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講演

  1. 與韓國法師談話並接受依止
  2.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下)
  3.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上)
  4. 阿彌陀經是在說什麼?
  5. 2024龍年新春講話
  6. 皈依開示(2023年11月11日新營)
  7. 慶祝彌陀聖誕暨淨嵩法師往生二十周年紀念講話
  8. 2023中元開示
  9. 剃度開示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2023年8月30日)
  10. 皈依.五戒.剃度開示(2023年7月18日)
  1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三)
  12.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下)
  13.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上)
  14. 2022中元開示
  15.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6.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7. 為淨土宗志工幹部講話
  18. 清明節慎終追遠與念佛(2022年清明節開示)
  19. 念佛超度之勝益
  20.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2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二)
  22.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一)
  23.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必得超絕去
  24.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5.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6.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7. 2021中元念佛超薦法會開示
  28.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9.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30. 2019年彌陀誕開示
  31. 2020中元法會開示
  32. 志工四喻
  33. 人生是苦
  34. 生命無常三根本
  35. 兩種深信、觸光柔軟、感恩歡喜
  36. 剃度開示(2019年7月7日)
  37. 中元節開示(2019)
  38. 剃度開示(2019年5月12日)
  39. 豬年話豬
  40. 剃度開示(2018年7月31日)
  41. 淨土宗──往生淨土成佛宗
  42. 受戒與持戒
  43. 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
  44. 剃度開示(2018年3月24日)
  45. 二種成佛法
  46. 橫超的淨土法門
  47. 往生與預知時至
  48. 剃度及皈依開示(2017年9月19日)
  49. 往生極樂的條件(下.問答)
  50. 剃度開示(2017年8月18日)
  51. 往生極樂的條件(中)
  52. 往生極樂的條件(上)
  53. 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佛成佛
  54. 四十八願分類歸結
  55. 彌陀願心的根源
  56. 淨土宗的結論──宗旨四句偈
  57. 大慈悲五要點
  58. 慈心法門
  59. 念佛不妄語
  60.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脫離輪迴之上
  61. 淨土宗的根源
  62. 真正的孝行──託父母於阿彌陀佛
  63. 為何吃素?
  64. 略談佛教的意義與淨土宗之殊勝
  65.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66. 愛與佛命
  67. 不請之友
  68. 歲末聚餐對僧眾的談話
  69. 學佛的目的
  70. 說愛(二)
  71. 說愛(一)
  72. 念佛名號 學佛愛心
  73. 心平氣和 無住生心
  74. 念佛超度 三塗眾生
  75. 澳門淨土宗學會 讚頌辭
  76. 「以誠感人」的意涵
  77. 第一屆淨土宗志工研習會勉言
  78. 慧淨法師除夕團拜電話致辭
  79. 在心、在緣、在決定
  80. 佛教點燈的意義
  81. 念佛的方法與要領
  82. 念佛成佛的原理
  83. 佛在何處?
  84. 志工服務精神的內涵
  85. 淨土行人應具備的根本知見
  86. 慈悲的救度
  87. 念佛生蓮
  88. 三塗眾生 念佛往生
  89. 信受彌陀救度
  90. 為新戒比丘開示
  91. 歸依勸囑
  92. 念佛的音調與心態
  93.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94. 「澳門彌陀共修會落成法語」略講
  95. 厭穢欣淨 切願往生
  96. 初機念佛群疑問答
  97. 簡介淨土宗專純念佛的道風及心態
  98. 淨土法門 理事互含
  99. 初學淨土法門應有的認識
  100. 念佛人的「本尊」
  101. 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
  102. 念佛即圓滿悲智功德
  103. 〈人有實德,天有奇報〉一文的啟發
  104.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5. 如何真正圓滿人生的目的
  106. 萬行不憑憑念佛(二)
  107. 萬行不憑憑念佛(一)
  108.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終直入涅槃城
  109. 彌陀名號 不可思議
  110. 守愚念佛 彌陀住頂
  111. 阿彌陀佛的救度
  112. 一切眾生 皆有佛性
  113. 念佛方能消宿業
  114.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5. 阿彌陀佛 是何等佛
  116. 以佛為念 以淨為歸
  117. 念佛眾生 攝取不捨
  118. 乘本願船 登涅槃岸
  119. 淨土法門 萬法歸宗
  120. 世間虛假 唯佛獨真
  121. 一心念佛 無疑無雜

法義開示

  1.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三)
  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二)
  3.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一)
  4.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
  5.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九)
  6.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八)
  7.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七)
  8.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六)
  9.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五)
  10.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四)
  11.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三)
  12.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二)
  13.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一)
  14.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
  15. 彌陀淨土的特色-超
  16. 《觀無量壽經》概說(九)
  17. 《觀無量壽經》概說(八)
  18. 《觀無量壽經》概說(七)
  19. 《觀無量壽經》概說(六)
  20. 《觀無量壽經》概說(五)
  21. 善導淨土教理的核心
  22. 淨土宗帶三法數
  23. 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24. 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25.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五)
  26.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四)
  27.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三)
  28.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二)
  29.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一)
  30. 《觀無量壽經》概說(四)
  31. 《觀無量壽經》概說(三)
  3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
  33. 《觀無量壽經》概說(一)
  3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七)
  3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六)
  3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五)
  3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四)
  3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三)
  3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二)
  4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一)
  41.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
  42.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九)
  43.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八)
  4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七)
  4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六)
  4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五)
  4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四)
  4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三)
  4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二)
  5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禮開示
  54. 「彌陀三約定」
  55. 為新戒弟子開示
  56. 淨土宗「四不」
  57. 《無量壽經》大意(九)
  58. 《無量壽經》大意(八)
  59. 《無量壽經》大意(七)
  60. 《無量壽經》大意(六)
  61. 《無量壽經》大意(五)
  62. 《無量壽經》大意(四)
  63. 《無量壽經》大意(三)
  64. 《無量壽經》大意(二)
  65. 《無量壽經》大意(一)
  66. 《無量壽經》概說(續)
  67. 《無量壽經》概說
  68. 淨土宗特色略說
  69. 淨土宗宗旨略說
  70. 略說淨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禮開示
  72. 自信教人信 擔當向前行
  73. 成佛何時、極樂何處、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價值與意義
  75. 略說彌陀名號之義
  76. 為什麼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77. 淨土宗是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
  78. 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
  79. 龍樹菩薩往生安樂國
  80. 華光出佛
  81. 彌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場的靈魂
  83. 不問罪福 念佛皆生
  84. 彌陀誕辰念彌陀 (二)
  85. 彌陀誕辰念彌陀(一)
  86. 「名號的功德」與「念佛的利益」
  87. 「《大經》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極樂安身實是精
  89.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90. 相勸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略講
  92. 口稱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與佛,機法一體
  94. 淨土法門的大根大本
  95. 何謂「一心不亂」?
  96. 略談念佛方式與莊嚴道場
  97. 極樂無為涅槃界
  98. 如何真正紀念「彌陀聖誕」
  99.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
  100. 為迴龍寺常住僧眾開示
  101. 淨宗宗旨與敦倫盡分
  102.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略講
  103.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問答)
  104.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開示)
  105. 淨土宗的幾個名詞略釋
  106. 成佛如林的法門
  107. 善導大師-《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
  108. 善導大師-略說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109.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五)
  110.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四)
  111.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三)
  112.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二)
  113.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114.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四)
  115.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三)
  116.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二)
  117.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一)
  118.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四)
  119.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三)
  120.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二)
  121.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說
  123.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二)
  124.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一)
  125.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三)
  126.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二)
  127.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一)

宗風

  1. 宗風學習(七)
  2. 宗風學習(六)
  3. 宗風學習一~五

臨終開示

  1. 臨終的殷切勸導叮囑
  2. 娑婆旅程盡,辭別歸蓮鄉
  3. 信順彌陀救度

訪問篇

  1. 輔仁大學宗教系所師生參訪慧淨法師記
  2. 傳承的路_與越南團法師談話

問答

  1. 為善導寺幹部蓮友開示(問答)
  2. 他力與因果,有矛盾嗎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隨緣的念佛?
  4. 如何從自覺愚惡契入彌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蓮友問
  6. 於弘願寺答僧眾問

第十八願善導釋

  1.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十)
  2.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九)
  3.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八)
  4.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七)
  5.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六)
  6.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五)
  7.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四)
  8.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三)
  9.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二)
  10.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一)
  11.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
  12. 第十八願善導釋(九)
  13. 第十八願善導釋(八)
  14. 第十八願善導釋(七)
  15. 第十八願善導釋(六)
  16. 第十八願善導釋(五)
  17. 第十八願善導釋(四)
  18. 第十八願善導釋(三)
  19.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
  20. 第十八願善導釋(一)

淨土法門的核心

  1.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十)
  2.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九)
  3.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八)
  4.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七)
  5.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六)
  6.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五)
  7.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四)
  8.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三)
  9.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二)
  10.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一)
  11.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
  12. 淨土法門的核心(九)
  13. 淨土法門的核心(八)
  14. 淨土法門的核心(七)
  15. 淨土法門的核心(六)
  16. 淨土法門的核心(五)
  17. 淨土法門的核心(四)
  18. 淨土法門的核心(三)
  19.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
  20. 淨土法門的核心(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四、憶與念
  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著不能忘
  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二、閉關念佛的苦惱者
  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一、念佛先要認識佛
  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現往東方的佛
  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令眾成佛的佛
  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使凡入報的佛
  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報身報土的佛
  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諸佛證誠的佛
  1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臨終來迎的佛
  1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親近增上的佛
  1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身心無礙的佛
  1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息三塗的佛
  1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無礙的佛
  1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唯攝念佛的佛
  1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名號的佛
  1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名體一如的佛
  1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
  2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
  2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為作大安的佛
  2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召喚眾生的佛
  2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不擯眾生的佛
  2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代眾受苦的佛
  2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以身為質的佛
  2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2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2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主動救度的佛
  3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獄的佛
  3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眾生的佛
  3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阿彌陀佛,是一尊為大施主的佛
  3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八)
  3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七)
  3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六)
  3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五)
  3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四)
  4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三)
  4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二)
  4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一)
  4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
  4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九)
  4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八)
  4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七)
  4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六)
  4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五)
  4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
  5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
  5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
  5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一)
  5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目錄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佛教點燈的意義

       ──慧淨法師2014年2月2日(大年初三)於弘願念佛會開示

 

 

       春節期間,一般佛教寺院都會舉辦法會,比如拜三千佛,或是其他的懺會,但也有很多寺院,尤其是修習淨土法門的寺院,會舉辦念佛法會,很多佛教徒,都會利用這段假期到佛寺參加各種活動。如果是一般民間信仰的話,往往都會到廟宇或寺院燒香、拜佛,或者點平安燈、光明燈、安太歲,期盼佛菩薩或者神明保佑,使他們這一年身體健康,平安吉祥,能夠萬事如意,逢凶化吉、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對我們學佛的人──尤其是念佛人來說,所謂「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在三百六十五天的第一天,當然也是先到佛前供養佛、念佛,一年就從供佛、念佛開始。不過,既然是每一天的生活都從念佛開始,也就無所謂過年的第一天要到寺院去拜佛、供佛、念佛,因為幾乎天天都是過年的第一天。

 

       因為每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所以每一天,阿彌陀佛肯定都跟我們同出同入,護佑著我們,使我們平安,使我們增福慧、消業障,讓我們能夠相應於我們身分而滿我們的願。

 

       一天的生活怎樣從念佛開始呢?早上眼睛一睜開,或者先坐在床鋪上靜坐念佛;或者刷牙洗臉之後,到佛堂上香,然後在佛堂念佛;或者找一個比較舒適的地方靜坐念佛。

 

       我常常強調,早上有三淨(靜):心神寧靜、空氣清淨、環境安靜。我也建議大家儘量以打坐方式來念佛,因為身體能夠不動,心就比較容易寂靜;以寂靜的身心持念彌陀洪名,最能夠養成習慣,最能夠獲得寂靜的體會。坐久了,也可以到外面去呼吸新鮮的空氣,到外面去調節坐久的身體,但依然不離開念佛,行住坐臥都是一句佛號,念念不捨,念念相續,所謂淨念相繼。當然,如果不能打坐的話,也可以經行念佛、拜佛念佛,或者「行、拜、坐」互相調整。

 

       一天當中如果有時間,可以重複這樣做,這樣就能養成念佛的習慣,也能夠跟阿彌陀佛的本願相呼應。當然,我們的往生完全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阿彌陀佛的功德、阿彌陀佛的佛力;而阿彌陀佛的願力、功德、佛力都在這句名號當中,只要專稱彌陀佛名便可獲得阿彌陀佛願力的加持與救度。只是養成這樣的念佛習慣,會更法喜的念佛。

 

       大家在大年初一就到念佛會精進念佛,可說比一般人到廟宇燒香、供佛、拜佛,在意義、功德上都來得殊勝。第一天我們這裡也有「傳燈供佛」,但這裡的傳燈供佛跟一般到寺院點平安燈,意義、目的是不一樣的。當然,所謂「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這十種供品來供佛都有功德,都能獲得佛菩薩的護佑,可是對我們念佛人來講,我們供燈也好,供花、供香,乃至任何的供品來供養佛,都不是為了求佛,而都是感恩佛,這一點與一般人的心態是不一樣的。

 

       一般人虔誠點平安燈能夠獲得平安,但也隨著他虔誠心的深淺,以及本身福報的大小、業障輕重而有不同的感應。但如果我們虔誠念佛的話,則必然會得到彌陀適如其份的護佑與消災延壽,這主要是因為我們是靠佛的力量;因為我們平日就靠佛、念佛就已得到佛的護佑,此時供佛,只是藉有形的物質來表達無形的感恩之心,所以,這與一般人的點平安燈,祈求這一年的平安,在心情與成效是很不同的。

 

       真正的供養在無形的內心,不是有形的物質。經典上說:「自燈明,法燈明。」「自燈明」,以自己本身的佛性為燈、為光明,依靠自己佛性的光明;「法燈明」,法就是佛法,以佛法為燈、為光明,依靠佛法的燈明,不依靠任何,不依靠其他,這是一般學佛人供燈的目的。因為燈本身就是光明,光明象徵著智慧,有了智慧就能夠破除愚痴的黑暗,所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慧能破萬年愚。」我們以燈、以光明來供佛,這是藉此因緣提醒我們自己點燃智慧心燈,因為佛本身就有光明了,而且佛光照天照地,遍滿宇宙,充塞法界,不需要我們為他點燈他才有光明。

 

       古代沒有電燈,晚上都必須要點油燈,一方面使大殿明亮,一方面也使人能夠瞻仰到佛像的慈悲莊嚴,而生起恭敬禮拜之心;甚至晚上在外面點一盞燈,就能夠為來來往往的旅行者照亮前途,所以有了燈光就不會模糊,有了燈光就不會走錯路,有了燈光就有了前途。因為燈,所以有光明,並給前途帶來了希望;燈有溫暖,讓人感受到滿滿的幸福,這是另一個燈的涵意。

 

       「燈」象徵著智慧,因此經典中說佛的光明是佛智的外顯。

 

       一般人點燈供佛,一方面是求佛加持、保佑,一方面也希望藉著供佛的功德開啟智慧,破除愚癡。這個愚癡並不是一般講的智商低,沒有學問,而是指對宇宙人生真相的無知。但是,對我們念佛人來講,一切都是靠彌陀的救度,功德完全都在這一句名號當中,不在名號之外再去追求任何的功德。

 

       所以,善導大師要我們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即使是供香、供花、供燈,也不離開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完全依靠彌陀的功德。因為這一句名號已是萬德洪名,所有的功德──供花的功德、供燈的功德、供香、供茶……種種供養的功德就統統在裡面了;乃至三藏十二部的功德、十方諸佛的功德、一切菩薩的功德、八萬四千陀羅尼的功德,都含藏在這句名號當中。所以不離開名號,也無所祈求,這是我們念佛的人必須要了解的。

 

       前面講「自燈明,法燈明」,以佛法為我們的智慧,以佛法作為佛種來點起我們自性的智慧,點亮我們心靈的光明。一切法不離自性,所謂「何其自性,本自具足」,只是我們的佛性被貪瞋癡、妄想煩惱蓋住、分別執著蓋住,必須藉由佛法的智慧來破除我們愚癡的執著,顯發我們自性的明燈。

 

       當然,本身如果有德行的話,自己本身就有光明,可是我們深知自己完全無能為力,一定要以佛法的燈種來點亮我們自性的明燈──點什麼燈呢?點一盞「對彌陀恭敬信順」的燈;點一盞「恩慈體貼、謙卑柔和」的燈;點一盞「敦倫盡份、閑邪存誠」的燈;點一盞「奉公守法、為世良民」的燈;點一盞「不說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不較是非」的燈;點一盞「慈念眾生,加厚於人」的燈;點一盞「凡事為他人著想,凡事肯吃虧不計較」的燈;點一盞「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的燈……。──點燈的意義就在這裡。只要我們這些燈點明了,自然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一整年都會吉祥平安、萬事如意。我引一件故事來說明。

 

       北宋時代,有一位顯赫有名的宰相呂蒙正,呂蒙正小時候家中非常貧困,幼時被父親遺棄,與母親相依為命,不但是家無恆產,連住的地方也沒有,只能借他人廢棄的破窯洞為居所,靠著討飯過日子。呂蒙正小時候很乖巧也很懂事,幫忙母親挖野菜、撿木柴,幫母親討飯,為母分憂。同時也很好學,經過村莊學校的門前,聽到裡面學生朗朗的讀書之聲,就倚在門外傾聽,然後把所聽到的背下來。這樣一天過一天,無形中也在累積學問。

 

       由於他母親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存著一顆仁慈、厚道、與人為善的心,利用空檔之餘,免費幫忙村莊的人洗衣服啦,織綿布啦,縫衣線啦,因此得到村莊眾人的愛戴,所以大家也都很樂意幫助他們。尤其是當地有一寺院叫做木蘭寺,裡面的出家眾對他更是疼愛有加,不但讓呂蒙正到寺院裡吃三餐、讀書,即使到了晚上,也允許他利用佛前的佛燈來看書。這樣經過一段的勤學苦練,呂蒙正本身的學業、品德都迅速增長。

 

       呂蒙正的母親她教子有方,尤其對這個孤兒非常的疼惜,每天晚上不管多晚,她都站在破窯洞的前面翹首望著兒子歸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呂蒙正的母親發現每一天晚上都有兩盞燈籠送著呂蒙正回來,一開始以為是出家眾護送的,後來才發現並不是,因為到了窯洞前面,既沒有見到人影,而且燈籠也就自動消失了,每天晚上都這樣。呂蒙正他並沒有看到,他只覺得是月光朦朧,因為有了月色,所以天色不黑。母親當然心明如鏡,曉得這是兒子不僅學業有成,也是德望所歸,因此就更加注意教導呂蒙正。

 

       有一天夜晚,呂蒙正過了平日還家的時間還沒有回來,母親焦急的盼望著,已經打了四更,過了五更天就要亮了,這時才看到寺院的方向有一個人影緩步而來,頭上只有一盞燈籠護送著,不像以前是兩盞燈籠。這個時候他母親的心中已經明白了七八分了。等到呂蒙正回到家,母親就叫呂蒙正跪下,並且聲嚴厲色的責問:「今天你有沒有做錯了什麼?你為什麼這麼晚才回來呢?」呂蒙正是一個很老實的人,對母親尤其孝順,因此就如實的稟告說:「夜深人靜正趕著回來的時候,隔壁村一位姓謝的無賴攔住了我的去路,說他懷疑自己的太太跟別人有私通,非得要我幫他寫一封休書不可。我當時不答應,可是他軟磨硬泡,死賴活纏,萬般無奈之下只好為他寫了,我才能夠脫身回來,因此才回來這麼晚。讓母親大人掛念,實在是兒子忤逆不孝,萬望母親能夠饒恕原諒。」

 

       他母親一聽,頓時明白了一切。告訴呂蒙正說:「你呀!真是有失德行。為人要時時處處做好事、行善事,寧拆十座廟,不破一樁婚。你年紀輕輕,不懂得是非曲直,更不曉得他人之家常瑣事與家裡長短,青紅皂白辨不清,如果壞了良心,冤枉了好人,出了人命,豈不是鑄成了大錯嗎?」這一席話講得呂蒙正茅塞頓開,還不等天亮,立刻跑到隔壁村去找那一位謝無賴,跟他說休書上有錯誤的地方,要更正一下。當拿到這一封他所寫的休書的時候,立刻把它撕得粉碎,向謝無賴道歉,就謝絕了這一回事。當呂蒙正又趕回到破窯的時候,母親遠遠的看見兒子的身前身後,又亮起了兩盞紅燈。

 

       這顯示什麼?「神燈是伴隨著德行」,一個有德行的人,不必向神明點燈,本身就有燈;如果懷抱著邪惡、不正的念頭來求佛菩薩、求神明,那根本不相應,不可能達到效果。有句話說:「神明存在於正直之心」,我們只要「正心誠意」,本身就是神明。所以府城隍廟兩旁的對聯就說:「舉念奸邪,任你燒香無益;存心正直,見我不拜何妨?」

 

       一個受三皈依的人,自然有三十六位善神保護;一個清淨持守五戒的人,也有二十五位善神保護,能夠這樣,經過廟宇的面前,反而神明都要立身來禮拜,因為你的身旁有很多菩薩善神護佑著。

 

       以我們念佛人來說,一切功德都來自於彌陀,況且我們即使五戒也守持不清淨,即使呂蒙正這樣的先賢大德,他的德行我們也無法與他相比,那怎麼辦?只有靠阿彌陀佛。

 

       經典上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只要我們念佛,就有佛光來照我們,不只是兩盞神燈而已。

 

       又說:

念佛人有四十里光明燭身,魔不能犯。

 

       這四十里是一種表達方式,並不是局限於數目上的四十里,意思是只要我們念佛,就有滿宇宙的光明照在我們的身上。協會已將「念佛放光」的感應故事輯成一本隨身書,大家可以利用時間看一遍,不僅能增加我們念佛的信心,更可以讓我們打自內心歡喜念佛。

 

       其實每個人都有光明,善心有光,惡心也有光,只是惡的人光是黑暗的光,善的人隨著善心的大小,光明的熾盛度也顯現出大小的差別。不只是人有光明,動物、植物也都有光明,凡是一切活著的,都會有光,都會有溫暖。知道這樣的道理,就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儘量自淨其意,散發我們自性的佛光,同時一方面也專一虔誠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讓阿彌陀佛的光明跟我們的光明,我們的光明跟阿彌陀佛的光明「燈燈相照,光光互融」。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