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講演

  1.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下)
  2.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上)
  3. 阿彌陀經是在說什麼?
  4. 2024龍年新春講話
  5. 皈依開示(2023年11月11日新營)
  6. 慶祝彌陀聖誕暨淨嵩法師往生二十周年紀念講話
  7. 2023中元開示
  8. 剃度開示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2023年8月30日)
  9. 皈依.五戒.剃度開示(2023年7月18日)
  10.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三)
  11.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下)
  12.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上)
  13. 2022中元開示
  14.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5.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6. 為淨土宗志工幹部講話
  17. 清明節慎終追遠與念佛(2022年清明節開示)
  18. 念佛超度之勝益
  19.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20.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二)
  2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一)
  22.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必得超絕去
  23.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4.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5.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6. 2021中元念佛超薦法會開示
  27.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8.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29. 2019年彌陀誕開示
  30. 2020中元法會開示
  31. 志工四喻
  32. 人生是苦
  33. 生命無常三根本
  34. 兩種深信、觸光柔軟、感恩歡喜
  35. 剃度開示(2019年7月7日)
  36. 中元節開示(2019)
  37. 剃度開示(2019年5月12日)
  38. 豬年話豬
  39. 剃度開示(2018年7月31日)
  40. 淨土宗──往生淨土成佛宗
  41. 受戒與持戒
  42. 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
  43. 剃度開示(2018年3月24日)
  44. 二種成佛法
  45. 橫超的淨土法門
  46. 往生與預知時至
  47. 剃度及皈依開示(2017年9月19日)
  48. 往生極樂的條件(下.問答)
  49. 剃度開示(2017年8月18日)
  50. 往生極樂的條件(中)
  51. 往生極樂的條件(上)
  52. 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佛成佛
  53. 四十八願分類歸結
  54. 彌陀願心的根源
  55. 淨土宗的結論──宗旨四句偈
  56. 大慈悲五要點
  57. 慈心法門
  58. 念佛不妄語
  59.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脫離輪迴之上
  60. 淨土宗的根源
  61. 真正的孝行──託父母於阿彌陀佛
  62. 為何吃素?
  63. 略談佛教的意義與淨土宗之殊勝
  64.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65. 愛與佛命
  66. 不請之友
  67. 歲末聚餐對僧眾的談話
  68. 學佛的目的
  69. 說愛(二)
  70. 說愛(一)
  71. 念佛名號 學佛愛心
  72. 心平氣和 無住生心
  73. 念佛超度 三塗眾生
  74. 澳門淨土宗學會 讚頌辭
  75. 「以誠感人」的意涵
  76. 第一屆淨土宗志工研習會勉言
  77. 慧淨法師除夕團拜電話致辭
  78. 在心、在緣、在決定
  79. 佛教點燈的意義
  80. 念佛的方法與要領
  81. 念佛成佛的原理
  82. 佛在何處?
  83. 志工服務精神的內涵
  84. 淨土行人應具備的根本知見
  85. 慈悲的救度
  86. 念佛生蓮
  87. 三塗眾生 念佛往生
  88. 信受彌陀救度
  89. 為新戒比丘開示
  90. 歸依勸囑
  91. 念佛的音調與心態
  92.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93. 「澳門彌陀共修會落成法語」略講
  94. 厭穢欣淨 切願往生
  95. 初機念佛群疑問答
  96. 簡介淨土宗專純念佛的道風及心態
  97. 淨土法門 理事互含
  98. 初學淨土法門應有的認識
  99. 念佛人的「本尊」
  100. 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
  101. 念佛即圓滿悲智功德
  102. 〈人有實德,天有奇報〉一文的啟發
  103.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4. 如何真正圓滿人生的目的
  105. 萬行不憑憑念佛(二)
  106. 萬行不憑憑念佛(一)
  107.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終直入涅槃城
  108. 彌陀名號 不可思議
  109. 守愚念佛 彌陀住頂
  110. 阿彌陀佛的救度
  111. 一切眾生 皆有佛性
  112. 念佛方能消宿業
  113.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4. 阿彌陀佛 是何等佛
  115. 以佛為念 以淨為歸
  116. 念佛眾生 攝取不捨
  117. 乘本願船 登涅槃岸
  118. 淨土法門 萬法歸宗
  119. 世間虛假 唯佛獨真
  120. 一心念佛 無疑無雜

法義開示

  1.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三)
  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二)
  3.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一)
  4.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
  5.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九)
  6.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八)
  7.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七)
  8.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六)
  9.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五)
  10.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四)
  11.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三)
  12.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二)
  13.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一)
  14.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
  15. 彌陀淨土的特色-超
  16. 《觀無量壽經》概說(九)
  17. 《觀無量壽經》概說(八)
  18. 《觀無量壽經》概說(七)
  19. 《觀無量壽經》概說(六)
  20. 《觀無量壽經》概說(五)
  21. 善導淨土教理的核心
  22. 淨土宗帶三法數
  23. 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24. 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25.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五)
  26.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四)
  27.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三)
  28.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二)
  29.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一)
  30. 《觀無量壽經》概說(四)
  31. 《觀無量壽經》概說(三)
  3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
  33. 《觀無量壽經》概說(一)
  3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七)
  3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六)
  3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五)
  3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四)
  3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三)
  3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二)
  4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一)
  41.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
  42.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九)
  43.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八)
  4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七)
  4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六)
  4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五)
  4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四)
  4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三)
  4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二)
  5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禮開示
  54. 「彌陀三約定」
  55. 為新戒弟子開示
  56. 淨土宗「四不」
  57. 《無量壽經》大意(九)
  58. 《無量壽經》大意(八)
  59. 《無量壽經》大意(七)
  60. 《無量壽經》大意(六)
  61. 《無量壽經》大意(五)
  62. 《無量壽經》大意(四)
  63. 《無量壽經》大意(三)
  64. 《無量壽經》大意(二)
  65. 《無量壽經》大意(一)
  66. 《無量壽經》概說(續)
  67. 《無量壽經》概說
  68. 淨土宗特色略說
  69. 淨土宗宗旨略說
  70. 略說淨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禮開示
  72. 自信教人信 擔當向前行
  73. 成佛何時、極樂何處、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價值與意義
  75. 略說彌陀名號之義
  76. 為什麼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77. 淨土宗是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
  78. 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
  79. 龍樹菩薩往生安樂國
  80. 華光出佛
  81. 彌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場的靈魂
  83. 不問罪福 念佛皆生
  84. 彌陀誕辰念彌陀 (二)
  85. 彌陀誕辰念彌陀(一)
  86. 「名號的功德」與「念佛的利益」
  87. 「《大經》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極樂安身實是精
  89.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90. 相勸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略講
  92. 口稱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與佛,機法一體
  94. 淨土法門的大根大本
  95. 何謂「一心不亂」?
  96. 略談念佛方式與莊嚴道場
  97. 極樂無為涅槃界
  98. 如何真正紀念「彌陀聖誕」
  99.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
  100. 為迴龍寺常住僧眾開示
  101. 淨宗宗旨與敦倫盡分
  102.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略講
  103.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問答)
  104.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開示)
  105. 淨土宗的幾個名詞略釋
  106. 成佛如林的法門
  107. 善導大師-《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
  108. 善導大師-略說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109.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五)
  110.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四)
  111.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三)
  112.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二)
  113.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114.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四)
  115.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三)
  116.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二)
  117.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一)
  118.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四)
  119.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三)
  120.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二)
  121.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說
  123.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二)
  124.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一)
  125.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三)
  126.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二)
  127.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一)

宗風

  1. 宗風學習(七)
  2. 宗風學習(六)
  3. 宗風學習一~五

臨終開示

  1. 臨終的殷切勸導叮囑
  2. 娑婆旅程盡,辭別歸蓮鄉
  3. 信順彌陀救度

訪問篇

  1. 輔仁大學宗教系所師生參訪慧淨法師記
  2. 傳承的路_與越南團法師談話

問答

  1. 為善導寺幹部蓮友開示(問答)
  2. 他力與因果,有矛盾嗎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隨緣的念佛?
  4. 如何從自覺愚惡契入彌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蓮友問
  6. 於弘願寺答僧眾問

第十八願善導釋

  1.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十)
  2.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九)
  3.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八)
  4.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七)
  5.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六)
  6.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五)
  7.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四)
  8.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三)
  9.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二)
  10.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一)
  11.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
  12. 第十八願善導釋(九)
  13. 第十八願善導釋(八)
  14. 第十八願善導釋(七)
  15. 第十八願善導釋(六)
  16. 第十八願善導釋(五)
  17. 第十八願善導釋(四)
  18. 第十八願善導釋(三)
  19.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
  20. 第十八願善導釋(一)

淨土法門的核心

  1.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十)
  2.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九)
  3.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八)
  4.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七)
  5.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六)
  6.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五)
  7.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四)
  8.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三)
  9.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二)
  10.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一)
  11.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
  12. 淨土法門的核心(九)
  13. 淨土法門的核心(八)
  14. 淨土法門的核心(七)
  15. 淨土法門的核心(六)
  16. 淨土法門的核心(五)
  17. 淨土法門的核心(四)
  18. 淨土法門的核心(三)
  19.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
  20. 淨土法門的核心(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四、憶與念
  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著不能忘
  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二、閉關念佛的苦惱者
  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一、念佛先要認識佛
  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現往東方的佛
  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令眾成佛的佛
  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使凡入報的佛
  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報身報土的佛
  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諸佛證誠的佛
  1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臨終來迎的佛
  1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親近增上的佛
  1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身心無礙的佛
  1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息三塗的佛
  1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無礙的佛
  1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唯攝念佛的佛
  1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名號的佛
  1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名體一如的佛
  1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
  2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
  2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為作大安的佛
  2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召喚眾生的佛
  2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不擯眾生的佛
  2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代眾受苦的佛
  2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以身為質的佛
  2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2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2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主動救度的佛
  3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獄的佛
  3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眾生的佛
  3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阿彌陀佛,是一尊為大施主的佛
  3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八)
  3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七)
  3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六)
  3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五)
  3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四)
  4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三)
  4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二)
  4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一)
  4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
  4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九)
  4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八)
  4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七)
  4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六)
  4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五)
  4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
  5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
  5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
  5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一)
  5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目錄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2024龍年新春講話

       我們淨土宗海內外的各道場、各念佛會、各位蓮友: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歲月流轉,時光匆匆,又到了大年初一,正是家人團圓,歡聚天倫,溫馨祥和,到處充滿喜氣的日子。我們淨土宗的法師們,懷著感恩的心情,向廣大的蓮友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新年的祝福,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裡:

       闔家幸福、身心安康、福慧增長、念佛喜樂,生活安樂,未來通通往生極樂,家親眷屬永團聚,光壽如同大願王。

       今年是2024年,甲辰年,生肖屬龍,相應這個吉祥的新歲,我今年所寫的新春法語是「龍騰願愜」四個字,而新春對聯則是:

龍降甘霖滋萬物,
佛垂金臂拯群萌。

       現在就以「龍騰願愜」這四個字的新春法語,以及這副新春對聯來跟大家分享淨土法門的核心教理。

 

一、龍騰願愜

       首先,「龍騰願愜」,龍是個祥瑞的動物,龍有興雲降雨、風調雨順、吉祥如意、人壽年豐、生生不息的意涵。

       我們所使用的十二生肖,都是真實存在的生物,其中的十一種生物一般人平常都可以看得到,只有龍,牠很神奇很神祕,一般人是看不到的。

       世界各地,有很多關於「龍」的記載與傳說,而中國從古至今的文獻中,至少有數十處有關龍的記載,表明龍其實也是真實可見的動物。

       龍對人來說是一種非常神秘的生物,華人自古以來把皇帝比作真龍天子,以龍為帝王的象徵,牠也象徵著人世間至高無上的權力。

       華夏民族自稱「炎黃子孫」、「龍的傳人」。數千年來,龍的意象滲透了華夏的文化各方面,成為一種民族的圖騰與共識。龍在華人古代文化中,以特殊的涵義佔據了各個領域,並成為中華文化的精神象徵。

       龍很神奇,牠能潛入深淵,也能騰上雲霄,一滴水便可以遍灑天下。牠神行無蹤,隱現莫測的來往於天地之間。牠的主要功能是興雲布雨,滋潤萬物。萬物沒有雨水就不能生長,人也難以生存,可知雨水對人類萬物的重要。

       龍是非常神秘的動物,因為一般人看不到,因此往往認為龍只是一種古來的傳說,並非真實存在的生物。但畢竟古今有很多人曾經看過,而且佛經中更有很多關於龍的記載,所以是不可以輕率地否定牠的存在。現在我就舉出佛門中一位高僧所看到所記載的真實事跡,證明龍的真實存在。

       這位高僧就是明朝末年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師,在《憨山老人夢遊集.雜說》之中,憨山大師親自記載說:「他以前住在山東青島嶗山的時候,寺院面對東海,有一天早晨,天色逐漸明亮,在晨曦之中,太陽透出來的光明瀰漫在天空,這時萬里無雲,天光與水色互相輝映,景象一片遼闊。忽然看見虛空中一片雲彩出現,海水倒流上天際,就好像銀河高掛九天的樣子,驚呼非常奇妙!一會兒時間,看見一條龍,蜿蜒曲折在雲彩之中,頭角鱗甲,可以看得很清楚分明,如觀手掌中的東西一樣,這一條龍從空中盤旋進入大海之中,身軀柔軟,彎曲自在的姿態,神妙至極,難以描述。世間的事物,沒有可以形容比擬的。

       因此想到,不僅龍是如此,佛陀在利益教化眾生的時候,威儀具足,所以稱佛菩薩度眾生的現象,如同水行中力大的龍,陸行中力大的象,所以佛法以『龍象』比喻諸佛菩薩的威神能力。」

       以上是憨山大師親自的紀錄,可說龍是真實不虛的存在,不是虛擬編造的故事。「龍」與「鳳」自古以來象徵吉利祥瑞的動物,只有具備德行的人,或者有緣的人才能遇到,一般人是看不到的。

       佛經中也有很多以龍為名的佛:如「龍天佛、龍音佛、龍勝佛、龍主王佛……」等等。

       在淨土經論之中,有提到佛與龍的主從關係,也就是,佛是說法的主人,而龍是聞法者與護法者,如《無量壽經》說:

法藏比丘,於其佛所、諸天魔梵、龍神八部,大眾之中,發斯弘誓。

       《觀經》說:

無量諸天,及龍、夜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道綽大師《安樂集》第四大門,依《海龍王經》說:

海龍王白佛言:世尊!弟子求生阿彌陀佛國,當修何行,得生彼土?佛告龍王:若欲生彼國者,當行八法。

         《安樂集》第五大門,佛告阿難說:

汝持佛語,為未來世天龍大眾、四部弟子,說觀佛相好,及念佛三昧。

       以上簡略舉出四段經文,說明佛與龍的主從關係。

       佛經之中也以「龍」與「象」,譬喻佛的安詳穩定與說法救度眾生的大威神力。

       如《中阿含.龍象經》譬喻讚歎佛說:

唯佛大龍象

       《華嚴經》說:

威儀巧妙最無比,是名龍象自在力。

       《大智度論》卷三解釋說:

那伽,或名龍,或名象。……最大力,是以故言:如龍如象。水行中龍力大,陸行中象力大。

       因此,佛教的高僧大德也被尊稱為「法門龍象」。有一些道場在開大座講經之前,維那要唱念一首偈:

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大智度論》卷三十說:

經說五事不可思議:所謂眾生多少,業果報,坐禪人力,諸龍力,諸佛力。於五不可思議中,佛力最不可思議。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卷下也說:

諸經統言,有五種不可思議:眾生多少、業力、龍力、禪定力、佛法力。

       這裡提到佛經中說有五種不可思議:所謂不可思議是,就道理來講很深妙,就事相來講很奇特,這是世俗知識,也就是一般常識的、科學的、哲學的知識所不能通達的,所以不可用凡夫的知識來評論。五種不可思議之中,有「佛力不可思議」與「龍力不可思議」,就龍力不可思議來講,就是龍可以呼風喚雨、騰雲駕霧,所謂「神龍一滴水,即可遍灑天下」,這就是龍的力量不可思議。至於「佛力不可思議」更是超越龍力之上,而十方諸佛之中,更以阿彌陀佛功德威神之力最不可思議。

       「龍騰願愜」「龍騰」是指龍力的不可思議,「願愜」是指阿彌陀佛功德威神的願力不可思議,以及我們凡夫眾生願生彌陀淨土,就必定往生彌陀淨土的這一種不可思議。

       「願愜」的「願」字,有三種意思:

       一、希求不定之義。也叫祈願、請求願、希求願,如心願、志願、願望、期待等,是屬於未必會得到的不定願。對未得之物、未到之處,願得、願往的希望,因為能得到與否,還不能確定,所以是「不定願」。譬如有人志願將來當總統,或當科學家,當企業家,創大事業等等,但能不能成就,都還在期待,也都是不能確定的。

       二、願欲必定之義。如甘心、喜歡、樂意、願意、心甘情願,或想要得到、想要接受等等,這是屬於決定願,必定會得到的願。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的第十八願就說:「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樂欲」這兩個字就是喜好喜歡而想要的意思,想要就必定會得到,因為阿彌陀佛已經成正覺的原故。也就是阿彌陀佛有願心要救度十方眾生,也有願力能夠救度十方眾生,阿彌陀佛這一種救度十方眾生的願心與願力,是主動、積極、平等、毫無條件的。因此十方眾生只要想要往生,願意接受彌陀救度,就必定能夠往生彌陀淨土。所以《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成就文就說:「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無量壽經》卷下也說:「其有至心,願生安樂國者,可得智慧明達、功德殊勝。」因此《往生論註》卷上之初,首先解釋「願生」的「願」就說:「願,是欲樂意。」這裡的「欲樂」與第十八願的「樂欲」是一樣的意思。「欲」就是想要,「樂」就是喜好,所以「欲樂」就含有想要、喜歡、欣賞、願意、同意、答應的意思。而《往生論註》卷上之末,最後就作結論的說:「一切外凡夫人,皆得往生」、「信佛因緣,皆得往生」、「願往生者,皆得往生」。意思是,十方眾生,願意往生彌陀淨土,都必定往生彌陀淨土。

       三、欽羨、傾慕、欣慕之義。「願愜」「愜」字,是恰當、滿意、滿足、適意、暢快。因此「願愜」就有「如願以償」的意涵。

       一般人都有自己的志願或願景,也期盼如願達成,但能不能達成還不能確定。而淨土宗是講阿彌陀佛的救度,只要願意被救,就能被救。淨土行人的願心與終極目的是往生彌陀淨土,如果能自覺已經獲得了必定往生彌陀淨土,願心已經圓滿,便能一生之中,大安心,大滿足,也能增福增慧,同時帶來吉祥如意。因此,「往生願愜」是淨土行人平生的頭等大事,也是平生最大的安心、安慰、歡喜、滿足、暢快的大喜之事。

       接著講解新春對聯。

 

二、龍降甘霖滋萬物

       上聯是「龍降甘霖滋萬物」,這七個字也是依據佛經的典故,如《菩薩念佛三昧經》說:

譬如大龍王,普降於甘露,能令此大地,一切皆霑洽;大悲哀世尊,法雨亦如此。

       又《大智度論》說:

譬如龍王降雨,普雨天下,雨無差別。大樹、大草,根大故多受;小樹、小草,根小故少受。

       上聯以「龍王降雨,滋潤萬物」來譬喻淨土法門攝受根機的廣大,十方三世,一切眾生,無一遺漏。

       如《莊嚴經》說:「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這句偈語是阿彌陀佛在呼喚十方眾生,要十方眾生都通通往生到他的極樂世界,不要有一個遺漏;一旦往生極樂世界,都能快速地獲得涅槃成佛之樂。

       十方眾生之中,阿彌陀佛更要救度三惡道的眾生,如《大阿彌陀經》說:

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

       又如《莊嚴經》說:

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生,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莊嚴寶王經》更記載,有很多餓鬼,還有無數百千萬類蟲蛆之屬,這些餓鬼以及這些小蟲都往生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尤其迫切的要救度三惡道之中的阿鼻地獄眾生,因為阿鼻地獄的眾生,罪業極為深重,受苦也極為深重,時間也極為長久,所以更要迫切地加以救度。如《莊嚴經》說: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又如《觀經》下輩三品的愚惡眾生,如果沒有遇到善知識為他們講解阿彌陀佛的大悲救度,他們必定墮落地獄,承受無比的痛苦。

       善導大師《法事讚》說:

以佛願力,五逆之與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蕅益大師說:

彌陀一句作津梁,阿鼻直達安樂國。

       因此,善導大師《觀經疏》說: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以上所引用的經文祖語,都可以顯明阿彌陀佛主動、積極、平等、無條件的救度十方三世,一切眾生,無一遺漏。

 

三、佛垂金臂拯群萌

       下聯是「佛垂金臂拯群萌」,這七個字同樣也是依據佛經的典故。

       「佛垂金臂」是阿彌陀佛站立空中的接引相。《觀經》第七觀初說:

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

       這段經文,善導大師《觀經疏》解釋說,阿彌陀佛之所以站立在空中而不是端坐著,是因為迫不及待的要趕緊救度即將墮落三惡道的眾生,尤其是地獄的眾生。善導大師說:任何眾生,只要「迴心正念,願生極樂」,都可以「立即得生」。因為阿彌陀佛一直站在空中護佑念佛人,等待念佛人,隨時迎接臨命終的念佛人往生極樂世界。

       彌陀大悲本願的救度,他的特色與方便在於不動本位而影現於我們這個五濁惡世,以彎腰垂臂的立姿,接引一切即將墮落三惡道,尤其是地獄的眾生,顯現彌陀急救的心切。因此善導大師《觀經疏》說:阿彌陀佛垂手站立空中,顯示「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可知彌陀救度十方眾生的主動、積極、平等、無條件而又急切的大慈大悲。

       「佛垂金臂」,或說「垂手」、「授手」,如善導大師《觀經疏》說:

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放光授手。

       或說:

華臺授手,迎接往生。

       《往生禮讚》也說:

仰願神光蒙授手,乘佛本願生彼國。

       《法事讚》也說:

或與華臺或授手,須臾命盡佛迎將。

       法照大師說:

如來尊號甚分明,十方世界普流行;但有稱名皆得往,觀音勢至自來迎。

       又說:

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華還到此間迎。

       中峰國師《懷淨土詩》說:

安養導師悲願切,遙伸金臂接人來。

       又說:

金臂遙伸垂念切,眾生何事不思來。

       「拯群萌」,這三個字是出自《無量壽經》所說的: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拯」,是救度的意思,顯示佛力、他力救度的深意。「群萌」,就是群生、眾生的意思。

       「拯群萌」,這三個字的意思就是:救度在六道輪迴的愚惡苦惱的眾生,使他們離開輪迴,往生極樂,快速成佛。我們都是愚惡苦惱的眾生,所以都要信受彌陀救度;信受彌陀救度,就必定往生彌陀淨土,就必定速成佛道。

       以上所引用的經文祖語,都在說明阿彌陀佛站立空中,金臂常垂,隨時迎接我們往生極樂世界。

       任何眾生往生彌陀淨土,都需要彌陀接引。如《大經》與《觀經》所說的三輩九品的眾生,臨命終時,都是阿彌陀佛來迎接的。

       《觀念法門》解釋三輩九品的往生現象說:

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

       又如《阿彌陀經》說「執持名號」的念佛人: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又,善導《觀經疏》說:

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諸邪業繫無能礙者。

       這說明我們眾生的一切邪雜惡業、妄念煩惱,都障礙不了彌陀的救度,當然也障礙不了我們的往生。

       不僅下劣凡夫,即使法身大士想要往生彌陀淨土,也都需要彌陀接引。如文殊菩薩發願說:

願我命終時,盡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國。

       又如普賢菩薩也發願說: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這兩聯的詞意:上聯譬喻淨土法門廣大,下聯彰顯彌陀他力救度。上之文殊、普賢,諸大菩薩,下之五逆、謗法,地獄眾生,都蒙受彌陀他力救度的迎接,都是淨土法門所攝受的機類。

       這兩聯,上聯為賓、為輕,是世間俗利,下聯為主、為重,是出世實益。也就是,上聯是譬喻、應景,下聯是主體、常法。這副春聯顯明「龍力」與「佛力」,而重點在第二句的佛力,因為「彌陀常垂金臂,拯救群萌」,是阿彌陀佛的本願,也是十方諸佛出世的本懷,是十方諸佛所要讚歎、所要證誠的無上大法,如《阿彌陀經》說十方恆河沙諸佛如來,都出廣長舌相,異口同聲的讚歎與證明彌陀的大悲救度,眾生的念佛往生。

       這就是龍年春聯「龍降甘霖滋萬物,佛垂金臂拯群萌」的深意。

       感恩大家往年同心並行,也祝福大家今年「龍騰願愜」,祈願人人都能:

如龍遨騰,安詳自在;往生願愜,心滿意足。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