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講演

  1. 與韓國法師談話並接受依止
  2.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下)
  3.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上)
  4. 阿彌陀經是在說什麼?
  5. 2024龍年新春講話
  6. 皈依開示(2023年11月11日新營)
  7. 慶祝彌陀聖誕暨淨嵩法師往生二十周年紀念講話
  8. 2023中元開示
  9. 剃度開示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2023年8月30日)
  10. 皈依.五戒.剃度開示(2023年7月18日)
  1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三)
  12.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下)
  13.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上)
  14. 2022中元開示
  15.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6.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7. 為淨土宗志工幹部講話
  18. 清明節慎終追遠與念佛(2022年清明節開示)
  19. 念佛超度之勝益
  20.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2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二)
  22.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一)
  23.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必得超絕去
  24.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5.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6.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7. 2021中元念佛超薦法會開示
  28.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9.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30. 2019年彌陀誕開示
  31. 2020中元法會開示
  32. 志工四喻
  33. 人生是苦
  34. 生命無常三根本
  35. 兩種深信、觸光柔軟、感恩歡喜
  36. 剃度開示(2019年7月7日)
  37. 中元節開示(2019)
  38. 剃度開示(2019年5月12日)
  39. 豬年話豬
  40. 剃度開示(2018年7月31日)
  41. 淨土宗──往生淨土成佛宗
  42. 受戒與持戒
  43. 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
  44. 剃度開示(2018年3月24日)
  45. 二種成佛法
  46. 橫超的淨土法門
  47. 往生與預知時至
  48. 剃度及皈依開示(2017年9月19日)
  49. 往生極樂的條件(下.問答)
  50. 剃度開示(2017年8月18日)
  51. 往生極樂的條件(中)
  52. 往生極樂的條件(上)
  53. 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佛成佛
  54. 四十八願分類歸結
  55. 彌陀願心的根源
  56. 淨土宗的結論──宗旨四句偈
  57. 大慈悲五要點
  58. 慈心法門
  59. 念佛不妄語
  60.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脫離輪迴之上
  61. 淨土宗的根源
  62. 真正的孝行──託父母於阿彌陀佛
  63. 為何吃素?
  64. 略談佛教的意義與淨土宗之殊勝
  65.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66. 愛與佛命
  67. 不請之友
  68. 歲末聚餐對僧眾的談話
  69. 學佛的目的
  70. 說愛(二)
  71. 說愛(一)
  72. 念佛名號 學佛愛心
  73. 心平氣和 無住生心
  74. 念佛超度 三塗眾生
  75. 澳門淨土宗學會 讚頌辭
  76. 「以誠感人」的意涵
  77. 第一屆淨土宗志工研習會勉言
  78. 慧淨法師除夕團拜電話致辭
  79. 在心、在緣、在決定
  80. 佛教點燈的意義
  81. 念佛的方法與要領
  82. 念佛成佛的原理
  83. 佛在何處?
  84. 志工服務精神的內涵
  85. 淨土行人應具備的根本知見
  86. 慈悲的救度
  87. 念佛生蓮
  88. 三塗眾生 念佛往生
  89. 信受彌陀救度
  90. 為新戒比丘開示
  91. 歸依勸囑
  92. 念佛的音調與心態
  93.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94. 「澳門彌陀共修會落成法語」略講
  95. 厭穢欣淨 切願往生
  96. 初機念佛群疑問答
  97. 簡介淨土宗專純念佛的道風及心態
  98. 淨土法門 理事互含
  99. 初學淨土法門應有的認識
  100. 念佛人的「本尊」
  101. 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
  102. 念佛即圓滿悲智功德
  103. 〈人有實德,天有奇報〉一文的啟發
  104.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5. 如何真正圓滿人生的目的
  106. 萬行不憑憑念佛(二)
  107. 萬行不憑憑念佛(一)
  108.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終直入涅槃城
  109. 彌陀名號 不可思議
  110. 守愚念佛 彌陀住頂
  111. 阿彌陀佛的救度
  112. 一切眾生 皆有佛性
  113. 念佛方能消宿業
  114.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5. 阿彌陀佛 是何等佛
  116. 以佛為念 以淨為歸
  117. 念佛眾生 攝取不捨
  118. 乘本願船 登涅槃岸
  119. 淨土法門 萬法歸宗
  120. 世間虛假 唯佛獨真
  121. 一心念佛 無疑無雜

法義開示

  1.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三)
  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二)
  3.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一)
  4.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
  5.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九)
  6.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八)
  7.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七)
  8.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六)
  9.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五)
  10.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四)
  11.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三)
  12.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二)
  13.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一)
  14.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
  15. 彌陀淨土的特色-超
  16. 《觀無量壽經》概說(九)
  17. 《觀無量壽經》概說(八)
  18. 《觀無量壽經》概說(七)
  19. 《觀無量壽經》概說(六)
  20. 《觀無量壽經》概說(五)
  21. 善導淨土教理的核心
  22. 淨土宗帶三法數
  23. 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24. 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25.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五)
  26.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四)
  27.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三)
  28.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二)
  29.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一)
  30. 《觀無量壽經》概說(四)
  31. 《觀無量壽經》概說(三)
  3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
  33. 《觀無量壽經》概說(一)
  3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七)
  3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六)
  3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五)
  3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四)
  3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三)
  3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二)
  4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一)
  41.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
  42.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九)
  43.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八)
  4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七)
  4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六)
  4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五)
  4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四)
  4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三)
  4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二)
  5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禮開示
  54. 「彌陀三約定」
  55. 為新戒弟子開示
  56. 淨土宗「四不」
  57. 《無量壽經》大意(九)
  58. 《無量壽經》大意(八)
  59. 《無量壽經》大意(七)
  60. 《無量壽經》大意(六)
  61. 《無量壽經》大意(五)
  62. 《無量壽經》大意(四)
  63. 《無量壽經》大意(三)
  64. 《無量壽經》大意(二)
  65. 《無量壽經》大意(一)
  66. 《無量壽經》概說(續)
  67. 《無量壽經》概說
  68. 淨土宗特色略說
  69. 淨土宗宗旨略說
  70. 略說淨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禮開示
  72. 自信教人信 擔當向前行
  73. 成佛何時、極樂何處、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價值與意義
  75. 略說彌陀名號之義
  76. 為什麼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77. 淨土宗是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
  78. 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
  79. 龍樹菩薩往生安樂國
  80. 華光出佛
  81. 彌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場的靈魂
  83. 不問罪福 念佛皆生
  84. 彌陀誕辰念彌陀 (二)
  85. 彌陀誕辰念彌陀(一)
  86. 「名號的功德」與「念佛的利益」
  87. 「《大經》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極樂安身實是精
  89.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90. 相勸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略講
  92. 口稱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與佛,機法一體
  94. 淨土法門的大根大本
  95. 何謂「一心不亂」?
  96. 略談念佛方式與莊嚴道場
  97. 極樂無為涅槃界
  98. 如何真正紀念「彌陀聖誕」
  99.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
  100. 為迴龍寺常住僧眾開示
  101. 淨宗宗旨與敦倫盡分
  102.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略講
  103.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問答)
  104.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開示)
  105. 淨土宗的幾個名詞略釋
  106. 成佛如林的法門
  107. 善導大師-《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
  108. 善導大師-略說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109.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五)
  110.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四)
  111.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三)
  112.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二)
  113.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114.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四)
  115.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三)
  116.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二)
  117.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一)
  118.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四)
  119.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三)
  120.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二)
  121.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說
  123.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二)
  124.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一)
  125.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三)
  126.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二)
  127.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一)

宗風

  1. 宗風學習(七)
  2. 宗風學習(六)
  3. 宗風學習一~五

臨終開示

  1. 臨終的殷切勸導叮囑
  2. 娑婆旅程盡,辭別歸蓮鄉
  3. 信順彌陀救度

訪問篇

  1. 輔仁大學宗教系所師生參訪慧淨法師記
  2. 傳承的路_與越南團法師談話

問答

  1. 為善導寺幹部蓮友開示(問答)
  2. 他力與因果,有矛盾嗎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隨緣的念佛?
  4. 如何從自覺愚惡契入彌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蓮友問
  6. 於弘願寺答僧眾問

第十八願善導釋

  1.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十)
  2.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九)
  3.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八)
  4.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七)
  5.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六)
  6.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五)
  7.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四)
  8.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三)
  9.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二)
  10.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一)
  11.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
  12. 第十八願善導釋(九)
  13. 第十八願善導釋(八)
  14. 第十八願善導釋(七)
  15. 第十八願善導釋(六)
  16. 第十八願善導釋(五)
  17. 第十八願善導釋(四)
  18. 第十八願善導釋(三)
  19.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
  20. 第十八願善導釋(一)

淨土法門的核心

  1.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十)
  2.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九)
  3.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八)
  4.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七)
  5.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六)
  6.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五)
  7.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四)
  8.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三)
  9.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二)
  10.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一)
  11.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
  12. 淨土法門的核心(九)
  13. 淨土法門的核心(八)
  14. 淨土法門的核心(七)
  15. 淨土法門的核心(六)
  16. 淨土法門的核心(五)
  17. 淨土法門的核心(四)
  18. 淨土法門的核心(三)
  19.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
  20. 淨土法門的核心(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四、憶與念
  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著不能忘
  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二、閉關念佛的苦惱者
  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一、念佛先要認識佛
  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現往東方的佛
  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令眾成佛的佛
  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使凡入報的佛
  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報身報土的佛
  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諸佛證誠的佛
  1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臨終來迎的佛
  1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親近增上的佛
  1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身心無礙的佛
  1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息三塗的佛
  1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無礙的佛
  1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唯攝念佛的佛
  1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名號的佛
  1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名體一如的佛
  1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
  2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
  2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為作大安的佛
  2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召喚眾生的佛
  2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不擯眾生的佛
  2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代眾受苦的佛
  2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以身為質的佛
  2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2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2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主動救度的佛
  3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獄的佛
  3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眾生的佛
  3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阿彌陀佛,是一尊為大施主的佛
  3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八)
  3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七)
  3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六)
  3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五)
  3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四)
  4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三)
  4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二)
  4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一)
  4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
  4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九)
  4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八)
  4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七)
  4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六)
  4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五)
  4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
  5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
  5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
  5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一)
  5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目錄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宗風學習(七)

 ──慧淨法師2013年6月10日於台北念佛會為僧眾開示

 

 

       前幾天,我有請執事印給大家一張「二和、二謙」的勉言,要大家放在各自的桌上當座右銘,時常溫習、提醒自己。「二和」──說話和氣,態度和藹;「二謙」──心存謙虛,彼此謙讓。

 

二 和

       佛門最重視「和」,這一個字看起來不起眼,很平常,但它的境界、涵義,卻非常的好、非常的高。佛教所講的最高的境界──涅槃寂靜,其實也可以用「和」這個字來詮釋。

 

       涅槃有種種角度的詮釋,譬如以「滅度」來詮釋的話,就是滅除貪瞋癡,脫離六道輪迴的生死苦海;也因為沒有貪瞋癡火的燃燒,也可以說是「寂靜」。佛陀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這個火宅就是六道輪迴,根源來自於貪瞋癡。

 

       涅槃也可以說是不生不滅,也就是說,心境都處在一種平和、寧靜、穩定的狀態,是不增加也不減少、不生起也不消滅、不被八風所動的。所謂「八風」,就是指稱、譏、樂、苦、衰、利、譽、毀這四順四逆八事。若這八風都不能影響行者的心,行者心如同寒潭中的水,很平穩,很平靜,不起一絲的水紋;即使水面風再大,也不會起浪:這就是所謂的「和」。

 

       「說話要和氣」,這是指口業方面;「態度要和藹」,是指身業方面。口業也好,身業也好,都是根源於內心(意業)。

 

       說話和氣,表示他的心也是和氣的;態度和藹,表示他的心也是理性、冷靜、不起情緒、不起煩惱的。這樣的人,當然也就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甚至不評斷。所以,說話和氣,態度和藹,也是著眼在「和」這方面的。

 

       《四書•中庸》的第一段就說: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可見「和」的重要。

 

       即使喜怒哀樂,表現出來的也要中節,也要恰到好處,能這樣就已符應中和之道。這不僅顯示個人心性與涵養的高超,同時也表示他與身邊的人、事、物也都能夠和諧相處。

 

       人與人之間要達到和諧是不容易的,但至少要能和睦相處;倘若也不能夠和睦,則至少也要能夠相安無事。為什麼我這麼強調「和」呢?其實也不是我個人在強調,在佛陀的時代,佛陀就規範出家眾不僅要和合,而且要和敬,即所謂「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

 

       如果彼此之間本來就是具有骨肉之親的一家人,所謂「血濃於水」,父母、兒女、兄弟都會互相疼愛、疼惜。有一句俗話說「打虎抓賊親兄弟」,意思是說,遇到困難時,別人可能袖手旁觀;但是親兄弟一定會來幫忙,互相照顧,不會紛爭。

 

       倘若原本不是一家人的話,譬如成年後結合成夫妻,初結婚時恩恩愛愛、你濃我濃,海誓山盟要白頭偕老,永結同心,生死與共;可是不久卻離婚了,甚至互相結怨。假設他們是母子或兄妹會這樣嗎?就不會,因為有血緣的關係。

 

       夫妻都這樣了,何況出家眾呢?我常在想,出家人離開了恩愛的父母,離開了情重的兒女、兄弟、六親眷屬——離開這樣一個小家庭,進入另一個更大的家庭;這個大家庭中的成員,彼此並沒有血緣關係,他們來自於各地,由於個性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成長的環境不同,導致觀念與處事作風也都不同——這樣不同的人卻聚集在一起,同在一個屋簷底下,要天天見面,天天相處,非得互動不可,那如果不能和的話,幾乎一天日子也過不下去。

 

       既然這樣,為什麼又要出家呢?一定有他的原因,就是所謂「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當然,我們先不必談那麼高遠的宏願,況且我們也沒有那麼大的度量;我們只要能夠安貧樂道,憂道不憂貧,安分守己,好好扮演一個出家人的角色,不使佛陀蒙羞,不使佛教受損——能這樣就已經很阿彌陀佛了!就我自己來講,即使連這樣也做不好,所以時刻都戰戰兢兢。

 

二謙

       謙,就是心存謙虛。一個人再有什麼樣的才華,有什麼樣的能力,有什麼樣的功勞,都一定要謙虛;而且愈是有學問、有能力,自然就會愈謙虛,所謂「謙謙君子,卑以自牧」「學問深時意氣平」。

 

       古人也說「謙受益,滿招損」,「滿」就是驕慢、驕滿。我們宗風裏面對「謙」的提示也比較多,所以大家要以謙虛來涵養自己;為人不要強勢,說話不要咄咄逼人;自己也不要有志得意滿、意氣風發的驕滿習氣,即使鬥志昂揚也應該沉澱、沉穩下來:這就是心存謙虛。

 

       我們內心的煩惱根源,有時候說「三毒」,有時候說「五蓋」──貪、瞋、癡、慢、疑蓋住了我們的佛性,使我們佛性、智慧都蒙蔽了。慢,就是驕慢,其根源也是來自於瞋,所以就修行來說,慢心的降伏是很重要的。

 

       「彼此謙讓」,好的、有成就的,要讓給對方;吃虧的、失敗的則自己承當。這不只是涵養,也是學佛者大乘心的顯現——剛剛講,大乘的精神就是為別人考慮,能夠犧牲自己,將好處讓給別人,奉獻給別人。所以事上也好,理上也好,都要謙虛、退讓。

 

       所謂事上謙讓,就是「讓美歸功」;理上謙讓,就是在人我、是非、對錯的當下,我們就承認自己錯,對方對,也就是讓一步。

 

       記得小學課本有兩個故事,其中一個是這樣的:一隻黑狗和一隻白狗要過橋;兩隻狗走到獨木橋中間的時候,黑狗不讓白狗,白狗也不讓黑狗,彼此互不退讓,僵持在那裏,進而相鬥;結果不但都不能過橋,而且雙雙墮入水中。

 

       另一個故事是黑羊和白羊的故事:黑羊和白羊要過橋,當兩隻羊走到橋中間的時候,白羊說:「唉呀!我先退。」黑羊也說:「我先退」,彼此互相禮讓,結果白羊也過了,黑羊也過了。

 

       這是小學課本裏面的故事。雖然都是小小的故事,意在勸導小孩子;但是以小引大,童蒙的教育是可以影響大人的。童蒙的教育若不好,長大後往往難免性格乖張,脾氣傲慢,凡事喜好與人爭鬥,失去了做人應有的義理,所以謙讓是很重要的。

 

藉境練心

       如果在團體裏面,兩人彼此計較,甚至不說話、鬧情緒了,就表示這兩人一定都忘失了謙虛,不知謙讓;也可以說講話就不夠和氣,態度不夠和藹。

 

       為什麼要大家把「二和•二謙」當作座右銘呢?因為道理是聞思而來的,雖然我們腦子裏都知道,能夠寫,也能夠講;但未必已成為我們的東西,未必我們的性格就是那個樣子了。有一句話說:「若文如其人,古來詩人皆神仙。」意思是說,雖然能寫出那樣的文章,但未必就是那樣的人,因為文章只是第六意識的範疇而已。所謂第六意識是指我們這一輩子所學、所記憶的,它的功能就是記憶、分辨、判斷等等。

 

       可是我們的個性是生生世世累積而來的,有人說「八歲定終生」,或說「三歲定終生」,其實人是落地的時候就定終生了;但不是別人定的,是我們自己定的。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以來,我們累積了很多不好的習氣,譬如貪──貪財、貪吃、貪名、貪利、貪色、貪睡,所謂「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六根攀緣貪戀六塵,也是貪;貪不到,所求不遂意,不能滿自己的意就瞋,就會不平、不滿、忌妒、憤恨:所謂「逢順生貪喜,遇逆起瞋怨」就是這意思。

 

       我們生生世世所形成的頑強個性中,最根本的就是貪瞋癡。若再細加分析,每個人又有各自偏重的習氣——有的人偏於貪,有的人偏於瞋,有的人偏於癡,如此就形成了每個人不同的性格。現在我們讀書了,學佛了,瞭解到,要和氣、和藹,要謙虛、謙讓,但是我們現在就做得到嗎?做不到,因為修養不是看了、懂了,也能寫、能講,就算修養了;必須要藉由人事磨練,如果沒經人事磨練,我們永遠都難以進步。

 

       所以,要學和氣、和藹,就要在不能和氣、不能和藹的環境當中去學、去忍,直到在任何環境當中也能夠和氣,也能夠和藹,這樣就過關了。如果只是觀念,沒有在人事上歷練,遇到事情的時候,脾氣就來了,驕慢就來了,還談什麼和氣、和藹呢?

 

       如果以一般的通途法門來講,學佛最基本的就是「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又有「五停心觀」——五種降伏、停止貪瞋癡慢疑業障的方法,就是:「多貪眾生,不淨觀」,用不淨觀來對治自己的貪欲;「多瞋眾生,慈悲觀」,多修慈悲,多觀想慈悲、愛心,來減少、降低自己的瞋恨心;另還有「多癡眾生,因緣觀」,「多障眾生,念佛觀」,「多我執的眾生,分別觀」,「多散眾生,數息觀」:這些都是對治的方法。所以,修行一樣要藉境練心。

 

聖賢之教

       我們雖然強調要存「三好」——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這沒有錯;但每個人都有貪瞋癡,還有各自顯現在外的拙劣個性;所以就需要依各自的問題與癥結,採取不同的對治方法。

 

       若要徹底降伏這些煩惱,根本方法就是要念佛,發願往生到極樂世界,不再六道生死輪迴;但是在這一輩子的生活中,還要與人互動,那就要儘量與人和合,所以才提出和氣、和藹、謙虛、謙讓。

 

       今天發給大家的資料是三段古聖先賢的格言嘉語。第一段是「孔子問禮於老子」:

 

       孔子問禮於老子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吾聞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棄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

 

       未出家前,我讀到這幾句話就非常的喜歡,也常常在腦海中溫習。這是第一段。

 

       第二段是出於《論語》「孔子言志」:

       孔子言志 (《論語.公冶長篇》)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
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子路曰:「願聞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第三段是《禮運大同篇》:

 

       禮運大同篇 (《禮記》)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其實我覺得自己不夠資格來解釋這些,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這裏有幾位都當過老師,而這些內容學校課程也都有教過,由他們來講或許會比我講得還貼切;不過,我今天算是抛磚引玉,我們依此來互相切磋、學習。

 

孔子問禮於老子

       「孔子問禮於老子」,這一段話出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孔子三十四歲的時候周遊列國;到了周國時,特別去參訪老子,向他請問有關「禮」這方面的內容。老子就跟他講說:「制定禮的那個人已經不在了,骨頭也朽化了,只剩下他的語言還存在。」接著跟他講了一些道理,之後就很謙虛地對孔子說:「吾聞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棄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這幾句話雖然很簡短,可是道理很幽深,非常的好。

 

       孔子聽完了之後,出來就跟他的學生很讚歎地說:「我曉得鳥在天空能飛,獸在陸上能走,魚在水中能游。在天空上飛的,人能用箭把它射下來;在陸上走的獸,人可以用網把它抓過來;即使水裏游的魚,人也可以用釣鉤把它釣上來;可是龍,它騰雲駕霧於天空之上,就沒辦法去抓它,或者看到它、瞭解它了。」孔子就用龍來形容老子而言:「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耶!」所以這幾句話可以說是「龍言龍語」。

 

       「吾聞良賈,深藏若虛」,「良賈」就是很會做生意的人,他有很多人家沒有的藏貨,可是他不隨便顯示出來,而是自我沉潛、靜候良機、待價而沽的樣子。這顯示,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反而不露鋒芒,沉穩內斂。

 

       「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愈是有學問、有品德、有修養的人,他不會顯現在容貌上,從外表看起來像是一個愚癡的人一般,樸實無華;但事實上,他不是愚癡,不是什麼都不懂,他是謙虛、謙讓,盛德含藏在內心之中,不會現示於人。這就是剛剛講的「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接著,老子就對年輕的孔子講:「棄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驕氣」就是驕慢之氣。「多欲」,過多的欲望。「態色」,刻意顯露在外面的造作的神態表情。「淫志」,這個「淫」不是男女之間的淫,是指一種過大、過高的志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要捨掉一個人的驕慢,還有過多的欲望;在面貌、舉止上也不要有造作的神態表情;自己的志向要踏踏實實,要合乎實際,不宜好高騖遠,不切實際:「是皆無益於子之身」,這些對於您都沒有益處。

 

       孔子當時三十幾歲,所謂「三十而立」,又是天縱之才——論學問有學問,論智能有智能,論志氣也有志氣;發揚忠恕、親親、人民、愛物之道;並以天下、國家興亡為己任,有捨我其誰的胸懷大志——對一個想在將來能功成名就的人來說,這些都是重要的。但具備這些還不夠,更重要的就是要如老子所講的:要「深藏若虛」,不露鋒芒;要「容貌若愚」,謙虛謙讓。

 

孔子言志

       第二段「孔子言志」,這一段話是出自《論語‧公冶長篇第五》。

 

       子曰:「盍各言爾志?」顏淵,是孔子門徒中四聖之一,就是「復聖」顏子。季路,就是子路。他們倆人陪侍在老師的旁邊,這個時候,老師想瞭解弟子們的志向,就說:「你們何不談談自己將來的志向呢?」向來敢言、直言的子路就先表達了,他說:「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願我的交通工具——車啊、馬啊,還有穿的皮襖啊,「與朋友共」,都與朋友共同使用,好像這不是我獨有的,而是與朋友所共有的:這是通財、通物之義。「敝之而無憾」,用破了、用壞了、穿破了也沒關係。這表現出他慷慨,甚至可以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義氣。

 

       所謂大乘佛教就是要行六度萬行,六度之首就是佈施。佈施含外施與內施:財物奉獻以及車馬、輕裘屬於外施;至於內施,難度更高一層,譬如說,如果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話,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捨能捨,即使別人要你身上的器官,你遇到了,就要把握機會,因為這是你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機緣,機緣難得,可遇不可求,所以就要立刻佈施,這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還有一種是法佈施,這部分今天暫不說明。

 

       先說子路的佈施精神。譬如道場如果有出家眾臨時來掛單,所謂「一個羅漢一份齋」,可是房間不夠或床鋪不夠怎麼辦呢?如果有佈施心,有和氣、和藹、謙虛、謙讓的精神,就會說:「到我的房間來睡吧。」甚至自己打地鋪。又如,不管出家眾或者信眾,他們到了寺院,我們就要親切地慰問:「你回來啦!吃飽了沒?一起來用餐吧。」應該主動地關心,讓對方感受到溫暖,佛門應該要這樣。

 

       所以子路的志願,多少也有大乘的精神在裏面;當然他是義氣的、慷慨的成分比較多。

 

       子路講完就輪到顏淵了,顏淵就說:「願無伐善,無施勞。」「伐」就是誇耀。「善」就是才能、才德。「施」與「伐」的意思一樣,是顯示、表揚、彰顯自己的功勞。顏淵就說:「我願做到不誇耀自己的才能,不表揚自己的功勞。」雖有才能,也很低調、內斂,深藏不露;即使做了利益眾人的好事,也很平淡地看待,當作是理所當為的,以平常心淡然處之。

 

       之後兩個學生很迫切地盼望聽聽老師的志願,於是子路就說:「願聞子之志。」孔子就說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但願老的,一般平輩的,或是年幼的,都能各安其所。「安、信、懷」,這三句話就顯出孔子廣闊的胸懷,以及仁愛之心,非常的超越。

 

       「老者安之」,老人家最怕的就是居無定所,沒人照顧,因為年紀大了,不一定有經濟來源,也沒有體力了;所以給他一個安居的地方,有個贍養的未來,讓他將來能夠安然地往生:所以說「老者安之」。人終有老的一天,希望我們這個道場,是所有出家眾安身立命、安身辦道,將來也是贍養老人的地方。

 

       「朋友信之」,平輩互相誠信,不互相欺騙。誠是根,是本;如同大地,有了誠,才談得上一切的成就。要有道德的成就、事業的成就、修行的成就,都必須要有誠信。所以平輩彼此坦誠交往,不相欺騙。

 

       「少者懷之」,幼小的希望得到關愛、關懷、愛護,在愛心當中成長。為什麼?在愛心當中成長的孩子,比較有愛心;在缺乏愛心當中成長的孩子,往往會有暴戾之氣。

 

       這三句話顯示孔子的境界。

 

禮運大同篇

       第三段,《禮運大同篇》。《禮運大同篇》短短幾句,非常的好,很合乎大乘的精神,尤其很合乎佛門「六和敬」的精神。

 

       所謂「大道」就是天下為公、天下大同,這就是大道。佛教講六和,講一致,講「同」,所謂「身和同住、意和同悅、口和無諍、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也講「不二」,佛與眾生,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在佛的眼光中沒有二,也就是沒有是非、好壞、高下、或者你我的這一些差別、對立,是一體的,這就是同,是公。可是在我們凡夫眼裏,就有善惡;因為有善惡,因此衍生出高低、賞罰。

 

       我們學佛的人不是漠視善惡,而是應該要摒除分別善惡之心,超越善惡之念,所謂不思善、不思惡。一個人如果處在不思善、不思惡的狀態,心中就會很平和,所謂「和合無諍」;不想生起任何念頭,起一個念頭都覺得是打閑岔,那時候的心可說是處在安寧、休息的狀態。所以「十念」當中,其中之一就是「念休息」,佛就是在那樣的境界。

 

       我們體會佛心,就能體會佛的慈悲,就更容易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像我們這樣的人,不但是罪人,更是惡人,而且罪惡深重,論果報的話,我們應墮地獄;可是阿彌陀佛超越善、惡、無記,超越高、低、好、壞,超越天、人等六道,甚至超越世出世法,他不但沒有把我們視為罪惡之人,同時又用無礙的光明來包容我們,將無上的功德賜給我們。

 

       當我們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融入彌陀無礙光當中,我們跟阿彌陀佛就融合為一體,當下超越善惡,超越三界,超越聲聞、緣覺、菩薩,超越十地,超出常倫諸地;雖然未斷煩惱,已入涅槃之分——淨土法門的殊勝就在這裏。

 

       體會到佛心,我們就容易感受佛恩;感受到佛恩,則唯有自信教人信才能報答佛恩。所以,體會佛心,體會「一致、同」的意義,就容易讓我們對彌陀的救度起信受的心。可以說,阿彌陀佛十劫以前成佛的當下,地球上七十億的人口,十方的眾生,也都應該跟阿彌陀佛同時成佛,同樣的無量光、無量壽。那為什麼我們現在還在輪迴呢?因為沒有遇到佛法,沒有信受彌陀的救度。

 

       佛陀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人身難得」之意,表示得三惡道之身很容易,往往都是到三惡道的多。而即使得到人身,也未必能夠遇到佛法;遇到佛法,也未必能夠遇到彌陀救度的法門。因此,得到人身是非常難得的,遇到佛法是非常可貴的,遇到佛法之中的這個解脫法門更是非常難得、可貴的。既然可貴、難得,就必須要擁有,不能不知輕重緩急,隨便與人妥協。

 

       所以,如果有人強調「人間淨土」,或者說「我下一輩子還要再來人間繼續修行或行善」,這可說是沒有智慧,很愚癡;因為再怎麼講「人間淨土」,事實上我們都還是充滿貪瞋癡的眾生,倘若不自量力,無異於「言大而不切,言高而不實」。所以老子講:「棄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總之就是要務實,避免此生雖得逢遇佛法,卻如入寶山而空手回。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可見在孔子那個時代就已經有民主選舉的制度了。「講信修睦」,這對我們出家眾、對僧團也很重要——如果彼此之間爾虞我詐,互相欺騙,互缺誠信;或者彼此自恃驕慢,互相批評,互相計較,不和睦,不和諧,那這樣出家住僧團還有什麼意思呢?

 

       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分三個層次來逐步提升:先各安其位,至少能夠相安無事、安然無爭;然後再講和睦、和諧;之後再講融洽。這樣,即使不能融洽,也能和諧;不能和諧,也能各自相安無事。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不只把自己的父母當成自己的父母,把自己的兒女當成自己的兒女,還要把天下的父母、天下的兒女都當成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兒女。這樣就跟大乘的精神很接近了,佛陀就是這樣的啊!但佛陀更進一層,像《無量壽經》所講的:「於諸眾生,視若自己」「荷負群生,為之重擔」

 

       「使老有所終」,僧團裏面年紀大的師父,不管出家時間是長是短,我們都要把他看成是自己的父母來奉養他;不要認為是外來掛單的,或者是剛出家,或者什麼都不會——不要這樣,而是應該把他當成自己的父母,自己就是他的兒女。

 

       我們這裏是彌陀的道場,彌陀的道場是講愛心的,講服務的;即使擔任執事也是服務,不是講管人、管事,講誰領導誰——不是這樣的,大家都是服務,都是志工、義工。

 

       「壯有所用」,年輕力壯的,就要多多為教團奉獻,為眾生服務,自信教人信。不要認為:「我喜歡修行,想到一個寂靜的地方去修行。」其實這是一種個性孤僻、與人不和而想逃避的心態,是一種偏差的觀念;有這種偏差觀念跟大眾就難以和合相處。事實上,果真讓他躲起來,他日子也不會好過,因為面對寂靜、孤獨、寂寞的時候,人往往會坐立難安。所以生活上動、靜要平衡。

 

       「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鰥」就是沒有太太。「寡」就是沒有丈夫。「孤」,沒有父母。「獨」,沒有兒女。「廢疾者」,以現代語言來講,就是弱勢族群,弱勢族群有時候居無定所,成為遊民,三餐沒有著落。對於這些生活上較不順適的人,希望他們都有一個安定的地方,吃得飽、穿得暖,讓他們能夠好好地過這一輩子。

 

       「男有分,女有歸」,男眾、女眾,男的各有一份職業,女的有理想的歸宿。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大地充滿很多資源,我們可以為了利益大眾把它開發出來;但開發出來不是自己藏起來,自己擁有,使自己致富。「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有事情大家都搶著做,那所做的是為教團、為大眾做的,不是為了本身的利益而做;所以不管出錢、出力,或去開發某一種產品,他都不登記版權,也放棄知識產權,都是為了大眾。

 

       「是故謀閉而不興」,這樣一切奸商巧利,一切計謀,種種的奸巧就沒有了。「盜竊、亂賊而不作」,偷竊、強盜這些不循規蹈矩、胡作非為的事就不見了。

 

       「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個就是大同的世界,天下為公的世界,這個就是理想的大道。記得小的時候,夏天天氣熱,很多人都在屋外睡覺;白天父母到田地工作,家中的門往往也都不關的:我們在鄉村的生活都這樣。我想同修中幼年在鄉下長大的,應也都這樣。現在時代不一樣了,所謂人心不古、世風日下,才短短幾十年而已,如果不關門鎖戶的話,外出就心不安。

 

       因為過幾天要到韓國主持一場佛三,隨行的還有幾位男眾師父,想到很久沒有跟大家聚會了,而最近又有幾位新來住眾,因此就以「和氣、和藹,謙虛、謙讓」這幾段法語與大眾互相提醒、共勉。

 

       今天就講到這裏,謝謝大家。



       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