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講演

  1. 與韓國法師談話並接受依止
  2.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下)
  3.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上)
  4. 阿彌陀經是在說什麼?
  5. 2024龍年新春講話
  6. 皈依開示(2023年11月11日新營)
  7. 慶祝彌陀聖誕暨淨嵩法師往生二十周年紀念講話
  8. 2023中元開示
  9. 剃度開示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2023年8月30日)
  10. 皈依.五戒.剃度開示(2023年7月18日)
  1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三)
  12.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下)
  13.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上)
  14. 2022中元開示
  15.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6.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7. 為淨土宗志工幹部講話
  18. 清明節慎終追遠與念佛(2022年清明節開示)
  19. 念佛超度之勝益
  20.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2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二)
  22.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一)
  23.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必得超絕去
  24.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5.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6.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7. 2021中元念佛超薦法會開示
  28.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9.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30. 2019年彌陀誕開示
  31. 2020中元法會開示
  32. 志工四喻
  33. 人生是苦
  34. 生命無常三根本
  35. 兩種深信、觸光柔軟、感恩歡喜
  36. 剃度開示(2019年7月7日)
  37. 中元節開示(2019)
  38. 剃度開示(2019年5月12日)
  39. 豬年話豬
  40. 剃度開示(2018年7月31日)
  41. 淨土宗──往生淨土成佛宗
  42. 受戒與持戒
  43. 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
  44. 剃度開示(2018年3月24日)
  45. 二種成佛法
  46. 橫超的淨土法門
  47. 往生與預知時至
  48. 剃度及皈依開示(2017年9月19日)
  49. 往生極樂的條件(下.問答)
  50. 剃度開示(2017年8月18日)
  51. 往生極樂的條件(中)
  52. 往生極樂的條件(上)
  53. 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佛成佛
  54. 四十八願分類歸結
  55. 彌陀願心的根源
  56. 淨土宗的結論──宗旨四句偈
  57. 大慈悲五要點
  58. 慈心法門
  59. 念佛不妄語
  60.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脫離輪迴之上
  61. 淨土宗的根源
  62. 真正的孝行──託父母於阿彌陀佛
  63. 為何吃素?
  64. 略談佛教的意義與淨土宗之殊勝
  65.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66. 愛與佛命
  67. 不請之友
  68. 歲末聚餐對僧眾的談話
  69. 學佛的目的
  70. 說愛(二)
  71. 說愛(一)
  72. 念佛名號 學佛愛心
  73. 心平氣和 無住生心
  74. 念佛超度 三塗眾生
  75. 澳門淨土宗學會 讚頌辭
  76. 「以誠感人」的意涵
  77. 第一屆淨土宗志工研習會勉言
  78. 慧淨法師除夕團拜電話致辭
  79. 在心、在緣、在決定
  80. 佛教點燈的意義
  81. 念佛的方法與要領
  82. 念佛成佛的原理
  83. 佛在何處?
  84. 志工服務精神的內涵
  85. 淨土行人應具備的根本知見
  86. 慈悲的救度
  87. 念佛生蓮
  88. 三塗眾生 念佛往生
  89. 信受彌陀救度
  90. 為新戒比丘開示
  91. 歸依勸囑
  92. 念佛的音調與心態
  93.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94. 「澳門彌陀共修會落成法語」略講
  95. 厭穢欣淨 切願往生
  96. 初機念佛群疑問答
  97. 簡介淨土宗專純念佛的道風及心態
  98. 淨土法門 理事互含
  99. 初學淨土法門應有的認識
  100. 念佛人的「本尊」
  101. 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
  102. 念佛即圓滿悲智功德
  103. 〈人有實德,天有奇報〉一文的啟發
  104.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5. 如何真正圓滿人生的目的
  106. 萬行不憑憑念佛(二)
  107. 萬行不憑憑念佛(一)
  108.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終直入涅槃城
  109. 彌陀名號 不可思議
  110. 守愚念佛 彌陀住頂
  111. 阿彌陀佛的救度
  112. 一切眾生 皆有佛性
  113. 念佛方能消宿業
  114.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5. 阿彌陀佛 是何等佛
  116. 以佛為念 以淨為歸
  117. 念佛眾生 攝取不捨
  118. 乘本願船 登涅槃岸
  119. 淨土法門 萬法歸宗
  120. 世間虛假 唯佛獨真
  121. 一心念佛 無疑無雜

法義開示

  1.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三)
  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二)
  3.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一)
  4.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
  5.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九)
  6.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八)
  7.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七)
  8.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六)
  9.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五)
  10.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四)
  11.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三)
  12.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二)
  13.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一)
  14.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
  15. 彌陀淨土的特色-超
  16. 《觀無量壽經》概說(九)
  17. 《觀無量壽經》概說(八)
  18. 《觀無量壽經》概說(七)
  19. 《觀無量壽經》概說(六)
  20. 《觀無量壽經》概說(五)
  21. 善導淨土教理的核心
  22. 淨土宗帶三法數
  23. 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24. 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25.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五)
  26.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四)
  27.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三)
  28.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二)
  29.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一)
  30. 《觀無量壽經》概說(四)
  31. 《觀無量壽經》概說(三)
  3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
  33. 《觀無量壽經》概說(一)
  3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七)
  3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六)
  3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五)
  3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四)
  3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三)
  3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二)
  4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一)
  41.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
  42.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九)
  43.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八)
  4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七)
  4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六)
  4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五)
  4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四)
  4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三)
  4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二)
  5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禮開示
  54. 「彌陀三約定」
  55. 為新戒弟子開示
  56. 淨土宗「四不」
  57. 《無量壽經》大意(九)
  58. 《無量壽經》大意(八)
  59. 《無量壽經》大意(七)
  60. 《無量壽經》大意(六)
  61. 《無量壽經》大意(五)
  62. 《無量壽經》大意(四)
  63. 《無量壽經》大意(三)
  64. 《無量壽經》大意(二)
  65. 《無量壽經》大意(一)
  66. 《無量壽經》概說(續)
  67. 《無量壽經》概說
  68. 淨土宗特色略說
  69. 淨土宗宗旨略說
  70. 略說淨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禮開示
  72. 自信教人信 擔當向前行
  73. 成佛何時、極樂何處、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價值與意義
  75. 略說彌陀名號之義
  76. 為什麼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77. 淨土宗是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
  78. 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
  79. 龍樹菩薩往生安樂國
  80. 華光出佛
  81. 彌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場的靈魂
  83. 不問罪福 念佛皆生
  84. 彌陀誕辰念彌陀 (二)
  85. 彌陀誕辰念彌陀(一)
  86. 「名號的功德」與「念佛的利益」
  87. 「《大經》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極樂安身實是精
  89.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90. 相勸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略講
  92. 口稱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與佛,機法一體
  94. 淨土法門的大根大本
  95. 何謂「一心不亂」?
  96. 略談念佛方式與莊嚴道場
  97. 極樂無為涅槃界
  98. 如何真正紀念「彌陀聖誕」
  99.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
  100. 為迴龍寺常住僧眾開示
  101. 淨宗宗旨與敦倫盡分
  102.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略講
  103.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問答)
  104.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開示)
  105. 淨土宗的幾個名詞略釋
  106. 成佛如林的法門
  107. 善導大師-《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
  108. 善導大師-略說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109.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五)
  110.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四)
  111.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三)
  112.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二)
  113.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114.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四)
  115.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三)
  116.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二)
  117.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一)
  118.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四)
  119.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三)
  120.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二)
  121.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說
  123.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二)
  124.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一)
  125.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三)
  126.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二)
  127.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一)

宗風

  1. 宗風學習(七)
  2. 宗風學習(六)
  3. 宗風學習一~五

臨終開示

  1. 臨終的殷切勸導叮囑
  2. 娑婆旅程盡,辭別歸蓮鄉
  3. 信順彌陀救度

訪問篇

  1. 輔仁大學宗教系所師生參訪慧淨法師記
  2. 傳承的路_與越南團法師談話

問答

  1. 為善導寺幹部蓮友開示(問答)
  2. 他力與因果,有矛盾嗎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隨緣的念佛?
  4. 如何從自覺愚惡契入彌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蓮友問
  6. 於弘願寺答僧眾問

第十八願善導釋

  1.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十)
  2.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九)
  3.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八)
  4.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七)
  5.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六)
  6.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五)
  7.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四)
  8.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三)
  9.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二)
  10.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一)
  11.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
  12. 第十八願善導釋(九)
  13. 第十八願善導釋(八)
  14. 第十八願善導釋(七)
  15. 第十八願善導釋(六)
  16. 第十八願善導釋(五)
  17. 第十八願善導釋(四)
  18. 第十八願善導釋(三)
  19.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
  20. 第十八願善導釋(一)

淨土法門的核心

  1.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十)
  2.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九)
  3.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八)
  4.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七)
  5.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六)
  6.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五)
  7.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四)
  8.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三)
  9.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二)
  10.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一)
  11.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
  12. 淨土法門的核心(九)
  13. 淨土法門的核心(八)
  14. 淨土法門的核心(七)
  15. 淨土法門的核心(六)
  16. 淨土法門的核心(五)
  17. 淨土法門的核心(四)
  18. 淨土法門的核心(三)
  19.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
  20. 淨土法門的核心(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四、憶與念
  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著不能忘
  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二、閉關念佛的苦惱者
  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一、念佛先要認識佛
  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現往東方的佛
  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令眾成佛的佛
  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使凡入報的佛
  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報身報土的佛
  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諸佛證誠的佛
  1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臨終來迎的佛
  1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親近增上的佛
  1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身心無礙的佛
  1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息三塗的佛
  1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無礙的佛
  1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唯攝念佛的佛
  1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名號的佛
  1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名體一如的佛
  1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
  2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
  2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為作大安的佛
  2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召喚眾生的佛
  2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不擯眾生的佛
  2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代眾受苦的佛
  2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以身為質的佛
  2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2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2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主動救度的佛
  3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獄的佛
  3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眾生的佛
  3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阿彌陀佛,是一尊為大施主的佛
  3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八)
  3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七)
  3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六)
  3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五)
  3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四)
  4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三)
  4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二)
  4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一)
  4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
  4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九)
  4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八)
  4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七)
  4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六)
  4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五)
  4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
  5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
  5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
  5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一)
  5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目錄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諸位法師、諸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今天是第二屆志工研習會的圓滿日,今天晚上我就以幾段與志工精神內涵有關的法語來和大家共勉。

 

‧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
荷負群生,為之重擔。
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
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無量壽經)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願為眾生趨走給使,令彼安穩歡娛受樂,
為他受苦心不生悔。
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業所作諸善,
終不自為恆為他人。
自捨己事先營他事,營他事時不擇時節,
終不顧慮辛苦憂惱。(優婆塞戒經)

 

       「為諸庶類不請之友」這段法語,出自於《無量壽經》。

 

       志工就是這樣「為諸庶類不請之友」,為所有的人──不分別對象,只要他需要幫助,我們就主動為他服務、為他承擔,希望假藉這樣的方便因緣,能夠讓他了解阿彌陀佛的愛心。

 

       在做志工當中,是抱著恭敬的心,好像孝子在敬愛、孝順父母那樣,低下的、謙卑的、無我的掏空自己,敬重對方;甚至把所有的人都看成自己,能這樣的話就會覺得不是為別人做的,是為自己做的。

 

       以上是第一段法語的大意,之前已為大家講解過。

 

       今天晚上要和大家共勉的是第二段,這段法語出自於《優婆塞戒經》。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這個「樂」字應該是讀「一ㄠˋ」(「要」之音),好樂、喜樂之意;意思就是很喜歡、很好樂修行慈悲心。

 

       學佛就是學佛的慈悲心。慈悲如果只存在內心之中,那只是一種愛心,一種憐憫的感覺,慈悲也好、愛心也好,都必須有行動,必須實踐落實了才是真正的慈悲與愛。

 

       「願為眾生趨走給使」,願當所有眾生的僕人。我們來到這個世間,不是來享受的,是為服事別人、為別人服務,一則消除業障,再則學佛悲心。佛、菩薩都是為眾生做馬牛的,他們內心是沒有自己的。

 

       「令彼安穩歡娛受樂」,但願眾生遠離恐懼苦惱,或得到安穩快樂。

 

       「為他受苦心不生悔」,只要對方能夠安穩,能夠安樂,自己再怎麼樣受苦也都無怨無悔。好像母親撫育嬰兒,只要嬰兒能健康、平安、快樂,母親再多的心血,都認為是值得的,而且是甘之如飴的。

 

       「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業所作諸善,終不自為恆為他人」,身口意業所做的都是為了讓眾生得安樂,都不是為自己考量。比如志工們去為人助念,那時候就是「自捨己事先營他事」,助念第一、助念為大,自己的事情先放著,因為這個時候是對方上生佛國,或者下墮三塗的關鍵時刻,自己不重要,完全以對方的利益為考量。所以呢,「營他事時不擇時節」,不管白天晚上,或刮風下雨,也願意立刻出門。因為此時此刻是對方千鈞一髮之際,至為重要,稍有延誤就來不及。因此「終不顧慮辛苦憂惱」,正想睡、正要睡,都要犧牲自己的享受與需求,因為沒有比對方的出輪迴生極樂更重大的事。

 

       如果以世俗的眼光來分析,這幾段看起來好像不近人情,怎麼說呢?比如:「願為眾生趨走給使」,現代一般人都是講對待、對等關係,付出多少就要領回多少,哪有「為他受苦心不生悔」的?這是顛倒世間觀念的。

 

       所以佛法在這方面來講是與世間的觀念背道而馳的──不過那是世間觀念顛倒,不是佛法顛倒。佛法是真理不可能顛倒,比如佛陀說這個世間沒有「常樂我淨」,可是眾生卻把世間看成是永恆的、快樂的、是我所有的,是清淨無染的,因此才汲汲追求、計較、爭奪,這都是顛倒。其實,這世間是罪惡生死凡夫的拘留所,黑闇牢獄,痛苦刑場,除了貪瞋癡與恐懼悲愁,沒有真善美與平安喜樂。

 

       接下來我們就來細講這段法語,不過因為時間的關係,今晚就先講第二段的前面三句:「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自省己過

       「自省己過」這個「省」是什麼意思呢?「省」就是視察、反觀自己的意思。眾生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有一個相應的對象,也就是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一般眼睛是向外看外境的,現在呢,要把它反過來看自己,看我們自己的內心,這個叫做「省」。

 

       要看自己什麼呢?不是看自己很偉大,或者自己是一個善人、會修行的人,而是要看自己的過失。因為以前都是睜眼在看別人的種種過失,沒有看到自己的過失,即使自己有過失,也認為是別人陷害才會這樣,凡事都認為錯在別人不在自己。佛陀卻告訴我們,一個修行人首先要「自省己過」。

 

       《優婆塞戒經》的「優婆塞」是什麼意思呢?優婆塞也稱為「近事男」,優婆夷稱為「近事女」,是指在佛法中受持三皈五戒而親近奉事三寶的在家修行人。

 

       在家的修行人首先要受三皈五戒成為「優婆塞」,一個受持三皈五戒的優婆塞首先就要自省己過。古人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雖然眾生人人都有佛性,但是被貪瞋癡掩蓋,所以我們現在既不是佛,不是菩薩,也不是阿羅漢;既不是聖人,也不是賢人或是君子,而是一個實質的凡夫。

 

       如果是君子,他對自己的三業行為會很嚴格的要求;如果是聖賢,他的過失會很少;如果是阿羅漢,他已經斷除了貪瞋癡,沒有分別執著,也沒有妄想雜念,因此身口意自自然然不會有過失;至於菩薩跟佛,更不可能去造作三界六道輪迴的過失,因為他們沒有貪瞋癡,沒有見惑、思惑、塵沙惑,也已經斷除無明了。

 

       所以,對一個修行人來講,首先要知道我們十足是一個有過失的人;尤其淨土法門的念佛人更要如善導大師所講的:「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雖然我們都有佛性,但被業障覆蓋,我們沒辦法自己掀開這個覆障而成佛。我們必須先能夠這樣的肯定信受,才能夠契應阿彌陀佛的救度,出自內心通身靠倒、徹底歸命阿彌陀佛的救度。總之,我們要自認、要自覺自己是凡夫,而且是罪惡生死凡夫。這是淨土宗的基本教理與觀念。

 

       如果是聖道門的修行者他的觀念就不是這樣。因為聖道門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修行成佛的,所以首先要先肯定自己一定可以成佛,不是罪惡生死的凡夫,而是善根利器的人,不然修行聖道門就毫無意義了。

 

       佛法就像一面鏡子,有了鏡子就能藉著鏡子看出自己的美、醜、淨、穢,有污穢自然就會去洗淨它。所以自省己過之後,既然看出了過失就要改過,因為省過的目的,就是要知過改過。

 

       我們的見(眼睛所看的)、聞(耳朵所聽的)、覺知(腦中所思維的)是屬於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曉得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迷,什麼是悟;什麼是凡夫的境界,什麼是聖人的境界;什麼是天台華嚴的教理,什麼是禪宗開悟的境界。如果有在聽經聞法,或者深入經藏,這些道理都能夠瞭解;然而,這對我們的修行雖然會有幫助,但更重要的是必須匯歸自己,藉此改造自己的業習與無明,否則只不過是第六識裡的一個觀念,只是學問、學識而已,對我們的貪瞋癡、妄想、煩惱、習氣的改變一點幫助都沒有。

 

       因為習氣是第七識,第七識是曠劫以來就有的,而且生生世世一直都在累積,所以第七識裡面的貪瞋癡、煩惱,很多、很大、很廣,而且很幽深、很堅固,不容易消除。頭腦知道什麼是五戒、什麼是十善、什麼是三十七道品、三學六度,道理都瞭解,但瞭解了並不表示我們內心的境界就是那個樣子。如果沒有隨文入觀、藉境練心,沒有把那些道理融為骨髓、化成個性,成為自己的生命,那即使深入經藏,八宗兼學,第七識的習氣一點也沒有改變,還是原原本本的自己,一個不折不扣的凡夫。所以,自省己過是修行最根本的基礎。

 

       有句話說「失敗為成功之母」,也可以說「過失為完美之本」,眾生都有過失,除非是聖人或阿羅漢以上才可能沒過失。就是因為有過失,發現到過失,才會知道去改過,改了之後如能不再犯,那就永遠沒有這些過失了。所以發現過失、改正過失,才能夠完美。譬如說上台演講,預先要準備,要寫講稿、擬大綱,不可能第一次所擬的大綱就是完美的,一定要修修改改,改改修修,經過幾次失敗,最後才會成功;甚至第一次上台覺得內容、言詞、台風,方方面面都不盡人意,經過第二次、第三次的失敗歷練,之後才會更趨完美。

 

       修行也是一樣,必須藉境練心。如果沒有藉境練心,大都是在原地踏步。

 

       什麼叫藉境練心?比如事情發生之後,就檢討過失在哪裡?然後坦然面對,不推諉,下一次就不會再犯了;如果沒有經過人事的歷練,就會永遠都是在原地踏步,等到因緣一來,再面對同樣的人事,還是重蹈以前過失的那個狀態。再者,所謂「靜中培養,動中考驗」,在靜中思維、領悟,然後應用在動中,在動中考驗是否歷緣對境時能如同所理解的道理一樣。因此,修行過程中都必須經由人事磨練。

 

       禪宗神秀大師有一首偈子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有人聽了就說,錯了,應該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既沒有樹,也沒有台,本來空無一物,哪還要去拂拭清洗改過呢?。這首偈是誰說的呢?是六祖惠能大師說的。但是千古以來,惠能之前沒有惠能,惠能之後也沒有惠能,都是下劣凡夫。因此下劣凡夫還是要老實,要按部就班,因此沒有漸悟就沒有最後的頓悟,所以對一般人來講還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否則滿塵埃」。

 

       以上是有關自省己過。

 

善覆他罪

       「善覆他罪」,「覆」是覆藏、掩蓋的意思,掩蓋別人的過失,隱藏別人的罪惡,這也是修行人的基本德目,也是學佛大悲心的一種悲心的內涵。一般人是善覆己罪,自省他過,而修行人則是自省己過,善覆他罪。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都是凡夫,都有貪瞋癡三毐,因此一定都有缺點、過失、罪惡,我們如此,他人也如此。將心比心,當我們有了過失甚至做出惡事之後,我們會怕別人知道,甚至怕人家張揚,因為那是可羞可恥的,萬一被宣揚出去,事小還好,若事大恐會身敗名裂,甚至導致家庭失和。我們是如此,他人的心理也是如此。因此對於他人的過失與罪惡,不是用義正詞嚴的指責,而是遮蓋隱密它,這叫做「善覆他罪」,這是「忠恕之道」,也是「不忍之心」,也是「悲心」。

 

       有一首偈子說:

恆須隱密有三事:隱密自己之功德,隱密他人之過失,隱密未來之計劃。

 

       恆須隱密有三事,第一點「隱密自己之功德」。為什麼要隱密自己的功德呢?功德有兩種:一種是屬於凡夫的有為法;一種是屬於聖者的無為法。

 

       我們做一件善事,不管內容是什麼,都是一種「德」,可以帶來福報。但「德」分陽德與陰德兩種,如果自己將善事功德宣揚出去讓他人知道,屬於陽德,陽德的果報比較小;為善不欲人知,這是陰德,陰德的果報比較大。能夠隱密自己的功德,就是將陽德轉為陰德。而隱密自己的功德也是謙虛不驕慢的一種態度,一般人會想將自己的優越、才能以及自己所做的善事、好事顯揚出來讓人家知道,這其實是因為貪、瞋、癡、慢、疑的驕慢個性在作祟。因此,我們要降伏驕慢,培養謙虛,對自己所做任何功德,不論大不論小,都要隱密。

 

       與此相關的性格是「穩重」的個性。培養自己穩重的個性很重要,個性不穩重修行就不踏實,因此修行人要有穩重的性格。有的人做點好事,就像小人得志或爆發戶一般,巴不得趕快宣揚讓人家知道,這也可看出個性輕浮急躁。這是講有為方面的功德。

 

       什麼是無為的功德呢?就是所做的任何大、小善事都認為是自己份內之事,是為自己做的,不是為別人,因此也沒有什麼可以宣揚的。他體悟到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一切眾生都是一體性的,沒有自他、你我、親疏、恩怨,所以他對任何人所做的善事、好事,都覺得是為自己而做的,這就進入無為法、無功用、無分別,也就是所謂的「三輪體空」──沒有我,沒有對方,沒有所做的這件善事。

 

       這樣的境界,凡夫是做不到的,所以也不用高談闊論,就先依我們凡夫所能做得到的去做就好,否則「畫虎不成反類犬」。我們就一方面嚮往佛菩薩,所謂「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然後一步一步的學習,這樣才不會成為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人。以上是就「隱密自己之功德」來說。

 

       第二點「隱密他人之過失」。也就是剛才所說的「善覆他罪」「忠恕之道」。

 

       我們有過失會怕他人知道,同樣的,別人有過失當然也會怕他人知道,所以我們要為他掩蓋。一個母親,如果自己的兒子有什麼過失會不會為他掩蓋?一定會,因為是自己的兒子;那如果是仇人的兒子有過失,會不會為他掩蓋?就不一定了。我們應該要有這樣的體諒心,把別人看成自己。

 

       小的過失我們要為他人隱匿,大的過失更要為他人隱匿。因為小的過失影響比較小,大的過失影響比較大,如果一旦宣揚出去的話,對人產生難以彌補的傷害那怎麼辦呢?

 

       女眾在某一方面屬於弱者,所以不僅對於男眾的過失要掩蓋,對於女眾的過失更要掩蓋;一般人的過失要掩蓋,父母、祖先還有師長的過失更要掩蓋,因為一般人和我們沒有血緣關係,可是祖先與師長是我們的親人、恩人;個人的過失要隱匿,團體的過失更要隱匿,因為個人的過失影響是一個人,團體的過失則是影響整個團體;下劣者的過失要隱匿,高德的過失更要隱匿,因為一般人的過失別人不一定會注意,但對於一位眾望所歸的人,如果把他的過失講出來,影響範圍就會很廣。

 

       所以學佛人要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最好是自己的過失看的一清二楚,但對別人的過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果看到別人的過失,聽到別人的過失,也要忘記別人的過失,忘記別人的負面缺點,儘量想別人的優點。每個人都有缺點,但也一定有優點,修行人應想對方的好事,想對方正面的事。

 

       近代有一位王善人,他說存人家的壞處就是「存陰」,存人家的好處就是「存陽」;存陰就像虧本,存陽好像獲利,是存金存銀。真的是如此。

 

       我們心中本來並沒有對方的好與壞,心是平和的,突然間存進了對方的壞,豈不是我們內心的倉庫突然間增加了垃圾,而且放在裡面發霉發臭,甚至會影響倉庫內的其他好東西。所以對他人的過失不要看、不要聽,若是看到、聽到了就將它忘記。儘量看他人的好處,聽他人的好處,在觀念之中儘量存他人的好處,這是修行人的基本德目之一,也是培養慈悲所必須的。平日這樣,日後有因緣見面的時候就不會浮現這個人以前做了什麼壞事的影像,而是會以正面來看待他,這樣散發出來的就是正面的磁場,彼此之間就會有好因、好緣,就會很好相處,所以儘量要存陽,不要存陰。

 

       一個修行人不管別人對他怎樣,甚至罵他、誹謗他、傷害他,都是逆來順受,是不會記恨,也不會以牙還牙,思維將來要怎麼樣報復他,修行人是不會這樣的。

 

       學佛的人不但要善覆他罪,也不記他人的罪,更不會想將來去報復他;即使他發生事故了,譬如發生車禍或是生了大病,或生意失敗虧本,我們也不會幸災樂禍,這是悲心的德目之一,也就是六度當中「忍辱度」的「忍」。甚至如果能進一步去援助他,比如他生意失敗虧了很多錢,我們剛好有一些錢可資運用,就援助他;或者他生病住院,沒有錢,我們就替他付醫藥費。能夠這樣的話,就是布施恩惠。這樣的悲心德行是學佛人應該要學習的。當然這違反常理,違反人性,可是我們是學佛,就要瞭解佛性,瞭解佛的慈悲,我們是凡夫當然不可能學得到位,但就是儘量薰習。

 

       宗風有講,要「讓美歸功、分怨共過」,一般人講「隱惡揚善」,隱惡揚善是德,讓美歸功更是陰德,分怨共過則是盛德;如果能夠「善覆他罪、為天地包荒掩過」,這樣的德更是盛德;如果能夠不惜自己受污染,也要利益他人,甚至救他人,那更是盛德中的盛德。

 

       一般人都是愛惜羽毛,愛惜自己的名節,希望自己永遠被人讚美;但假設能夠利益對方,自己被他人誤會也能夠承受,眼中所想的都是對方的好處,以及如何給對方帶來離苦得樂,自己再怎麼樣犧牲名節都在所不惜,如果能夠這樣的話,更是一種接近無我的境界。

 

       凡夫的本性都是自私自利的,起心動念都是先為自我,也因為這樣,所以我們對「自省己過、善覆他罪」「隱惡揚善」「讓美歸功、分怨共過」「為天地包荒掩過」甚至「不惜污染自己利益他人」這樣的內容就要常常去薰習。還是那一句話,要「融為骨髓,化成個性」。

 

       另外,菩薩戒有十重四十八輕,十重之中第七條說:「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有過失自己承擔下來,不但不去指責對方、批評對方,反而是體諒對方,更要為對方承當。這是戒律,是佛陀對我們修行人的規範;尤其是出家人,依佛出家,在佛前鄭重宣誓,誓守戒律。因此,出家人應該忠於佛,敬重佛的戒律,忠於自己的誓約,敬重自己的誓言。所以這條戒律我們應該好好吟詠學習。

 

樂修慈心

       「樂修慈心」,對修學佛的慈悲心很好樂、很喜歡、樂此不疲,不覺得厭足,再怎麼學都覺得不夠,這個都是好樂的樂。我們學佛目的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成佛;學佛是為了成佛,但如果不瞭解佛是什麼,要如何學起呢?所以學佛的目標就是學佛的心,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夠成佛。

 

       那佛的心是什麼呢?《觀無量壽經》有一段經文說: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佛心就是大慈悲,什麼是大慈悲呢?就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也就是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來救度眾生。所以這一段經文若用白話翻譯,就是:「以大愛心,無條件的救度眾生。」

 

       「無緣」是不講對象、不講條件、不講種種因緣的,它本身就是慈,就是愛,它的本質就是大慈;這個大慈也含蓋著大悲,也就是說,它本身就是大慈,本身就是大悲。

 

       大慈大悲的定義,就是將所有眾生都視如自己,所以,佛要拔除所有眾生的輪迴之苦,要使所有眾生跟他一樣獲得成佛之樂,這個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攝諸眾生」,也就是對眾生拔苦予樂。所以「攝」就是救度的意思,也可以說是拔苦與樂的意思,把在三界六道輪迴的眾生救度出來,使他離開三界的魔掌、六道的苦海。把眾生救度到哪裡呢?救到能夠成佛的「涅槃界」。

 

       善導大師說「極樂無為涅槃界」,極樂世界就是涅槃界,涅槃的境界是無為的,是不生不滅的,他的本質,是一到那裡就不退轉,就一生補處,一進去就成佛。如果不是這樣,就還是有為的境界。

 

       我們是凡夫,當然還體會不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內涵,但我們可以先體會愛心。那愛心的內容又是什麼呢?以世間來講,首推父母對孩子的愛。要體會愛心就是先體會父母對嬰兒的愛,接著將體會到的父母心推己及人,把對嬰兒的那份愛推廣出去,把所有的人都看成是自己的嬰兒,以愛自己嬰兒的心來對待所有的人,甚至動物。基督教是愛人如己,愛鄰居、愛敵人,愛所有全人類。佛教的愛,則是愛所有的生靈──包括動物,看得到的有形動物,以及看不到的無形三惡道眾生。這個就是樂修慈心。

 

       由於時間關係,今天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2016年1月30日講於淨土宗台北弘願念佛會)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