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講演

  1. 與韓國法師談話並接受依止
  2.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下)
  3.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上)
  4. 阿彌陀經是在說什麼?
  5. 2024龍年新春講話
  6. 皈依開示(2023年11月11日新營)
  7. 慶祝彌陀聖誕暨淨嵩法師往生二十周年紀念講話
  8. 2023中元開示
  9. 剃度開示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2023年8月30日)
  10. 皈依.五戒.剃度開示(2023年7月18日)
  1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三)
  12.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下)
  13.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上)
  14. 2022中元開示
  15.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6.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7. 為淨土宗志工幹部講話
  18. 清明節慎終追遠與念佛(2022年清明節開示)
  19. 念佛超度之勝益
  20.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2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二)
  22.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一)
  23.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必得超絕去
  24.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5.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6.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7. 2021中元念佛超薦法會開示
  28.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9.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30. 2019年彌陀誕開示
  31. 2020中元法會開示
  32. 志工四喻
  33. 人生是苦
  34. 生命無常三根本
  35. 兩種深信、觸光柔軟、感恩歡喜
  36. 剃度開示(2019年7月7日)
  37. 中元節開示(2019)
  38. 剃度開示(2019年5月12日)
  39. 豬年話豬
  40. 剃度開示(2018年7月31日)
  41. 淨土宗──往生淨土成佛宗
  42. 受戒與持戒
  43. 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
  44. 剃度開示(2018年3月24日)
  45. 二種成佛法
  46. 橫超的淨土法門
  47. 往生與預知時至
  48. 剃度及皈依開示(2017年9月19日)
  49. 往生極樂的條件(下.問答)
  50. 剃度開示(2017年8月18日)
  51. 往生極樂的條件(中)
  52. 往生極樂的條件(上)
  53. 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佛成佛
  54. 四十八願分類歸結
  55. 彌陀願心的根源
  56. 淨土宗的結論──宗旨四句偈
  57. 大慈悲五要點
  58. 慈心法門
  59. 念佛不妄語
  60.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脫離輪迴之上
  61. 淨土宗的根源
  62. 真正的孝行──託父母於阿彌陀佛
  63. 為何吃素?
  64. 略談佛教的意義與淨土宗之殊勝
  65.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66. 愛與佛命
  67. 不請之友
  68. 歲末聚餐對僧眾的談話
  69. 學佛的目的
  70. 說愛(二)
  71. 說愛(一)
  72. 念佛名號 學佛愛心
  73. 心平氣和 無住生心
  74. 念佛超度 三塗眾生
  75. 澳門淨土宗學會 讚頌辭
  76. 「以誠感人」的意涵
  77. 第一屆淨土宗志工研習會勉言
  78. 慧淨法師除夕團拜電話致辭
  79. 在心、在緣、在決定
  80. 佛教點燈的意義
  81. 念佛的方法與要領
  82. 念佛成佛的原理
  83. 佛在何處?
  84. 志工服務精神的內涵
  85. 淨土行人應具備的根本知見
  86. 慈悲的救度
  87. 念佛生蓮
  88. 三塗眾生 念佛往生
  89. 信受彌陀救度
  90. 為新戒比丘開示
  91. 歸依勸囑
  92. 念佛的音調與心態
  93.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94. 「澳門彌陀共修會落成法語」略講
  95. 厭穢欣淨 切願往生
  96. 初機念佛群疑問答
  97. 簡介淨土宗專純念佛的道風及心態
  98. 淨土法門 理事互含
  99. 初學淨土法門應有的認識
  100. 念佛人的「本尊」
  101. 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
  102. 念佛即圓滿悲智功德
  103. 〈人有實德,天有奇報〉一文的啟發
  104.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5. 如何真正圓滿人生的目的
  106. 萬行不憑憑念佛(二)
  107. 萬行不憑憑念佛(一)
  108.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終直入涅槃城
  109. 彌陀名號 不可思議
  110. 守愚念佛 彌陀住頂
  111. 阿彌陀佛的救度
  112. 一切眾生 皆有佛性
  113. 念佛方能消宿業
  114.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5. 阿彌陀佛 是何等佛
  116. 以佛為念 以淨為歸
  117. 念佛眾生 攝取不捨
  118. 乘本願船 登涅槃岸
  119. 淨土法門 萬法歸宗
  120. 世間虛假 唯佛獨真
  121. 一心念佛 無疑無雜

法義開示

  1.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三)
  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二)
  3.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一)
  4.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
  5.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九)
  6.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八)
  7.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七)
  8.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六)
  9.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五)
  10.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四)
  11.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三)
  12.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二)
  13.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一)
  14.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
  15. 彌陀淨土的特色-超
  16. 《觀無量壽經》概說(九)
  17. 《觀無量壽經》概說(八)
  18. 《觀無量壽經》概說(七)
  19. 《觀無量壽經》概說(六)
  20. 《觀無量壽經》概說(五)
  21. 善導淨土教理的核心
  22. 淨土宗帶三法數
  23. 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24. 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25.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五)
  26.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四)
  27.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三)
  28.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二)
  29.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一)
  30. 《觀無量壽經》概說(四)
  31. 《觀無量壽經》概說(三)
  3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
  33. 《觀無量壽經》概說(一)
  3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七)
  3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六)
  3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五)
  3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四)
  3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三)
  3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二)
  4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一)
  41.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
  42.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九)
  43.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八)
  4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七)
  4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六)
  4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五)
  4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四)
  4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三)
  4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二)
  5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禮開示
  54. 「彌陀三約定」
  55. 為新戒弟子開示
  56. 淨土宗「四不」
  57. 《無量壽經》大意(九)
  58. 《無量壽經》大意(八)
  59. 《無量壽經》大意(七)
  60. 《無量壽經》大意(六)
  61. 《無量壽經》大意(五)
  62. 《無量壽經》大意(四)
  63. 《無量壽經》大意(三)
  64. 《無量壽經》大意(二)
  65. 《無量壽經》大意(一)
  66. 《無量壽經》概說(續)
  67. 《無量壽經》概說
  68. 淨土宗特色略說
  69. 淨土宗宗旨略說
  70. 略說淨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禮開示
  72. 自信教人信 擔當向前行
  73. 成佛何時、極樂何處、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價值與意義
  75. 略說彌陀名號之義
  76. 為什麼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77. 淨土宗是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
  78. 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
  79. 龍樹菩薩往生安樂國
  80. 華光出佛
  81. 彌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場的靈魂
  83. 不問罪福 念佛皆生
  84. 彌陀誕辰念彌陀 (二)
  85. 彌陀誕辰念彌陀(一)
  86. 「名號的功德」與「念佛的利益」
  87. 「《大經》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極樂安身實是精
  89.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90. 相勸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略講
  92. 口稱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與佛,機法一體
  94. 淨土法門的大根大本
  95. 何謂「一心不亂」?
  96. 略談念佛方式與莊嚴道場
  97. 極樂無為涅槃界
  98. 如何真正紀念「彌陀聖誕」
  99.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
  100. 為迴龍寺常住僧眾開示
  101. 淨宗宗旨與敦倫盡分
  102.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略講
  103.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問答)
  104.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開示)
  105. 淨土宗的幾個名詞略釋
  106. 成佛如林的法門
  107. 善導大師-《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
  108. 善導大師-略說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109.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五)
  110.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四)
  111.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三)
  112.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二)
  113.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114.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四)
  115.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三)
  116.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二)
  117.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一)
  118.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四)
  119.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三)
  120.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二)
  121.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說
  123.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二)
  124.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一)
  125.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三)
  126.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二)
  127.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一)

宗風

  1. 宗風學習(七)
  2. 宗風學習(六)
  3. 宗風學習一~五

臨終開示

  1. 臨終的殷切勸導叮囑
  2. 娑婆旅程盡,辭別歸蓮鄉
  3. 信順彌陀救度

訪問篇

  1. 輔仁大學宗教系所師生參訪慧淨法師記
  2. 傳承的路_與越南團法師談話

問答

  1. 為善導寺幹部蓮友開示(問答)
  2. 他力與因果,有矛盾嗎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隨緣的念佛?
  4. 如何從自覺愚惡契入彌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蓮友問
  6. 於弘願寺答僧眾問

第十八願善導釋

  1.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十)
  2.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九)
  3.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八)
  4.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七)
  5.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六)
  6.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五)
  7.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四)
  8.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三)
  9.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二)
  10.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一)
  11.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
  12. 第十八願善導釋(九)
  13. 第十八願善導釋(八)
  14. 第十八願善導釋(七)
  15. 第十八願善導釋(六)
  16. 第十八願善導釋(五)
  17. 第十八願善導釋(四)
  18. 第十八願善導釋(三)
  19.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
  20. 第十八願善導釋(一)

淨土法門的核心

  1.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十)
  2.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九)
  3.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八)
  4.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七)
  5.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六)
  6.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五)
  7.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四)
  8.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三)
  9.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二)
  10.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一)
  11.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
  12. 淨土法門的核心(九)
  13. 淨土法門的核心(八)
  14. 淨土法門的核心(七)
  15. 淨土法門的核心(六)
  16. 淨土法門的核心(五)
  17. 淨土法門的核心(四)
  18. 淨土法門的核心(三)
  19.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
  20. 淨土法門的核心(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四、憶與念
  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著不能忘
  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二、閉關念佛的苦惱者
  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一、念佛先要認識佛
  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現往東方的佛
  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令眾成佛的佛
  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使凡入報的佛
  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報身報土的佛
  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諸佛證誠的佛
  1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臨終來迎的佛
  1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親近增上的佛
  1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身心無礙的佛
  1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息三塗的佛
  1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無礙的佛
  1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唯攝念佛的佛
  1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名號的佛
  1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名體一如的佛
  1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
  2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
  2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為作大安的佛
  2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召喚眾生的佛
  2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不擯眾生的佛
  2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代眾受苦的佛
  2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以身為質的佛
  2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2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2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主動救度的佛
  3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獄的佛
  3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眾生的佛
  3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阿彌陀佛,是一尊為大施主的佛
  3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八)
  3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七)
  3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六)
  3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五)
  3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四)
  4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三)
  4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二)
  4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一)
  4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
  4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九)
  4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八)
  4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七)
  4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六)
  4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五)
  4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
  5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
  5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
  5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一)
  5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目錄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大慈悲五要點

──慧淨師父2016年10月27日於淨土宗協會開示


  佛教講緣起,今天大家遠地而來俱會一處,主要是「緣」,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當然我們這個緣,不是世俗的緣,是佛法的緣,是阿彌陀佛的緣。因為,如果沒有阿彌陀佛,我們現在不可能會在這裡聚會。而且我們也是以法相見,不以世俗相見。大家難得來一趟,我想就跟大家分享佛法,尤其是有關阿彌陀佛慈悲、平等、無條件救度的法。


  大家手上都有一份講義,講義的內容都是經文,對大家來講可能會比較生澀;不過如果對法義有興趣,尤其是站在布教線上的弘法者,會覺得很可貴。這一些法語都有納入我們出版的叢書當中,布教執事講經說法都離不開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所以這一些法語大部分都會引用到。


  這份講義的標題是「大慈悲五要點」。「大慈悲」不是就菩薩,當然更不是就我們凡夫眾生來說的,是就佛的慈悲──佛心來講的。


  「慈悲」有三種:大慈悲、中慈悲、小慈悲。大慈悲就是「無緣大慈」,中慈悲叫做「法緣慈」,小慈悲叫做「眾生緣慈」。


  「眾生緣慈」,是我們這樣還有貪瞋癡煩惱的凡夫多少能夠做得到的。什麼是「眾生緣慈」呢?就是說必須以其他眾生的困難處境作為因緣,才能夠產生的愛心,所以叫做「眾生緣慈」,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那樣的境緣,就不可能產生愛心。


  「法緣慈」,是菩薩的境界。菩薩證悟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看一切眾生就是他自己。為什麼?因為菩薩證悟了空性,了解到眾生的苦樂禍福跟他有絕對的關係;本來沒有生死輪迴,可是眾生卻被煩惱業障所蓋,徒受生死輪迴之苦,因此就產生悲愍之心而要救度眾生,救度眾生也等同救度自己,因自他不二。這樣的境界是證悟到法的空性才會生起。


  「無緣慈」,到了佛的境界就是「無緣慈」,也就是說,不是透過「法緣慈」,也不用以其他苦難眾生作為緣起對象,他本身來講就是慈悲,就是愛心,天性自然的,全身心、內外上下都是慈悲;他是自自然然、不假功用的,不需造作的,這個就是佛的「無緣慈」。


  如同太陽本身就是光,天性自然的,全體、內外都是光,他的光是自自然然,不假功用的,不需造作的。太陽一出,自然無所分別地光照十方,不會選擇性地照一方不照另一方,照某物不照另一物。
體會到佛的無緣慈之後,我們對阿彌陀佛的救度就不會有所顧慮,就能真正的「無疑無慮」;因為曉得佛是無緣慈,知道他肯定對我不會分別、不會選擇、不會排斥,佛一定不會捨棄我們。


  接下來請大家看講義:


佛之大慈大悲加以分析,約有五個要點:
一、平等普救,二、特憐罪苦,三、代眾生苦,四、全力以赴,五、清淨無染。


  這五點是就佛的大慈大悲來講的,這五點如果缺了一點,那就不是佛的大慈大悲。


一、平等普救


  「平等普救」就是平等性地、普遍性地的救度眾生。也就是說,佛是救度眾生的,他的存在就是要救度眾生,而且他的救度是平等地、普遍性地包含所有一切眾生。同時也讓我們了解何謂信佛?何謂念佛?也讓我們知道有救度、而且是完全的被救度。


  一般對佛教的修行概念,首先就是要三皈依,然後要受戒,進一步持戒。這只不過是一個基礎,往上的話還有定,還有慧,要達到成佛,還要圓滿六度萬行。認為佛教是佛陀的教育,佛陀如同老師,我們如同學生,老師教導學生,學生理解之後依照老師所教導的去做,即是所謂「依教奉行」。一般對佛教的概念是這樣。


  這是正確的,因為就八大宗派來講,除了淨土宗之外,其他各宗都是以個人的力量修行,行持上,必須先斷除自己貪瞋癡的煩惱,進一步廣修六度萬行,才能向佛的境界邁進。


  但以淨土宗來講,卻完全不是這樣,淨土宗是講救度的,佛與眾生的關係就好像父子一樣,父親疼愛兒子,但曉得兒子沒有能力,父親卻有這個能力,所以預先為孩子做好一切準備,然後全部無償贈送給孩子。


  佛的存在,就是要救度眾生,佛教有一個救度的法門,我們不信這個法門便罷,如果信受這個法門的話,今生今世就能夠被救。淨土宗本身是救度的宗教,修學淨土宗首先要有一個概念──這個法門是講救度的。


  古來講淨土宗一向強調「信願行」,但往往都是著眼在「自力」上,「信願」之後就是要自力「修行」,所以,這個「行」雖然也是指「念佛」,但是卻不是著眼在彌陀的救度,而是著眼在自己的功夫。認為念佛要有功夫,甚至覺得只有念佛不夠,還要加上其他的善行功德來插助。這樣就不是講救度,是講自己的功德迴向,和阿彌陀佛作條件交換;如果是講救度的話,必須是沒有任何條件、沒有任何門檻,是白白送給對方的。


  其實,以我們凡夫來講,念佛根本沒有功夫,修行也沒有功德。為什麼?因為以我們的根機根本達不到;既然達不到,只有全憑救度──完全依靠彌陀的救度而已。


  所以,即使我們念佛,也是著眼在「彌陀的救度」上來念佛的。


  因此,所謂「信願行」,「信」什麼?一方面信有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進一步信極樂世界是我們的;阿彌陀佛是要救度我們的佛,而不是高高在上,讓我們匍伏在大地哀求救拔的佛,不是這樣的。
因為阿彌陀佛是一位救度的佛,所以他是非常親切、平易近人的,而且是主動的來到我們面前,呼喚我們,要這樣的信。


  「願」也有兩種,一種是自力的願,一種是他力的願。


  「自力的願」是一種願求、盼望,希望能夠得到,盼望將來能到某個地方,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物、得到什麼樣的成就……而且這些願望未來能不能實現,目前還不曉得。


  「他力的願」是一種預約,也就是說,別人東西要給我們,我們願不願接受?「願」的話,就能夠得到,因為本來就是要給你的,所以,重點只在你願意與不願意而已。


  淨土法門的「願」是他力的願,是接受的願──願意接受。所以,就「信」來講,就「願」來講,都是他力的。


  「行」,也是「他力的行」。為什麼是「他力的行」?因為是隨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要我們念佛,我們就念佛。


  這一句彌陀名號如同大願船,我們念佛就等同坐上了彌陀的大願船。我們相信彌陀是救度的佛,他願意救我們,我們願意給他救;然後依照他所說方式──就是念佛,只是念佛。


  所以,對我們來講,不是以這一句名號為工具來累積自己念佛的功德,或累積自己念佛的功夫,而是隨順彌陀。因此,每一個人就依各自不一樣的根機來念這句彌陀名號。「依各自的根機」意思是,一天能念多少就念多少;念佛的時候,心是清淨或不清淨,雜念是多還是少也各個不一樣,總之,就是依每一個人的情況來念佛。也就是說,雖然根機彼此不一樣,但都已是坐在同一條船上了。就好像坐在船上的有皇帝的身分,也有乞丐的身分,也有一般百姓的身分。身分雖然不一樣,但都是坐在同一條船上,時間一到,也就是到了彼岸的時候,大家統統捨掉原來的身分,穿上了「一生補處、三十二相」的衣服,成為同樣的內心與同樣的相貌。


  所以,雖然因地時的根機各有不同,可是往生淨土之道,所依靠的不是以我們各自不同的根機,各個不同的自我功德、功夫,而是共同都依靠這一句相同的萬德洪名;因此,雖然根機千差萬別,但都因為同樣的念佛,而得到同樣的果報。


佛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以一切眾生為其自己,自他一體不二,無親疏人我愛憎,同體同心,同感同受,同苦同樂,一視同仁,平等救度。
佛是不分親疏,不論對象,不講條件,只有付出,不求報酬。佛本心本性本質即是慈悲,即是大愛。


  到了佛的境界,不僅把所有眾生──不管是聖人還是凡夫,善人還是惡人,都看成他自己。以譬喻來講,就好像十方眾生跟佛都是同一個身體,都是佛的手、腳、眼、耳、鼻、舌、腦髓、五臟六腑。進一步更關係到「天性自然」,佛的天性自然就是慈悲、大愛;要佛不慈悲、不大愛,那是不可能的,因為那是佛的本質,如果沒有此種本質,那就不是佛了。所以佛的慈悲、大愛是不勉強、不需假藉其他因緣的,因此,當然就不分對象、不講條件,不用祈求拜託,也沒有彼此條件交換的。


於佛而言:親人,愛;非親非故,亦愛。


  對佛來講,有血緣關係的親人固然愛;不是親人、沒有血緣關係的路人、陌生人也愛,而且不分親疏,都是一樣的、平等的愛。


  我們凡夫就不一樣了,凡夫對自己的親身骨肉疼愛有加,對別人的兒女就不可能那樣,甚至對仇人兒女,還會心懷排斥、恨意。


對我好,愛;對我不好,亦愛。


  凡夫都是:對我們好就感恩戴德,對我們不好,就恨之入骨。佛則超越這種分別,一律平等慈愛。


美麗可愛,愛;醜陋不可愛,亦愛。


  對於美麗可愛的,一般人都會喜歡,可是對於醜陋、卑賤的也能夠愛,那才是真正的愛。


善人,愛;惡人,亦愛。


  凡夫眾生都有是非善惡之心,不僅是非分明,善惡也劃分得很清楚,更有人是嫉惡如仇。這從社會或者道德觀念來說的話是好的,可是會有帶來瞋恨的負作用。


  佛教的領域就不同,對佛來講,佛本身就是愛,所以他的心中、眼中只有愛,沒有眾生那種善惡分別之心。畢竟,眾生的善不是真正的善,惡也不是真正的惡。為什麼呢?原因在於眾生的善惡行為,究實而言,都是因緣促成的。在某個因緣之下,我們行善,是個善人;如果換了另一個環境、另一個因緣,可能我們就會行惡,變成一個惡人。佛法是綜觀過去、現在、未來整體性看待的。所以凡夫的善不是真正的善,只是因緣和合,暫時呈現而已,是會改變的,不是永恆不變的真實;反之,惡也是這樣,只是暫時的表現,它也是會改變的,不是永恆不變的真實。


  所以,對我們好,我們固然愛他;對我們不好,我們也要愛他。為什麼?他現在對我們不好,可是在過去世當中未必也對我們不好,有可能對我們很好,甚至可能是我們的父親、母親、妻子、丈夫、兒女。而且,未來也不一定永遠對我們不好。所以現在的不好,只是現在因緣的和合而已。


  如果能夠這樣看待的話,固然我們對親人會有愛心,對一般非親非故者,也會有愛心;更進一步,對妨礙我們、得罪我們、恨我們、傷害我們的人,我們也就能心存愛心。


  何況,一個人如果貪瞋癡未斷的話,所做的一切都不是真實的,善不是真正的善,惡也不是真正的惡。


此愛無我而救度眾生,為救眾生,損己捨己亦所不惜。


  這一種愛是大慈大悲的大愛,沒有我執,也沒有法執;具有這種愛的人,他不只是悟入空性,其實是直入涅槃的。涅槃就是不生不滅,也就是說,他的愛心是自自然然的,不因為某種情況而生,也不因為某種情況而滅。一般佛都如此了,何況佛中之王、光中極尊的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是為了救度十方眾生而存在的,他以五劫的時間為我們發下了四十八個大願,經過兆載永劫的時間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才圓滿這四十八個大願。這四十八個大願的圓滿完成,完成了三個層面:


第一,完成阿彌陀佛本身;
第二,完成我們的極樂世界;
第三,完成救度眾生的功德力量。
總的來說,就是完成了這一句名號。

  阿彌陀佛本身在哪裡?就在這一句名號;極樂世界在哪裡?也不離開這一句名號。
  阿彌陀佛就是要以名號度眾生,如果把名號拿掉,阿彌陀佛就不能救度眾生,我們眾生也不曉得要怎麼跟阿彌陀佛接上關係了。
  接下來引用經文來說明佛的平等普救。


《觀經》說:「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觀經疏》解說:「明佛心者慈悲為體,以此平等大慈普攝一切。」

  《觀經》這段經文,善導大師分成三個層面來解釋:第一慈悲,第二平等,第三普救一切眾生。
  佛心的本體就是慈悲。這個慈悲是平等性,所以說「以此平等大慈,普攝一切」。「普攝」就是普遍性地救度一切眾生,不論善,不論惡,不論根機高低,都平等救度。
  所以第一個要點就說「平等普救」。
  「佛心者大慈悲是」,大慈悲就是大愛心;「無緣慈攝諸眾生」就是以沒有條件的愛心救度眾生。


  由此我們可以曉得,佛教當中有救度的法門,而且這個救度法門是不講條件的,《觀無量壽經》的經文就已經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不過因為寫的是古文,如果翻譯成現代的文字,就是「佛就是大愛心,以無條件的愛心救度眾生。」


  接下來:


《大經》說:「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阿彌陀佛把一切眾生看成他自己,這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的本質,救度之所在。


《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法平等」,這裡所說的「法」是指佛性,佛性平等,沒有高下之別。一個證悟到佛性的人,他看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沒有善惡、上下、高低、好壞、貴賤的差別。也就是說,沒有男女老幼、貴賤智愚賢不肖這些差別;同時,進一步是把眾生看成他自己的。


  接下來:


《八大人覺經》說:「菩薩布施,等念冤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這也就是前面所講的,佛看一切眾生都是冤親平等的,無所謂惡,無所謂善。菩薩布施都已經如此了,何況是佛呢?


  接下來:


《維摩經》說:「眾生苦惱我苦惱,眾生安樂我安樂。」(取意)


  這豈不是眾生就是他自己,眾生的苦樂就是他的苦樂?因此他有責任去達成拔眾生之苦,給與眾生喜樂。


《華嚴經》說:「世間所有廣大慈,不及如來一分毫。」


  世間所有的善人、聲聞、緣覺、菩薩,他們的愛心與慈悲,如果跟佛的慈悲來相比的話,是分毫都無法比的。因為佛的慈悲,徹入骨髓,佛的慈悲,深廣無邊,佛的慈悲,超絕無比。


《觀經疏》說:「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平等施一切」,十方眾生不分親疏、內外、善惡、聖凡、緣與無緣,都如同一體而平等無條件的迴向與布施。


《法事讚》說:「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這幾段經文都是在說明佛的慈悲是平等的、沒有分別的;進一步把我們凡夫都看成他自己。所以淨土法門是平等的──因平等,果也是平等的。


  所以曇鸞大師就說:「同一念佛無別道,遠通法界皆兄弟」,法界的菩薩跟念佛的眾生都是兄弟。


二、特憐罪苦。


  慈悲的特色不只是平等,在平等當中對於罪苦的眾生卻是特別的加以憐憫。


佛之大悲救度,以愚惡罪苦之人為正機(主要目標,直接對象)。
憐愍惡人更甚於善人,憐愍逆己者更甚於順己者。


  「正機」就是主要目標,直接的對象。


  下面引用幾段法語,更能一眼看出佛特別憐愍罪苦之人,佛的救度是以愚人、惡人、罪人、苦人為直接的對象。


《觀經疏》說: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這一段法語是使用譬喻。佛就好像是水中的救生人員,救生人員最首先要救的對象是誰?是溺水的苦者。不是溺水的苦者,就不是他職責的首要目標。所謂「溺水之人」是指誰呢?是指「常沒眾生」。「常沒眾生」就是會墮落三惡道的眾生,而且常常墮落三惡道。


  以我們來講,現在是在人道,人道是「浮」三惡道是「沒」。雖然我們這輩子是「浮」──得人身,可是佛陀說人身難得,若失去人身的話,所謂「一失人身,萬劫難復」,因此善導大師警惕我們,要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


  凡夫眾生的「本來面目」是什麼呢?眾生固然有佛性,但因被我們的煩惱與業障蓋住,我們自己沒有力量能夠掀開這個業障煩惱,因此,我們要警惕自己的「本來面目」是「常沒常流轉的罪惡生死凡夫」,是這樣的眾生。


  這樣的眾生,就是阿彌陀佛第一、首先要直接救度的對象。
  善導大師又說:


三惡火坑,臨臨欲入。若不舉足以救迷,業繫之牢,何由得免?


  我們眾生是踏在什麼地板上呢?是三惡火坑的地板上。而且人生無常,一旦一氣不來,就要面對三惡道了,可以說千鈞一髮,危急之至,如果現在不救的話,就來不及了,因此現在是升沉的一個重要關鍵。這也顯示佛特別以凡夫眾生為他救度的目標,而且隨時擺好姿勢要救度我們,才能於危急之際,立撮即行,唯恐稍有延遲就來不及了。


《菩薩地持經》說:「菩薩於惡人所起慈悲心,深於善人。」


  這一段經文說得很明白、很直接。
  菩薩對於惡人所起的慈悲心比善人還要深澈,為什麼呢?因為善人一時還不至於墮落三惡道,他還有緩衝的時間;惡人就來不及了,如果不馬上救度,立刻就墮落了。所以說菩薩對惡人的慈悲愛心,比善人還要深、還要急迫。


《觀經》說:「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


  從《觀經》這一段救護文就能瞭解,釋迦牟尼佛講《觀無量壽經》不是為定善的凡夫,也不是為散善的凡夫,是為連定善、散善都做不到的煩惱凡夫。煩惱就是苦惱,為苦惱眾生所說的法當然不是定善的法,也不是散善的法,是什麼法呢?是「妙法」。


  什麼是「妙法」呢?「妙」就是「不可思議」;什麼是不可思議呢?能夠起死回生的,叫做「不可思議」,否則都不是不可思議,這樣的法就叫做「妙法」。


  因此,使我們能夠死而復生,使墮落三惡道的能夠離開三惡道,使六道輪迴的能夠離開輪迴,使不能成佛的能夠往生成佛,這個法叫做「妙法」。


  這個妙法在哪裡呢?就在「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六字名號裡。六字名號就是講阿彌陀佛的救度,因此《觀經》的重點意趣不是講定善、散善,而是以定善、散善為方便來引導所有的眾生歸入念佛;同時也以定善、散善與念佛相互比較,來突顯這一句名號功能的不可思議。因此,《觀無量壽經》把念佛人譬喻為「芬陀利華」,也就是「妙蓮花」。


  《法華經》的經名就是《妙法蓮華經》。佛,就是芬陀利華,所以妙法就是佛的法。因此用蓮花譬喻妙法的經,稱為《妙法蓮華經》。使本來不能成佛的聲聞、緣覺也能夠成佛的法,就是《法華經》的妙法。


  以淨土三經來講,更是妙法中的妙法。因為不只能令三乘(聲聞、緣覺、菩薩)快速平等成佛,更能讓五乘──包括凡夫之中的天界眾生以及人道的眾生,統統能夠平等成佛的法。真正是妙中之妙!


  因此《觀無量壽經》就說:「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也就是說,念佛就是芬陀利華的法門,念佛就是成佛的法門。


  所以,《觀經》主要不在講定善,也不在講散善,主要是在講這句六字名號,回歸這句名號。為什麼?因為《觀經》是「為煩惱賊之所害」的眾生所講的經典,因此不可能以定善或散善來要求他們,因為他們無能為力,根本做不到。對這樣的人只有「救度」才能夠讓他們起死回生,否則他們為煩惱賊所害,必定要墮三惡道。


《大經》說: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
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這段經文也稱為「如來出世本懷文」,如來為什麼出現在這個三界呢?是因他的無盡大悲,悲哀憐愍三界火宅的眾生,為了救度這些眾生。


  這段「本懷文」彰顯了淨土宗精神的真髓,指出淨土宗的兩個重點:一、彌陀救度的無盡大悲,二、眾生念佛的真實之利。


  「拯濟」是古文,現代話的意思就是救度。
  「群萌」是眾生的意思,指一切善惡凡夫,同時更是針對罪惡生死凡夫來講的。「萌」就是種子跟剛冒出的芽。大地上雜草最多,而且是最不起眼、最沒有價值的,是隨時可以給人踩踏的。這裡是以雜草來譬喻廣大、煩惱的眾生。


  「惠以真實之利」,特別悲愍、救度罪苦的眾生,要給他們最高的「真實」利益,也就是念佛往生成佛的意思。


又說:「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我們最恐懼的就是墮落三惡道,因為我們這樣的凡夫,煩惱特別強盛,業障特別深重,可是自己又沒有力量擺脫,才會有這種恐懼。阿彌陀佛發願,首先就說:凡是有恐懼的,要消除他的恐懼,要給他大安心、大滿足,這個也是針對罪人、惡人、苦人來講的。


又說:「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


  《無量壽經》中,這段偈語是在四十八願之後,名為「三誓願」。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大願之後,又再度發下三個願來涵蓋這四十八個大願:


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
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第一誓願顯示,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是超越十方諸佛的願。
  第二誓願顯示,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都是要救度眾生的、都是要給眾生的,所以這一個法是救度的法門,完全是靠佛的願力與功德,因此阿彌陀佛要做大施主,普濟諸貧苦。「普濟」就是普救──普遍救度的意思;「貧苦」是指愚癡煩惱,沒有智慧、沒有福報的罪惡生死凡夫。由此可知,這一首偈語也顯示阿彌陀佛是以罪人、惡人、苦人為他的主要目標,直接的對象。


  第三誓願顯示,阿彌陀佛這四十八大願所完成的,就是完成這一句名號。「普濟諸貧苦」就是以這一句名號來普救眾生,也顯示彌陀是以名號度生。


《如來會》說:
心或不堪常行施,廣濟貧窮免諸苦,
利益世間使安樂,不成救世之法王。


  這首偈點出阿彌陀佛是一位救度的法王。「法王」就是佛,是一位救度眾生的佛。
  那所救的對象是怎麼樣的對象呢?是「諸貧苦」;不但要救度這一些罪人、惡人、苦人,救度他們離開罪惡、離開輪迴之苦,而且要讓他們獲得成佛之樂,假若不能成就這樣的境界,他就不成為「救世之法王」,也就是南無阿彌陀佛。現今既然已經成為南無阿彌陀佛,當然就表示已經達到這樣的目標了,已經成為「救世之法王」「救世佛」了。


《莊嚴經》說:
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這一首偈語也顯明:平等普救當中,以罪惡眾生為正機。
  接下來《涅槃經》與《維摩經》也很突顯:


《涅槃經》說:「佛見眾生煩惱患,心苦如母念病子。」又說:「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則偏多。如來亦爾,於諸眾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則偏重,於放逸者,佛則慈念。」
《維摩經》說:「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癒父母亦癒。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癒菩薩亦癒。」


  佛看一切的煩惱眾生,就如同慈愛的母親看生病的兒子一般。父母對七個兒子的愛都平等,不增加也不減少的,可是,七個兒子中,如果有一個比較愚痴或生病的話,當然父母的心就會著重在這個兒子身上,為這個兒子所花費的時間、心力就比較多。這表示,在平等的愛心當中依不同情況會另有特別的關愛。


《觀佛三昧經》說:「佛光所照,常照如此,無間無救,諸苦眾生。佛心所緣,常緣此等,極惡眾生。諸佛心者,是大慈悲,慈悲所緣,緣苦眾生。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如箭入心,欲拔其苦。」


  「無間無救」是指地獄眾生,尤其阿鼻眾生,這樣的眾生除了阿彌陀佛,其他法門是無法得救的。
  「如箭入心,欲拔其苦」,慈母看待生病的兒子就是這樣。幾乎兒子的病就是他的病,兒子的苦就是他的苦;而且,可以說,母親所感受的比兒子還要苦。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說:
如來大悲不思議,二乘悲如割皮膚,
菩薩悲如割脂肉,如來大悲徹骨髓。


  相互比較來說,「如來大悲徹骨髓」。悲徹骨髓的對象是誰?愈是罪苦的眾生,愈讓佛大悲徹骨髓,愈讓佛如箭入心。


《十住論》說:「深行大悲者,愍念眾生,徹入骨髓,故名為深。」


  《十住論》是龍樹菩薩所寫的,本段經文出自其中的《淨行品》。什麼叫做「深」?因為「愍念眾生,徹入骨髓」,才叫做「深」,不然就是「淺」。


三、代眾生苦


眾生苦惱由佛自己接受,佛自己承擔眾生苦惱,這是極深的悲愍心。
罪苦眾生無力斷惑消業離苦,佛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代眾生苦,拔苦與樂。


  佛愛我們,佛要救我們,不可能說「某某人,你依照某某法去做,做到了,我才救你。」五戒做到了,十善圓滿了,發四無量心,發四弘誓願……這些都要依教奉行。


  不可能的,那一些我們都做不到。因此,我們沒辦法斷我們的煩惱、消除我們的輪迴罪業。但是佛愛我們,要救我們,為我們承擔。所以《大經》說:


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


  佛代替我們承擔曠劫以來、生生世世我們所造作的種種罪業。因為那些業,我們承擔不了,所以才會一直在六道常沒常流轉,佛知道這個困難癥結,所以發心要一肩為我們承擔。這段經文充分流露出佛菩薩大悲救苦的精神。


《八大人覺經》說:
生死熾燃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
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佛代替我們的苦,佛要讓我們獲得成佛之樂。


《梵網經》說:
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譭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


  《梵網經》就是《菩薩戒經》。不管有受戒或沒有受戒,學佛的人應該是「學佛所學、學佛所行」,所以應該「代眾生受加譭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


  如果能夠時常思維這一段法語,就比較不會去計較、與人對立;也比較不會起情緒、發脾氣。但是那是菩薩的境界,在煩惱還沒斷之前,凡夫不可能做得到,不過還是要用心學習,做一分是一分,做二分是二分;再者,縱然我們做不到,但也儘量避免跟眾生對立,不能代他的苦,至少不要跟他對立。


《優婆塞戒經》說:
願為眾生趨走給使,令彼安穩歡愉受樂,為他受苦心不生悔。
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業所作諸善,終不自為恆為他人。
自捨己事先營他事,營他事時不擇時節,終不顧慮辛苦憂惱。


  「優婆塞」就是居士之意,《優婆塞戒經》是講居士應守的戒律。內容也是講代眾生之苦,給眾生之樂。


  因地的凡夫都要這樣學習了,何況已經圓滿、無學、大悲的佛當然更是已然如此。
  《華嚴經》說的更直接:


我為救度一切眾生,發菩提心。
我當於彼諸惡道中,代諸眾生受種種苦,令其解脫。
我當普為一切眾生備受眾苦,令其得出無量生死。
我寧獨受如是眾苦,不令眾生墮於地獄。
以身為質,救贖一切惡道眾生,令得解脫。


又說:「所有成佛功德法,悉以迴施諸眾生。」


又說:「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這一些法語都很珍貴、難得,非常珍貴、難得,極其珍貴、難得,永恆閃爍著救度的光輝。


四、全力以赴


佛救眾生,策劃消除眾生苦惱使眾生安樂,是毫無保留,徹底地盡其全力。
如慈母呼喚奔救窺井的幼兒,極盡身心性命,全力以赴。


  想想看,假若一位母親,她看著她的嬰兒無知的爬呀爬、晃啊晃,晃到古井旁邊,而且向古井探頭,這時候做母親的是怎麼樣的心情啊?是非常地焦急啊、驚慌啊、擔憂啊,那個時候一定是全身心毫無保留的,又是呼喚,又是奔跑地過去,實是千鈞一髮,若不如此,就怕來不及了。真的是「全力以赴」。


《法華經》說: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
而今此處多諸患難,唯我一人能為救護。


《大集經》說:「唯佛獨是眾生父,於煩惱火而救拔。」


《楞嚴經》說:「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


《大經》說:「我哀愍汝等諸天人民,甚於父母念子。」


《大經》讚佛偈:「假使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


《大經》第十八願說:「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雜譬喻經》說:「積大誓願慈悲眾生,求頭與頭求眼與眼,一切所求盡能周給。」


《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說:
此是世間尊重父,此是世間尊重母;
此是世間救度者,此是世間大日光。


  這幾段經文都突顯出佛是眾生的慈父悲母,眾生是佛的孤兒;現在慈父悲母迫切地要救度孤兒的眾生,返回涅槃的家鄉,享受永恆的安樂。


  今天比較像是導讀,因為時間的關係,也無法一一解釋,後面第五點清淨無染,文字很淺顯,很容易瞭解,就請大家回去自行閱讀,靜心思維。


五、清淨無染


前所列舉四項,非出於追求自己名譽功利之心,是從完全脫離名譽功利心之清淨至誠心所流露的無緣大悲救度眾生,無私無我,非為名聞、利養、勝他。佛已徹證真如實相第一義空,無人法二執,空三心,泯四相,無住生心,三輪體空,住空、無相、無願三昧。


《大經》說:「住空無相無願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


《金剛經》說:「菩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又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上五個條件具備無缺的心性作用即是大慈悲。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