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講演

  1. 與韓國法師談話並接受依止
  2.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下)
  3.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上)
  4. 阿彌陀經是在說什麼?
  5. 2024龍年新春講話
  6. 皈依開示(2023年11月11日新營)
  7. 慶祝彌陀聖誕暨淨嵩法師往生二十周年紀念講話
  8. 2023中元開示
  9. 剃度開示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2023年8月30日)
  10. 皈依.五戒.剃度開示(2023年7月18日)
  1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三)
  12.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下)
  13.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上)
  14. 2022中元開示
  15.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6.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7. 為淨土宗志工幹部講話
  18. 清明節慎終追遠與念佛(2022年清明節開示)
  19. 念佛超度之勝益
  20.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2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二)
  22.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一)
  23.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必得超絕去
  24.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5.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6.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7. 2021中元念佛超薦法會開示
  28.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9.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30. 2019年彌陀誕開示
  31. 2020中元法會開示
  32. 志工四喻
  33. 人生是苦
  34. 生命無常三根本
  35. 兩種深信、觸光柔軟、感恩歡喜
  36. 剃度開示(2019年7月7日)
  37. 中元節開示(2019)
  38. 剃度開示(2019年5月12日)
  39. 豬年話豬
  40. 剃度開示(2018年7月31日)
  41. 淨土宗──往生淨土成佛宗
  42. 受戒與持戒
  43. 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
  44. 剃度開示(2018年3月24日)
  45. 二種成佛法
  46. 橫超的淨土法門
  47. 往生與預知時至
  48. 剃度及皈依開示(2017年9月19日)
  49. 往生極樂的條件(下.問答)
  50. 剃度開示(2017年8月18日)
  51. 往生極樂的條件(中)
  52. 往生極樂的條件(上)
  53. 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佛成佛
  54. 四十八願分類歸結
  55. 彌陀願心的根源
  56. 淨土宗的結論──宗旨四句偈
  57. 大慈悲五要點
  58. 慈心法門
  59. 念佛不妄語
  60.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脫離輪迴之上
  61. 淨土宗的根源
  62. 真正的孝行──託父母於阿彌陀佛
  63. 為何吃素?
  64. 略談佛教的意義與淨土宗之殊勝
  65.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66. 愛與佛命
  67. 不請之友
  68. 歲末聚餐對僧眾的談話
  69. 學佛的目的
  70. 說愛(二)
  71. 說愛(一)
  72. 念佛名號 學佛愛心
  73. 心平氣和 無住生心
  74. 念佛超度 三塗眾生
  75. 澳門淨土宗學會 讚頌辭
  76. 「以誠感人」的意涵
  77. 第一屆淨土宗志工研習會勉言
  78. 慧淨法師除夕團拜電話致辭
  79. 在心、在緣、在決定
  80. 佛教點燈的意義
  81. 念佛的方法與要領
  82. 念佛成佛的原理
  83. 佛在何處?
  84. 志工服務精神的內涵
  85. 淨土行人應具備的根本知見
  86. 慈悲的救度
  87. 念佛生蓮
  88. 三塗眾生 念佛往生
  89. 信受彌陀救度
  90. 為新戒比丘開示
  91. 歸依勸囑
  92. 念佛的音調與心態
  93.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94. 「澳門彌陀共修會落成法語」略講
  95. 厭穢欣淨 切願往生
  96. 初機念佛群疑問答
  97. 簡介淨土宗專純念佛的道風及心態
  98. 淨土法門 理事互含
  99. 初學淨土法門應有的認識
  100. 念佛人的「本尊」
  101. 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
  102. 念佛即圓滿悲智功德
  103. 〈人有實德,天有奇報〉一文的啟發
  104.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5. 如何真正圓滿人生的目的
  106. 萬行不憑憑念佛(二)
  107. 萬行不憑憑念佛(一)
  108.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終直入涅槃城
  109. 彌陀名號 不可思議
  110. 守愚念佛 彌陀住頂
  111. 阿彌陀佛的救度
  112. 一切眾生 皆有佛性
  113. 念佛方能消宿業
  114.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5. 阿彌陀佛 是何等佛
  116. 以佛為念 以淨為歸
  117. 念佛眾生 攝取不捨
  118. 乘本願船 登涅槃岸
  119. 淨土法門 萬法歸宗
  120. 世間虛假 唯佛獨真
  121. 一心念佛 無疑無雜

法義開示

  1.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三)
  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二)
  3.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一)
  4.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
  5.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九)
  6.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八)
  7.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七)
  8.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六)
  9.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五)
  10.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四)
  11.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三)
  12.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二)
  13.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一)
  14.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
  15. 彌陀淨土的特色-超
  16. 《觀無量壽經》概說(九)
  17. 《觀無量壽經》概說(八)
  18. 《觀無量壽經》概說(七)
  19. 《觀無量壽經》概說(六)
  20. 《觀無量壽經》概說(五)
  21. 善導淨土教理的核心
  22. 淨土宗帶三法數
  23. 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24. 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25.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五)
  26.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四)
  27.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三)
  28.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二)
  29.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一)
  30. 《觀無量壽經》概說(四)
  31. 《觀無量壽經》概說(三)
  3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
  33. 《觀無量壽經》概說(一)
  3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七)
  3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六)
  3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五)
  3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四)
  3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三)
  3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二)
  4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一)
  41.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
  42.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九)
  43.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八)
  4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七)
  4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六)
  4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五)
  4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四)
  4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三)
  4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二)
  5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禮開示
  54. 「彌陀三約定」
  55. 為新戒弟子開示
  56. 淨土宗「四不」
  57. 《無量壽經》大意(九)
  58. 《無量壽經》大意(八)
  59. 《無量壽經》大意(七)
  60. 《無量壽經》大意(六)
  61. 《無量壽經》大意(五)
  62. 《無量壽經》大意(四)
  63. 《無量壽經》大意(三)
  64. 《無量壽經》大意(二)
  65. 《無量壽經》大意(一)
  66. 《無量壽經》概說(續)
  67. 《無量壽經》概說
  68. 淨土宗特色略說
  69. 淨土宗宗旨略說
  70. 略說淨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禮開示
  72. 自信教人信 擔當向前行
  73. 成佛何時、極樂何處、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價值與意義
  75. 略說彌陀名號之義
  76. 為什麼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77. 淨土宗是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
  78. 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
  79. 龍樹菩薩往生安樂國
  80. 華光出佛
  81. 彌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場的靈魂
  83. 不問罪福 念佛皆生
  84. 彌陀誕辰念彌陀 (二)
  85. 彌陀誕辰念彌陀(一)
  86. 「名號的功德」與「念佛的利益」
  87. 「《大經》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極樂安身實是精
  89.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90. 相勸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略講
  92. 口稱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與佛,機法一體
  94. 淨土法門的大根大本
  95. 何謂「一心不亂」?
  96. 略談念佛方式與莊嚴道場
  97. 極樂無為涅槃界
  98. 如何真正紀念「彌陀聖誕」
  99.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
  100. 為迴龍寺常住僧眾開示
  101. 淨宗宗旨與敦倫盡分
  102.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略講
  103.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問答)
  104.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開示)
  105. 淨土宗的幾個名詞略釋
  106. 成佛如林的法門
  107. 善導大師-《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
  108. 善導大師-略說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109.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五)
  110.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四)
  111.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三)
  112.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二)
  113.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114.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四)
  115.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三)
  116.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二)
  117.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一)
  118.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四)
  119.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三)
  120.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二)
  121.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說
  123.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二)
  124.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一)
  125.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三)
  126.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二)
  127.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一)

宗風

  1. 宗風學習(七)
  2. 宗風學習(六)
  3. 宗風學習一~五

臨終開示

  1. 臨終的殷切勸導叮囑
  2. 娑婆旅程盡,辭別歸蓮鄉
  3. 信順彌陀救度

訪問篇

  1. 輔仁大學宗教系所師生參訪慧淨法師記
  2. 傳承的路_與越南團法師談話

問答

  1. 為善導寺幹部蓮友開示(問答)
  2. 他力與因果,有矛盾嗎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隨緣的念佛?
  4. 如何從自覺愚惡契入彌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蓮友問
  6. 於弘願寺答僧眾問

第十八願善導釋

  1.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十)
  2.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九)
  3.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八)
  4.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七)
  5.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六)
  6.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五)
  7.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四)
  8.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三)
  9.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二)
  10.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一)
  11.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
  12. 第十八願善導釋(九)
  13. 第十八願善導釋(八)
  14. 第十八願善導釋(七)
  15. 第十八願善導釋(六)
  16. 第十八願善導釋(五)
  17. 第十八願善導釋(四)
  18. 第十八願善導釋(三)
  19.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
  20. 第十八願善導釋(一)

淨土法門的核心

  1.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十)
  2.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九)
  3.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八)
  4.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七)
  5.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六)
  6.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五)
  7.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四)
  8.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三)
  9.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二)
  10.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一)
  11.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
  12. 淨土法門的核心(九)
  13. 淨土法門的核心(八)
  14. 淨土法門的核心(七)
  15. 淨土法門的核心(六)
  16. 淨土法門的核心(五)
  17. 淨土法門的核心(四)
  18. 淨土法門的核心(三)
  19.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
  20. 淨土法門的核心(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四、憶與念
  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著不能忘
  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二、閉關念佛的苦惱者
  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一、念佛先要認識佛
  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現往東方的佛
  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令眾成佛的佛
  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使凡入報的佛
  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報身報土的佛
  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諸佛證誠的佛
  1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臨終來迎的佛
  1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親近增上的佛
  1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身心無礙的佛
  1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息三塗的佛
  1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無礙的佛
  1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唯攝念佛的佛
  1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名號的佛
  1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名體一如的佛
  1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
  2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
  2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為作大安的佛
  2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召喚眾生的佛
  2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不擯眾生的佛
  2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代眾受苦的佛
  2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以身為質的佛
  2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2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2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主動救度的佛
  3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獄的佛
  3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眾生的佛
  3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阿彌陀佛,是一尊為大施主的佛
  3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八)
  3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七)
  3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六)
  3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五)
  3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四)
  4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三)
  4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二)
  4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一)
  4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
  4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九)
  4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八)
  4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七)
  4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六)
  4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五)
  4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
  5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
  5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
  5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一)
  5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目錄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二)

       各位同修、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請放掌。

 

       距離上一次大共修已經有四個月了。在這一年當中親自跟大家研討法義的次數雖然不多,但我想這不是問題,因為我們這一套書已經很豐富了,另外在我們的淨土宗網站也都會有我或者是淨宗法師的講義、或是演講的內容。另外我們同修平常除了一方面念佛之外,一方面隨時可以很方便的反覆閱覽這些資料,因為這些資料同樣都是環繞著我們淨土宗的教理在闡釋的。

 

       今天還是一樣接續上一次的講題,就是「第十八願善導釋」。這個講稿只有A4的紙一張,不過補充講義有六張,補充講義之外又有補充講義。上次為了解釋龍樹菩薩《易行品》當中對於第十八願三十六個字的解釋,我另外做了三張的講稿。上次講到其中第二張倒數第六行,也就是親緣這一段,今晚就從這一段開始講:

親緣──父精母血故親,非此則不親,天性自相關。

 

       所謂「親」是什麼含意呢?親就是親近的意義,跟誰親近呢?是跟阿彌陀佛親近。我們是念佛的人,所以阿彌陀佛跟我們,我們跟阿彌陀佛是彼此親近的,而且是一體不離的親近,在這裡就用父母跟兒女這種親來做為比喻。首先我們就「親」這個字,來拆解它的涵義。對這部份,記得以前曾在這裡闡釋過,可能有些蓮友或者同修沒有聽到或記憶不清,所以再說明一次。

 

       我們中國字造字真的是富有內涵,也很有藝術。這個親是怎麼寫呢?只要把它的筆劃拆開來,就可以體會到它的內涵。這個親就是一個「立」下面一個「木」,也就是站在樹木之上,右邊一個「見」,向著四方來瞭望。為什麼這種形象、這種動作叫做親呢?而且是骨肉之親的親呢?在古代缺少出入交通工具,也沒有彼此通訊聯絡的科技發明,在以前那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時代,當親人外出工作或者旅行,當孩子到外面遊玩,都是用走路的、爬山的,既沒有電話、沒有手機,也沒有車子可以搭坐。當臨近傍晚之時,甚至外面天逐漸暗下來又下著毛毛細雨,可是我們可愛的寶貝,到外面去遊玩,還沒有見到影子,還沒有回來,這個時候焦急的父母就會巴不得趕快爬到高高的樹上去看一看我的寶貝回來了沒有,天都將暗了,雨也逐漸要下來了,萬一在外面不能回來怎麼辦,這個就是親。這種情境唯有身為母親或者是父親者才有這種焦急的心,如果是漠不關心的外人,他是不會有這種動作的。所以這個親,就是站在高高的樹木之上向著遠處四方焦急地在瞭望親愛子女的蹤影,這就是親。

 

       這個親是代表骨肉之親、父母兒女之親,在這裡所謂「父精母血故親,非此則不親,天性自相關」,父母跟我們的親、兒女跟我們的親是最親密、最直接的,也就是所謂的一等親。我們的伯父、叔父、姨媽或者兄弟姊妹,都是由於我們的父母而引起的,如果他不是父母的親兄弟,當然就不是我們的伯叔父;不是父母的兒女就不是我們的兄弟姊妹,所以這種親是最親的。

 

       我們之所以有這個人身,是由於過去世我們的神識(一般所講的靈魂)來投胎的,藉著父精、母血,跟我們的神識三者和合:我們的神識為因,父精、母血為緣,然後有我們這個人身,這三種如果缺一的話,就沒有我們這個身體。我們現在有這個身體,不管我們年幼年老,我們全身之中不論骨頭也好、血液也好、五臟六腑也好,沒有一點一滴不是我們的爸爸媽媽的精髓所成就的,這就是「父精母血故親」,所以我們一方面要感恩父母生下我們,一方面也要想到如何來回報,同時好好藉假修真,來解脫自己和父母的生死輪迴。

 

       因為父母跟兒女有這個父精母血的關係,所以父母生下兒子,不管這個兒子是美麗聰明,還是醜陋愚鈍,都是自己的寶貝。因為是骨肉,就不會因為生下來醜陋或者是弱智,就把他視為外人捨棄;因為是自己的兒子,所以即使他(父母)貴為皇帝國王,也是視他的兒子為寶貝、骨肉而相親相近,不會認為我是一國之王,所以我對自己的兒女也跟對一般老百姓那般疏遠。所以這種親是非常的親,而且是自自然然的親,天性相關,是不假勉強、不假造作的。

 

       那麼要怎樣用這個比喻來形容阿彌陀佛跟我們的關係呢?我們念佛人跟阿彌陀佛親,不是因為我們念佛人念佛了,就跟阿彌陀佛親,或者是我們有佛性所以跟阿彌陀佛親,或者我們發四弘誓願、行六度萬行,所以就跟佛親,都不是這樣。是因為在十方三世恆河沙數諸佛當中,有一尊佛祂是為十方眾生發下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願,所以才跟十方眾生有了這種親緣。也就是阿彌陀佛為十方眾生發了「只要祂成佛的話,必要使十方眾生來稱祂的名號往生祂的極樂世界,如果不能夠使十方眾生稱祂的名號,而往生極樂世界,祂就不能成正覺,就不能成佛」。因為有了這個願,所以自自然然的跟十方眾生,尤其是跟念佛人,就有了比父精母血的父子母女之親還要更親的關係。

 

       為什麼?因為以念佛為因,以阿彌陀佛正覺功德的願力為緣,內因外緣和合,阿彌陀佛才能成正覺,而我們也才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我們跟阿彌陀佛的親。所以阿彌陀佛之所以有阿彌陀佛的這個生命,是建立在十方眾生念佛能夠往生之上的;而十方眾生念佛之能夠往生,也是建立在阿彌陀佛成正覺的功德願力之上的。所以念佛的眾生跟救度的阿彌陀佛是一體不相離的,是相依相存的,是缺一即倒的。這個願就是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的生命,也是我們念佛人的生命,有了這個願,才有阿彌陀佛這尊佛的存在,有了這個願,才有我們被阿彌陀佛救度,獲得永恒安樂成佛的生命,所以兩者是一體不離,這就是「往生正覺、機法一體」。

 

       如果阿彌陀佛沒有發下這個願的話,那我們想想看,佛的境界是超越一切大小乘之上的,三賢或是十地的菩薩距離佛的境界都已非常遙遠了,聲聞緣覺更是望塵莫及,連佛名都沒有聽到過,因為小乘教法當中並沒有十方淨土、十方佛,何況我們還都是具足貪瞋痴的凡夫,再怎麼樣經過百劫千劫高聲的念佛、謙卑的頂禮或者入定的觀想佛,都與佛長相遙隔,而非長相親近。

 

       今天我們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聽到了;拜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看到了;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知道了。這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佛,佛即見之;心常想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是因為阿彌陀佛有發下第十八願「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因為有了這個願,而祂也已經成正覺,完成了這一句萬德洪名「南無阿彌陀佛」,也具備了佛無礙的光明,因此十方眾生隨順這個願,也就是專稱彌陀佛名,阿彌陀佛就聽到,禮拜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看到,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聽到,眾生只要有心,就與這個頻率相應了。因為有了這個頻率,我們接上這個開關,自然就能立即跟祂感通,如果根本都沒有這個頻道的話,哪裡會有這個開關讓我們去開呢?所以說,我們專稱彌陀佛名,就跟阿彌陀佛有了親緣。

 

       十方諸佛跟我們有沒有這種親緣呢?沒有!為什麼?因為天下男人雖多,爸爸有幾個?一個;天下女人雖多,媽媽也只有一個;十方諸佛雖多,只有阿彌陀佛跟我們發下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本願,其他的佛都沒有啊!之所以兒女跟父母親,是因為有父精母血為緣,自己的神識為因;我們之所以跟阿彌陀佛親,是阿彌陀佛發下了「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緣,加上我們專稱彌陀佛名為因,因緣合和才有「往生成佛」,這個就是親。接下來: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彌陀既成正覺,即是成就我之往生。
信知此理,一心歸命,即與佛一體,自然往生。

 

       阿彌陀佛發下第十八願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祂要完成這個正覺是不容易的,為什麼?為聖人完成救度容易,為凡夫完成救度的功德就比較困難;凡夫之中有善有惡,為善人完成救度還不那麼困難,為一切善惡的凡夫,乃至五逆、十惡、謗法、闡提的眾生完成救度的功德,那就很費力。所以阿彌陀佛必須經過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的德行,才能成就救度十方眾生的功德力量,使得十方眾生,不管聖人、凡夫、善人、惡人,不管平生、臨終,只要他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平等地往生極樂世界。為了完成這個功德,所以阿彌陀佛才需要經過這麼久的時間。

 

       阿彌陀佛如果沒有成佛,我們固然沒有彌陀佛名可以念,也沒有極樂世界可以往生;而如果阿彌陀佛成佛的話,那豈不表示極樂世界完成了?也就是十方眾生,不管聖凡善惡,任何眾生的往生功德資糧已經成就了。那麼所成就的功德資糧在哪裡?就在這一句彌陀名號。所以我們如果曉得這個道理,並將它歡喜領受在心中,然後隨順第十八願,也就是一心歸命,就是阿彌陀佛說「欲生我國」,我們就「願生彼國」;阿彌陀佛說「乃至十念」,我們就現在開始「專稱彌陀佛名」,這樣就與佛一體,自然往生,不假方便,不假造作,自自然然的就跟阿彌陀佛一體不離,而且自自然然的往生極樂世界。

 

       聖凡善惡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得平生業成,這當中並沒有所謂的要功夫成片,夢寐一如,也沒有要求要斷見惑、斷思惑,成事一心、理一心,才有這種功能,全都不需這些,而是只要稱名,自自然然的不假勉強的就得蒙佛救度往生極樂世界。也就是我們只要稱名念佛就可以了,為什麼?因為功德全都是來自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之故,所以說一切皆來自於阿彌陀佛的佛力願力功德力。接下來:

稱名──口業稱名,專稱彌陀佛名。

 

       因為我們這張補充講義是在解釋龍樹菩薩《易行品》裡面對第十八願的解釋,這個解釋當中「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下面就是解釋這句「稱名」,我想龍樹菩薩這段法語我們應該來念一下,這樣比較親切,就是在第一章倒數第十行的地方,請合掌恭敬跟隨我念: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

 

       請放掌。

 

       在這之前所解釋的,就是「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這十二個字,接下來就是解釋「稱名」。稱名就是「口業稱名」,也就是「專稱彌陀佛名」,第十八願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甚至這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龍樹菩薩怎麼解釋呢?「至心信樂」還有「乃至十念」就解釋為「稱名」兩個字,到底這樣的解釋對不對?通不通?其實是很通,而且很貼切,也契理契機,同時也彰顯阿彌陀佛徹底的慈悲,彰顯阿彌陀佛救度的方法是最為易行,是易行道之至極。

 

       為什麼?因為是稱名,稱名是連動物也都做得來的,譬如說鸚鵡鳥,甚至只要念佛給狗聽、給貓聽,或是給雞聽、鴨聽、豬聽,乃至給老鼠聽、給螞蟻聽,都能夠感動對方,都能夠攝受對方,使對方往生極樂世界。如果不是稱名,也就是說,如果阿彌陀佛不是以祂的六字洪名來攝受救度眾生,一般人就不一定做得到,那阿彌陀佛救度的方法就不能夠徹底的貫徹阿彌陀佛的慈悲,就不是最為容易的方法了。若是稱名的話,小孩子牙牙學語的時候就可以跟著稱名念佛,老人家頭腦混沌了思辨減弱了,也可以跟著稱名念佛,愚笨的人或者是臨終的人,稱名也都能做得到,全都來得及,都能夠稱名往生或者是聽這句名號而往生。因為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微妙、殊勝無上的功德,也就是所謂的萬德洪名,同時只要口中稱名,就不論是上等根機、中等根機,或者下等乃至下下根機,都能夠做得到。

 

       因為只要念佛就能夠往生,念佛是往生的正因,跟有沒有布施,有沒有持戒,有沒有禪定功夫,有沒有智慧或者是深入經藏,或者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都沒有關係。因為只要念佛就是往生的正因正定業,有沒有布施、布施多與少,跟往生都沒有關係;持戒清淨不清淨,跟往生都沒有關係;有沒有禪定的功夫,念佛的時候心中有沒有妄想雜念,心中清不清淨,跟往生也沒有關係;有沒有開大圓鏡智,或者明心見性,跟往生也沒有關係;有沒有發無上菩提心或者修六度萬行,跟往生也沒有關係。跟往生有關係的是什麼?是稱名。所以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為了普遍廣泛救度所有眾生,祂所設定的就是稱念祂的名號,而不是其他的種種法門、種種修行、種種功德或者功行,不是的。所以口業稱名最容易,跟我們善惡多少、功行高低都完全沒有關係。

 

       那麼龍樹菩薩以這個「念我稱名」這個稱名來解釋「乃至十念」,甚至捨掉了「至心信樂」,等於是以「稱名」這個行來涵蓋「至心信樂」與「乃至十念」,這個就是「以行釋信」,以行來解釋第十八願所講的信。為什麼?因為第十八願所講信的內容,是信「乃至十念,就必生極樂」。然而,有的人解釋信不是這樣的解釋,是從另一個方向、內容來解讀,這樣就模糊了。

 

       如果以行來講,行是很具體的,行具體的話,所信的也就具體;可是如果解釋為其他的內容,那就變得很抽象而不具體了,解釋其他的內容為信的話,就會產生一種以凡夫浮動不居的心來作為標準,以心的感動、感觸、感受,或者以心的體驗來作為往生的標準。總之,在自己內在的心情上去做為往生的標準來解釋的話,就曲解了方向,就偏差了,使得易行道不易行反而是難行了。

 

       所以龍樹菩薩在這裡乾淨俐落、簡要明暸的將「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解釋為「念我稱名自歸」,以行來解釋信,非常的具體明澈。因此我們學這個法門,了解這個道理之後,就如我們宗旨所寫的「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就不需要另外在自己的心情上去揣摩自己有沒有感受到、有沒有感動到、有沒有體驗到,全都不需這樣自尋煩惱。而且人的心是無常的,即使曾有過一時的感動、感激,一旦那個短暫的體驗過了之後,心境就趨為平淡了,所以那個都不是標準,也不可靠。

 

       在《列子》這本書裡面有一段比喻人的心情的故事,《列子》﹤周穆王篇﹥裡有一段故事說:有一個燕國人,他出生在燕國,生長在楚國,到了年老才有機會回到他的故鄉燕國,在回國的半路中經過晉國時,同行的人就開玩笑的跟他說:「燕國已經到了,這個就是燕國的城牆。」這個人一聽,突然間臉色就有一種悲傷的感覺,所謂「少小離家老大回」、「近鄉情更怯」,到了故國見到了家鄉的景物或者親人,難免都會感動悲傷;又走啊走經過一座社廟,同行的又跟他說:「這是你們故鄉廟宇祭拜的地方。」他一聽不禁非常地傷心嘆息;走啊走,對方又跟他說:「這是你父母的家,現在已經人去樓空了。」這個人聽了不禁悲從中來,流著眼淚小聲的哭泣著;那個人又指著附近的墳墓說:「這是你父母、祖先的墳墓。」這個人一聽,再也忍不住,就放聲的大哭起來。這時那個作弄他的同行人啞然失笑的說:「哎呀!我剛才是騙你的,這裡不是燕國,這裡是晉國啊!」他一聽收起哭聲不覺非常尷尬。可是當他回到了燕國,真正看到了燕國的城牆,看到了燕國的社廟,看到了祖先留下來的房子,父母、祖先的墳墓,他那顆心已經沒有先前的那種激動悲傷的情緒,反而比較平淡了。

 

       這顯示什麼?人的心、人的七情六慾都是無常的。我們念佛也是一樣,是以經典所講的教理做為我們往生的憑據,不是看我們的感動、體驗,因為這些都是無常的。

 

       所以我們這個法門傳承的祖師解釋第十八願時,都把「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解釋為「稱名」,或者「下至十聲」、「願生我國,下至十聲」、「上盡一行,下至十聲一聲。」這就非常的具體,我們只要依據這個而不依據我們的內心,這就可靠了,因為如此一來,一般人全都能夠做得到。如果要以我們自己內心的領悟、體悟、感受、感覺乃至體驗作標準的話,那就不能夠普遍,不一定每個人都做得到,那麼剛剛所講的動物、小孩、愚鈍的人、老人家、臨終的人怎麼能往生呢?就不能往生了。反之,如果解釋為「稱名」、「專稱彌陀佛名」,那就非常容易,剛剛所講的這些眾生也都能夠做得到。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往生的條件,就是稱念祂的名號,所以《觀經》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彌陀的光明名號、名號光明是攝取念佛的眾生,也唯有念佛的眾生才在彌陀的光明名號的攝取當中,修其他法門就不在名號攝取當中,因為他的行門跟名號、彌陀的光明是不相應的。接下來:

淨土宗傳承祖師解釋本願文之「乃至十念」之「念」為「稱念」之念者,始自龍樹菩薩《易行品》。

 

       「乃至十念」有的解釋為觀想、觀像、實相的念,乃至《阿含經》的十種念或者是《彌勒菩薩往生經》的十種慈悲的念,這種解釋其實跟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是風馬牛不相關的,所以那種解釋並不正確,唯有解釋為「稱念」才正確。解釋為「稱念」是在善導大師《五部九卷》到處都可以看到的,而且是解釋最多的。但這並不是善導大師個人的創見或是曲解,而是有傳承的,善導傳承於道綽,道綽傳承於曇鸞,曇鸞傳承於天親,同時也傳承於龍樹。所以在我們這個法脈傳承祖師當中,解釋第十八願「乃至十念」之「念」為「稱念」的,是從龍樹菩薩開始,我們剛剛所念的《易行品》核心之本願文就非常的清楚:「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這很顯然就是在解釋第十八願,因為第十九願是「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而二十願是「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唯有第十八願只有講「乃至十念」,沒有講其他。

 

       所謂:「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經典自古以來都有各宗各派的高僧大德在做註解,我們凡夫當然直接看經典看不懂,多多少少甚至必需完全看高僧大德的註解,才能領悟佛說,可是在這些高僧大德的註解當中,我們採取的就是善導流,所以我們相信龍樹菩薩這個解釋,就等於是相信釋迦牟尼佛的佛說,也就透過龍樹菩薩相信釋迦牟尼佛,甚至善導大師所解釋的:「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接下來我們就信受奉行,因為我們自己看經典又看不懂,這麼多高僧大德所解釋的又各自不一樣,甚至相差很大,那我們信誰?我們就是選擇善導大師這個法脈,也就是相信龍樹菩薩的解釋。以龍樹菩薩來講他被尊稱為釋迦第二,是我們中國佛教八宗的共祖,在當年龍樹菩薩沒有任何一個修行人可以跟他比,所以我們今天信龍樹所講的,信善導大師所講的,等於就是信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信阿彌陀佛所講的。接下來請看第三頁:

 

窺基大師《西方要訣》言:

 

       窺基大師就是唐朝鼎鼎有名的玄奘大師的大弟子,也是唯識宗又稱為慈恩宗的祖師,他所寫的《西方要訣》全名叫做《西方要訣釋疑通規》,編在《大正藏》第四十七冊,主要的內容是在勸導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並且解釋有關念佛往生的一些問題。

 

《西方要訣》言:諸佛願行,成此果名,但能念號,具包眾德,故成大善,不廢往生。

 

       這六句二十四個字,可以說很簡短,但是鏗鏘有力。

 

       「諸佛願行」,也就是十方三世恆河沙數諸佛是以祂們因地的願跟所修的六度萬行來完成祂們的佛名,每一尊佛都是一樣的,以祂們的願行圓滿了才成佛,那麼祂們的願行是什麼樣的內涵?自然就依據祂們的意義而建立祂們成佛的名號,這個就是「諸佛願行,成此果名。」

 

       「但能念號,具包眾德」,所以只要能夠稱念這尊佛的名號就圓滿的包含著這尊佛所有的功德。

 

       「故成大善,不廢往生」,所以就具備了大善根、多善根,大福德、多福德,所以必定往生,沒有障礙。

 

       窺基大師在這裡以這幾句來解釋《阿彌陀經》所講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什麼是多善根福德因緣呢?就是「執持名號」,窺基大師就提出問跟答來做為解釋。首先,窺基大師問:「只念這尊佛的名號,名號只是一句而已,再怎麼樣的專念,怎麼樣的執持,因為只有一句並不多,所以不能成為大善,不能成為多善根多福德,這樣怎麼能夠往生呢?」窺基大師解釋說在這裡所顯明的念佛,是在顯示總修,圓滿的修行,接著就說下面這一句「諸佛願行,成此果名」,因為雖然是一句名號,可是這一句名號是佛因地所發的弘願,依所修的諸行來成就的,只要能夠念佛的名號就涵蓋圓滿具足這尊佛的種種功德,所以是大善而不是小善,因此必定往生。意義與我們在這裡所講的相同,意即「念我稱名自歸」就具有這種「包含眾德,故成大善,不廢往生」的功能。

 

       所以佛號是佛功德的結晶、佛功德的總體,圓滿佛因地所修的眾德,沒有遺漏、沒有缺少。就好像摩尼寶珠,雖然只是小小的一顆,可是它具備產生種種寶物、種種物質的功能作用,我們想要什麼,摩尼寶珠就能吐出什麼;又好像裝滿寶物的大袋子,只要有一袋這個袋子,所有寶物就通通有了;又好像一張超級的金融卡,只要有這張聚集了中央銀行所有財富的金融卡,那麼這一小張金融卡等同中央銀行的所有金錢。也由於佛號功德廣大,同時佛號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因此我們念佛的功德也一樣不可思議的廣大,使得一生十惡五逆謗法,臨終地獄之火燃燒到腳底了,眼看當下就要墮落下去的眾生,一稱佛名就能夠火焰化紅蓮。如果這句名號沒有功德,沒有不可思議的威神之力,怎麼能夠滅地獄之火,怎麼能夠脫離地獄,甚至脫離三界?這就表示雖然是白紙黑字的佛號,只是一句聲音而已,可是這個字不是一般的字,這個聲音是不同凡響的聲音,它存在有那種功德的,可以說祂的這個聲音、祂的名號,跟佛本身的功德、本身的功能,甚至祂的本體是一體的。

 

       在《大藏經》第五十三冊《經律異相》第十八卷,有一段出自《譬喻經》的故事說:有一個人辭親割愛,隨佛修行,有一天他證得了阿羅漢果,得阿羅漢果就會有神通,他以神通跟智慧度了跟他有緣有恩的一些人,接下來他的母親去世了,他以神通觀看天上人間都找不到他的母親,往三惡道一看,他的母親竟然是在地獄之中,阿羅漢雖然有神通,可是沒辦法親自到地獄直接救度他的母親,怎麼辦呢?他就想著種種的方法,他以神通觀看到一個國王,原來這個國王是弒父自立,殺死了他的父王然後自己登上王位,以這種罪業也會墮落地獄,因為殺父是五逆會墮落阿鼻地獄,同時這個國王的壽命就只剩下七天而已,他所墮落的地獄跟阿羅漢的母親剛好同一個地獄,因此可說是機會來了,這阿羅漢就以神通在晚上的時候,顯像在國王房間的牆壁上,國王一看牆壁上有人,非常恐怖,立刻拔刀將他的頭砍下來,雖然頭落地了,可是身體還是如如不動。國王定睛再看,一想,唉呀!這個人是一個出家修行人,他一定有神通,立刻就匍匐在地叩頭請他原諒,阿羅漢就問這位國王:「你是不是弒父自立而當上國王的?」對方說:「是!」阿羅漢說:「你以這個罪業會墮落地獄,你的生命只剩下七天,我是來跟你提醒。」國王就哀求阿羅漢教他救度解危的方法,阿羅漢說:「如果要做其他的功德,一方面來不及,一方面也不夠救度你脫離這個地獄,你只要專稱『南無佛』連續七天不斷,就能夠免除地獄之罪。」

 

       這個國王為了救自己的生命,就至心虔誠的念「南無佛」,七天不鬆懈,七天一到,他的命就盡了、氣就斷了。他的神識到了地獄門口的時候,就稱念「南無佛」,當下燃燒的地獄之火立刻就冷卻了,地獄的苦刑立刻就停止了,地獄的人一聽到南無佛三個字,當下都離開了地獄。一離開地獄,阿羅漢就立刻跟他們說法,當然這當中包含他的母親,所以這一些地獄的罪人,不但脫離了地獄,也證了須陀洹果,證得初果阿羅漢的果報。

 

       由這件故事我們就曉得,佛號的功德是相當深廣、不可思議、很難以想像的,只是這個聲音而已,自然能夠攝取五逆之罪人,當下離開地獄的果報,如果佛號沒有那個功德,沒有超乎一般想像的威神力、不可思議力,怎麼會有這種殊勝的果報呢?

 

       「南無佛」沒有固定哪一尊佛,可是我們所念的「南無阿彌陀佛」是有固定的一尊佛,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這尊阿彌陀佛也是南無佛之一,也是十方恆沙諸佛的其中一佛,雖然是其中一佛,可是阿彌陀佛是諸佛之王,十方諸佛雖多,阿彌陀佛是王。所以《大阿彌陀經》說:阿彌陀佛是「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也讚歎的說:阿彌陀佛的「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阿彌陀佛的威神光明,就是救度眾生的功德力量,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功德力量,是其他十方諸佛所不能比的、所達不到的,是最尊貴、最崇高、最第一無比的。阿彌陀佛又稱為「法界藏身阿彌陀佛」,意思是法界所有功德,不管是五戒功德、十善功德、聲聞的功德、緣覺的功德、三賢小聖的功德、十地大聖的功德、所有諸佛的功德,都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當中,所以叫做法界藏身阿彌陀佛。因此有一首偈說:「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也就是佛法僧三寶的功德,三藏十二部的功德,都在六字洪名裡面,所以說三藏十二部都是六字洪名的註腳。

 

       蓮池大師對「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是怎麼稱讚呢?他說:「彌陀萬德之名,無一願不包羅,無一行不體備,無一佛不貫徹。」意思就是十方諸佛的願沒有一願不在六字名號裡面的,十方諸佛的六度萬行沒有一行不在這個名號裡面,所以說「無一願不包羅,無一行不體備」。至於沒有一尊佛不貫徹,也就是十方諸佛的功德都在這一句名號裡面。所以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這一尊佛是十方諸佛中沒有一佛不貫徹,是貫徹到十方諸佛的功德威神力量的。

 

       蓮池大師又說:「彌陀乃萬德名號,一名才舉,萬德齊圓。」阿彌陀佛這六字是萬德的洪名,只要這一句萬德洪名一稱念出來,所有萬德當下就齊備圓滿了。

 

       蕅益大師也說:「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是萬德洪名,萬並不是百千萬數目字的萬,萬是形容詞,包含、圓滿、具備,而且超越之意,總而言之,阿彌陀佛包含、具足、圓滿法界的功德,十方諸佛菩薩的功德。我們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以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感召南無阿彌陀佛當中所具備的功德是──圓圓滿滿、完完全全、沒有遺漏的,所以說「以名召德,罄無不盡」。

 

       有一首偈非常的好,我也很喜歡,就是在形容這種道理:

以名召德本融通,彼佛分明在口中;
果得持名無異念,聲聲露出紫金容。

 

       剛剛蓮池大師、蕅益大師的法語在《念佛感應錄》的序文裡面有,現在念的這一首詩偈也曾經貼在我們的佈告欄。

 

       「以名召德本融通」,阿彌陀佛以六字名號來包含祂因地所有的願跟行──四十八願跟兆載永劫的六度萬行,所以說「名德融通」,佛名跟佛的所有功德本來是一體融通的。

 

       而稱念佛名自能招來佛的功德,領受佛的功德,因為佛名與佛德互相融通一體不離,猶如按電燈開關,自然招來一片光明;不需造作,不用勉強,我們只要念佛,自有佛德在身,佛的功德成為自己的功德。

 

       「彼佛分明在口中」,既然如此,則慈悲智慧、神通願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的阿彌陀佛,分明是在我們的口中啊!並不是在十萬億佛土之外遙不可及,也不是高高在上讓人無法高攀,也不是在其他地方難覓難尋,在哪裡?就在我們的面前,不只在面前,而且在我們的口中,只要我們一開口,阿彌陀佛就在我們的口中出出入入。

 

       「果得持名無異念,聲聲露出紫金容」,只要我們專稱彌陀佛名,不雜修雜行的話,我們每一聲每一聲都在露出阿彌陀佛紫金佛身的相貌,這個身色如金山的阿彌陀佛就在我們聲聲念佛當中應聲而現,可以說一聲佛號一尊佛,聲聲佛號就一尊一尊的佛出現,雖然我們肉眼看不到,但是有這種道理與事實,所以這一首偈子很好,大家也可以把它記下來。了解這個道理,我們不但會自動的喜歡念佛,同時對往生就會沒有懷疑。接下來請看:

 

       口稱成因由法德,全德成名令口稱。

 

       這兩句話也很好,十四個字而已,我們只要以我們凡夫的嘴巴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成為往生的正因,往生的功德資糧就完全具備。由於這一句名號不是普通的聲音,是有阿彌陀佛全部的功德在裡面,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功德在裡面,所以口稱成因是由於法德。阿彌陀佛因地兆載永劫所積植的菩薩無量德行而成就正覺的這句名號,目的就是要讓十方眾生來稱念來往生,所以說「口稱成因由法德,全德成名令口稱。」

 

       法然上人有一句法語說:

體外無名,名外無體。
萬善妙體,即六字名號;
恆沙功德,備口稱一行。

 

       這種解釋都非常的妙,讓人很喜歡看很喜歡去思惟。

 

       「體外無名,名外無體」,阿彌陀佛的本體還有祂的佛名是在一起的,離開了阿彌陀佛本體就沒有六字名號,因為六字名號是本體所成的,而這句名號之外也沒有阿彌陀佛。想想看,如果沒有這句名號的話,我們要怎樣跟阿彌陀佛接觸?要怎樣跟阿彌陀佛互動?就沒有一個對象了對不對?阿彌陀佛浩浩蕩蕩存在宇宙當中,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可是若沒有了這一句名號我們就不能跟祂溝通,就好像電波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若沒有管路、沒有頻道、沒有開關,則接不上線。所以說「體外無名,名外無體。」

 

       「萬善妙體,即六字名號」,阿彌陀佛所有的諸善萬德、不可思議的威神力,就在這六字名號中。

 

       「恆沙功德,備口稱一行」,恆沙無量無邊的功德,只要我們專稱彌陀佛名就完全具備,毫不缺少,所以說「恆沙功德,備口稱一行。」如果不是念彌陀名號的話,我們就不能夠完全擁有阿彌陀佛的恆沙功德,所以剛剛講的念佛就是總修行,包含所有的修行功德在裡面。接下來請看:

法然上人《選擇集》標宗之文:
南無阿彌陀佛,往生之業,念佛為本。
《選擇集》結歸之文:
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

 

       這兩段法語的第一段是《選擇本願念佛集》的開宗明義,另一段是整部《選擇集》的結論。前面「南無阿彌陀佛,往生之業,念佛為本」十四個字是在《選擇本願念佛集》的題名之後,也是在整本《選擇集》文章的前面,在書名之後按下「南無阿彌陀佛,往生之業,念佛為本」這十四個字,是顯明這本《選擇本願念佛集》所談的念佛也好,本願念佛也好,或者是選擇本願念佛也好,都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念佛,既不是實相或者無相的念佛,也不是觀想或觀像的念佛,也不是以我們的意業去思惟佛的內涵、佛的功德的念佛。所以在這裡先按下了「南無阿彌陀佛,往生之業,念佛為本」,作為書名與本書內容的生前結後。

 

       《念佛集》總共十六章,每一章所談的念佛都是稱名念佛,而且每一章都在指歸專稱彌陀佛名,所以才會在這裡按下這十四個字,同時也表明口稱南無阿彌陀佛的稱名念佛是本願的稱名,是跟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相應的念佛,這樣的念佛是往生的正因,往生的正定業,是必定往生的。所以接下來就說「往生之業,念佛為本」,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夠往生,就能夠成佛,超越六道生死輪迴,甚至橫超三賢十聖而進入等覺,所以也顯示它的易行跟殊勝。

 

《選擇集》「歸結」之文:
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

 

       這句是《選擇集》的總結論,《選擇集》開宗明義標舉稱名念佛,到了最後也以稱名念佛作為結論,前後一致,首尾相應。

 

       所謂「正定」,就是有其因必百分之百的成其果,不會偏差的,叫做正定。「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等於往生的業因以及成佛的業因都在稱名念佛,所以「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不是靠我們的功德、功夫,是靠阿彌陀佛本願的力量,是靠佛德佛力。法然上人這樣的解釋就給我們莫大的安慰跟希望,因為我們其他的功行也做不到,剛好念佛每一個人都做得到,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是往生的正因,百分之百的必定往生。接下來:

自歸──願文「欲生我國」,成就文「願生彼國」。
「念我稱名」即是「自歸」,自歸即是「南無歸命」。身心性命歸於彌陀,與佛一體,心心相印,函蓋相合;佛命生命,一體不離。

 

       在第十八願,阿彌陀佛呼喚著說:「欲生我國」,等於是呼喚我們,甚至是要求、拜託我們來接受祂的救度,所以在《莊嚴經》裡面又說:「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阿彌陀佛是時刻悲心的在呼喚我們,甚至拜託我們要接受祂的救度,同時顯示祂的救度是主動性的,而且是絕對平等,沒有任何門檻條件,所以又說:「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阿鼻地獄的眾生根本沒有能力修習其他的法門,修習他的善事功德,可是也能夠往生,必須阿彌陀佛有這個愛心、能力,阿彌陀佛正是有這個愛心跟有這個能力。

 

       第十八願所講的欲生我國是因地發願,而如今阿彌陀佛早就已經成佛了,那祂成佛的功能顯現在哪裡呢?就是成就文所說的「願生彼國即得往生」。由此可知,龍樹菩薩《易行品》這一段文,是將第十八願以及第十八願成就文的這兩句法語融合在一起解釋的,龍樹菩薩在這裡就解釋為「自歸」,阿彌陀佛呼喚我們「欲生我國」,那麼我們隨順彌陀的呼喚而「願生彼國」,出自內心的來歸命阿彌陀佛,所以念佛稱名即是自歸,我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專稱南無阿彌陀佛一生不變,這就是自歸的顯露。歸就是歸命的意思,自歸即是南無歸命。身心性命歸於彌陀,與佛一體。

 

       「心心相印,函蓋相合,佛命生命,一體不離」:什麼是心心相印呢?就是一模一樣互相的吻合,有什麼樣的因必然會有什麼樣的果,這個就是心心相印,阿彌陀佛呼喚我們,我們隨順彌陀的呼喚,阿彌陀佛跟我們感應道交一模一樣了,我們的願相應彌陀的願,彌陀的願也相應我們的願,這個是就心心相印。「函」是盒子,「蓋」是蓋子,方的盒子方的蓋,圓的盒子圓的蓋,上下形狀大小相符合,這個就是函蓋相合。我們隨順第十八願所講的願生彌陀淨土,此後專稱彌陀佛名,這就與彌陀心心相印函蓋相合。反之,如果不願生彌陀淨土,或者不專稱彌陀佛名,那就跟第十八願不相合不相印,就跟彌陀不印不合,那就不是一體了。所謂「佛命生命一體不離」就好像水乳交融,水混在乳當中就分不開什麼是水什麼是乳了,有水之處就是乳,有乳之處就是水;又如共命鳥同一生命,共命鳥是兩個生命兩個頭共用一個身體,這個就是所謂的生命共同體,離開了另外一個就不能生存,因為他們的生命是共同互相使用的。阿彌陀佛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那麼我們就念佛來蒙受彌陀正覺的救度,這個就是念佛人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願願相應。接下來:

正覺之彌陀,歸命之眾生,生佛一體;佛心有生,生心有佛。

 

       已經完成正覺的阿彌陀佛跟已經歸命彌陀救度的眾生,這一種眾生跟阿彌陀佛是一體的,「佛心有生」指阿彌陀佛的心中有念佛的眾生,「生心有佛」指念佛的眾生心中有阿彌陀佛,所謂「佛念眾生,眾生在佛心內;眾生念佛,佛在眾生心中。」接下來:

即入必定──願文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成就文言:「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必定」者,必定成佛之位,亦名正定聚,亦名不退轉。《大智度論》九十三卷言:「阿鞞跋致(不退)即是必定,必定者,必當作佛。」

 

       所以必定就是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轉,不退轉於成佛。第十八願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已經成正覺了,所以我們念佛的人就解釋為「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即」有「同時即」,與「異時即」,此是「同時即」,如「即入必定」之偈言:「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易行品》裡面以三十二首偈來讚歎阿彌陀佛,其中即入必定的偈文就說:「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這個就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的意思,我們只要專稱彌陀佛名,阿彌陀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威神功德就通通在裡面,因為這一句名號本來就具備阿彌陀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微妙、殊勝無上的功德,所以龍樹菩薩他也自己時常憶念的稱念阿彌陀佛。

 

此「即入必定」顯示「念我稱名自歸」之人,已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之人;即時不退於佛格,往生剎那,頓超十地,快速成佛。

 

       這裡講的我們念佛人都即時當下,就是現在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於佛格,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就立刻頓超十地,而且快速成佛。我們念佛人看到「即時不退於佛格」,應該有一種難遭難遇而大歡喜、大慶幸,是不是應該有這種心情?可是我們一般往往歡喜不起來,也沒有大感受,甚至整天苦苦惱惱的,整天一張苦瓜臉,一臉陰氣,陰氣沉沉的,如果是這樣的話,當然一方面或許他沒有體會到阿彌陀佛救度我們的大威神力、救度我們的功德、為我們怎麼樣的發願、怎麼樣修行、對我們有怎麼樣的大恩大德、我們跟阿彌陀佛有什麼樣的關係,而且我們如果沒有彌陀救度的話,我們又會是怎麼樣;另一方面也顯示我們本來就是煩惱強盛、業障深重的眾生,應該歡喜卻歡喜不起來。

 

       雖然是這個樣子,可是我們煩惱的眾生面對彌陀的救度,如果能夠像善導大師所講「在煩惱的心中生起清淨的願生之心」的話,我們即使再怎樣的煩惱苦惱,但是內心卻是安詳、平靜、平和、祥和的,同時我們的生活就是過一種平凡、平常、平淡、平實的生活。

 

       平凡:做一個平凡的人,過一般凡人的生活,在家則在家,出家則出家,男則男,女則女;安份守己,安愚念佛。

       平常:不尋奇特迥異,不求高深玄妙,不高攀聖境,不以凡濫聖。

       平淡:不求絢麗的、多彩多姿的、熱鬧的、激情的,只是平淡無奇。

       平實:平凡、平常、平淡,反而感覺踏實、實在、安穩,寧靜、祥和、愉悅。

 

       學這個法門的人,或許有人會時刻的跟阿彌陀佛祈求,希望阿彌陀佛能夠三不五時顯現在他的夢中,或者在靜坐念佛當中現個影子給他看,或者跟他對話,或者希望自己有異於一般人的感覺、感受、感應、感悟,成為阿彌陀佛的驕子、佛的唯一,別人沒有但我有,甚至某一種通力、感受、歷練,自己也好奇的想要去歷練一番。其實再怎麼樣,我們的心是無常的,最後也會歸回平靜,可是還是想去歷練一番,然後再回歸平凡、平常、平淡、平實的念佛。有的同修蓮友或許存著這種心,但這是一種危險的觀念。為什麼?因為恐怕一去不回,結果萬劫不復,所以是很危險的。

 

       在這裡,我來念一遍智隨法師的一篇文章,智隨法師曾經寫一篇文章名為〈平淡是真,念佛最樂〉,也曾經貼在我們的公佈欄,我想有些同修應該會認為這種說法確實合乎一個念佛人的心態,而觸動自己的內心。

 

       智隨法師這樣寫:

世間萬物,起伏不定,生滅不息,無不歸於無常。沒有不散的宴席,沒有不落的太陽。憂悲苦樂,如同海上浪花,終歸消散。

 

而人心好動、好奇、好玄,無不在浮動與期盼中追逐形形色色的幻影。豔麗之色(喜好的),則執持不捨;灰暗之色(厭惡的),便肆意迴避。人人無不在得失憂喜中度過無常的歲月。外在的緣生緣滅,牽動著我們的神經,內心隨之而生生滅滅。

 

靜觀世間:波濤過後,大海歸於平靜;風雨過後,大地歸於平靜;憂喜過後,人心歸於平靜。

 

走過風風雨雨,嘗過酸甜苦辣,最終會感覺平淡最好,不追逐於風雲般的無常,在平淡中度日,在平淡中念佛,在平淡中走過如夢幻般的人生,輕鬆自然地邁向淨土,則生也安樂,死也安樂。

 

然無常的世間,因其絢麗多姿而感動人心。能安於平淡中,隱於佛光中,實乃人中芬陀利花,世上稀有之人也!別看他一貧如洗,別看他一字不識。摩尼之寶,實非他物能比也。

 

 

       各位蓮友,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南無阿彌陀佛。

 

 

 (彌陀共修會第60課,講於2009年9月20日)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