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講演

  1. 與韓國法師談話並接受依止
  2.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下)
  3.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上)
  4. 阿彌陀經是在說什麼?
  5. 2024龍年新春講話
  6. 皈依開示(2023年11月11日新營)
  7. 慶祝彌陀聖誕暨淨嵩法師往生二十周年紀念講話
  8. 2023中元開示
  9. 剃度開示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2023年8月30日)
  10. 皈依.五戒.剃度開示(2023年7月18日)
  1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三)
  12.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下)
  13.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上)
  14. 2022中元開示
  15.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6.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7. 為淨土宗志工幹部講話
  18. 清明節慎終追遠與念佛(2022年清明節開示)
  19. 念佛超度之勝益
  20.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2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二)
  22.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一)
  23.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必得超絕去
  24.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5.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6.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7. 2021中元念佛超薦法會開示
  28.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9.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30. 2019年彌陀誕開示
  31. 2020中元法會開示
  32. 志工四喻
  33. 人生是苦
  34. 生命無常三根本
  35. 兩種深信、觸光柔軟、感恩歡喜
  36. 剃度開示(2019年7月7日)
  37. 中元節開示(2019)
  38. 剃度開示(2019年5月12日)
  39. 豬年話豬
  40. 剃度開示(2018年7月31日)
  41. 淨土宗──往生淨土成佛宗
  42. 受戒與持戒
  43. 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
  44. 剃度開示(2018年3月24日)
  45. 二種成佛法
  46. 橫超的淨土法門
  47. 往生與預知時至
  48. 剃度及皈依開示(2017年9月19日)
  49. 往生極樂的條件(下.問答)
  50. 剃度開示(2017年8月18日)
  51. 往生極樂的條件(中)
  52. 往生極樂的條件(上)
  53. 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佛成佛
  54. 四十八願分類歸結
  55. 彌陀願心的根源
  56. 淨土宗的結論──宗旨四句偈
  57. 大慈悲五要點
  58. 慈心法門
  59. 念佛不妄語
  60.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脫離輪迴之上
  61. 淨土宗的根源
  62. 真正的孝行──託父母於阿彌陀佛
  63. 為何吃素?
  64. 略談佛教的意義與淨土宗之殊勝
  65.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66. 愛與佛命
  67. 不請之友
  68. 歲末聚餐對僧眾的談話
  69. 學佛的目的
  70. 說愛(二)
  71. 說愛(一)
  72. 念佛名號 學佛愛心
  73. 心平氣和 無住生心
  74. 念佛超度 三塗眾生
  75. 澳門淨土宗學會 讚頌辭
  76. 「以誠感人」的意涵
  77. 第一屆淨土宗志工研習會勉言
  78. 慧淨法師除夕團拜電話致辭
  79. 在心、在緣、在決定
  80. 佛教點燈的意義
  81. 念佛的方法與要領
  82. 念佛成佛的原理
  83. 佛在何處?
  84. 志工服務精神的內涵
  85. 淨土行人應具備的根本知見
  86. 慈悲的救度
  87. 念佛生蓮
  88. 三塗眾生 念佛往生
  89. 信受彌陀救度
  90. 為新戒比丘開示
  91. 歸依勸囑
  92. 念佛的音調與心態
  93.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94. 「澳門彌陀共修會落成法語」略講
  95. 厭穢欣淨 切願往生
  96. 初機念佛群疑問答
  97. 簡介淨土宗專純念佛的道風及心態
  98. 淨土法門 理事互含
  99. 初學淨土法門應有的認識
  100. 念佛人的「本尊」
  101. 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
  102. 念佛即圓滿悲智功德
  103. 〈人有實德,天有奇報〉一文的啟發
  104.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5. 如何真正圓滿人生的目的
  106. 萬行不憑憑念佛(二)
  107. 萬行不憑憑念佛(一)
  108.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終直入涅槃城
  109. 彌陀名號 不可思議
  110. 守愚念佛 彌陀住頂
  111. 阿彌陀佛的救度
  112. 一切眾生 皆有佛性
  113. 念佛方能消宿業
  114.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5. 阿彌陀佛 是何等佛
  116. 以佛為念 以淨為歸
  117. 念佛眾生 攝取不捨
  118. 乘本願船 登涅槃岸
  119. 淨土法門 萬法歸宗
  120. 世間虛假 唯佛獨真
  121. 一心念佛 無疑無雜

法義開示

  1.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三)
  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二)
  3.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一)
  4.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
  5.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九)
  6.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八)
  7.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七)
  8.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六)
  9.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五)
  10.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四)
  11.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三)
  12.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二)
  13.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一)
  14.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
  15. 彌陀淨土的特色-超
  16. 《觀無量壽經》概說(九)
  17. 《觀無量壽經》概說(八)
  18. 《觀無量壽經》概說(七)
  19. 《觀無量壽經》概說(六)
  20. 《觀無量壽經》概說(五)
  21. 善導淨土教理的核心
  22. 淨土宗帶三法數
  23. 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24. 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25.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五)
  26.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四)
  27.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三)
  28.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二)
  29.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一)
  30. 《觀無量壽經》概說(四)
  31. 《觀無量壽經》概說(三)
  3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
  33. 《觀無量壽經》概說(一)
  3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七)
  3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六)
  3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五)
  3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四)
  3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三)
  3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二)
  4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一)
  41.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
  42.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九)
  43.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八)
  4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七)
  4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六)
  4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五)
  4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四)
  4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三)
  4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二)
  5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禮開示
  54. 「彌陀三約定」
  55. 為新戒弟子開示
  56. 淨土宗「四不」
  57. 《無量壽經》大意(九)
  58. 《無量壽經》大意(八)
  59. 《無量壽經》大意(七)
  60. 《無量壽經》大意(六)
  61. 《無量壽經》大意(五)
  62. 《無量壽經》大意(四)
  63. 《無量壽經》大意(三)
  64. 《無量壽經》大意(二)
  65. 《無量壽經》大意(一)
  66. 《無量壽經》概說(續)
  67. 《無量壽經》概說
  68. 淨土宗特色略說
  69. 淨土宗宗旨略說
  70. 略說淨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禮開示
  72. 自信教人信 擔當向前行
  73. 成佛何時、極樂何處、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價值與意義
  75. 略說彌陀名號之義
  76. 為什麼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77. 淨土宗是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
  78. 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
  79. 龍樹菩薩往生安樂國
  80. 華光出佛
  81. 彌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場的靈魂
  83. 不問罪福 念佛皆生
  84. 彌陀誕辰念彌陀 (二)
  85. 彌陀誕辰念彌陀(一)
  86. 「名號的功德」與「念佛的利益」
  87. 「《大經》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極樂安身實是精
  89.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90. 相勸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略講
  92. 口稱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與佛,機法一體
  94. 淨土法門的大根大本
  95. 何謂「一心不亂」?
  96. 略談念佛方式與莊嚴道場
  97. 極樂無為涅槃界
  98. 如何真正紀念「彌陀聖誕」
  99.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
  100. 為迴龍寺常住僧眾開示
  101. 淨宗宗旨與敦倫盡分
  102.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略講
  103.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問答)
  104.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開示)
  105. 淨土宗的幾個名詞略釋
  106. 成佛如林的法門
  107. 善導大師-《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
  108. 善導大師-略說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109.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五)
  110.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四)
  111.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三)
  112.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二)
  113.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114.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四)
  115.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三)
  116.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二)
  117.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一)
  118.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四)
  119.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三)
  120.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二)
  121.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說
  123.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二)
  124.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一)
  125.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三)
  126.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二)
  127.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一)

宗風

  1. 宗風學習(七)
  2. 宗風學習(六)
  3. 宗風學習一~五

臨終開示

  1. 臨終的殷切勸導叮囑
  2. 娑婆旅程盡,辭別歸蓮鄉
  3. 信順彌陀救度

訪問篇

  1. 輔仁大學宗教系所師生參訪慧淨法師記
  2. 傳承的路_與越南團法師談話

問答

  1. 為善導寺幹部蓮友開示(問答)
  2. 他力與因果,有矛盾嗎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隨緣的念佛?
  4. 如何從自覺愚惡契入彌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蓮友問
  6. 於弘願寺答僧眾問

第十八願善導釋

  1.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十)
  2.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九)
  3.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八)
  4.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七)
  5.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六)
  6.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五)
  7.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四)
  8.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三)
  9.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二)
  10.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一)
  11.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
  12. 第十八願善導釋(九)
  13. 第十八願善導釋(八)
  14. 第十八願善導釋(七)
  15. 第十八願善導釋(六)
  16. 第十八願善導釋(五)
  17. 第十八願善導釋(四)
  18. 第十八願善導釋(三)
  19.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
  20. 第十八願善導釋(一)

淨土法門的核心

  1.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十)
  2.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九)
  3.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八)
  4.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七)
  5.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六)
  6.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五)
  7.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四)
  8.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三)
  9.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二)
  10.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一)
  11.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
  12. 淨土法門的核心(九)
  13. 淨土法門的核心(八)
  14. 淨土法門的核心(七)
  15. 淨土法門的核心(六)
  16. 淨土法門的核心(五)
  17. 淨土法門的核心(四)
  18. 淨土法門的核心(三)
  19.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
  20. 淨土法門的核心(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四、憶與念
  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著不能忘
  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二、閉關念佛的苦惱者
  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一、念佛先要認識佛
  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現往東方的佛
  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令眾成佛的佛
  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使凡入報的佛
  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報身報土的佛
  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諸佛證誠的佛
  1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臨終來迎的佛
  1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親近增上的佛
  1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身心無礙的佛
  1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息三塗的佛
  1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無礙的佛
  1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唯攝念佛的佛
  1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名號的佛
  1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名體一如的佛
  1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
  2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
  2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為作大安的佛
  2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召喚眾生的佛
  2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不擯眾生的佛
  2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代眾受苦的佛
  2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以身為質的佛
  2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2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2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主動救度的佛
  3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獄的佛
  3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眾生的佛
  3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阿彌陀佛,是一尊為大施主的佛
  3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八)
  3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七)
  3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六)
  3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五)
  3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四)
  4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三)
  4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二)
  4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一)
  4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
  4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九)
  4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八)
  4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七)
  4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六)
  4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五)
  4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
  5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
  5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
  5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一)
  5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目錄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往生極樂的條件(上)

──2017年5月15日講於圓光佛學院

  教務長慈悲,各位法師、各位同學: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我們學院不時都會邀請外面的專家或學者來跟大家上課,讓大家增廣見聞,這是很好、很難得的機會。我去年第一次來的時候,院長就交代,希望我能夠跟大家講講有關念佛的方法與要領,並留一些時間讓大家提問題。當時,我就隱約的體會到院長對大家的慈悲與關愛。為什麼?

  各位都知道,佛法的目的是為了解脫一切眾生的生死輪迴之苦,不論小乘、大乘,都要走向解脫之道、成佛之道,所以發出離心是最根本的。只不過小乘是以個人的解脫為主,大乘則是幫助所有眾生同樣走向解脫之道,乃至得證涅槃的佛果。所以,大乘就是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但是大、小乘都有一個基本的共同目標,就是解脫生死輪迴。凡是眾生,都有一個根本的苦,就是生死輪迴的苦,生死是苦的根本;生死沒有解決,苦就永遠沒有解決。在浩瀚無涯的佛法當中,能夠達到這個目的的,還是淨土宗最方便、最簡易、也最究竟。因此院長就希望我利用機會跟大家談一談有關念佛的要領,這是院長慈悲、關愛的地方。

  學佛修行講「解行並重」,「解」就像眼睛,「行」就像雙腳,有眼睛、有雙腳才能達到正確的目的地,有眼睛沒有雙腳,即使有目標,也達不到目標;有雙腳沒有眼睛,則茫茫然,不知所往,甚至走錯路。所以解行並重是很重要的,是不可偏廢的,可是到最後,還是要落實於行,也就是「實踐」。

  有一句話說「行由解起,行起解絕」,修行從了解理論開始,可是進入修行的時候,就要放下理論了。也就是說,不了解沒辦法起行,一旦起行的話,就可以將理論擱在一邊了。因為理論預先已經懂、融會貫通了,所以最後落實在實踐上。因此,學佛不能停留在理論的階段,如果一直停留在理論思維階段的話,那就不是學佛了,而是等同哲學性或文學性的探討了。

  今天,我還是講淨土法門,因為我本身是學淨土的,我們也出版了一系列有關淨土方面的叢書。今天要跟大家研討的,是我們出版的一本隨身書《淨土宗教章》裡面的一篇附錄文章--〈往生極樂的條件〉。

  〈往生極樂的條件〉都是白話文,大家細細地看個一兩遍,即使沒有解說,也都能夠理解。今天是就裡面一些比較微細的地方稍作解釋。

  「往生」是什麼意思呢?一般人聽到往生就聯想到死亡,好像「往生」這兩個字是死亡的代名詞,也兼著聯想到陰森、恐怖,不吉利,讓人害怕、忌諱,甚至連「往生」這兩個字也忌諱。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

  「往生」這兩個字其實是很美好的、很神聖的,很讓人家讚歎嚮往的。為什麼?這個往生不是來自於世俗的語言,而是來自於經典,好多部經典都談到往生這兩個字。

  那「往生」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往」就是捨此往彼,「生」就是蓮花化生,「捨此」就是離開三界六道的輪迴,因為三界如火宅,六道似苦海,我們當然必須儘快離開這個火宅,才不會永遠在火宅當中被燒烤;當然必須儘快離開這個苦海,不然的話在洶湧大海中就會被滅頂。

  所以經典上,佛陀很多地方要我們「捨此往彼」,「捨此」是捨離目前這個火宅、苦海。「往彼」,「彼」是哪裡呢?就是彼國,就是極樂世界、彌陀的淨土。「生」是蓮花化生,意謂著是解脫生死輪迴,超凡入聖,必定成佛。

  既然往生的涵義這麼神聖、美好,我們對往生這兩個字就應該以正面的心態來看待它、嚮往它。為什麼?因為沒有一個學佛的人不想超凡入聖,不想解脫自己的貪瞋癡煩惱跟無窮盡的輪迴,往生之日,就是成佛之時,直捷的講,往生就是成佛。所以「往生」這兩個字自然是我們所嚮往的。

  尤其淨土宗,淨土宗的究竟目標在哪裡?就是以往生彌陀淨土為宗旨、為目標。當然經典上提到的「淨土」有很多種,有彌陀淨土、彌勒淨土、東方淨土、靈山淨土、眾香淨土……等等十方淨土,可是現在「淨土」這兩個字就只有志求往生彌陀淨土的這個念佛法門在使用。為什麼呢?因為其他的淨土法門在理論上大都不很完備,在提倡上又不如彌陀淨土這麼廣泛,所以自古以來,凡是修學淨土法門的人,大部分都是以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為主。因此提到淨土宗,現在大都就是專指定義在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淨土法門來講。

  佛陀一生說法之中,談論到有關阿彌陀佛以及彌陀淨土的經典很多,有兩百多部,其中淨土三部經的根本經典《無量壽經》中,釋迦牟尼佛就介紹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四十八願當中有一個根本願就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說「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是阿彌陀佛,對十方眾生的慈悲呼喚,呼喚十方眾生要往生我的極樂世界。

  十方眾生涵蓋怎樣的眾生呢?是上含等覺菩薩,下含阿鼻地獄的眾生。十法界的眾生,除了佛達到無上正等正覺之外,其他的眾生都還必須前進、昇華,尤其是六道的眾生,更需要解脫六道的輪迴。也就是不分三聖(聲聞、緣覺、菩薩)或六凡(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都必須要往生極樂世界。

  以六凡來講,一旦往生極樂世界,當下生死輪迴就脫離了,而且很快就能夠證悟佛果;以三聖來講,一旦往生極樂世界不僅聲聞、緣覺能迴小向大,同時也能與菩薩眾同步快速成佛。所以阿彌陀佛面向十方世界九法界的眾生呼喚「欲生我國」;另一方面,阿彌陀佛的成佛跟我們的往生又是綁在一起的,而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所以阿彌陀佛跟我們眾生是一體性的,即所謂的「生命共同體」。十方諸佛當中,跟十方眾生有生命共同體這種密切關係的佛只有一個──就是阿彌陀佛。

  以凡夫眾生來講,我們彼此之間是沒有生命共同體這種關係的,為什麼?因為大家相互間,彼此都是因緣和合,所謂「緣生則聚,緣盡則散」,就像《地藏經》所講的:

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又如《無量壽經》所講的: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現在父子母女、夫妻家眷恩愛的在一起,可是總有一天都會各自分開。所謂「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父母恩深終須別,夫妻義重也分離」。所以人世間並沒有真正的生命共同體。當然菩薩如果證悟空性,也會生起大悲心,但是不完整,必須達到佛的境界才真正的圓滿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把一切眾生看成他身體的一部分──將眾生看成他的手、腳、眼睛、耳朵、鼻子、五臟六腑,跟他是一體、沒有分開的。

  雖然十方都有佛,可是十方諸佛當中,唯有阿彌陀佛為我們發了一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願,其他諸佛並沒有。所以進一步講,唯有阿彌陀佛跟我們十方眾生才是真正的生命共同體。為什麼呢?在經文上、在他的第十八願當中,就很具體的說出這樣一個願的內涵。了解這個道理的話,就會覺得跟阿彌陀佛很親近──既親又近,既近又親。

  「親」是指心靈上的心心相印、融通一體;「近」是指身體上的如影隨形,沒有分開,沒有距離。我們跟阿彌陀佛是這樣的既親又近。

  在世間上,有親而不近,有近而不親,有既親又近,有不親不近。父母兒女是既親又近,但如果兒女長大各自分開,就親而不近;同事之間天天坐在同一個空間內辦公,可以說是近而不親;如果一般人的話,是不親也不近。

  所以,永遠跟我們既親又近的,就是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心中時時刻刻都想著我們十方眾生,念佛人的心中也是時時刻刻存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佛心之中有我(念佛人),我(念佛人)心之中也有阿彌陀佛;佛跟我、我跟佛一體不離;佛入我心,我入佛心。從這一點來講,我們跟阿彌陀佛的關係已經不是說親、說近所能夠形容的了。

  從經典上了解,阿彌陀佛內心不斷地呼喚、要求、拜託著我們讓他救到極樂世界,否則他的存在就幾乎沒有意義了。因為他的成佛、他之所以辛勤建設極樂世界,不是為他自己,而是為十方眾生的往生,他把十方眾生看成他自己。所以在《無量壽經》就說: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現在阿彌陀佛還在呼喚著我們:

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阿彌陀佛從極樂世界一直呼喚,呼喚到娑婆世界,呼喚到我們圓光佛學院,大家有沒有聽到?

  阿彌陀佛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顯示我們的往生是他成佛的條件。能夠使我們往生他就能夠成佛,不能夠使我們往生,他就不能夠成佛。顯示:他如果成佛的話,我們也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是報土,是涅槃的境界,受用是跟佛相等,這樣說來,豈不在十劫以前我們十方眾生都應該往生成佛呢?這是一個可以思考的問題。

  確實是如此啊!那為什麼我們還在輪迴呢?在《阿彌陀經》釋迦牟尼佛就已經給我們答案了。

  釋迦牟尼佛說:

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
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顯示:十劫以前,阿彌陀佛成佛的時候,我們如果曉得他已經成佛而接受他的呼喚,同意他的救度,這樣,十劫前我們早就已往生成佛去了,可是十劫以來我們都不知道。那現在知道了,如果現在聽到阿彌陀佛的呼喚,點頭同意他的救度,願意接受他的救度,那麼我們就「若今生」──今生今世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如果現在不了解,不曉得願生,將來才知道、才接受彌陀的救度,那將來發願,就「若當生」,將來往生。

  這樣看起來,「往生極樂的條件」就很簡單。為什麼?阿彌陀佛已經成佛,而阿彌陀佛成佛的目的,建設極樂世界的目的等同於要給我們,白白的給我們的。為什麼?因為他呼喚,呼喚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接受他的救度。他的呼喚,從十劫以來一直呼喚到現在,其實不只呼喚了十劫,當他發願的時候,乃至五劫思惟四十八願之後的兆載永劫,積植無量無上德行的那一段期間,無時無刻的在呼喚我們,拜託我們,要求我們、等待我們點頭答應接受他的救度。

  所以,釋迦牟尼佛對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作一個解釋。釋迦牟尼佛說:

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意思就是說,不論任何眾生──聖人也好,凡夫也好,善人也好,惡人也好,只要願生彼國,就「即得往生」。「即」就是當下,當下就獲得了往生的身分,同時就「不退轉」,當下就擁有了、獲得了不退轉的身分。所以說:「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由佛來解釋另一佛所說是最正確的,比其他菩薩、祖師大德們的解說更有權威性。

  以上是就《無量壽經》來講的。

  《觀無量壽經》也強調往生。《觀無量壽經》的緣起是韋提希夫人感受到宮廷政變的苦惱,因此請佛來為她說法,由茲開啟了這一部經的開序幕。這顯示什麼呢?顯示「捨此往彼,蓮花化生」──厭此娑婆苦海,欣慕清淨的極樂世界。

  經文中說釋迦牟尼佛示現出十方各種淨土,以佛力加持讓韋提希夫人選擇。韋提希夫人看了佛為她所示現的十方淨土之後說,十方淨土都是清淨的,都是光明的,但是第一的、最殊勝美好的是極樂世界,因此「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所以《觀無量壽經》開宗明義就點出了兩個問題:

  一是捨娑婆,取淨土。

  二是捨十方淨土,取彌陀淨土,也就是取極樂世界。

  這種選擇與選取是很巧妙的,為什麼呢?因為一旦往生極樂世界,雖沒直接馬上往生十方淨土但也等同往生十方淨土,這在《阿彌陀經》裡面就講的很清楚。

  到了《阿彌陀經》,釋迦牟尼佛更是一而再、再而三,苦口婆心的一再殷勤勸導,要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在《阿彌陀經》就有所謂的「三勸」,哪三勸呢?

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釋迦牟尼佛的「三勸」就是「無量勸」,只怕我們不往生彌陀淨土,不怕我們統統往生彌陀淨土。因為往生彌陀淨土就統統離開六道的苦海、三界的火宅,統統能夠成佛,這樣就圓滿了釋迦牟尼佛乃至十方諸佛出現在這世間的目的了。

  佛,不是隨便出現在世間的,也不是隨便開金口的;佛之所以出現在世間,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使十方眾生了解有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苦;同時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能夠成佛,都應該走向成佛之道而成佛。

  佛出現在世間,就是要讓眾生了解這兩點:有生死,應脫離;有佛性,能成佛。我們如果都往生極樂世界,那佛出現在世間的這兩個目的就一起達成了。因此釋迦牟尼佛才會在《阿彌陀經》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勸我們往生極樂世界。

  願生,就能夠往生,所以《阿彌陀經》就說: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也就是說,在阿彌陀佛的加持之下,能夠使念佛願生極樂世界的眾生臨命終時心不顛倒。所以「是人終時心不顛倒」是因阿彌陀佛的加持。怎麼說呢?在這段經文之前就預先說: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所以是阿彌陀佛先率領了菩薩聖眾顯現在這個臨終人的面前,才使得臨終之人能夠心不顛倒;之所以這個人在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會現在其前,是因為這個人一生當中是念佛、願生極樂世界的,所以在他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會現前。這都是有因果關係的。要得果,先求其因。因就是念佛、願生彌陀淨土。

  但是,念佛的人不是等到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才會現在其前,是現在、這個時候阿彌陀佛就跟我們在一起了。《觀無量壽經》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也就是說,阿彌陀佛遍照十方世界無所障礙的光明,他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對於念佛的眾生攝取不捨。所謂「攝取」,就是保護與接引──平生的時候看著我們、保護著我們、與我們同在;臨終的時候就立即接引我們到極樂世界。因此,阿彌陀佛跟念佛人是沒有一時一刻分開的,都是同在一起的。有人可能會想:「既然同在一起,我怎麼看不到呢?」這是因為我們凡夫的肉眼被煩惱的業障障住,所以看不到,可是阿彌陀佛並不因為我們看不到就不存在,還是時刻跟我們在一起,以比喻來說,「盲子不見父,父母常見子」,同樣的道理「眾生雖不見,實在彌陀前」,這就所謂的「一體不離、同體相即」。

  天親菩薩在《往生論》說:

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

  也就是說,到了極樂世界,每個人都是阿彌陀佛的眷屬,都是從阿彌陀佛正覺的蓮花所化生的。從阿彌陀佛正覺蓮花所化生的,當然也必定成正覺,就好像國王的獨子,怎麼可能不成為太子而將來登基呢?由於同樣的DNA基因,所以一出生就具有相同的本質──正覺的本質,身心內外都是正覺的。

  到了極樂世界是蓮花化生,為什麼說化生呢?

  在娑婆世界有四種生,所謂「胎、卵、濕、化」。比如:人、牛、馬都是胎生;鳥是卵生;一些微細的蟲是濕生;天上、地獄是化生。可是六道的「胎、卵、濕、化」都是煩惱的罪業果報,我們到極樂世界沒有「胎、卵、濕」這三種生,只有化生,而且不是我們罪業所感的,是彌陀正覺的功德所感的。

  據一般的了解,生跟死是相對待的,有生就有死,有死又有生,因此生死無窮盡;而生死的本質是苦,這樣豈不是苦無窮盡,怎麼能夠說是極樂呢?差別在於,往生極樂的化「生」是「無生」的生,所以「往生」就是證「無生」,那無生又現生(現有這個身),表示他所現的身是法身所顯現的身。所以他看起來有形狀,可是是真如實相所顯現的,跟業力所顯現的人身、畜生身、餓鬼身、地獄身,或者是天界天人之身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經典上就說:「色相莊嚴即是法身」。

  極樂世界莊嚴的身相等同於法身,到了極樂世界就人人平等。在娑婆世界固然有聖人、凡夫、出家、在家,根機也有上中下的差別,可是到了極樂世界就一律平等了。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就說:

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

  本來在娑婆世界就有三輩、有九品、有無量品,可是如果大家都念佛(因),到極樂世界(果)就都相同,是平等、無生、現生。現生,就是法身顯現而生;所以往生就是「捨此往彼,蓮花化生,無中生有」,不假借其他功行,法身立即顯現。

  這是有關「往生」這兩個字的涵義。

  再來,什麼是「極樂」?

  彌陀淨土的名稱有好幾種,有稱「極樂」,譬如《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都稱「極樂」;《無量壽經》稱為「安樂」或「安養」;也有稱為「妙樂」的,說明極樂世界是不可思議的樂;在《大阿彌陀經》《平等性覺經》則說是「無量光明土」;在天親菩薩的《往生論》則說極樂世界是「蓮花藏世界」;善導大師說極樂世界是「無為涅槃界」。「無為涅槃」就是佛,所以極樂世界就是佛的境界。

  為什麼會有這一些名稱呢?因為極樂世界意義很廣。因為意義很廣,功德無量,所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詮釋就有不同的名稱。不過概括來講就是這幾種。

  這一節課,我們就先講到這裡,南無阿彌陀佛。

今天所講的主題內容是「往生極樂的條件」,我先把這一篇念一遍:(《淨土宗教章》第五七頁)

往生極樂的條件

彌陀淨土再怎麼「極樂」「安樂」,如果不能令我們往生,等於畫餅充饑,毫無意義。

往生極樂的條件,依據第十八願所言: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此三十六字之中,「至心」「信樂」「欲生」「念佛」是往生極樂淨土的要素、條件,具備這四項條件,就能夠往生。

  然而這四項條件,有學者解釋得很繁瑣、很駁雜,反而令人不易明白,而不得要領。其實它的道理很簡單,很容易明白。亦即只要真正(至心)地「信受彌陀救度」(信樂),真正地「願生彌陀淨土」(欲生),真正地「專稱彌陀佛名」(念佛)。如此而已,既簡單明瞭,又易解易行。

  前提是信,極樂淨土既然那麼美好,誰不嚮往,誰不「欲生」?除非不信之人。既已「至心」的「信」,自然就有「樂」,並且至心「欲生」,此後只要專一「念佛」便可。這便已具足「信、願、行」三資糧,而最後歸結在「行」,如善導大師說「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又說「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簡而言之,「至心信樂」是因真正相信,而心生歡喜;「欲生我國」是願生彌陀淨土,由於一旦往生,必至滅度,證入涅槃,這麼殊勝美好的淨土,當然令人喜樂願生;「乃至十念」是只要念佛,不夾餘法,簡單容易,故念佛往生的淨土法門,被讚為「易行道」。

  有信就有樂,有樂就有欲生,有欲生就有念佛,有念佛就有往生;出發點在於信。

  只要「信樂」「欲生」「念佛」,必定往生;彌陀大悲,一點都不為難任何眾生。往生彌陀淨土的條件,就是這麼簡單,這麼容易,有條件等於沒條件;美好的極樂世界,白白地送給任何念佛眾生,可見彌陀的救度是「主動、平等、無條件」的。

  往生極樂的條件,再約而言之,只有二項,一是「欲生」,願生極樂;二是「念佛」,上盡一形,下至臨終之十聲、五聲、一聲、一念,亦得往生。

  「欲生」與「念佛」的前提在信,信受彌陀救度,信受極樂殊勝,信受念佛必生。既然信受而「欲生」,則「念佛」根本不是問題,只要開口念佛,有誰不能?若是啞巴,或是病人,也可以心中念佛。念佛既不是問題,往生自然也就不是問題;既然都不是問題,即是簡單、容易、淺顯,不繁瑣、不困難、不深奧,不論何人都能做到,都能達成,都能無礙往生。

  至於犯「五逆誹謗正法」者,除非至死不悔,才會不能往生。因為使逆者不逆,謗者不謗,正是佛教的精神所在,也是彌陀大慈大悲的目的。如《觀經》下品下生之五逆罪人,臨終至心念佛,當下眾罪消滅,往生極樂淨土。可見犯五逆罪,只要至心悔改而念佛,依然往生彌陀淨土。而誹謗正法者,也是如此。

  諸經中釋尊降伏外道的事蹟比比皆是,外道多有謗法者,然皈依佛陀,依教奉行,亦能入聖得果。何況五逆即含謗法,若不謗法,何來「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故五逆謗法者,除非至死不悔,否則迴心皆往,不會因為一經犯逆犯謗,就永被捨棄,不蒙救度。因此《莊嚴經》言:「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善導大師《法事讚》亦言:「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第十八願成就文說:「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往生」多麼容易,「住不退轉」多麼容易。「容易」是淨土門之所以稱為易行道的真義所在,這是彌陀威神功德的最高表現,致使十方諸佛皆共讚歎。如《大經》下卷言:

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
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無量壽佛,威神無極;十方世界,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諸佛如來,莫不稱歎。

  「威神功德」即是彌陀救度眾生的力量,力量廣大,致使十方世界任何眾生往生容易,證果容易。如此容易,諸佛怎能不讚歎、不勸往?然而眾生仍然不信,可見罪業之深,業障之重。

  有學者弘揚淨土法門,往往將易行道與難行道混為一談,把往生的條件講得很高、很難,使念佛人望洋興嘆,半途而退;不免上違彌陀發願的本懷,下誤眾生得救的機緣。其實,能使無力之人往生、絕望之人獲救,如下品下生的根機,只靠念佛,亦能遠離輪轉之鄉,還歸涅槃之界,才是彌陀佛為眾生發願的本懷,也是易行道的真正精神之所在。

  第十一願說: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九願說: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

  第十一願保證滅度,「滅度」是入涅槃,一入涅槃,則生死之苦消滅,而進入絕對安樂自在的境界,等於是成佛。

  第三十九願保證滅度之前身心快樂,無憂無苦,毫無煩惱(漏盡)。

  極樂聖眾有這兩項保證,這兩項保證就夠了,足夠滿足我們所能想像的最高希望。
  四十八願中,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第十一願與第十八願。
  第十一願保證,一旦往生極樂,全部都能成佛。
  第十八願保證,十方世界任何眾生,只要願生稱名,必定往生。
  第十八願念佛往生極樂淨土,都是化生。《大經》下卷說明「胎生」「化生」。
  胎生是:「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化生是:「明信佛智,乃至勝智,作諸功德,信心迴向。」

  第十八願念佛往生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至心信樂」當然沒有「疑惑心」,也就是「明信佛智」,「佛智」即是阿彌陀佛救度十方眾生的力量,任何眾生,只要念佛,必定往生,正是彌陀「威神功德,不可思議」之所在。「乃至十念」之念佛就是「作諸功德」,因念佛是無上功德故,而「信樂欲生」就是「信心迴向」。故相信念佛必得往生,而且念佛往生者都是化生而非胎生。

  極樂世界的眾生,其身心相狀如何?以下三段經文,略可說明:
  《大經》「依正涅槃」之文:

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
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無量壽如來會》「無差別相」之文:

極樂國土,所有眾生,無差別相;順餘方俗,有天人名。

  《大阿彌陀經》「同證涅槃」之文:

八方上下,無央數佛國,諸天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諸生阿彌陀佛國者,皆於七寶水池,蓮華中化生,便自然長大。亦無乳養之者,皆食自然之飲食。
其身體亦非世間人之身體,亦非天上人之身體;皆積眾善之德,悉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甚姝好無比。

  這一篇文字很白話、很淺顯。不過,有幾個地方需要稍微解釋一下。
  譬如,我們說極樂世界都是化生,沒有胎生,可是66頁倒數第5行就說:

第十八願念佛往生極樂淨土,都是化生。
《大經》下卷說明「胎生」「化生」。

  這裡所說的「胎生」只是譬喻,《無量壽經》下卷後面的「胎化段」,就有說明胎生與化生的因果。也就是說,如果是念佛──依第十八願的專一念佛,往生就都是化生,因為等同對阿彌陀佛沒有懷疑;如果不是專一念佛,而是要以自己所修的功德來迴向往生的話,那就是胎生。這裡所說的「胎生」並不是胎卵濕化的「胎」,而是譬喻。由於往生當下不能見佛、聞法、見諸菩薩,好像雖然已得人身,但是還留在母親的胎子裡面,還沒有生下來,尚無緣親見這個世間,因而形容為「胎」。所以「胎生」二字是一種譬喻,藉此譬喻讓念佛人能了解此中情境,進而導向專一念佛。總而言之,釋迦牟尼佛之所以要講這一段,主要是要大家曉得有這樣的不同,要我們專念彌陀的名號。

  那專念彌陀名號跟「信、疑」有什麼關係呢?「信」跟「專」是一體兩面,內心對阿彌陀佛的佛智相信,就會專念彌陀名號。阿彌陀佛的佛智是什麼意思呢?《無量壽經》有談到五個智: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乘智。這五種智歸納起來就是佛智。

  佛的智慧就是般若,所謂「真如實相、第一義空」,這對我們凡夫來講怎麼理解?怎麼接受?怎麼相信呢?其實非常容易,我們只要相信阿彌陀佛能夠救我們到極樂世界成佛就可以了;相信我們自己是怎麼樣的眾生──罪惡生死凡夫,即使出家學佛修行,沒有一個能夠斷煩惱的,更不用說破見惑,就連伏惑都很難。自古以來修行人如牛毛,修行人很多,但是證悟者、解脫者如麟角;更何況現在是末法時代,佛陀入滅已兩三千年了,隨著距離佛陀入滅的時間愈遙遠,世風如江河日下,人心愈加混濁複雜。以我們目前這樣的根機,要靠自己修行離開生死輪迴是不可能的,成佛更是遙遙無期。可是阿彌陀佛的佛智與力量,能夠很輕易的讓我們離開輪迴、往生成佛,我們這樣的相信就可以了。這就是阿彌陀佛的佛智所在。

  所以,這個佛智顯現在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能力上。佛有所謂「三種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對這三種智,也可歸為根本智與後得智;一切智就是根本智,都是講空性的智慧,也就是一切法的自性本空,所以佛的根本智就是佛的智慧,佛的慈悲救度的力量叫做後得智(含括道種智與一切種智)。

  佛的智慧顯在哪裡?顯現在慈悲的救度、光明的救度,佛的慈悲與光明都是佛智的顯現。智慧也好,慈悲也好,都是一體之兩面;而佛的智慧是體,佛的光明是佛智的外相,智慧也好,光明也好,體跟相也是一體的。所以佛智顯現在彌陀救度眾生的功能利用之上,我們相信佛能夠救度十方眾生,只要往生極樂世界就能成佛,這樣等同相信佛智;退一步說即使這樣的道理理解不來,但只要能夠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專念就等同相信,自然就「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了。

  所以,信就不疑,信就會專;如果不完全靠阿彌陀佛,或者是一半靠阿彌陀佛,一半靠自己,那表示對阿彌陀佛還不夠相信,認為阿彌陀佛力量不夠,必須自己再加一把力,修這個、修那個來加以迴向,阿彌陀佛才救得起我,這樣就是等同疑惑佛智了。

  如果真的相信阿彌陀佛,就會「全身靠倒,通身放下」,專念他的名號。為什麼?這一句名號跟世間的名號是不一樣的,世間都是「假名施設」的,但這一句名號跟阿彌陀佛是「名體一如」──名即是體,體即是名;阿彌陀佛的本體跟他的名號是一樣的。所以這一句名號具有阿彌陀佛因地所有修行的功德,以及果地成佛正覺的所有力量,因此「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也叫做「萬德洪名」。可以說,這六字是阿彌陀佛功德的結晶,名就是體,體就是名。

  為什麼有這樣的功能呢?因為佛的境界能夠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有形無形一切萬物融通無礙,不相阻隔,所以這一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本身。

  離開這一句名號,我們去哪裡找阿彌陀佛?跟阿彌陀佛接觸呢? 

  阿彌陀佛如果沒有這一句名號,他怎麼能夠救度眾生?讓眾生能夠理解、讓眾生能夠接觸呢?

  佛身是法身,法身無形象、不可思議、不可稱說、不可形容;但是要救度眾生必須要示現一個形象,以阿彌陀佛來講,分為法性法身與方便法身,法性法身是他的本體,方便法身就是這一句名號。這裡所說的「方便」與正直捨方便的「權巧方便」是不一樣的內涵,這裡所說的方便是就救度眾生來講的,所以這一句名號也是法身。因此,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體,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接受彌陀的救度,等於接受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成佛,如果沒有佛的功德,怎麼能夠往生?怎麼能夠成佛呢?如果靠我們自己,老實講,我們會修行嗎?我們所修的行都是有漏的、雜毒的,曇鸞大師說:

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是故名不實功德。

  人跟天的善惡因果,從佛的立場來看都是顛倒、虛偽、雜毒、有漏的。極樂世界是無量光明土,是阿彌陀佛的智慧之土,也是無為涅槃的境界,要進入那種境界,靠我們有漏、虛假不真的功德的迴向怎麼進去?都必須要靠阿彌陀佛的力量,這個叫做「明信佛智」,也就是第十八願所講的「至心信樂」。

  那麼第十八願講:「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這四個是積極的條件,而「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是消極的限制。條件雖說有四,但其實就是一個念佛。念佛很簡單、很容易,有心就能夠念佛,阿彌陀佛並沒有規定我們要怎麼樣的念,也沒有說要念到怎麼樣,如果阿彌陀佛救度我們還有一個門檻標準的話,這樣豈不顯示阿彌陀慈悲不夠,智慧不足?

 

  一問:得以往生的主因和助緣有哪一些?

  答:往生的主因是什麼?在一句佛號中,主因、助緣統統包含在裡面了,也就是「專稱彌陀佛名」。為什麼?根本願──第十八願只有講到念佛,沒有講到其他;所以我們只要專一念佛,百分之百必定往生。因為念佛往生是阿彌陀佛根本願,是釋迦牟尼佛保證的,也是祖師所肯定的,就結論來講是這樣。

  至於背後的道理,可能大家要多了解一些淨土教理,也就是所謂的「聞、思、修」。聽「聞」了教理之後,進一步必須如理如法深入「思」維,這樣經文才能入心,而成為信心;那「修」呢?在淨土門很簡單,就是念佛,而且沒有標準。彌陀要救的是十方眾生,十方眾生怎麼可以有一個相同的標準呢?只要有個什麼標準,一定有的人達得到,有的人達不到;所以如果一定要有個標準,那佛就不能夠平等普度一切眾生,就不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了。

  所以,主因與助緣,都在於「專稱彌陀佛名」。

  四十年前,我初學佛時看很多經書,那時候我學兩門,一門是禪,早晚參禪打坐,一門是念佛。我當時是存著「偷心」,怎樣的偷心呢?我想:不開悟也往生,能往生又能開悟那更好,心想這樣就可以萬無一失了。但最後,還是捨掉禪,專歸淨土。這就好像在山上要抓兔子,心裡想兩隻都抓,也跑東、也跑西,這樣到最後恐怕會連一隻都抓不到。何況專修淨土的話,禪就在裡面了。

  而且,老實說,開悟的人有幾個?再者,即使大徹大悟了,煩惱全都斷了嗎?煩惱只要還沒有完全斷盡,就不可能離開輪迴。所以歷代以來,就有不少大徹大悟,修得很好,卻又投胎轉世,而且一世不如一世的例子很多。永明延壽禪師的《四料簡》就說: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磋路,陰境忽現前,瞥爾隨他去。

  不過,我當時的念佛還不是遵循善導大師的思想,而是一般所認為的,要有主修跟助緣,念佛是主修,但還是要兼帶累積其他功德為助緣為輔助來迴向。等於說念佛是正因,其他的功德是助業,而且這個正因還必須要有相當的禪定功夫,當初的理解都是這樣,主持佛七為別人講的時候也是強調這樣。其實,這完全是錯誤的解釋。

  往生的正因只有一個,就是「專稱彌陀佛名」,所有往生的功德都在六字名號裡面。因為如果念佛不能往生,彌陀他就不成正覺;彌陀十劫前已成正覺了,所以念佛就必定能往生,這是釋迦牟尼佛出廣長舌相保證的。

 

  二問:有人說不可帶業往生,必須消業方可往生。請問您怎麼看?

  答:消業往生或帶業往生這個問題,大概是在民國70年間(1980)的時候所引起的論諍。當時陳健民居士組織了一批學生查經,查出一個結論說往生淨土不是帶業往生,必須消業往生,而且也出書。這個論點一提出來就引起佛教界的反彈,認為如果要消業才能往生的話,那有誰能往生?所以必須是帶業往生。這個問題,當時異說紛紜,不過現在已沒有人再談這個問題了。

  好,我們先就結論來回答,其實不是帶業往生,是消業往生。那業誰來消?只要專稱彌陀佛名,阿彌陀佛的佛智與悲願就能消我們的業,如前面所引用善導大師《法事讚》所說:「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此外善導大師《般舟讚》也說:「謗法闡提行十惡,迴心念佛罪皆除。」由結論來講是這樣。

  差別在於,那個時候一般所謂的消業,是認為必須靠自己修行的功德力量消業,也就是靠自己的修行達到業盡情空,如此高不可及的條件,當然佛教界就反彈了,因為我們肯定消不了自己的業障,那這樣都不能往生了。可是自古以來,譬如《淨土聖賢錄》所記載的往生事蹟一千多件,另外沒有記載的更多,他們難道沒有往生嗎?是消業往生,而不是帶業往生,業是阿彌陀佛為我們消的,而不是念佛人靠自力消自己業的。因為極樂世界是無為涅槃境界,如果不是依靠阿彌陀佛的弘願力與功德力消業,九法界一切眾生是無法往生的。

  再者,業是真的還是假的?世人作夢,夢是真的還是假的?

  所謂「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一醒過來,夢中無論是苦或樂,百年的夢、千年的夢,一剎那間就全沒有了。那夢中的善業、惡業到哪裡去了?它沒有體性,本來就是空的嘛!其實時間也好,空間也好,都是我們凡夫的妄想;還有萬物,我們看萬物有差別相,那是因為我們凡夫的煩惱所顯現的,以佛的眼光來看的話,哪有所謂的萬物,一切都是一體的。

  這個都有理論根據,因為時間的關係,今天無法深入細談這部分,大家多看淨土宗的叢書就能明瞭。

 

  三問:很多大德提倡持戒念佛,而且日本淨土宗則認為念佛無須持戒。請問您怎麼看?

  答:就往生來講,往生的正因只有一個──念佛,不夾帶持戒念佛,也不夾帶禪修念佛或者教理念佛、定慧念佛、菩提念佛……,如果必須夾帶條件的話,阿彌陀佛如何平等救度十方眾生呢?

  只是,這裡有一個誤區,有人誤解,認為:既然強調念佛,就表示不用持戒、不要禪定、不要深入經藏。怎麼會做這樣的解釋呢?如此解釋很離譜,好像除了念佛,其他都不用做了,如果這樣,那要不要吃飯?要不要穿衣服?其實彼此是沒有衝突的。

  念佛是就往生來講的,而持戒是就每一個人應盡的本分來講的。譬如在家眾,如果受五戒、菩薩戒,那就要守他已受的戒;出家眾有比丘戒、比丘尼戒,也都應隨個人的本分而持戒。而且學佛的人本身都必然有一種向上、向善、向淨、去惡行善、修身養性的心,同時要淨化社會、服務人群,要發菩提心、勸進行者,這些跟往生根本是兩碼事。

  簡而言之,念佛是就往生來講的,其他這一些是做人的本分來講的。所以不是強調念佛,就表示不持戒,甚至可以破戒,不是這樣的。而且念佛者更能體會佛的慈悲,阿彌陀佛如何愛我們,我們也就如何愛人;阿彌陀佛如何為我們,我們也如何為人。而且我們之所以求生極樂世界難道是因為逃避或者去那裡享樂嗎?都不是,是為了更有能力來救度眾生,所以才發願往生極樂世界。有一句話說:「不怕不會說法度眾生,只怕不成佛」,因為成佛就自然會說法度眾生;進一步說,不怕不成佛,只怕不往生淨土,因為一旦往生淨土就一定成佛。

 

  四問:既然往生都是化生,怎麼解釋「九品」呢?

  答: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中沒有提到九品,第十八願內也沒有九品之說,但是《無量壽經》有說到「三輩」,《觀無量壽經》也有說到「九品」,但不管是三輩或九品,都是一樣的,約而言之是三輩,展開就是九品,再展開就是八十一品,再進一步展開就是無量品。

  那為什麼會說三輩九品呢?是就兩方面:

  一方面是就還沒有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根機來講輩品。譬如出家眾,以三輩來講就是在上輩;那在家眾分有能力跟沒能力的,就是在中輩跟下輩;再展開的話就有善、惡,所以就有九品、八十一品、無量品。這一些輩品,如果以他們的身分(根機)所修而迴向往生的話,就是胎生。所以三輩九品就是胎生。

  那如果三輩九品這些種種身分,他們都專一念佛,就沒有輩品、沒有胎生,全部是化生了。也就是說,出家眾、在家眾,根機高、根機低,任何的人都專一念佛,都信靠阿彌陀佛的力量,這樣往生的話就像曇鸞大師所講的:

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

  在娑婆世界本來有三輩、九品、無量品,到了極樂世界統統沒有這一些,連概念都沒有,都是平等的進入法身了。既已進入法身,連一品都沒有,哪還有什麼三輩、九品呢?

  另一方面,三輩九品跟胎生是相對的,那為什麼說上品上生到那裡就花開見佛?其實上輩也是化生,只是時間長短差別而已。胎生說五百歲不見佛聞法,五百是一個數目的概念,那九品就有詳細的時間,有一宿花開,有一日一夜,有四十九天,有六劫、十二大劫……,這些數目跟五百都是一樣的,只是一個概念數目而已。在經典上也常常有五百、五百……這一類敘述,「五」是一個數目,不多不少、大概的一個數目性,所以跟九品是一樣的內涵。

  佛無定法可說,都是隨眾生的根機而說的,所以,說五百、說九品也是隨順眾生的根機,性質是都一樣的,目的是要引導三輩九品、無量品的眾生都來專念阿彌陀佛,這樣就沒有那一些輩品了;到了極樂世界統統化生,統統花開見佛,都能證無生。這是輩品所蘊含的深義。所以,所有都要回歸到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

  簡單地講是這樣,但背後的理論根據有很多。由於時間的關係,不能一一引經據論,這一節就講到這裡。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