量壽經》概說(六)
  20. 《觀無量壽經》概說(五)
  21. 善導淨土教理的核心
  22. 淨土宗帶三法數
  23. 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24. 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25.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五)
  26.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四)
  27.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三)
  28.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二)
  29.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一)
  30. 《觀無量壽經》概說(四)
  31. 《觀無量壽經》概說(三)
  3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
  33. 《觀無量壽經》概說(一)
  3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七)
  3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六)
  3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五)
  3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四)
  3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三)
  3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二)
  4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一)
  41.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
  42.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九)
  43.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八)
  4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七)
  4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六)
  4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五)
  4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四)
  4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三)
  4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二)
  5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禮開示
  54. 「彌陀三約定」
  55. 為新戒弟子開示
  56. 淨土宗「四不」
  57. 《無量壽經》大意(九)
  58. 《無量壽經》大意(八)
  59. 《無量壽經》大意(七)
  60. 《無量壽經》大意(六)
  61. 《無量壽經》大意(五)
  62. 《無量壽經》大意(四)
  63. 《無量壽經》大意(三)
  64. 《無量壽經》大意(二)
  65. 《無量壽經》大意(一)
  66. 《無量壽經》概說(續)
  67. 《無量壽經》概說
  68. 淨土宗特色略說
  69. 淨土宗宗旨略說
  70. 略說淨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禮開示
  72. 自信教人信 擔當向前行
  73. 成佛何時、極樂何處、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價值與意義
  75. 略說彌陀名號之義
  76. 為什麼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77. 淨土宗是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
  78. 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
  79. 龍樹菩薩往生安樂國
  80. 華光出佛
  81. 彌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場的靈魂
  83. 不問罪福 念佛皆生
  84. 彌陀誕辰念彌陀 (二)
  85. 彌陀誕辰念彌陀(一)
  86. 「名號的功德」與「念佛的利益」
  87. 「《大經》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極樂安身實是精
  89.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90. 相勸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略講
  92. 口稱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與佛,機法一體
  94. 淨土法門的大根大本
  95. 何謂「一心不亂」?
  96. 略談念佛方式與莊嚴道場
  97. 極樂無為涅槃界
  98. 如何真正紀念「彌陀聖誕」
  99.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
  100. 為迴龍寺常住僧眾開示
  101. 淨宗宗旨與敦倫盡分
  102.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略講
  103.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問答)
  104.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開示)
  105. 淨土宗的幾個名詞略釋
  106. 成佛如林的法門
  107. 善導大師-《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
  108. 善導大師-略說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109.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五)
  110.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四)
  111.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三)
  112.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二)
  113.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114.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四)
  115.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三)
  116.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二)
  117.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一)
  118.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四)
  119.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三)
  120.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二)
  121.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說
  123.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二)
  124.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一)
  125.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三)
  126.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二)
  127.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一)

宗風

  1. 宗風學習(七)
  2. 宗風學習(六)
  3. 宗風學習一~五

臨終開示

  1. 臨終的殷切勸導叮囑
  2. 娑婆旅程盡,辭別歸蓮鄉
  3. 信順彌陀救度

訪問篇

  1. 輔仁大學宗教系所師生參訪慧淨法師記
  2. 傳承的路_與越南團法師談話

問答

  1. 為善導寺幹部蓮友開示(問答)
  2. 他力與因果,有矛盾嗎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隨緣的念佛?
  4. 如何從自覺愚惡契入彌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蓮友問
  6. 於弘願寺答僧眾問

第十八願善導釋

  1.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十)
  2.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九)
  3.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八)
  4.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七)
  5.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六)
  6.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五)
  7.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四)
  8.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三)
  9.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二)
  10.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一)
  11.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
  12. 第十八願善導釋(九)
  13. 第十八願善導釋(八)
  14. 第十八願善導釋(七)
  15. 第十八願善導釋(六)
  16. 第十八願善導釋(五)
  17. 第十八願善導釋(四)
  18. 第十八願善導釋(三)
  19.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
  20. 第十八願善導釋(一)

淨土法門的核心

  1.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十)
  2.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九)
  3.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八)
  4.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七)
  5.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六)
  6.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五)
  7.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四)
  8.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三)
  9.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二)
  10.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一)
  11.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
  12. 淨土法門的核心(九)
  13. 淨土法門的核心(八)
  14. 淨土法門的核心(七)
  15. 淨土法門的核心(六)
  16. 淨土法門的核心(五)
  17. 淨土法門的核心(四)
  18. 淨土法門的核心(三)
  19.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
  20. 淨土法門的核心(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四、憶與念
  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著不能忘
  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二、閉關念佛的苦惱者
  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一、念佛先要認識佛
  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現往東方的佛
  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令眾成佛的佛
  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使凡入報的佛
  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報身報土的佛
  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諸佛證誠的佛
  1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臨終來迎的佛
  1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親近增上的佛
  1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身心無礙的佛
  1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息三塗的佛
  1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無礙的佛
  1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唯攝念佛的佛
  1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名號的佛
  1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名體一如的佛
  1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
  2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
  2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為作大安的佛
  2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召喚眾生的佛
  2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不擯眾生的佛
  2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代眾受苦的佛
  2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以身為質的佛
  2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2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2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主動救度的佛
  3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獄的佛
  3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眾生的佛
  3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阿彌陀佛,是一尊為大施主的佛
  3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八)
  3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七)
  3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六)
  3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五)
  3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四)
  4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三)
  4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二)
  4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一)
  4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
  4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九)
  4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八)
  4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七)
  4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六)
  4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五)
  4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
  5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
  5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
  5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一)
  5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目錄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二)

──慧淨法師 2021 年 11月 20 日講於台北淨宗寺

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上一節課是講阿彌陀佛的光明唯攝念佛這個題目,也就是《觀無量壽經》第九觀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這一段經文善導大師解釋為「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也就是阿彌陀佛的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但是卻是唯一、攝取、救度念佛的人,背後的意義是說如果不是專一念佛的人,是修學其他法門的人,就不在阿彌陀佛光明攝取不捨的範圍。有關佛光普照,唯攝念佛,善導大師有自設一段問答來詳細解說他的原因、根源。

       首先舉出三緣也就是親緣、近緣、增上緣來說出他的原因,之後舉出「本願義」,也就是引用淨土三部經所講的念佛。淨土三部經有一致的涵義,就是唯說念佛、唯明念佛,唯有顯明念佛才能往生極樂世界。善導大師舉出「三緣」跟「本願義」來解說。

       在問答中所說的「備修眾行,但能迴向,皆得往生」,這裡說「眾行」也可以迴向願求而獲得往生,所以說:「雖名是善」。

       「雖名是善」的「」有兩種內涵──有「與跟奪」、「劣跟勝」、「取跟捨」、「廢跟立」。

       「與奪」、「劣勝」、「取捨」、「廢立」的兩種內涵。也就是「雖名是善」的「」,是姑且先給「與」褒讚而說「」,猶如善導大師解釋《觀經》付囑文所說的「上來雖說定散兩門」的「」;又如《觀經‧序分》所說的「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的「雖」,姑且先給「與」褒讚,之後再以念佛剝「奪」,也就是貶抑的意思,而說「全非比較也

       「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全非比較也」,也就是沒有少分可以比較,所以說「全非」。可知這裡所說的「雖」這個字,是先褒讚肯定,之後就以念佛來貶抑否定。這就是在於顯示「取捨廢立」的意思,而「取捨廢立」是這段話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要我們「捨」眾行而「取」念佛。

       因為,念佛是彌陀本願之行,諸行非彌陀本願之行;念佛是易行道,諸行是難行道;念佛不迴向也能往生,攝取不捨之故,諸行不迴向就不能往生,無攝取不捨之故;諸行卑劣,念佛殊勝,所以說「全非比較也」。可知這段「比較顯勝」的法語,取捨廢立的意涵非常明顯。

       自餘眾行,也就是除了念佛以外的其他行門,包含很廣,包含著除了念佛以外,釋迦牟尼佛一生之中所說的所有法門。釋迦牟尼佛一生之中所說的法門,歸納起來就是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再濃縮則為三學六度。三學就是戒、定、慧;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廣泛的來講可說是八萬四千法門。所以「眾行」就是戒定慧三學以及六度萬行。持五戒可以再度為人,修十善可以上生天界,三學圓滿可以出離三界,六度圓滿可以成菩薩、成佛,都有很大的善根和功德。但是,如果和念佛一比較,善導大師說全非比較也,根本無法比較。可說所有六度萬行都是善事,都是功德,都是很殊勝的法門、很難得的修行,都有很高的境界、功德,但如果跟稱名念佛法門相比的話,卻是不能相比的。

       此外,善導大師又說:「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意思是說,我們念的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本身就有三昧功德。「三昧」就是定慧等持,定慧等持就是菩薩以上的境界。我們念佛,自自然然就有那樣的功德在裡面,所以說「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念佛本身就是三昧,它的功德、功用是超越性的,也是絕對性的,不是諸善萬行可以相比的。

       再歸納的話,就如同《觀經》所說的十三種觀想的「定善」、三福九品的「散善」。所以,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一代教法,除了念佛法門以外,所有的法門都可以歸納為「定善」與「散善」。因此,善導大師這裡說「自餘眾行,雖名是善」,這個「善」,就是「定善」跟「散善」,就涵蓋所有法門了。

       可是,「定善」也好、「散善」也好,顯密、頓漸這些法門,「若比念佛者」,如果跟念佛法門來比較的話,善導大師說「全非比較也」,就完全不能比較了,相差懸殊,可說天差地別,不能比較。

       為什麼?如果要說原因的話有很多,從根本上來講的話,就是如善導大師所說的,念佛是彌陀本願,而且彌陀光明直接攝取不捨;如果不念佛,而修其他萬善眾行,就不是彌陀本願,彌陀光明不攝取,這是最根本的差別,從這個差別就已經顯現出彼此的勝劣懸殊了。

       或許有人會認為,除了念佛以外,譬如說十三種定觀,入定觀佛,它的境界很高,這是屬於定善方面的。不然散善,三福九品,三福之中,「世福」所謂「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也是很可貴的,「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等「戒福」,同樣也是很可尊敬的,尤其是「行福」的「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些也非常殊勝,難道都不如念佛嗎?

       是的,不如念佛!為什麼?這些在阿彌陀佛當初發願救度眾生的過程當中,已經一一做過選擇了。怎麼選擇呢?這些都是難行道,沒辦法廣度十方眾生,所以,阿彌陀佛經過觀察二百一十億的佛國,在這些佛國的修行方法中,而選取念佛之法,以念佛做為彌陀本願、往生正因。

       所以,念佛是彌陀本願的念佛,由於本願的念佛是阿彌陀佛經過五劫思惟所選擇的,它是必定能往生的,它往生的功德是屬於絕對性;如果不是念佛的話,都是相對性。相對怎麼能夠跟絕對相比較呢?所以也是不能比較的。

       何況,我們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念我們。阿彌陀佛念我們,我們就已在阿彌陀佛佛心之中;我們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功德就已經在我們的身心之內。更何況念佛的人,阿彌陀佛的光明永遠攝取,永不捨離,永不嫌棄,這豈是其餘眾行所能夠比較的呢?

       念佛與佛心心相印,所以善導大師在這裡肯定地、斷然地說「全非比較」。諸行雖妙、雖貴,也是釋迦牟尼佛所讚歎;但是「望佛本願」,念佛獨尊,所以說「全非比較」。

       當然,善導大師在這裡主要是簡要地引用正依經典,來顯示「全非比較」的道理,如果以其他的教理來說明的話,也會很多、很清楚的。

       接下來善導大師就「本願義」來解釋說明:

       (三)本願義

       善導大師引用例子說:

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讚念佛功能。

       「諸經」,總的來講,是廣攝一代諸經。很多部經典都在讚歎念佛的功能。有多少呢?統計起來有兩百多部大乘的經典都談到極樂世界的殊勝、稱念彌陀名號功德的廣大,也因此,天臺宗的一位祖師荊溪大師說「諸教所讚,多在彌陀」。

       如果要把兩百多部讚歎極樂、念佛的經典一一引用,那時間就要很長,所費筆墨也要很多,因此善導大師就引用正依經典,也就是淨土三部經,來作為扼要的顯明。

       因此,「諸經」總的來講,廣攝一代諸經,別的來講,單指淨土宗正依三部經,也就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

       所有大乘經之中,處處都在讚歎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雖說諸經,但不是傍明的經典,目的在於指出淨土三經所說,來顯示取捨廢立的道理。為了證明這個道理,善導大師就舉出淨土正依三部經之中的核心經文作為證明。善導大師說: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十方恆沙諸佛證誠不虛也。
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此例非一也。廣顯念佛三昧竟。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這八個字,在顯示上下兩卷的《無量壽經》就是四十八願。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阿彌陀佛因地的本願和果地的成就是不能分開的,果從因生,有因必有果;而且阿彌陀佛的佛國已經圓滿成就,因此善導大師就總指《無量壽經》這一部經,名為「四十八願」。

       也就是,《無量壽經》在講什麼呢?在講四十八大願。由於有四十八大願,才有極樂世界,才有阿彌陀佛,才有我們的往生。往生淨土之因、往生淨土之果,都在四十八願當中。《無量壽經》分為上下兩卷,從頭到尾都是在說明四十八願的因因果果。

       「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這十個字可說意義明確,而且斬釘截鐵鏗鏘有力。四十八願之中,顯明往生的正因是唯有稱名。也就是《無量壽經》所要闡述的宗旨就是「名號」,也就是「稱名念佛」。簡而言之,這句名號──稱名念佛,是貫串整部《無量壽經》上下兩卷的。

       四十八願,願雖然有四十八,可是,它的目標、它的目的在哪裡呢?善導大師斬釘截鐵地說:「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這是很驚天動地的一段法語。願有四十八,怎麼說唯獨顯明念佛呢?那其他的願呢?

       這個「唯」,所謂「唯此一真實,無二亦無三」。「唯」在唯識中有三種含義:(一)簡持義。(二)決定義。(三)顯勝義。

       「簡持」就是把其他的捨掉,獨取當中的核心,這叫做「簡持」。

       「決定」就是這個是決定性的、必然性的,不是不定的,不是或然的。

       「顯勝」,把其他的統統隱蔽,唯獨顯現其中核心的殊勝。

       所以,「唯」有這三種含義。

       「簡去諸行,簡持念佛」,這是第十八願之意。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得生的,只有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故。第十八願當中,沒有其他的法門在裡面,簡諸行而說「唯明」,因為第十八願只說念佛,不說其他的法門,不說其他的修行。

       在四十八願當中,乃至在整部《無量壽經》當中,除了說念佛以外,也談到諸行來迎,也談到三輩功行,可是,諸行來迎的目的,是要導歸念佛必生;三輩功行雖然各有不同,但每一輩每一輩都談到「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也就是,因地的本願與果地的成就,這因與果是不相離的,總指一經名四十八願,本願生因唯有稱名故。

       《無量壽經》核心專在名號,如本願第十八願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願成就文也說「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轉」。乃至命終,一念念佛,願生極樂,當下就往生,就住於不退轉的果位,豈不是念佛很殊勝,超越一切,當生成就!

       所以,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成就文的「乃至一念」,都是在顯明這六字名號「南無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都在顯明十方眾生只要專一稱念這句彌陀洪名,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

       《無量壽經》付囑文說: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付囑文」就是釋迦牟尼佛交待彌勒菩薩,將這個法門傳持下去的經文。意思是說,只要歡喜踴躍稱佛名號,就能夠得到大利。所謂「大利」,就是《無量壽經》一開頭所說的「惠以真實之利」的「真實之利」。宇宙當中只有成佛才是真實之利,如果還沒到成佛,就還是在方便之中,因此,唯有成佛才是真實之利,才是無上功德。所以,「流通文」就說「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大利」就是無上功德,就是真實之利。

       在《無量壽經》當中,只有說念佛能夠「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念佛能得「大利」、「具足無上功德」,沒有說其他的法門能獲得如此殊勝的結果。

       《無量壽經》三輩文說「一向專念無量壽佛」。這是把千差萬別的十方眾生歸納為三輩,身分各有不同,但是三輩也就是十方眾生都是要「一向專念無量壽佛」。所以善導大師在《觀念法門》解釋《無量壽經》「三輩段」的經文就說:

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
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
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

       這就顯示這句名號貫串整部《無量壽經》,顯示《無量壽經》歸宗結頂是在說專稱彌陀佛名,這才是往生的正因、正業、正定業。

       由這些經文,就可以看出四十八願,願願都在導歸專念彌陀名號,雖然有諸行往生、有三輩法門的不同,但唯一要導歸的、唯一要顯明的,就是念佛,所以加一個「唯明」。

       所以,《無量壽經》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就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就是念佛,念佛就是彌陀本願。念佛是彌陀本願,所以彌陀光明照攝,餘行眾行不是彌陀本願,因此彌陀光明不照攝。所以《往生禮讚》說: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在這裡順便引用,這個淨宗法師在《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當中的一段話來作為補充解釋:

四十八願只在說明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這一件事。比如第一、第二願,它們是為第十八願服務的,為了讓眾生能夠往生到這樣好的淨土,永遠不受三惡道的苦惱,而發「國無三惡道願」「不更三惡道願」;也是為了讓我們十方眾生往生,而發他自己「無量光明」的願:意思就是阿彌陀佛說「我這無量的光明,就是為了攝取念佛的眾生。」所謂「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阿彌陀佛無量光明所起的作用,就來自第十八願:「因為要讓十方眾生稱念彌陀的名號回歸阿彌陀佛無量光明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回歸阿彌陀佛的淨土,所以,阿彌陀佛發願成為無量光明的佛」;因為要盡未來際度脫十方世界一切眾生,所以阿彌陀佛發願成為無量壽命的佛;因為要以他的名號最簡單易行、最殊勝無比地來救度眾生,所以發願「讓十方諸佛來稱揚讚歎彌陀的名號」……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第十八願服務的,以第十八願作為根本的目的。

說起來道理很簡單。我們在世間興辦任何事業,都有總體的目標,也有局部的目標。比如三峽移民的工程,最終目標是要移民。為了移民,需要建設新的村莊、新的城鎮,要規劃道路,要有住房,要有商店,要有學校,要有幼兒園,要有醫院,要有公園等等,把這一切做好了,目的是什麼呢?是要把人移到這裡來。如果這一切都做好了,卻不能把人移到這裡來住,這就是一座空城,沒有意義。如果你問這是在做什麼?他不用回答是為了建房、建道路、建醫院、建花園,雖然具體就某件事可以這樣講,但是只要說「為了移民」就可以了。為什麼建這座村莊?是為了移民,移民才是根本目的。辦這種種局部的事情,都是圍繞移民這一根本目的。

阿彌陀佛建極樂世界,說「我的極樂世界如此莊嚴,如此殊勝安樂,目的就是要把十方眾生移民過來,速生我剎受快樂」,這才是四十八願的核心。

「十方眾生,欲生我國」,這是阿彌陀佛成佛的根本目的。所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求佛道是為了化眾生,為了這個目標而展開其他四十七願。就像一棵樹,只要掌握了根本,枝葉花果統統都有了。在四十八願當中,如果你瞭解第十八願的精神,專修念佛,其他四十七願即使一個字也不知道,到達極樂世界也是一點都不少,完全兌現。

正因為有第十八願,四十八願才是一個整體。一串念珠,比如說有一百多粒,如果沒有線把它們串起來,那就是散的。有一根線把它們串起來,才成為一個整體。第十八願就好比一串念珠中間的那條線。

又像一張網,它有千孔萬孔,但是,如果把網的大綱抓住,千孔萬孔都能收起來。

四十八願內容非常廣泛,如果展開來講,不止四十八願,有很多;但是,一提第十八願「六字名號,念佛往生」這個綱要,就統統都有了。如果說四十八願必須任何時候都要每一條願來講解才叫完整,那四十八願本身就不完整了,就不是一個整體了。如果是一個整體,只要抓住它的核心,就全部都有了。就像我們提衣服一樣,一件衣服有領子,有袖子,有衣襟,有其他部分,只要一提領子,整件衣服就提起來了。如果又要抓領子、又要抓袖子、又要抓後襟……全部抓才能提起來,說明這件衣服還沒做好,分成幾大片了。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是一個天然的整體。只要稱念六字名號,全部都有了,這才叫做一個整體——有其貫穿不變的宗旨。

修學淨土法門,迫切需要解決的,是如何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要把第十八願的念佛突顯出來。

       以上是淨宗法師在《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當中所講的。

       「又如《彌陀經》中」,《阿彌陀經》中有釋迦所宣說,也有諸佛所證誠,所以分為二重。又如《阿彌陀經》之中,這是第一重。接著說:

       「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這是指釋迦牟尼佛讚歎彌陀名號以及念佛功德。也就是《阿彌陀經》所說的「一心執持名號」,又說「我見是利,故說此言」。

       如果就《阿彌陀經》來講,善導大師就沒加「唯」這個字,只說「專念彌陀名號得生」,沒有說「『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因為在《阿彌陀經》裡,只說「執持名號」,也就是只有闡釋「本願稱名」,念佛之外沒有餘行,不說其他方便的善行或方便的法門,而且已經預先廢除少善根福德說不能往生,不說三學六度萬行,沒有摻雜其他法門,沒有另外可以捨棄的,因此說「專念彌陀名號得生」,而不另外再加「唯明」或「唯標」。因此只說專念名號,沒有唯可以簡別,所以不別說唯。因此,它很清楚,就是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所謂「一日七日」,並非只是一日、只是七日,它的含義是「上盡一形,下至七日、一日、一時、十念、五念、一念」,也就是願生極樂,從今之後就專念彌陀名號,不夾雜、不間斷。所謂「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一念」。

       《阿彌陀經》所說的「一心執持名號」,是一心信受、一心專念的意思。可知,《阿彌陀經》也是在說專一念佛,必得往生。所以善導大師《法事讚》說: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這句讚偈是在解釋《阿彌陀經》的一心執持名號。

       接下來第二重說:

       「又十方恆沙諸佛,證誠不虛也」,這是指《阿彌陀經》中釋迦牟尼佛所說「我見是利,故說此言」之後,十方諸佛同心為釋尊證誠專念得生,真實不虛,所以引證。就是《阿彌陀經》所說的「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

       可以知道,念佛往生的法門,被諸佛所證誠、讚歎、護念。也就是《阿彌陀經》之中,釋迦牟尼佛說明只要專念彌陀名號就必定得到兩種果報:一種是「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另一種是「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當說明這些利益的當下,十方恆沙無量無數的諸佛,立即主動地從他們的世界不約而同、異口同聲地歡喜讚歎、證明說:「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是真實的,不是虛假的,你們十方眾生要相信不要懷疑。」這就是十方諸佛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說的。

       可知,只要願生、稱名,就受十方諸佛的證誠,證明不會虛假、必定往生;也可以看出,釋迦牟尼佛弘揚阿彌陀佛的念佛往生,十方諸佛也同樣在弘揚阿彌陀佛的念佛往生,佛佛相同,佛佛互相稱讚、互相證明,而且也以弘揚這個法門為他們的出世本懷。

       「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這是引用《觀經》定善、散善的經文之中,所唯一標舉專念名號的經文。

       這段文是在解釋《觀無量壽經》的。《觀無量壽經》「顯義」是在講定善跟散善,「隱義」是在講執持名號,所以善導大師就說:此經(《觀無量壽經》)定善、散善的經文中,都只在標出專念名號必定往生。

       定善文中,哪一段經文標示念佛往生呢?「定」就是十三種定觀,十三種定觀最明顯的在第九種觀,第九觀說阿彌陀佛的光明是「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所以,十三種定觀的經文中,也談到念佛。

       這裡的「念佛眾生」的「念佛」,是心中觀想的念佛,還是口中稱名的念佛呢?如果從釋迦牟尼佛殷勤懇切要阿難尊者專弘專傳下去的「付囑文」來看,就是「稱名念佛」。也就是:

佛告阿難:
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這一段經文也就是「持佛名」,不是「觀佛像」。所以說,十三種定觀也談到稱名念佛必定往生。

       散善就是九品,九品之中有哪段經文在談稱名念佛呢?在於下三品,也就是說,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都談到稱名念佛必定往生極樂世界。

       此外,《觀經》流通文說: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

       付屬文說:

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指出這些經文是「唯標專念名號得生」的經文。

       所以善導大師就說,《觀無量壽經》不管定善也好、散善也好,雖然說到十三種定觀,說到三福九品,但目的在於導歸「專念名號得生」。也可以說只在標舉「專念彌陀名號得生」,不是在標舉十三種定觀,也不是在標舉三福九品。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費那麼多的時間、講那麼長的經文,來介紹十三種定觀和三福九品呢?目的在於何處?就是「唯標專念名號得生」,目的就是導引修定善、散善的眾生歸入專稱彌陀佛名。也就是導引聖道法門的修行者,歸投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

       四十八願中「唯明」這一些法語,還有一種意義。四十八願文雖然有諸行來迎,但那些不是生因(往生的正因),本願生因唯在念佛。所以簡去餘行,持取念佛,所以說「唯」。

       《觀經》也是,所謂「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本願生因也唯在念佛」,所以簡持說「唯標名號」。因此《觀經疏》結論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這幾段法語是善導大師引用淨土三經,來說明諸善萬行不能跟念佛相比。由此也可以知道,淨土三部經的宗旨思想是一致的。如有不同,那三經就互相矛盾了。那一致的宗旨是什麼?就是「專念彌陀名號,必得往生彌陀淨土」。也就是這三部經都在說一件事情──只要念佛,必定往生。

       所以,整個淨土宗在說什麼?就在說「專念彌陀佛名,必定往生彌陀淨土」,歸宗結頂就是在說這句話,在顯明這個道理。

       善導大師引用淨土三經,三次說到「得生」,也就是:

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這三句是很有甚深意義的,為什麼?

       (一)諸行須迴向,念佛則不然;

       (二)又諸行生於胎宮,念佛則不然;

       (三)又諸行不照攝,念佛則不然;

       (四)諸行難行,念佛易行。豈可比較。

       由於彌陀本願名號,是名體不二,是如實功德,因此必需專一稱名念佛,必定百分之百往生極樂世界。所說三個「得生」之言,是重點,應該掌握。

       雖然只是引用淨土三經,其實涵蓋了一切世界、十方諸佛,以及所有的經典、法門。也就是不僅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在十方所有一切世界當中,念佛都是諸善萬行所無法相比的。為什麼?因為法藏菩薩的四十八大願是在考察了十方法界諸佛國土之後,經過五劫思惟所發超越十方諸佛的大願,當中獨獨選取念佛為往生的方法,而諸行是選捨的。

       這裡談到「諸經中,處處廣讚念佛功能」,除了淨土正依經典,淨土三部經之外,聖道門的經典,比較有名、比較被尊崇的經典,有所謂「富貴華嚴」的《華嚴經》、「成佛法華」的《法華經》、以及「開悟楞嚴」的《楞嚴經》,這三部經最後也都在導歸極樂,也都在顯示念佛的尊貴。

       像《華嚴經》,很有名,可是《華嚴經》的歸終結頂、最後目的,卻是等覺的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引導登地的十地菩薩歸向極樂,才能夠快速成就佛果。

       《法華經》,「成佛法華」,也在說明修行《法華經》往生彌陀淨土,譬如《法華經》〈藥王菩薩品〉就說:「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

       《楞嚴經》,「開悟楞嚴」,也在說明眾生只要能「憶佛念佛」,就能「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所謂「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到了極樂世界,六根對極樂世界的六塵,根根塵塵當下都能讓我們開悟、讓我們證入涅槃,所以說「諸經中,處處廣讚念佛功能」。

       釋迦牟尼佛是這樣的慇懃鄭重,處處讚歎、勸導念佛一行,餘行不然,是隨他意,雖說往生,沒有慇切的勸導。佛意唯在稱佛名號,因此簡去餘行,所以說「唯」,這是約隨自意,闡述取捨廢立的意思。

       善導大師廣泛的舉出三緣以及淨土三經的經文作為解釋證明,讓我們曉得,彌陀光明唯攝稱名念佛人,不攝其他定散餘行者的道理之所在。

       再者,「本願」、「三緣」、「攝取不捨」這三個是一體的,因為他們是彼此互為因果的,一切來自阿彌陀佛的本願,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的本願,連這句名號都沒有,何況親緣、近緣、增上緣呢?所以,「三緣」來自「彌陀本願」,光明「攝取不捨」也是來自「彌陀本願」。

       因為阿彌陀佛的本願,有這「三緣」的功能力用,也有光明「攝取不捨」的功能力用,所以「彌陀本願」就是「三緣」,「彌陀本願」就是「攝取不捨」;同樣的,「三緣」就是「攝取不捨」,「攝取不捨」就是「三緣」;而「三緣」與「攝取不捨」就是「彌陀本願」。因此,念佛人自然任運的蒙受彌陀光明攝取不捨,而彌陀光明也自然任運的唯攝念佛人。

       善導大師最後說,「此例非一也。廣顯念佛三昧竟。」「此例非一」,意思是說,這種例子有很多,如前面所解釋的,不只淨土三經而已,諸大乘經之中都在讚歎宣說稱念阿彌陀佛的功德,這幾乎是諸經的通義。所以結言「此例非一也」。

       「廣顯念佛三昧竟」,廣泛的引用淨土三經的經文解釋說明「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的念佛,是稱名念佛的「念佛三昧」,不是觀佛三昧。如果是觀佛三昧或其他法門,就沒有佛光攝取不捨的利益與功能。

       所以整部《觀經》的目的,包括《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善導大師說都是在「廣顯念佛三昧」。這個「念佛三昧」,並不是觀想佛,而是彌陀本願的「稱名念佛」。

       這裡所說的「念佛三昧」是要與觀佛三昧作區別,分別兩種三昧的不同。因為《觀經》的文面是在講定善十三觀的「觀佛三昧」,之中也有幾次提到「三昧」兩個字,而第八觀與第九觀這兩觀的結語卻提到「念佛三昧」。這兩種三昧有什麼不同呢?「觀佛三昧」是入定觀想的觀想念佛,而「念佛三昧」是不需入定觀想的稱名念佛,兩者屬性有著天差地別的懸殊,為了顯明這兩種三昧的不同,因此善導大師在這最後做出總結的說明。

       念佛三昧既是契理的殊勝,又是契機的容易。也就是念佛三昧是彌陀本願,因此契理又殊勝,同時十方眾生都容易做得到,因此既是契機而又容易。而觀佛三昧不是彌陀本願,既不契理,同時是難行道,也不契機。為了顯明這樣的道理,善導大師在這裡就特別提到說「廣顯念佛三昧竟」,意思也在說明整部《觀經》雖然廣說定善十三觀的「觀佛三昧」,但其實是唯標稱名念佛的「念佛三昧」,而第九觀所說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的念佛,指的就是「念佛三昧」,不是「觀佛三昧」。

       有關「念佛三昧」,後面會另立一個主題做講解。

       阿彌陀佛救度我們,是根據第十八願「十方眾生,稱念我的名號,往生我的淨土」,以六字名號來救度十方眾生;我們念佛,就蒙受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不捨。如果在六字名號之外強求佛的光明攝取不捨,這樣就不符合因果道理,不符合果上正覺與因地誓願自然相順的法則,這是非理的責難。

       同時,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救度每一個眾生,所以他才發了這個稱名往生的本願,光明攝取念佛之人。因為念佛簡單容易,任何人都可以念佛。只要念佛,就被阿彌陀佛的光明所攝取。

       之所以唯攝念佛,之所以發這麼一個本願,是讓我們眾生心中有個固定的目標。同時,稱名容易,用這個法門,阿彌陀佛可以普救一切眾生,大家都做得到,如果用誦經的法門作為往生行法,那很多人不會誦經,這樣就不慈悲了。所以,念佛法門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做到,阿彌陀佛的光明就照耀攝取。這是讓我們的心有一個確定的目標,然後讓我們人人可行,就人人蒙受阿彌陀佛光明的攝取,以這顯示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

       以名號作為阿彌陀佛因地發願救度眾生的方法,是徹底究竟的慈悲,因為六字名號包含阿彌陀佛因地到果上的一切功德。阿彌陀佛要救度我們,不能給我們一個半成品,或者給我們一個不怎麼殊勝的功德,而是把他最殊勝、最究竟、最圓滿的功德放在名號裡面給我們,這才體現了阿彌陀佛最徹底、最究竟的慈悲。如果用其他方法的話,就沒有這樣的功效和利益。所以,從這一點講,是萬不漏一、平等普攝的慈悲!

       好比船長駕船來救人,他大聲地呼喚所有的人說:「我來救度所有人,只要大家願意上船,就可以得救。」他這樣喊,兩種理解都正確:

       第一種,所有願意上船的人都可以得救。也就是船長是來救所有的人。

       第二種,船長是救度願意上船的人。

       「救所有的人」,這是他的本心;「只救上船的人」,這是自然的法則。但是,都是喊你上船,你都可以上船。你不上船,卻說:「不上船的就不救,船長不慈悲。」這不符合事實。

       六字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大願船。阿彌陀佛說「我這六字名號大願船開來了,是要救度所有的眾生」,這是一種說法;「我只救度稱念我名號的人,光明唯攝念佛人,渡過生死大海」,其實這兩句話並不矛盾。「救度所有的人」是他的本心,「只救度上船的人」是自然的法則。

       隨順船長的呼喚,接受他的邀請,接受他的好意,來上他的船,就可以離開險境。我們所有眾生,信順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就等於乘上彌陀的六字名號大願船,就可以安然渡過生死大苦海。

二七、念佛三昧論

       在《觀經》第八像觀最後有提到「念佛三昧」,而第九觀真身觀也有「念佛三昧」四個字;另外還有「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這一句。這念佛是指哪一種念佛?

       從《觀經》文面的顯義來說,是觀念,也就是觀想念佛的意思;可是從文義的隱義來說,是稱念,也就是稱名念佛的意思。

       先是真身觀的經文中說到佛身金色、身量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眉間白毫、佛眼、毛孔光明、圓光、化佛、化菩薩、八萬四千相好以及光明等等。其次又說:

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
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

       從這些經文看,觀見所舉的各種事物是念佛三昧,所以這念佛是觀念的意思。依據這個講法來推想,「念佛眾生」也應該解釋為「觀想念佛的眾生」。然而,如果深入經文的隱義來探討,這個念佛是「持無量壽佛名」,也就是「稱名」。如前面所講的,善導大師用「三緣義」與「本願義」來解釋「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的經文,是把念佛解釋為稱名念佛,這樣的話,「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的意思自然就是攝取稱名念佛的眾生。所以整部《觀經》的目的,包括《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善導大師說都是在「廣顯念佛三昧」。這個「念佛三昧」,並不是觀想念佛,而是彌陀本願的稱名念佛。

       再來,第九真身觀的經文也說:

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自力的修行者,由於不知彌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願心,以自力作勤行精進,息慮凝心的見佛;然而見到佛身之後,體悟到彌陀主動平等無條件的救度,就能由觀念、憶念等的方便「定散要門」,迴入「本願稱名」的真實「弘願」。

       又如《般舟三昧經》說,有菩薩入定到極樂世界,問阿彌陀佛說要怎麼樣才能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回答:

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即得來生。

       釋迦牟尼佛也當下做了一個結論說:

專念故得往生。

       顯示十方眾生專稱彌陀佛名,就是往生彌陀淨土的正因。如果能夠體悟阿彌陀佛的悲心願力,也就是「信受彌陀救度」的信心,這才是真正的見佛,勝於見佛色身。

       「三昧」就是禪定、寂靜的境界,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必須要降伏妄想雜念,要有清淨心,要有入定的功夫,這些我們罪業凡夫是絕對做不到的;可是只要稱名念佛,本身就是三昧,為什麼?因為這一句佛號,是萬德洪名,本身具有禪定、寂靜的功能。再者,這句名號是法性,法性常寂、常照,常在寂靜涅槃當中,同時又能起般若觀照,因此,只要專稱彌陀佛名,禪定、般若的功能都在裡面了,所以稱名念佛本身就是三昧。有關念佛三昧的道理,就講到這裡。

       接下來:

第二八、「光明遍照」善導大師的其他解釋

       有關光明遍照這一段經文,善導大師在其他的著作有很多的解釋,這裡一一列出,之後再做詳細的講解:

       (一)四首偈

       一、《法事讚》說:

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
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

       二、《往生禮讚》說: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三、《般舟讚》說:

相好彌多八萬四,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為餘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

       四、又說:

一一光明相續照,照覓念佛往生人,
欲比十方諸佛國,極樂安身實是精。

       另外:

       《阿彌陀經》說:「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觀經》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有關這二段經文,善導大師又有四段法語:

        (二)四段法語

       一、《往生禮讚》說: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二、《觀經疏》說:

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

       三、《觀念法門》說:

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

       四、《往生禮讚》說: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
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有關善導大師這幾段偈語、這幾段法語,在解釋「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也在解釋《阿彌陀經》說:「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同時也在解釋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

       接下來要對善導大師這一些偈語跟法語,一一做解釋。

       第二九、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 這一個題目:

       關於「親緣」,善導大師在《法事讚》用一首偈解釋說:

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
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

       這四句偈語是在解釋「親緣」。所謂「親緣」,如父母兒女之親,親子關係最親,天性相關之故。如果能念佛,就進入彌陀心光之中,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所以說最親。

       「弘誓多門四十八」,就是指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非常的宏廣,為什麼?因為這四十八大願是要救度十方眾生,所以叫作「弘誓」。

       「偏標念佛最為親」,這四十八大願雖然內容各個不同,但是「偏標念佛最為親」。「偏標」,對迴生萬行之疏,故說偏標。「偏」就是唯一、獨一的意思。這四十八大願唯一、獨一都在說念佛這件事情——不是四十八,是一,一個念佛的願,偏偏、獨獨標舉並顯明念佛,將念佛從四十八願中特別提出來,所以叫作「偏標」。所以「弘願」就是唯一念佛的一個本願。因為彌陀本願念佛就是正覺彌陀的全體,名體不二之故。

       什麼是「親」呢?「親」和「疏」是相對的。念佛就和阿彌陀佛親,如果不是念佛,修其他法門雖然迴向也能往生極樂世界,不過和阿彌陀佛就疏而不親,而且如果不迴向就不能往生。
  「人能念佛佛還念」,「人能念佛」這四個字,顯示「最為親」的相狀。「佛還念」,這三個字顯示「彌陀光明攝護不捨」的意思。

       「專心想佛佛知人」,也就是眾生念佛不捨,彌陀就攝取不捨的意思。

       接下來,針對「親」這一個字來闡釋:

       「親」有兩種意思,就是「親密」和「親近」。

       「親密」是指心靈上的貼近,心意相通,融為一體。

       「親近」是指身體上的距離,如影隨形,不相捨離。

       「疏」也有兩種,一種是「生疏」,另一種是「疏遠」。

       「生疏」就是說兩個人沒有感情,不親密,不親密所以生疏,甚至不相識。

       「疏遠」就是沒有在一起,彼此有距離。

       善導大師說「偏標念佛最為親」,顯明念佛人和阿彌陀佛有親密的、親近的關係。若不念佛,就和阿彌陀佛不親密、不親近,和阿彌陀佛是生疏的、疏遠的。

       有關「親」還有另外一種含義。這裡的「親」,就是根本、核心、中心的意思,也是正因正業,更是具有生命性、獨一無二的。

       怎麼說呢?念佛就是淨土宗的根,所以是根本核心,是中心,也就是正因正業。尤其念佛是念佛人的生命——有念佛,我們會往生成佛,法身慧命就可以成就;沒有念佛,必定再輪迴六道,我們寶貴的法身慧命就只好繼續永遠隨業而永劫沉淪了。

       就阿彌陀佛來說,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的生命。阿彌陀佛若沒有成就這句名號,他就沒辦法成正覺。所以對佛來說,佛號是阿彌陀佛的生命;對我們來說,念佛是我們的生命,因此是生命性的親。世間最寶貴、最有價值的就是生命,若沒有生命,再怎麼榮華富貴、金銀滿庫,都沒有意義。

       皈依三寶是佛教的基本修行,剛進入佛門修學佛法,都從皈依三寶開始,最後也以皈依三寶為圓滿。所以,佛門每天早課也好,晚課也好,都會念「三皈依文」。皈依三寶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也就是念佛、念法、念僧,皈依三寶的中心就是念佛。這樣說起來,整個佛法成始成終都沒有離開念佛,都以念佛為核心、為中心、為生命,那淨土宗就是念佛的法門,而且強調要專一念佛。入佛門要先三皈依,念南無阿彌陀佛就三皈依具足。

       成佛第一步,要先發菩提心,念南無阿彌陀佛,願生彌陀淨土就是發菩提心,不用另外再發菩提心。所以念佛願生是十方眾生,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的總持法門。

       其實,無論就時代來說,或就根機來說,還是就法門來說,稱名念佛是最為應時應機的妙法。就時代來說,現在是末法時代,而這個世界又是五濁惡世;就眾生來說,我們的根機下劣,不可能一聞千悟或大徹大悟。所以我們修行的法,要選擇念佛。

       《大集經》也說:

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淨土宗就是真正專一念佛的法門。

       皈依三寶是念佛、念法、念僧,目標還沒有專一;而念佛是目標專一,專一在「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諸佛之王,我們念阿彌陀佛就是念十方諸佛,涵蓋十方諸佛;專稱彌陀佛名,就是稱念十方諸佛名,而且超越十方諸佛。所以,念佛是佛法修行之中的「王道」。「王道」可以說是唯一,而且是絕對、高超,是總包涵。

       這個「親」字,還有更深一層的內涵。念佛的人和阿彌陀佛的親近,其實是「一體不離」。中國字的造字非常富有內涵,也很有藝術性。「親」字若是拆開來解釋,是很有意思的。「親」字怎麼寫呢?一個「立」,下面一個「木」,右邊一個「見」。意思就是站在樹上向著四方眺望,這叫作「親」。

       古代的農業、農牧社會,一般人就是種田,或者上山打獵,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簡單生活。古代也沒有很多便利的交通工具,親人若是外出遠行,或者子女上山打獵,或者小孩到外面遊玩,往往只有走路爬山,不像現在有車子可以搭,也有電話、手機可以聯絡。所以親人如果早上出門,到晚上還沒有回家,父母就會很著急,爬到樹上向著四周觀察巡視,甚至擔心:「哎呀,天越來越暗,又下著毛毛細雨,寶貝孩子怎麼還沒有回家?平安嗎?萬一發生危險怎麼辦?」著急緊張地爬到樹上向四周觀望,父母親的心情自然會表現出這種動作行為。若不是父母,是不會這樣的。唯有父母對子女,或者子女對父母,才會有那種感人的心情和動作,這就是「親」。所以,「親」就是代表骨肉至親、父母兒女之親。

       我們轉世投胎出生,除了神識之外,就是靠著「父精母血」才有我們這個身體。所以,子女和父母、父母和子女就是骨肉至親,這種親是最親密的,也是最直接的。

       法律上說一等親、二等親,一等親就是父母和子女,至於伯父、叔叔,或是姑媽、姨媽這樣的親是二等親、三等親等;假若不是同一父母的兄弟姐妹,和我們就沒有親人的關係。因為有骨肉的親緣、血緣,所以才是親。

       我們有這個人身,是過去的神識來投胎的。神識是因,但是有因沒有緣也不能得到果,還要靠著父精母血的緣,才會有這個人身。這三種若是缺一種,就不可能有我們這個身體。所以,不管小孩也好,老人也好,不論是骨頭、血液、五臟六腑,一點一滴都是父母的精血所成就的。因此父母和子女、子女和父母最親。

       我們一方面要感恩父母生下我們之恩,另一方面也需要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我們就要借假修真,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也希望這一世的父母跟隨我們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甚至生生世世的父母全都往生極樂世界。

       因為父母跟兒女有父精母血的關係,所以生下的孩子,不管是美麗聰明,還是醜陋愚鈍,都是自己的寶貝;因為是骨肉,不會因為生下來醜陋或者弱智,就把他視為外人而捨棄;因為是自己的孩子,即使貴為帝王,也是視自己的兒子為寶貝而相親相近,不會認為我是一國之王,對自己的兒女也跟對一般老百姓那般看待,這是不可能的。父母與兒女的親愛與珍惜是天性自然,不必勉強造作、不必學習的。

       一個小孩如果能夠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與珍惜,這個孩子才會有生存的意義和價值;一個孩子如果沒有父母的疼愛,他的內心會非常寂寞孤單,而且在性格、行為上,往往會比較偏激,沒自信。所以愛心——「被愛」及「愛人」,是一切眾生所需要的。

       念佛人跟阿彌陀佛的親到底是什麼樣子的親?親到什麼地步?我們體會不來,要體會的話只能用世間上父母兒女之親來理解, 但其實念佛人跟阿彌陀佛的這個親,又比世間上父母兒女的親還要更親,為什麼?因為不只是心的相應、感應道交,而且幾乎是一體性的、不離的,所謂「形影不離」,念佛人如同身體,阿彌陀佛如同影子,有念佛就有影子,所以永遠都是在一起的。

       那麼阿彌陀佛也可以說是身體,而念佛人就是影子,有阿彌陀佛就有念佛人的影子,形影是不離的,這樣的親當然世間上難以比擬,只能用父母兒女的親來做譬喻,但,總之念佛人跟阿彌陀佛的親幾乎是一體不離的。

       世間上父母兒女的親再怎麼親總有心靈上的隔閡,也就是代溝,而且兒女長大了就各自向外去發展,總有離開的時候,乃至於人有生病、有死,百歲年老離開世間,那每一個人就各自隨他的業力去投胎轉世到不同的地方,再也不能夠在一起,即使將來見面了也彼此不知道過去曾經有父母兒女的關係,總有離開、別離、不相認識的時候。

       可是,念佛人跟阿彌陀佛的親是一輩子的,乃至生生世世、永不離開的,因為阿彌陀佛以他的光明攝取我們,就像以光明的袋子包住我們,現生保護我們,一直到臨終接引我們到極樂世界去跟他一樣的成佛,成為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智慧、無量慈悲、無量願力的佛;白天、晚上都不離開我們,即使年紀老邁而有了失智的現象,甚至病苦念不出佛,昏迷嘴巴不能念佛,阿彌陀佛照樣也是攝取不捨,跟我們同在一起,是這樣的親。

       那麼念佛人為什麼和阿彌陀佛親?並不是因為我們念佛所以和阿彌陀佛親,也不是因為眾生都有佛性所以和阿彌陀佛親,也不是我們發四弘誓願、行六度萬行所以和阿彌陀佛親,都不是,是在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

       因為在十方三世諸佛之中,有一尊佛為十方眾生發下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誓願,因此才和十方眾生有了這種親緣。

       阿彌陀佛為十方眾生發了願,他如果成佛,也要使十方眾生都成佛;如果不能使十方眾生成佛,他也不能成佛。他的成佛和我們的往生,我們的往生和他的成佛,就有了一體不離的關係。所謂一體不離,就是一旦缺一邊,另外一邊就不可能存在。所以,我們與彌陀的關係不只是親,而且是一體不離的。

       四十八大願中唯有第十八願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八個字,所以阿彌陀佛是為眾生而成佛的。因為有了這個願,阿彌陀佛自自然然和十方眾生中的念佛人有了比父精母血還要親的關係。

       我們念佛當然是「因」,不過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的成佛,這樣就缺乏了「緣」,內外因緣和合我們才可以往生成佛,阿彌陀佛也才能成正覺;否則,因與緣不具足,我們不能往生,阿彌陀佛也無法成正覺。就是因為有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我們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和我們,才有一體不分的親。

       阿彌陀佛的生命是建立在十方眾生念佛能夠往生之上的,而十方眾生念佛能夠往生,也是建立在阿彌陀佛成正覺的功德願力之上的。所以,念佛的眾生和救度的阿彌陀佛,自然成為一體,不相捨離,相依相存,缺一即倒。

       這樣的願,唯有在第十八願,因此第十八願等於是阿彌陀佛的生命,也是我們念佛人的生命。有了這個願,才有阿彌陀佛這尊佛的存在;有了這個願,我們才能讓阿彌陀佛救度,得到永恆、安樂、成佛的生命。所以,佛和我們,我們和佛,自然是一體不離的。

       有一句話說「往生正覺,機法一體」,「往生」是指念佛眾生的往生,「正覺」是指阿彌陀佛的成佛。也就是說,我們念佛人的往生和阿彌陀佛的成佛是「機法一體」。「機」就是指我們念佛的凡夫眾生,「法」是指救度的阿彌陀佛,所以我們這個法門是「機法一體」的法門。

       既然是一體,當然就超越世間親子之間的「親」;

       既然是一體,往生現在就已經決定;

       既然是一體,我們就時時刻刻都和阿彌陀佛在一起。

       大家想一想,如果阿彌陀佛沒有發第十八願,凡夫眾生會有辦法和佛親近嗎?

       佛的境界超越一切大乘、小乘。就大乘來說,連菩薩的境界和阿彌陀佛的距離都還非常遙遠;如果是小乘的聲聞、緣覺,和阿彌陀佛就完全沒有關係,因為聲聞、緣覺的教理當中並沒有十方淨土、沒有十方佛、沒有阿彌陀佛;更何況我們是具足貪瞋癡的罪惡生死凡夫,即使百劫、千劫高聲地念佛,謙卑地頂禮,或者入定觀想,也和阿彌陀佛常相遙遠,不可能相親相近。

       但是,現在我們念佛,阿彌陀佛就聽到;我們拜佛,阿彌陀佛就看到;我們想佛,阿彌陀佛也想我們,這正是因為阿彌陀佛發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第十八願,才可以達到我們「禮、稱、念」,阿彌陀佛就「見、聞、知」——我們的三業就和阿彌陀佛的三業同樣一體不離。

       假如阿彌陀佛沒有發「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第十八願,我們沒有辦法和阿彌陀佛親,因為沒有這句名號可以讓我們念,就沒有這尊佛和我們有相互依靠的關係。十方諸佛之中,唯有阿彌陀佛發了這個願,才使我們和阿彌陀佛親,和阿彌陀佛近。

       就好像日光燈,開關按下去,和電燈就會感應道交,因為它們是一體的,有共通的線路。如果是按別的開關,這個燈會亮嗎?不可能會亮,因為它們沒有連結。同樣,因為有第十八願,才使我們念佛就像按開關一樣,和阿彌陀佛的無量光一體,相應相交。

       民間有乩童通靈,乩童和什麼鬼神相通,那個鬼神就會來附他的身體。在附身的時候,身是乩童的身,但是生命卻是鬼神的生命,因為他們是相通的,感應道交的。相同的道理,念佛人沒有和其他的靈界感應道交,單單和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和阿彌陀佛「通靈」、通佛、通願,阿彌陀佛就會自然在我們身上產生作用。

       所以,一個念佛的人,智慧會開發,福報會增長,命運會轉變,就是因為和阿彌陀佛相通。

       當然,念其他諸佛菩薩也是可以相通感應,但卻不能往生成佛。為什麼?因為其他的諸佛菩薩並沒有為我們發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誓願。

       阿彌陀佛發了這個願,就好像我們和父母相親,因為我們身上有父精母血,否則就沒有那個「親」。又好像世間男子這麼多,只有一位是我們的父親;世間女子這麼多,也只有一位是我們的母親。十方諸佛雖然多,也只有阿彌陀佛對我們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本願,其他的佛並沒有。

       世間的人有「親而不近」,也有「近而不親」,有「不親不近」,也有「既親又近」。

       「親而不近」,比如父母子女最親,不過子女長大後往往會離開故鄉,甚至不太聯絡,這就是「親而不近」。

       「近而不親」,兩個人在一個辦公室,每天都在一起,但卻不是親人,只不過是同事關係,這就是「近而不親」。

       如果是外人,當然既不親也不近。

       現在,我們和阿彌陀佛是「既親又近」,而且機法一體,互相不離,這就是善導大師所說的「偏標念佛最為親」。這一個主題就解釋到這裡。

第三十、善導大師讚佛偈

       善導大師《往生禮讚》說: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這一首偈是善導大師很有名的「讚佛偈」,原文共有八句,這裡引用前面四句,因為這四句是在解釋阿彌陀佛的光明。

       阿彌陀佛本身的光明是自然照耀攝取念佛的人,為什麼會有這一種自然的功能呢?是來自於阿彌陀佛的本願,也就是第十八願。因為第十八願的成就,就是以他的名號度眾生,也就是念佛人跟他的心願心心相通,自然就蒙受阿彌陀佛身心光明的照耀、攝取。

       另外,善導大師《般舟讚》說:

相好彌多八萬四,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為餘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

       又說:

一一光明相續照,照覓念佛往生人,
欲比十方諸佛國,極樂安身實是精。

       這三首偈都在解釋「佛光普照,唯攝念佛」的道理,這三首偈都有重複的內容,意思很淺顯,互相閱讀、會通就能夠瞭解。

       第一首偈說: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這第一首偈主要的涵意,是在下面這兩句:「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攝。

       前面三句偈語是依據《觀經》第九觀的經文所寫的,經文說:

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
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

       又說: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
一一相中,有八萬四千隨形好;
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第一句「彌陀身色如金山」,是依據《觀經》第九觀「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的經文而來。

       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無量壽佛身」就是「彌陀身色如金山」。「金」,就是「閻浮檀金」,閻浮檀金是世間黃金當中最殊勝的,一般的黃金如果放在閻浮檀金當中,就失色沒有光輝了。夜摩天是欲界天第三天,夜摩天的閻浮檀金不是我們人間的閻浮檀金,它是天金。阿彌陀佛佛身的金色,不只比人間的閻浮檀金殊勝,也比天界的夜摩天閻浮檀金還要殊勝,而且殊勝無以倫比,是天金所不能比擬的。用夜摩天閻浮檀金只是一種譬喻、一種形容,是根本不能比較的。

       再者,佛教所謂「金」或「黃金」,有「清淨、不變、高貴」的三義。

       善導大師說「彌陀身色如金山」,用「金山」來形容彌陀的佛身,也有很深的含義。顯示彌陀救度是平等無差別的,這是清淨意思;永不改變的,這是不變的意思;超越諸佛的,這是高貴的意思。

       《金光明經》說:「佛身微妙真金色,其光普照等金山。

       《易行品》說:「無量光明慧,身如真金山。

       《易行品》是龍樹菩薩所寫的,這一段「無量光明慧,身如真金山」是龍樹菩薩《易行品》〈讚佛偈〉當中的第一首。

       善導大師這首〈讚佛偈〉第一句「彌陀身色如金山」是融合了《觀經》、《金光明經》、《易行品》這二經一論所造句的,所以有它特殊的含義。

       「相好光明照十方」,就是《觀經》所說:「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所以說「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充滿大宇宙的彌陀光明,有什麼功能力用呢?《觀經》說「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這句經文就是在解釋「光明遍照十方世界」的這個光明的作用與目的。也就是彌陀光明的作用與目的,就是《觀經》所說的,在於「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也就是「攝取念佛眾生」。

       這段經文背後的意思是:沒有念佛的眾生就沒有攝取不捨,有念佛的眾生就有攝取不捨。善導大師進一步斷然地闡釋說:「唯有念佛蒙光攝。」只有念佛才能蒙受彌陀光明攝取不捨,若不念佛就不蒙彌陀光明攝取不捨。顯示光明與念佛,念佛與光明,相感相應,彼此一體不離,永在一起。

       「光明攝取念佛眾生」,這一種容易又殊勝的功能力用,在善導大師這首〈讚佛偈〉第二句、第三句就有突顯出來。所以善導大師是以前面二句「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來涵蓋《觀經》第九觀的經文,以第三句「唯有念佛蒙光攝」來闡發《觀經》經文所要講的背後的涵義。

       這三句之中,前面二句一般都可以造得出來,但是第三句一般就造不出來了,連想也不敢想。「唯有念佛蒙光攝」,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可是唯有念佛才蒙受光明攝取,背後的意義在說明,如果不是念佛的話,即使阿彌陀佛的光明,再怎樣的遍照十方世界,也跟阿彌陀佛在這一方面沒有感應道交,沒有蒙受彌陀光明的利益。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呢?是有道理的。因為阿彌陀佛的「體、名、光」,三者一體,念佛名就蒙佛光照,因為名與光一體不離之故。所以善導大師說彌陀名號是「光明名號」,如果不念彌陀光明的名號,就與彌陀光明無關,自然就不能蒙受彌陀光照。有其因就有其果,無其因就無其果。

       自古以來,很多人讀誦、註解《觀無量壽經》,卻往往看不出經中所要彰顯的這一層涵義,我們如果沒有看到善導大師這一首〈讚佛偈〉,當然也就不曉得經文有這種特殊的意涵。

       另外,《觀經》「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這一段經文,也是整部《觀無量壽經》結晶的地方。《觀無量壽經》的結論「流通文」並不是流通付囑「觀無量壽佛」,而是流通付囑「持無量壽佛名」,所以不是觀無量壽佛像,而且持無量壽佛名。為什麼?因為持名念佛能夠蒙受彌陀攝取不捨,如果不是持名念佛就不能蒙受彌陀攝取不捨。

       「唯有念佛蒙光攝」,這麼重要的教理,如果沒有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誰有智慧能夠闡揚出來?誰有這個膽氣敢講出來?歷代祖師沒有人敢講這樣的話。

       十方眾生,不論在家、出家、男女、老幼、智愚、善惡,專念彌陀的利益與特別殊勝的要義、要處,都在這一首偈中淺顯明白的顯現了。

       雖然彌陀光明遍照十方,可是「唯有念佛蒙光攝」,只有念佛才能蒙受彌陀光明攝取不捨。意思是說,只有念佛,阿彌陀佛的光明才攝取不捨,才蒙受彌陀佛光的利益;不念阿彌陀佛,念其他的佛菩薩也好,其他的咒語也好,其他的經文也好,修其他的法門也好,都不能蒙受彌陀光明的利益。什麼利益呢?就是蒙佛「攝取不捨」。「唯有」這兩個字是非常斬釘截鐵、非常肯定的語句,不是不定或者是或然的。

       第四句「當知本願最為強」,這就說出他的原因原理。為什麼只有念南無阿彌陀佛才蒙受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念其他名號的就沒有呢?對這個問題,善導大師特別在《觀經疏》設立問答詳細的解說,內容在《淨土宗聖教集》614頁的地方,也就是善導大師《觀經疏》〈定善義〉廣泛的舉出三緣以及淨土三經之中的本願文作為證明解釋。

       三緣就是「親緣、近緣、增上緣」;三經就是《無量壽經》、《觀經》、《阿彌陀經》;本願文就是第十八願念佛之文。第十八願念佛之文是淨土三經共同唯一的宗旨,以這三經的念佛宗旨來做為解釋,讓我們曉得,喔!原來如此,唯有念佛蒙光攝,若不念佛就不能蒙光攝,彌陀光明唯攝念佛者,不攝其他雜修、雜行者,原因就在阿彌陀佛根本願。阿彌陀佛念佛的根本願是個「強緣」,能使所有一切念佛人都在他的光明攝取不捨之中,所以善導大師說:「當知本願最為強。」

       再者,透過這首〈讚佛偈〉,我們就曉得這個法門特殊的行法在哪裡?就在「專稱彌陀佛名」,無二亦無三。那有什麼利益呢?利益非常殊勝,難以思議!就是永遠蒙受彌陀光明攝取不捨。這個給我們安心、安穩、有希望。

       一般人或許認為,要往生極樂世界哪有這麼簡單?因為,極樂世界是佛的境界,一旦到極樂世界,三界六道的輪迴永遠斷除;一到極樂世界,就進入正定聚、不退轉。以自力修行的話,進入正定聚、不退轉,起碼要到達初住菩薩的境界,極樂世界的不退轉又是超越初住的位不退,超越十迴向的行不退,超越初地的念不退(或說八地念不退),他的不退轉是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旦往生都是進入阿鞞跋致,而且進入一生補處,這樣的殊勝,誰都不敢妄想說自己能夠去,自己能夠擁有這樣的身分以及好處。但是透過善導大師這一首〈讚佛偈〉,我們就曉得,不只高僧大德、上根利器的人,即使像我們一般凡夫俗子、一般根器頑劣業障種子,也都能夠平等往生極樂世界。

       善導大師說:「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攝。」光明有照也有攝,但是唯有攝取念佛眾生。這「照」跟「攝」的通別是怎麼樣呢?

       照攝通別的不同,就斷句來講有二個:

       (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二)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觀經》「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的經文,一般有這二種斷句,斷句不同,意義就不同,所以意義也有二:

       (一)「照」廣通念佛以及諸行等等的根機,「攝」唯有局限念佛。

       第一段的斷句涵義是,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任何一切眾生,是廣通於念佛的眾生也好,或者觀佛眾生也好,或者修其他法門的眾生也好,乃至於沒有學佛、念佛的眾生也好,都平等的、普遍的給予佛光普照,所以說廣通於任何根機、任何眾生。

       「攝,唯局念佛」,只局限攝取不捨念佛的眾生,沒有念佛的眾生,就無法蒙受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不捨,這個就是通、別。「通」,光明普照任何根機;「別」,只局限於念佛的眾生,攝取不捨。這是第一種斷句的涵義。

       (二)照攝共唯念佛,不照餘行者。

       彌陀光明所照的,以及所攝取不捨的,這兩種功能統統只限於念佛眾生,既不攝其他的行者,也不照其他的行者。這是第二種斷句的涵義。

       這兩種斷句都說得通,為什麼?從佛的平等慈悲來看的話,是普照一切眾生,但就內涵目的來講,只有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照」的目的就是要「攝取不捨」,不是攝取不捨,那就不是照。

       這樣的話,就分出兩種光明──「色光」與「心光」。「色光」遍照而調熟,「心光」攝取而不捨,與佛心相契之故。

       「色光」就是身上所發出來的光明。身上所發出的光明就是普照一切眾生的光明,不分念佛、不念佛,而且有調熟的功能。眾生根機有初機與老參,初機肯定不瞭解這個法門的特色,還在調熟的階段,還沒有成熟,還沒能成為「專稱彌陀佛名」的念佛人,阿彌陀佛的佛光仍然普照著他,這種身上的光明,就是調熟的光明。

       「心光」是指攝取不捨的光明。為什麼說「心光攝取」呢?佛心是什麼心呢?《觀經》說: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跟阿彌陀佛的佛心相應,自然就蒙受心光的攝取,所以說「與佛心相契之故」。

       身上的色光,以及心中的心光有不同嗎?沒有不同。色光和心光是一體的,是無二無別的,沒有心光就沒有色光,色光是從心光而來的,所以色光的遍照和心光的遍照,並非永遠的各個不同。所以就佛的光明來講,無所謂色光、心光,只是就眾生根機的不同,才分色光和心光。

       根機怎樣的不同呢?如果是專修淨土法門,專稱彌陀佛名,不是雜修雜行的,就是這個法門的「正機」,那就是色心兩種光明,統統攝取不捨;如果不是專稱彌陀佛名,就表示他還沒有瞭解這個淨土的道理,還沒有信受,還沒有合乎這個法門的實踐,與這個法門的教理不相應。天親菩薩《往生論》說:

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解釋說:

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

       所以,有沒有蒙受彌陀光明攝取不捨,是就根機上來分的。

       佛心是平等的,不管這個眾生有信、無信,有念佛、沒念佛,阿彌陀佛都想要救他。可是佛心雖然平等,根機卻有親有疏,所謂「親」,就是他瞭解這個道理,相應這個法門;「疏」,就表示他還沒有瞭解這個法門的道理,還不相應這個法門。在《觀經疏》〈定善義〉,善導大師用三緣──「親緣、近緣、增上緣」來解釋為什麼只有念佛才蒙受彌陀攝取不捨。所謂「親緣」就是:

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也。

       如果不念佛,那跟阿彌陀佛就不親了,怎麼能夠蒙受光明攝取不捨呢?再來就是「近緣」:

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

       不管我們知不知道,或者有沒有刻意想見佛,那都沒關係,只要念佛,佛就應現在我們的眼前。可能有人會想,我看不到啊!那是因為我們還有煩惱,被障礙住;可是雖然看不到,我們一念佛,阿彌陀佛就應聲而現了。就像出生就瞎了眼睛的孩子,他看不到父母,父母會離開他嗎?不會,這個孩子在恐懼的時候,叫一聲「媽!」媽媽就立刻應聲「我在這裡!」這就是近緣。

       第三是「增上緣」,

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
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也。

       念佛就能消除生生世世以來的罪業,到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親自率領清淨大海眾菩薩前來迎接,我們即使生生世世的業障再怎麼多,都無能障礙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救度。念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有無礙的光明力用,所以能夠有增上的強緣,讓我們離開娑婆往生極樂,快速成佛。所以善導大師就以這三緣來解釋為什麼「念佛蒙光攝」的道理。

       善導大師接著以比較的方式說:「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對往生極樂世界來講,其他法門雖然也是善事功德、殊勝法門,可是如果跟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來比的話,就一點都比不上了。為了證明這個道理,善導大師在這個地方就引用《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經》等淨土三經來做證明。

       善導大師首先舉出《無量壽經》而說:「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的,只有第十八願,以第十八願涵蓋其他四十七願,第十八願就是本願,所以善導大師就用三緣跟本願的道理,來解釋專念佛與不專念佛跟阿彌陀佛就有親與疏的差別。

       專念佛就是親,就蒙彌陀攝取不捨,如果不是念佛,不是專修,就是疏,就沒有蒙受彌陀攝取不捨,為什麼?因為「本願」「三緣」「攝取不捨」是一體的,互為因果的,一切來自於本願,如果沒有本願,連阿彌陀佛這個名號都沒有,何況親緣、近緣、增上緣,所以三緣來自於本願。因為有這三緣的功能力用,所以才攝取不捨,所以說本願就是三緣,三緣就是攝取不捨。因此,彌陀光明唯在攝取念佛人,所以善導大師接著說:「當知本願最為強。」對於這個道理,我曾經寫一首偈做為譬喻:

攝取光明如月,專念彌陀如水;
攝取月光之影,恆宿專念之水。

       「攝取光明如月,專念彌陀如水」,意思是阿彌陀佛的攝取光明如同天空中的月亮,眾生專念彌陀名號,就好像地面上的水,天上有月亮,地面如果沒有水,月亮的影子顯現不出來,地上雖然有水,天上如果沒有月亮,水中也不會有月影。阿彌陀佛攝取光明就好像月亮,我們只要念佛,月亮的影子就能夠映現在水中;那如果水收藏在家裡想,沒有放在外面,或者這個水,用蓋子蓋起來,月亮能夠映照進去嗎?不能。我們學佛者稱為「機」,這個「機」就像機器,機器不能自動運作,要靠人操作才能動起來,學佛的根機也必須受教化,然後才有信心。信如手,有手才能取物,有信才會起行。

       「攝取月光之影,恆宿專念之水」,意思是阿彌陀佛攝取不捨的光明,「恆宿」,永遠都和念佛的眾生不相捨離,好像月和水、水和月是一體而不離。當然,如果不專念佛就表示這個水是蓋起來的,一旦蓋子打開,就表示他對這個法門的疑惑消除了,疑蓋拿起來了,所以理明信深、切願行專,道理瞭解了,就能夠專於這個法門的行持。所謂:

彌陀憶念眾生,眾生憶念彌陀,
彌陀眾生,眾生彌陀,常相親近,一體不離。

       請問大家,阿彌陀佛有沒有憶念眾生?有!我們眾生要不要憶念阿彌陀佛?要!就如同做父母的有沒有憶念兒女?做兒女的要不要憶念父母?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如果能夠這樣相互憶念的話,彌陀跟眾生、眾生跟彌陀,就如同月與影、影與月一樣常相親近,而且是一體不離。月影跟水,水跟月影有沒有離開?沒有離開,它不是一體不二,可是卻是一體不離。表示我們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跟我們是一體的,雖然阿彌陀佛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萬德莊嚴,而我們凡夫既沒有證入三身,沒有轉識成智,是貪瞋癡業障具足,阿彌陀佛不是凡夫,凡夫不是阿彌陀佛,可是念佛眾生卻與阿彌陀佛一體不離,永不離開,等到我們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接引我們到極樂世界。

       「攝取不捨」是什麼意思呢?是平生的時候就已經攝取,也就是平生的時候就已經在保護我們了,一直到臨終接引我們往生極樂世界,貫徹始終,攝取保護,沒有捨離,所以說「攝取不捨」,這是從豎的來講。從橫的來講,佛心平等,是出家人念佛,阿彌陀佛攝取不捨;是在家人念佛,阿彌陀佛也照樣攝取不捨,不會因為出家、在家而有不同;是高僧根機銳利,一念佛就心中清淨,是凡夫俗子煩惱業障深重,念佛還是妄想雜念紛飛,可是阿彌陀佛的攝取並沒有不同,也沒有差別,依然平等,可以說「平生之時就已攝取,直至臨終仍然不捨」。

       那彌陀憶念眾生,如果眾生不憶念彌陀的話,能夠攝取不捨,能夠常相親近、一體不離嗎?不能。就好像父母憶念兒子,可是這個兒子如果沒有把父母視為親生父母,沒有將自己視為父母的親骨肉,認為我只不過是義子,這樣的話,那種感情,那種心理狀態,跟親生的兒女、親生的父母關係肯定不一樣。

       阿彌陀佛發願要救度我們,如果我們不能理解這個道理,只知道有阿彌陀佛,有極樂世界,想要往生,雖然有念佛,可是認為還要再另修其他法門來補助,才有把握往生,甚至誤以為平常念佛要念到怎樣的境界,臨命終時也要維持在怎樣的心境才能夠往生,如果執著要這樣才能往生的話,我們能夠全身心的、打自內心的憶念佛嗎?不能。因為心情上是把親生父母認為是外人,雖然他有愛心,可是在關係上,沒有這麼親密的關係。所以,淨土宗講「唯」、講「專」,原因就在這裡。

       彌陀憶念眾生,眾生憶念彌陀,一對一,這樣的話,就能夠一體不離。就像女人就只有一個丈夫,如果有兩個丈夫的話,那該怎麼辦?而男人只有一個太太,就一對一,否則如果三妻四妾,那將怎麼辦?我們跟彌陀,彌陀跟我們,也是一對一,彌陀憶念眾生,眾生也憶念彌陀,彌陀始終憶念眾生攝取不捨,我們眾生也始終憶念彌陀,也是念念不捨,而且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不雜餘佛、不雜餘行,這叫做「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這一首偈就解釋到這裡,接下來另一首偈:

       《般舟讚》說:

相好彌多八萬四,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為餘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

       「相好彌多八萬四,一一光明照十方」,這兩句是依據《觀經》所說的「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所造句的。

       「不為餘緣光普照」,「為」就是目的。不是為了其他的緣、其他的目的而放普照的光明。阿彌陀佛放這些普照的光明,有他唯一的目的,什麼目的呢?就是第四句所講的──「唯覓念佛往生人」。唯獨尋找念佛的人,攝取他往生極樂世界。

       就好像在黑暗的房間裡,有一枚戒指遺失了,由於屋內黑暗一片,不知道掉在什麼地方去,這時候,我們把電燈打開,電燈一開,房間整個都照亮了。但是,我們打開電燈,不是為了照桌子、照板凳,目的是為了尋找戒指。同樣的,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他是有目的的,是為了要尋找念佛人。你念佛了,就攝取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不為餘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的意思。

       《般舟讚》又說:

一一光明相續照,照覓念佛往生人,
欲比十方諸佛國,極樂安身實是精。

       「一一光明相續照」,《觀經》說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這遍照十方世界的光明,也是恆照三世──過去、現在、未來,永遠不間斷、永遠不熄滅。阿彌陀佛的光明也叫做「無量光、無邊光、不斷光」,「無量光」的光明永遠照耀三世,「無邊光」的光明普遍照耀十方,「不斷光」的光明相續不間斷的照耀。由於彌陀光明照耀十方三世永無間斷,所以善導大師說:「一一光明相續照

       「照覓念佛往生人」,「覓」是找、尋覓,仔細地找,找不到就誓不罷休。就好像獨生子失蹤了一樣,我們到處找,向著四方八面去喊:「兒子啊,你在哪裡?」雖然四面八方地喊,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兒子。一旦兒子回應:「我在這裡」,那就找到了。

       阿彌陀佛的光明向十方世界普照,他在呼喚我們。佛的光明,就是佛的名號,就是佛的心願。他呼喚十方眾生說:「稱念我的名號,回歸我的淨土。」我們答應:「阿彌陀佛!我在這裡受苦,我要回歸極樂!」這樣就是阿彌陀佛找到我們了,所以說「照覓念佛往生人」。

       法然上人有一段法語說:

阿彌陀佛成就本願,莊嚴極樂世界。
以佛眼十方遍覽,有否念我名號之人;
以佛耳晝夜傾聽,有否稱我名號之人。
是故,一稱一念之人,阿彌陀佛無有不知;
攝取光明不捨其身,臨終來迎,無有空過。

       法然上人這段法語雖然很短,但是內容非常精要明確,讓我們念佛人一看就很安慰,很有法喜,就會發自內心、主動地想念佛,不會覺得念佛很勉強、很枯燥,不曉得為什麼要念佛。

       這段法語的意思是說,阿彌陀佛成佛之後,他的願就有了力量。阿彌陀佛為什麼成佛?阿彌陀佛成佛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救度十方眾生。第十八願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意思就是「我若取正覺,十方眾生就必定往生」。因此,阿彌陀佛是在完成了十方眾生的往生之後,他才成佛的,如果他還沒能完成十方眾生的往生,肯定不能成佛,即使有佛的資格了,他也要捨掉。如今阿彌陀佛成佛了,自然也成就了十方眾生的往生。

       成就在哪裡?在這句名號。

       為什麼在這句名號?因為阿彌陀佛是要以名號來救度眾生的。

       為什麼阿彌陀佛要以名號救度眾生?因為只要眾生稱念,就必得往生,很容易,所以阿彌陀佛才成就「名號度眾生」。因此法然上人這裡就說「阿彌陀佛成就本願,莊嚴極樂世界」。

       「以佛眼十方遍覽,有否念我名號之人」,阿彌陀佛成佛了,阿彌陀佛以他的佛眼,時時刻刻觀察十方世界,仔細地、鉅細靡遺地詳細看:「有誰在念我?」

       「以佛耳晝夜傾聽,有否稱我名號之人」,阿彌陀佛豎起耳朵仔細地聽:「有誰在念我?」

       所以,一稱一念的人,阿彌陀佛沒有看不到的,沒有聽不到的,沒有不知道的。因此,我們念佛都是功不唐捐的。阿彌陀佛現在以光明來保護我們,臨終以光明來攝取我們、接引我們。也只有法然上人能這樣讚歎,我們都讚歎不出來。就好像釋迦牟尼佛讚歎阿彌陀佛說:「阿彌陀佛啊!你是諸佛中之王,你的光明是諸佛光明之中最尊第一的、無比的,是十方諸佛都不及的」,這也只有釋迦牟尼佛才讚歎得出來,連彌勒菩薩都還要低著頭仔細地聽,說:「是的,是的,我不敢懷疑」,何況我們呢!

       不過話說回來,善導大師所說的「唯覓」或「照覓」,以及法然上人所說的「佛眼遍覽」、「佛耳傾聽」,都是就我們凡夫的知見,就我們凡夫所能理解的來貼切形容說明。以阿彌陀佛來講,倒也不用去尋尋覓覓,也不用去遍覽或傾聽,因為阿彌陀佛的智慧、神通不可思議,自在無礙。十方法界之中,有誰念佛,誰沒念佛,阿彌陀佛當下都清清楚楚的知道。

       阿彌陀佛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不管是誰,在何時何處念佛,當下就立刻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立刻蒙受阿彌陀佛光明攝取不捨,這是任運自然的,不假藉人為造作勉強的。如同天上的月亮,只要地面上有水,自然就與天上的月亮感應道交,水中自然就有天上的月亮,這也是任運自然不用勉強的,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不過,假設月亮朗照天空,而地面沒有水,或是水被蓋子蓋著,當然水中就沒有月亮,因為水月隔閡,沒有感應道交。

       所以念佛人的蒙受彌陀光明攝取不捨,是立即的、自然的,不用阿彌陀佛尋尋覓覓,也不用十方眾生祈求拜託,一切都是自然的、感應道交的,這都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力、威神力的自然功能。

       「欲比十方諸佛國,極樂安身實是精」,意思是說,如果極樂國土和十方諸佛的國土相比,極樂世界才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地方,才是我們往生的處所。因為極樂世界是報土、涅槃的境界,也是阿彌陀佛攝取我們十方眾生往生成佛的地方。《大經》說極樂世界是:

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

       又說:

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

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意思就是說極樂世界就是涅槃的境界,所以善導大師解釋說:

極樂無為涅槃界。

       自然也好、虛無也好、無極也好,這三個名相都是指涅槃,也就是成佛的意思。往生極樂世界就自然成佛,因為極樂世界是涅槃的境界,進入涅槃的境界,不涅槃那會是什麼?所以一定是成就涅槃,涅槃就是成佛。

       《觀經》也說:

韋提希白佛言:
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釋迦牟尼佛慈悲地顯現十方諸佛的國土給韋提希夫人看,韋提希夫人以驚奇的眼光看著十方諸佛的國土,非常高興地說:「世尊啊!十方諸佛的國土都很清淨,也都充滿了光明。不過我特別希望往生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身邊。」

       由韋提希夫人所提出的這個願望,背後也是在做比較跟取捨廢立。也就是十方諸佛的國土雖然也是清淨充滿光明,但如果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相比,還是極樂世界比較莊嚴殊勝。所以就捨掉了十方諸佛的國土,而唯一選擇極樂世界,願意接受彌陀的救度往生極樂世界。這一段經文有這樣的比較,有這樣的取捨廢立。

       當然,這樣的比較取捨廢立,倒也不是韋提希夫人有這樣的智慧、眼光,而是釋迦牟尼佛開啟她這一種智慧。也就是釋迦牟尼佛在顯現十方諸佛國土的同時,也加被韋提希夫人這樣的選擇的智慧。所以我們對阿彌陀佛的救度,能夠信受不疑,這一種信受的心就是智慧的心,這個就是智慧的信心,並不是說我們能夠深入經藏,能夠大開圓覺,不是的。

       《觀經》又說:

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意思就是,極樂世界是十方眾生成佛的家,所以說諸佛之家。由於有這一些道理,因此善導大師說「極樂安身實是精」。「精」就是精華,極樂世界是十方佛國當中的最為精華的佛土,是我們安身立命最為殊勝、最為理想的地方。

       有關善導大師這三首偈語,我們就談到這裡,接下來進入另外一個主題。

第三一、《小》《觀》二文,善導三釋。

  「小」就是指小經《阿彌陀經》,「觀」是指《觀經》,「二文」是小經、《觀經》的兩段經文,「善導三釋」就是善導大師以三段法語來融會、貫串,解釋《阿彌陀經》跟《觀經》的兩段經文。

       一、《阿彌陀經》說: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二、《觀經》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這兩段經文,善導大師以三段法語解釋:

       一、《往生禮讚》說: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二、《觀經疏》說:

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

       三、《觀念法門》說:

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
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

       以上共有五段經文祖語。

       第一段,舉出《小經》也就是《阿彌陀經》,說明彌陀名號的意義;

       第二段,舉出《觀經》的「光明遍照」之文,是進一步舉出彌陀名號的功能力用;

       這五段經文祖語當中的第三段,善導大師《往生禮讚》這一段文,把《小經》、《觀經》的兩段經文融合解釋,顯出彌陀佛光的功能力用,顯出只要念佛就能夠有怎麼樣的殊勝利益,所以《往生禮讚》這一段文,跟前面兩段經文可說是天衣無縫的結合在一起,其中最突顯的就是「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表示阿彌陀佛無處不在;《小經》也說「彼佛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表示阿彌陀佛無時不在。由此可知,阿彌陀佛的功能力用,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阿彌陀佛存在的目的在哪裡呢?阿彌陀佛張開佛眼,在尋找有哪一個地方、哪一個眾生在稱念我的名號,凡是念佛的眾生,阿彌陀佛就攝取不捨;阿彌陀佛豎起耳朵在傾聽,有哪一個地方、哪一個眾生,在稱念我名號,如果有的話,我要攝取不捨,所以說「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我們若沒有念佛,跟阿彌陀佛當然就不相應,因為彌陀名號就是光明。

       反之,如果念佛就立即與光明碰觸,馬上就跟光明結合,像月是有光的,我們如果是水,月影就能夠在水中顯現,我們如果不是水,月影怎麼能夠顯現呢?

       這五段經文祖語當中第四段與第五段,顯明彌陀光明只在於攝取專稱彌陀佛名的念佛人,如果不是專稱彌陀佛名的念佛人,就不能獲得彌陀光明攝取不捨的利益。這五段經文祖語:

       一、《阿彌陀經》說:「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意思是說:阿彌陀佛成佛了,是成為一尊什麼樣的佛呢?是光明無量的佛,也是壽命無量的佛。那麼這個光明的性質是甚麼呢?釋迦牟尼佛親自解釋說:「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故名阿彌陀。」阿彌陀佛之所以名為阿彌陀佛,之所以名為光明無量的佛,是因為光明能夠遍照十方盡虛空的法界,不受任何障礙。這正是《無量壽經》十二光佛名的前三名「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的意思。

       我們凡夫的眼睛,一張紙隔著就看不過去了,一片薄板隔著就走不過去了,可是阿彌陀佛的光明,不受障礙。不受有形的高山、牆壁、鐵圍山的障礙;也不受天魔、外道的障礙,不受我們冤家債主的障礙,也不受我們貪瞋痴以及曠劫以來業障的障礙,所以說是「無所障礙」。

       也就是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明是充滿整個大宇宙的,而且是無所障礙的,不受任何的障礙,譬如時間、空間、罪業、魔難、雜念等等,都不能障礙彌陀的救度,我們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會受無礙光明的照耀、保護與救度。

       那麼這無礙的光明,他的作用與目的在哪裡呢?接下來:

       二、《觀經》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意思是說,阿彌陀佛遍照十方法界無所障礙的光明,目的何在?就是在於照耀念佛人,救度念佛人,攝取念佛的眾生。所謂「攝取」,就是平生保護他,臨終迎接他,使他往生極樂世界。而且永不離開、永不捨棄,不論何時、何地、何緣,只要他是一個念佛人,阿彌陀佛就永遠保護,永遠攝取不捨,一直到臨終迎接他往生極樂世界。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這二段經文十六個字也可說是「光明攝取的約定」,這二段經文十六個字也是第十八願的闡釋。「光明遍照」,「光明」是指誰呢?就是第十八願所講的「設我得佛」的阿彌陀佛的光明;「十方世界」就是第十八願所講的「十方眾生」的世界;「念佛眾生」就是第十八願所講的十方眾生的眾生,「念佛」二字就是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的念佛。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攝取」就是救度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從始至終,是百分之百的、必定的、必然的,不可能有差錯;如果不能夠往生的話,阿彌陀佛是不能成佛。所以「攝取不捨」,就是第十八願所講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由此可見,「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也是在闡釋阿彌陀佛的根本願。而且因為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才能夠有這遍照十方的光明來攝取念佛的眾生,如果阿彌陀佛還沒有成佛的話,遍照十方的光明哪裡來呢?攝取救度十方念佛眾生的功能又哪裡來呢?因此,這「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同樣也是阿彌陀佛的生命,也是這一句名號的內涵。

       有關這一段經文,善導大師分為二科,作二種解釋: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這八字個字顯示光明的無量、無障礙;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這八字個字是說,只要是念這句光明名號的人,當下就會獲得「攝取不捨」的利益。攝取不捨有什麼利益呢?有現當二益—–現世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消業障,增福慧,萬事如意,萬事吉祥等等,這是現世的利益;將來迎接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成就佛道,這是當來的利益,有這現當二益。

       由這些闡釋可以看出,這一句「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有三種含義,除了剛剛所解釋的善導大師的二種解釋之外,另一種就是前面所講的,這十六個字也是屬於第十八願的內涵,可以說第十八願已成就所呈現的結果,是第十八願完成之後的利益。因為如果沒有第十八願的成就,就不可能有攝取不捨的功能。

       由於第十八願「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成就了,才能夠使念佛的眾生必定往生極樂世界。因為阿彌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已經成就,所以能夠攝取念佛人永遠不捨,顯示這一句名號的涵義就是攝取念佛人。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節就講到這裡,祝願大家信佛、念佛得生極樂!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