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講演

  1. 與韓國法師談話並接受依止
  2.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下)
  3.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上)
  4. 阿彌陀經是在說什麼?
  5. 2024龍年新春講話
  6. 皈依開示(2023年11月11日新營)
  7. 慶祝彌陀聖誕暨淨嵩法師往生二十周年紀念講話
  8. 2023中元開示
  9. 剃度開示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2023年8月30日)
  10. 皈依.五戒.剃度開示(2023年7月18日)
  1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三)
  12.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下)
  13.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上)
  14. 2022中元開示
  15.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6.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7. 為淨土宗志工幹部講話
  18. 清明節慎終追遠與念佛(2022年清明節開示)
  19. 念佛超度之勝益
  20.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2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二)
  22.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一)
  23.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必得超絕去
  24.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5.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6.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7. 2021中元念佛超薦法會開示
  28.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9.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30. 2019年彌陀誕開示
  31. 2020中元法會開示
  32. 志工四喻
  33. 人生是苦
  34. 生命無常三根本
  35. 兩種深信、觸光柔軟、感恩歡喜
  36. 剃度開示(2019年7月7日)
  37. 中元節開示(2019)
  38. 剃度開示(2019年5月12日)
  39. 豬年話豬
  40. 剃度開示(2018年7月31日)
  41. 淨土宗──往生淨土成佛宗
  42. 受戒與持戒
  43. 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
  44. 剃度開示(2018年3月24日)
  45. 二種成佛法
  46. 橫超的淨土法門
  47. 往生與預知時至
  48. 剃度及皈依開示(2017年9月19日)
  49. 往生極樂的條件(下.問答)
  50. 剃度開示(2017年8月18日)
  51. 往生極樂的條件(中)
  52. 往生極樂的條件(上)
  53. 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佛成佛
  54. 四十八願分類歸結
  55. 彌陀願心的根源
  56. 淨土宗的結論──宗旨四句偈
  57. 大慈悲五要點
  58. 慈心法門
  59. 念佛不妄語
  60.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脫離輪迴之上
  61. 淨土宗的根源
  62. 真正的孝行──託父母於阿彌陀佛
  63. 為何吃素?
  64. 略談佛教的意義與淨土宗之殊勝
  65.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66. 愛與佛命
  67. 不請之友
  68. 歲末聚餐對僧眾的談話
  69. 學佛的目的
  70. 說愛(二)
  71. 說愛(一)
  72. 念佛名號 學佛愛心
  73. 心平氣和 無住生心
  74. 念佛超度 三塗眾生
  75. 澳門淨土宗學會 讚頌辭
  76. 「以誠感人」的意涵
  77. 第一屆淨土宗志工研習會勉言
  78. 慧淨法師除夕團拜電話致辭
  79. 在心、在緣、在決定
  80. 佛教點燈的意義
  81. 念佛的方法與要領
  82. 念佛成佛的原理
  83. 佛在何處?
  84. 志工服務精神的內涵
  85. 淨土行人應具備的根本知見
  86. 慈悲的救度
  87. 念佛生蓮
  88. 三塗眾生 念佛往生
  89. 信受彌陀救度
  90. 為新戒比丘開示
  91. 歸依勸囑
  92. 念佛的音調與心態
  93.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94. 「澳門彌陀共修會落成法語」略講
  95. 厭穢欣淨 切願往生
  96. 初機念佛群疑問答
  97. 簡介淨土宗專純念佛的道風及心態
  98. 淨土法門 理事互含
  99. 初學淨土法門應有的認識
  100. 念佛人的「本尊」
  101. 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
  102. 念佛即圓滿悲智功德
  103. 〈人有實德,天有奇報〉一文的啟發
  104.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5. 如何真正圓滿人生的目的
  106. 萬行不憑憑念佛(二)
  107. 萬行不憑憑念佛(一)
  108.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終直入涅槃城
  109. 彌陀名號 不可思議
  110. 守愚念佛 彌陀住頂
  111. 阿彌陀佛的救度
  112. 一切眾生 皆有佛性
  113. 念佛方能消宿業
  114.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5. 阿彌陀佛 是何等佛
  116. 以佛為念 以淨為歸
  117. 念佛眾生 攝取不捨
  118. 乘本願船 登涅槃岸
  119. 淨土法門 萬法歸宗
  120. 世間虛假 唯佛獨真
  121. 一心念佛 無疑無雜

法義開示

  1.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三)
  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二)
  3.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一)
  4.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
  5.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九)
  6.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八)
  7.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七)
  8.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六)
  9.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五)
  10.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四)
  11.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三)
  12.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二)
  13.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一)
  14.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
  15. 彌陀淨土的特色-超
  16. 《觀無量壽經》概說(九)
  17. 《觀無量壽經》概說(八)
  18. 《觀無量壽經》概說(七)
  19. 《觀無量壽經》概說(六)
  20. 《觀無量壽經》概說(五)
  21. 善導淨土教理的核心
  22. 淨土宗帶三法數
  23. 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24. 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25.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五)
  26.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四)
  27.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三)
  28.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二)
  29.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一)
  30. 《觀無量壽經》概說(四)
  31. 《觀無量壽經》概說(三)
  3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
  33. 《觀無量壽經》概說(一)
  3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七)
  3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六)
  3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五)
  3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四)
  3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三)
  3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二)
  4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一)
  41.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
  42.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九)
  43.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八)
  4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七)
  4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六)
  4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五)
  4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四)
  4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三)
  4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二)
  5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禮開示
  54. 「彌陀三約定」
  55. 為新戒弟子開示
  56. 淨土宗「四不」
  57. 《無量壽經》大意(九)
  58. 《無量壽經》大意(八)
  59. 《無量壽經》大意(七)
  60. 《無量壽經》大意(六)
  61. 《無量壽經》大意(五)
  62. 《無量壽經》大意(四)
  63. 《無量壽經》大意(三)
  64. 《無量壽經》大意(二)
  65. 《無量壽經》大意(一)
  66. 《無量壽經》概說(續)
  67. 《無量壽經》概說
  68. 淨土宗特色略說
  69. 淨土宗宗旨略說
  70. 略說淨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禮開示
  72. 自信教人信 擔當向前行
  73. 成佛何時、極樂何處、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價值與意義
  75. 略說彌陀名號之義
  76. 為什麼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77. 淨土宗是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
  78. 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
  79. 龍樹菩薩往生安樂國
  80. 華光出佛
  81. 彌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場的靈魂
  83. 不問罪福 念佛皆生
  84. 彌陀誕辰念彌陀 (二)
  85. 彌陀誕辰念彌陀(一)
  86. 「名號的功德」與「念佛的利益」
  87. 「《大經》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極樂安身實是精
  89.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90. 相勸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略講
  92. 口稱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與佛,機法一體
  94. 淨土法門的大根大本
  95. 何謂「一心不亂」?
  96. 略談念佛方式與莊嚴道場
  97. 極樂無為涅槃界
  98. 如何真正紀念「彌陀聖誕」
  99.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
  100. 為迴龍寺常住僧眾開示
  101. 淨宗宗旨與敦倫盡分
  102.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略講
  103.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問答)
  104.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開示)
  105. 淨土宗的幾個名詞略釋
  106. 成佛如林的法門
  107. 善導大師-《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
  108. 善導大師-略說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109.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五)
  110.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四)
  111.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三)
  112.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二)
  113.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114.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四)
  115.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三)
  116.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二)
  117.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一)
  118.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四)
  119.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三)
  120.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二)
  121.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說
  123.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二)
  124.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一)
  125.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三)
  126.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二)
  127.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一)

宗風

  1. 宗風學習(七)
  2. 宗風學習(六)
  3. 宗風學習一~五

臨終開示

  1. 臨終的殷切勸導叮囑
  2. 娑婆旅程盡,辭別歸蓮鄉
  3. 信順彌陀救度

訪問篇

  1. 輔仁大學宗教系所師生參訪慧淨法師記
  2. 傳承的路_與越南團法師談話

問答

  1. 為善導寺幹部蓮友開示(問答)
  2. 他力與因果,有矛盾嗎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隨緣的念佛?
  4. 如何從自覺愚惡契入彌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蓮友問
  6. 於弘願寺答僧眾問

第十八願善導釋

  1.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十)
  2.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九)
  3.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八)
  4.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七)
  5.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六)
  6.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五)
  7.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四)
  8.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三)
  9.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二)
  10.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一)
  11.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
  12. 第十八願善導釋(九)
  13. 第十八願善導釋(八)
  14. 第十八願善導釋(七)
  15. 第十八願善導釋(六)
  16. 第十八願善導釋(五)
  17. 第十八願善導釋(四)
  18. 第十八願善導釋(三)
  19.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
  20. 第十八願善導釋(一)

淨土法門的核心

  1.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十)
  2.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九)
  3.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八)
  4.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七)
  5.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六)
  6.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五)
  7.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四)
  8.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三)
  9.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二)
  10.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一)
  11.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
  12. 淨土法門的核心(九)
  13. 淨土法門的核心(八)
  14. 淨土法門的核心(七)
  15. 淨土法門的核心(六)
  16. 淨土法門的核心(五)
  17. 淨土法門的核心(四)
  18. 淨土法門的核心(三)
  19.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
  20. 淨土法門的核心(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四、憶與念
  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著不能忘
  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二、閉關念佛的苦惱者
  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一、念佛先要認識佛
  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現往東方的佛
  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令眾成佛的佛
  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使凡入報的佛
  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報身報土的佛
  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諸佛證誠的佛
  1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臨終來迎的佛
  1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親近增上的佛
  1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身心無礙的佛
  1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息三塗的佛
  1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無礙的佛
  1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唯攝念佛的佛
  1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名號的佛
  1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名體一如的佛
  1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
  2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
  2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為作大安的佛
  2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召喚眾生的佛
  2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不擯眾生的佛
  2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代眾受苦的佛
  2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以身為質的佛
  2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2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2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主動救度的佛
  3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獄的佛
  3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眾生的佛
  3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阿彌陀佛,是一尊為大施主的佛
  3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八)
  3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七)
  3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六)
  3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五)
  3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四)
  4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三)
  4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二)
  4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一)
  4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
  4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九)
  4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八)
  4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七)
  4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六)
  4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五)
  4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
  5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
  5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
  5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一)
  5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目錄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觀無量壽經》概說(一)

──慧淨法師2018年3月11日講於台南佛一法會(第十八次)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這一次是我們第十八次的佛一,前十七次都是用台語演講,從這次開始就用國語,為什麼?因為以現代來講,聽國語的信眾比較普遍,為了普遍化,因此我們就改用國語演講。

  前十次是講解《無量壽經》大意,除了將《無量壽經》整體性的概要介紹外,同時也舉出五段核心的經文來作詳細的解釋,所以不僅僅是講解大意,同時也將整部經的主旨顯揚出來。

  從這次佛一開始,我們持續要講解的是《觀無量壽經》的大意。

  《觀無量壽經》也是淨土宗正依經典的三部經之一,與《無量壽經》有表裡的關係,所以講解《無量壽經》之後,也必須接著再講解《觀無量壽經》。怎麼說呢?《無量壽經》主要是在講阿彌陀佛的救度之法,重點是在「法」的闡述,而《觀無量壽經》的重點則是在突顯「機」的根性。

  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發願要救度十方眾生,其「現當二益」的法,就是以這一句名號讓十方眾生稱念,使十方眾生現生消業障、增福慧,來生往生極樂、證悟佛果。

  至於救度的根機,是什麼樣的根機呢?雖然第十八願有說「十方眾生」,但十方眾生只是四個字,並沒有顯明十方眾生之中是聖人或凡夫、是善人或惡人、是根機銳利或根機鈍劣,尤其《無量壽經》當中講到往生的機類,也提到三輩──上輩、中輩、下輩,最後說到有十四個佛國的無量的眾生往生。這些無量的眾生,不是大乘的菩薩就是小乘的聖者;除此之外,整個法界當中也有無量世界的無量菩薩也往生極樂世界。這些說明難免讓人難以了解,這個法門主要攝受救度的根機是以什麼為最低的標準?以什麼為最低門檻?就不太清楚。這問題的答案,就要看《觀無量壽經》才能夠理解,所以,我們接下來就開始講解《觀無量壽經》大意。

  剛剛講《無量壽經》有提到三輩:上輩、中輩、下輩,上中下是指身分、根機的差別,但是他要往生極樂世界都有一個同樣不變的原則,就是「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也就是說,不管上輩、中輩、下輩的根機,若要往生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是要靠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威神功德的。在經典上就說阿彌陀佛的力量有不可思議的威神功德,使得如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樣的聖者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乃至五逆、謗法、闡提的極重罪人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亦即靠阿彌陀佛的力量,任何根機都能夠平等地往生極樂世界;而且到了極樂世界,只有一個果位,就是「一生補處」。也就是,不管任何眾生一旦靠阿彌陀佛的力量往生到極樂世界,當下都是進入一生補處的境界,這都來自於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威神功德。如果阿彌陀佛沒有這個威神功德、不可思議的力量的話,要使聖凡、善惡平等往生是不可能的,往生就能夠進入一生補處也是不可能的。因為阿彌陀佛有不可思議的威神功德之力,才使得十方眾生依靠他的力量往生都平等,證果也都平等。

  那阿彌陀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的力量在哪裡呢?完完全全在這一句萬德洪名六字當中。

  《觀無量壽經》的主角是韋提希夫人,在經典中,佛陀說她是「凡夫」,而且「心想羸劣」。「心想羸劣」就是愚鈍,沒有智慧,所以就以韋提希夫人來代表五濁惡世的所有眾生。到了最後下三品的往生,更顯示出阿彌陀佛救度的機類,完全沒有門檻,任何眾生都平等救度。由此可知,阿彌陀佛救度的根機,主要是顯現在《觀無量壽經》。

  在講《觀無量壽經》大意之前,先對《觀無量壽經》做一個概略的介紹,之後再舉出裡面核心重要的經文,進而以善導大師的教理思想來解釋。  

  概略的介紹,分為十四點:

  一、《觀經》經名,

  二、《觀經》解題,

  三、《觀經》說時,

  四,《觀經》宣說之理由,

  五、《觀經》譯者與譯時,

  六、《觀經》緣起,

  七、《觀經》梗概,

  八、《觀經四帖疏》緣起,

  九、《觀經》五分,

  十、《觀經》序分,

  十一、《觀經》正宗分,

  十二、《觀經》得益分。

  十三、《觀經》流通分。

  十四、《觀經》耆闍分。

 

  第一、《觀經》經名。《觀無量壽經》在歷史上有幾種名稱?

  第二、《觀經》解題。是對《觀無量壽經》這五個字的解釋。

  第三、《觀經》說時。解釋釋迦牟尼佛是在什麼時候宣講這部《觀無量壽經》的?

  第四、《觀經》宣說之理由。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要講這一部《觀無量壽經》?

  第五、譯者與譯時。這一部《觀無量壽經》傳到我們中國來,是誰翻譯的?什麼時候翻譯的?

  第六、《觀經》緣起。釋迦牟尼佛是在什麼樣的因緣、情況、動機之下,而說這部《觀無量壽經》呢?

  第七、《觀經》梗概。梗概就是全體性概略的介紹。

  第八、《觀經四帖疏》緣起。我們要講解《觀無量壽經》必須引用唐朝時代彌陀化身、開創淨土宗、楷定古今的善導大師所寫的這一部《觀經四帖疏》做為解說的指南。有關這一部《觀經四帖疏》是在什麼情況之下,為了什麼原因、目的而寫的?有其特殊的地方,所以特別提出《觀經四帖疏》這個緣起。

  第九、《觀經》五分。整部《觀無量壽經》以善導大師的分判有五個段落,這與歷史上一般三分是不一樣的。善導大師之所以提出五分,確實有他突顯的地方,這個突顯的地方也是重要的部位,如果不另外來提出討論解說的話,就會埋沒了這個《觀經》的特殊利益,所以才有這個五分的判別。  

  第十、《觀經》序分(二序七緣、三序六緣)。發起這一部《觀經》的因緣有七種,這七種能夠突顯《觀無量壽經》的崇高地位與殊勝。

  第十一、《觀經》正宗分(要門:一、定善,二、散善)。以善導大師的分判,《觀經》的文面主要在講解要門的定善與散善。

  第十二、《觀經》得益分。敘述韋提希夫人與五百侍女得到利益的經文。為了突顯任何人都能如同韋提希夫人之得益,故特立得益分。

  第十三、《觀經》流通分。釋尊特囑阿難尊者持念彌陀佛名,並將彌陀佛名流通於遐代之文。

  第十四、《觀經》耆闍分。指釋尊在王舍城內說法結束,回歸耆闍山時,阿難尊者把王舍城內的說法,重述一遍。顯示《觀經》有王宮會與耆闍會兩會,所謂「一經二會」。

  另外,有關《觀經》當中核心重要的經文,往後也會另立題目來研討。譬如:「要弘分判」「要弘廢立」,以及「光攝念佛」,阿彌陀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主要在於攝取念佛的眾生,為什麼?

  還有「三心自他」,三心有自力的成分,也有他力的成分,也就是說,可以從自力來解釋,也可以從他力來解釋。

  再者「二河白道」,善導大師解釋《觀經》三心之後,以「二河白道喻」做為總結的來譬喻。

  還有「芬陀利華之文」的解釋,「流通文」的解釋。

  這幾點都是《觀經》重要的核心經文,有必要做詳細的解釋,才能讓我們正確地、明白地掌握整部《觀經》。

  第一、《觀經》經名。《觀無量壽經》只有一卷,是淨土宗正依三部經之一。

  現行本題為《佛說觀無量壽經》,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稱為《佛說無量壽觀經》,宗曉大師《樂邦文類》稱為《無量壽佛觀經》,僧佑大師《出三藏記集》稱為《觀無量壽佛經》。

  雖然有四種名稱,只不過是「觀」字的前後,以及「佛」字的有無之不同,經文文字與意義都相同。

  自從道綽大師《安樂集》卷上稱為《佛說觀無量壽經》,略稱《觀經》以來,善導大師以及日本的源信大師、法然上人等諸位祖師,大多用此略稱。

  還有善導大師的《觀念法門》也稱《觀經》為《十六觀經》,《十六觀經》就是《觀經》之中的十三種定觀,以及三輩九品。不過,這個觀跟入定觀想有不一樣的地方。這個觀,簡單來講就是瞭解往生的情況,以瞭解信受彌陀的救度做為觀的涵義。

  第二,《觀經》解題。《觀無量壽經》這五個字是什麼涵義呢?

  首先,「觀」這個中文在印度話叫做「毗婆舍那」,意思就是在心中詳細地觀察、清楚地顯現叫做「觀」。把對象清楚地、明確地浮現在心中,或者觀看在眼前,這就是「觀」。

  《觀經》所講的「觀」,有二種涵義:一種是隱的,一種是顯的。隱是隱含在裡面;顯是浮現在表面。

  就顯義來講,「觀」是入定觀想,之後很清楚地顯現在眼前,也就是把阿彌陀佛還有極樂世界的莊嚴觀想在心中,使其很清楚地、了了分明地在心中浮現,或是在眼前看得到。這是就顯的來講,也可以說是就整個十六觀法來講。

  就隱義來說,「觀」就是把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阿彌陀佛的救度,極樂世界的莊嚴,亦即將佛所成就的正報與依報的目的清楚地瞭解在心中,同時相信不懷疑,這是就隱義來講的。

  所謂「顯、隱」,也可以說是自力跟他力,顯得是自力,隱的是他力。自力是以自己的功夫、智慧、入定去觀照;他力是,即使自己沒有這樣的定靜功夫、智慧去觀照,可是相信阿彌陀佛的他力救度,在於以名號讓十方眾生稱念,讓十方眾生平等地往生極樂世界,也就是說,眾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完全是靠這一句萬德洪名,這一種相信也是「觀」。所以,這裡的「觀」不是觀看的觀,而是觀知的觀──知道了,信受了。

  再簡要就他力的意義來講,「觀」就是信受彌陀救度的信心,也就是我們淨土宗宗旨第一句所講的「信受彌陀救度」的這一個信,「以信為觀」。

  剛剛有講,要解釋《觀無量壽經》必須以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做為指南,現在我們就來看善導大師對「觀」是怎麼解釋的。

  《觀經四帖疏》有四卷:玄義分、序分義、定善義、散善義。整部《觀無量壽經》的背後幽玄,一般人看不出來,文字上也沒有突顯。「玄義分」就是將它的內涵解說分明。

  善導大師在「玄義分」的「解題門」,也就是專門解釋《觀無量壽經》經名的這一個章節中,對「觀」下了一個定義,善導大師說:

  觀者照也。常以淨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正依等事。

  這一段解釋總共有四句二十個字,都可以從隱義來解釋,也可以從顯義來解釋;也就是說,可以從自力來解釋,也可以從他力來解釋。

  為什麼?因為,這部《觀無量壽經》在顯義方面,也就是經文文字方面,初看是在講自力的,所謂「息慮凝心,入定觀想」,可是背後卻是在顯示阿彌陀佛主動、平等、無差別的救度。因此,都可以從這兩方面來解釋。

  「觀者,照也」,這個「照」也可以從自力跟他力來解釋。從自力來解釋就是「息慮凝心」,把妄想雜念、浮動的心寂靜下來,使它靜定、不起念頭,久而久之就能夠入定;能夠入定就能夠寂靜的觀照、觀想出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也就是十三種定觀。如果就他力來解釋的話,「照」就是瞭解彌陀救度的悲心,瞭解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讓我們欣慕極樂世界,而不是要以定力去觀照,因為我們觀照不來,也不需要。

  「常以淨信心手」,「常」就是除了睡覺以外,要不間斷地、時刻地一直存在心中。「淨信心手」,信就是手,有手才能夠拿東西、執持東西,有形的物品用有形的手來拿,那阿彌陀佛的救度也好,或者是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正報莊嚴也好,是無形的,因此要以心來領受,這個心叫做信心,純淨的信心。

  這個純淨的信心也有分自力與他力。《觀經》有說「至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三心歸納起來可以說就是一個「信心」。如果認為自己必須入定觀想,這樣就是自力的信心;如果在信受彌陀救度之後,就專稱彌陀佛名,便是他力的信心。

  「以持智慧之輝」,「智慧」就是佛的智慧或者我們凡夫的智慧,「輝」就是光輝,也就是光明。其實智慧就是光輝,光輝就是智慧,只是體跟用的差別。智慧是體,有了智慧,外相就會有光明,所以一般都會說光明是智慧之相;有智慧就有光明,有光明就一定有它本體的智慧。整句的意思,就是以淨信心的手來持取智慧的光明。

  智慧也有自力與他力。自力就是自己要有智慧才能夠觀照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的莊嚴;就他力來講,是阿彌陀佛本來就有他的智慧,釋迦牟尼佛也有他的智慧,阿彌陀佛的智慧在哪裡?在於救度像我們這樣的眾生,這是阿彌陀佛的智慧。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在哪裡?在於他瞭解阿彌陀佛的依報莊嚴、正報莊嚴,瞭解阿彌陀佛救度十方眾生的悲心,釋迦牟尼佛把所瞭解的講說出來;因此我們就信受阿彌陀的智慧,信受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所謂「明信佛智」,這樣,我們雖然沒有阿彌陀佛那樣的佛智,沒有像釋迦牟尼佛那樣的瞭解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可是,我們因為信受奉行的緣故,以佛的智慧,做為我們的智慧,以「信」代「慧」,這個就等於是我們以淨信心手持取智慧的光明。

  「照彼彌陀正依等事」,有了智慧的光明,就能夠清楚瞭解並且欣慕阿彌陀佛的正報、依報的功德,也就是信受佛的智慧。

  那麼,佛的智慧都在哪裡呢?在阿彌陀佛本身。因為,依報跟正報是一體的,以正報來包含依報,依報就在正報當中,所謂「依正一如」。正報是無形的,阿彌陀佛為了救度眾生,所謂「垂名現形」,必須以他的佛名來顯示才能救度眾生,所謂「名體不二」。這樣說來,「依正一如」「名體不二」,「照彼彌陀依正等事」就是信受彌陀名號的救度。

  一般解釋《觀無量壽經》的「觀」,都是從顯義、自力來解釋,這樣的解釋會有二種不相應:一是「機教不相應」,二是「觀慧與信心不相應」。

  第一,「機教不相應」,也就是根機與教理不能相應。為什麼?如果解釋為自力的定心作觀的話,只有上根利器的人才做得到,但自古以來,修行者之中,上根利器者畢竟非常非常的少,所謂「修行者多如牛毛,成就者少如麟角」。

  但是,這部《觀無量壽經》並不是針對上根利器的人說的,而是針對一般的苦惱凡夫,是針對被貪、瞋、癡苦惱所攪亂的眾生而說的。因此,在《觀經》裡面講「苦機」──苦惱的根機,還有「賊害」──被煩惱賊所害;這樣的對象,怎麼可以用上根利器的入定觀想來解釋「觀」呢?

  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玄義分》就說,這一部《觀經》是佛陀為凡夫所說的,不是為聖人、為上根利器者所說的,甚至可以說跟聖人、上根利器的人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這個為我們這一種苦惱的眾生,業障深重的眾生,也就是下劣根機的眾生所說的法,不可能是自力的、難行的、定善的法。

  第二,「觀慧與信心不相應」。善導大師在這裡所解釋的「淨信」,並不是深入經藏或者智慧高超、有很卓越智慧的那一種解信,而是在《觀經四帖疏.散善義》解釋三心所引用的「二河白道喻」中所說:「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

  善導大師的意思是說,念佛的人是踏在往生極樂世界的白道上,這個白道很狹小,只有四、五吋寬,而我們的煩惱卻南北無邊,很廣、很大,也就是貪欲之水與瞋恨之火很廣大。所以這條白道的狹小,與貪欲心、瞋恨心的大範圍是完全無法相比的,可是由於有阿彌陀佛的保護,光明的攝取不捨,使我們還是能不退卻地在白道上一心向前。一個凡夫,為什麼能在貪瞋猛烈的水火之中直進不退呢?靠什麼?是靠對阿彌陀佛的信受之心,這個就是「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生心」。

  這個「信」,善導大師在「深心段」的解釋當中,解釋為機法二種深信。像這樣貪瞋廣大無邊而且猛烈的眾生,怎麼可能會有入定、觀想的智慧與功夫呢?是不可能的。所以,善導大師在深心釋中特別提醒我們,要正確地認識自己是什麼根機?是一個──現在是罪惡深重的生死凡夫,不只是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即使未來也仍是常沒常流轉,沒有出離六道的能力的根機。

  所以,就根機來講,慧跟信就不相應了。因此善導大師解釋「觀」,只有說「照」──觀照。「照」本來就含有二種意思,表示善導大師在這裡的解釋是涵蓋著定善的觀與散善的觀,涵蓋著自力與他力,涵蓋著要門與弘願門。可以說這個「照」是通於定善、散善與念佛,而最後歸結於念佛的信心。當然,它還有微細的意義,不過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天就不多解釋。

  再來,《觀無量壽經》的「無量壽」是指哪一尊佛呢?是阿彌陀佛。無量壽又解釋為無量佛,因為阿彌陀佛的功德無量,所以,「就德立名」的話,佛名也有無量,不過釋迦牟尼佛以二個名稱來涵蓋──「無量壽」與「無量光」。

  「無量壽」是從縱的方面時間性來說,也就是說,在時間上是無量壽,涵蓋無窮的過去、現在、未來,目的就是要救度三世的眾生,不管是無邊的過去世或無量的未來世,都要救度,當然也包括現世的眾生,這是就時間上來講的。

  「無量光」是從橫的方面空間上來講,所謂「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照十方恆河沙無量世界的無礙光明,目的就是要救度所有法界的眾生。那壽命是本體,是作用的本源,光明是它的功能力用;舉出無量壽,是以它的本體來涵蓋它的作用,所以就以無量壽為經題。

  譬如,身體就是我們的本體,那我們的手腳也好,乃至我們內在的智慧、能力也好,都是本體的作用,甚至外在的丈夫、妻子、兒女,還有名位、富貴……統統都是本體所擁有的。所以,本體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這個本體的話,就沒有手腳的功能,也沒有智慧能力,外在的家親眷屬,還有動產、不動產,也統統沒有作用了,因為都不是屬於我們的。所以本體很重要,舉出本體的話,它的所有就統統涵蓋了。

  同樣地,舉出無量壽,不僅無量光包含在裡面,同時極樂世界的二十九種莊嚴也都包含在裡面,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功能力用,也統統在裡面了,這就是無量壽的含意。

  剛剛講解「觀」「無量壽」,接下來解釋「經」。

  佛陀所說的教義,以及教義所呈出來的白紙黑字的書籍都算是「經」。「經」的梵語叫「修多羅」。「修多羅」本來的意思是線,那為什麼說是經呢?就好像用線貫穿花朵,成為一串花環一樣;因此,把佛所說的教理,有邏輯的結集起來,使它不散亂,能夠完整地在一起,就好像以線把花朵串成花環一樣,這個叫做「經」。

  在中國,聖人的語言叫做「經」,因此當時把印度的「修多羅」翻譯成中國聖人語言的「經」。不過,佛陀是聖中之聖、天中之天,佛陀所講的直接契合宇宙人生的真理,遠非中國古聖先賢所能比擬。

  以上是把《觀無量壽經》逐字拆開來分別解釋。那它整體的大意是什麼呢?阿難尊者曾經在這一部經即將說完的時候,問釋迦牟尼佛這一部經的經名是什麼?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就回答說,可以叫做「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因此,把佛陀所囑咐的這一段,以「觀無量壽佛」來涵蓋,以無量壽佛涵蓋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及極樂世界,因此就略稱為《觀無量壽經》,再略稱則為《觀經》。

  這一部經主要是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把阿彌陀佛的救度信受在心中,把極樂世界的莊嚴,以及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為我們十方眾生所建設的,是屬於我們的,把這個事實相信在心中,這就是觀無量壽經題的意思。

  第三,《觀經》說時。釋迦牟尼佛說這部《觀無量壽經》是在什麼時候呢?從它的內容來看,是阿闍世太子刺王篡位的那一年所說的經典,這在《觀無量壽經》的序分就有很明確的文字紀載。經文說: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爾時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闍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置於七重室內,制諸群臣,一不得往。

  從序文就可以知道,當時摩竭陀國王舍城的皇宮正發生了嚴重的宮廷政變,《觀無量壽經》是那一年、那個時候所說的。那是哪一年呢?

  釋迦牟尼佛本來是釋迦族的一位王子,他半夜潛離王宮,準備要出家,到了摩竭陀國,也就是頻婆娑羅王這個國家的時候,頻婆娑羅王知道他是一位很卓越優秀的青年,如繼承王位統治國家,一定能為國家帶來安樂與富強。所以就勸釋迦牟尼佛說,你不要出家,甚至我的國家也可以讓你來統治,我把我的王位讓給你吧!但是,釋迦牟尼佛並不欣慕世間的榮華富貴,他一心要修行,要領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要解脫生老病死輪迴的痛苦,所以他還是堅決出家修行而去。

  《摩訶班沙》說頻婆娑羅王統治國家有五十二年之久。頻婆娑羅王與佛見面時,已經在位十五年,之後又繼續統治國家三十七年。阿闍世王則是在位三十二年,阿闍世王在位第八年時釋迦牟尼佛入滅,之後阿闍世王又繼續統治二十四年。

  又,《善見律毘婆沙》,在卷二的地方就記載說:

阿闍世登王位八年,佛涅槃。

  也就是說,阿闍世太子從刺殺父王而登上王位之後,經過了八年,釋迦牟尼佛就滅度了。

  從這兩部文獻可以知道,阿闍世太子是世尊入滅之前的八年登上王位的,也就是在那一年,釋迦牟尼佛講說《觀經》。

  又有一部經叫《大涅槃經》,其中「迦葉菩薩品」就說,阿闍世太子即位三個月後世尊入滅。如果依據這個來推測,《觀經》就可以說是佛入滅前三個月所說的;但是從各方面來考察,《涅槃經》所記載的應是錯誤的,是前面兩部文獻所說的才是正確的。

  如果以釋迦牟尼佛三十歲成道為依據來講的話,可以推定釋迦牟尼佛講這一部《觀無量壽經》是在成道之後的四十四年之間所講的。

  那麼釋迦牟尼佛到底是幾年入滅的呢?近代很多研究者都推論釋迦牟尼佛入滅那一年,約於西元前490-485年入滅的;那這一部《觀無量壽經》是釋迦牟尼佛入滅之前八年所講,推算起來,大約是在西元前492年釋迦牟尼佛宣講《觀經》。

  至於將釋迦牟尼佛宣講的《觀經》內容筆錄成為經典,是在哪個時代?由於沒有可以判定的資料,因此就這一點來講是不清楚,只知道《觀經》是釋迦牟尼佛入滅之前八年所講的,也就是七十三歲的時候。那時候,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講《法華經》的時候,臨時離開《法華經》的講座,而以神通進入頻婆娑羅王的王宮為韋提希夫人宣講《觀無量壽經》。因此,這部經是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前八年所講的,也就是西元前492年,與《法華》同時代所講的。

  第四,《觀經》宣說之理由。釋迦牟尼佛宣講這一部《觀經》有什麼理由呢?為什麼要講這個題呢?因為就淨土法門來講,釋迦牟尼佛在這之前已經講了《無量壽經》,在《無量壽經》當中已經詳細地說明了阿彌陀佛怎麼樣地發願?怎麼樣地修行?發願的內容、修行的經過,以及經過多久的修行,現在已經成佛了,他救度眾生的威神功德是怎麼樣的不可思議,他的極樂世界是怎麼樣的殊勝莊嚴、十方第一,以及眾生往生的因、果,往生的種種情形,在《無量壽經》中都已經有講說了,似乎沒有必要再說這一部與《無量壽經》相雷同的《觀無量壽經》。

  可是,釋迦牟尼佛還是宣說了這一部《觀經》,是什麼理由呢?我們來看善導大師怎麼講的。

  善導大師在「玄義分」中說:

然眾生障重,取悟之者難明;雖可教益多門,凡惑無由遍攬。

  意思就是說,釋迦牟尼佛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幾年,講了八萬四千法門,當然包括《無量壽經》,可是我們眾生煩惱深、業障重、智慧黯鈍,沒辦法來瞭解經教,沒辦法掌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要點,所以說「雖可教益多門」,雖然釋迦牟尼佛講了八萬四千法門,但是「凡惑無由遍攬」,我們凡夫卻沒辦法普遍地瞭解,也沒辦法核心地掌握。這樣就不能達成佛出世普度眾生的本懷。

  善導大師又說:

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可以說時節因緣已經到了,剛好遇到韋提希夫人向釋迦牟尼佛請求,說他想要往生安樂世界,也就是極樂世界,希望釋迦牟尼佛教導他思惟,教導他正受。「思惟正受」就是能夠把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正報莊嚴清楚瞭解在心中,因為那裡是自己將來要去的地方,所以要清楚地瞭解它的環境,以便將來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可以往生,不會走錯了方向,達不到要去的目的地,所以說「教我思惟、教我正受」。這個「思惟、正受」有自力的涵義,也有他力的涵義,這部分以後再講。

  因為這個因緣,所以釋迦牟尼佛不知不覺就內心歡喜、顏現微笑,為什麼?因為長久以來,釋迦牟尼佛都在等待機緣。佛法就是因緣法,因緣還沒有到的話,再怎麼講都沒有用,因緣如果成熟了,不講就失去了機會,現在因緣已經到了,所以釋迦牟尼佛就藉由韋提希夫人的請問,而開展了淨土的要門。

  善導大師說:

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

  「要門」就是《觀無量壽經》所講的十三種定觀,以及三種散善,然後把定觀的功德、散善的功德迴向往生極樂世界。

  十三種定觀加上散善,內容非常的寬廣,因為是把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講的所有八萬四千法門統統涵蓋在定善、散善裡面,當作迴向往生的重要內容,如果沒有這一些善就不能迴向了,沒有東西可以迴向,怎麼往生呢?所以就說「廣開淨土之要門」。當然這背後是世尊為了引導修自力難行法門的眾生,進入彌陀弘願念佛的救度。

  所以,接下來善導大師就說:

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安樂能人」就是阿彌陀佛,在釋迦牟尼佛講解要門華座觀時,阿彌陀佛就在此時顯示有別於釋迦牟尼佛一代教的方法,所以說「別意之弘願」,也就是念佛。

  因為,以要門的定善散善來講是自力的、難行的、聖道的,所適合的根機是狹窄的,能夠修要門的人畢竟不多;如果是接受彌陀救度,此後專稱彌陀佛名的話,就人人都能修,救度之門弘廣無邊,所以叫做弘願。

  因此,宣說《觀經》的理由,善導大師就以這幾句話來說明:

然眾生障重,取悟之者難明;雖可教益多門,凡惑無由遍攬。
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淨土三部經之中,《大經》與《觀經》相輔相成,以之徹底顯明阿彌陀佛佛力、他力的救度。這二部經是有這樣的關係;而《阿彌陀經》是把《無量壽經》所講的救度的法,跟《觀經》所講的被救的機,統統濃縮在《阿彌陀經》,而做為結論來宣說。所以,以這三部經來講,《阿彌陀經》是淨土法門結論的經;再進一步講,《阿彌陀經》可以說是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所有宗派最後結論的經。這部分我們以後有機會再談。

  第五,《觀經》譯者與譯時。這一部《觀經》有寫「宋元嘉中良耶舍譯」,也就是宋朝元嘉年代,一位良耶舍沙門所翻譯的。宋有隋唐之後的宋,以及隋唐以前南北朝時代的宋,歷史學家把後面這個稱為趙宋,前面的宋稱為劉宋,以為區別。

  那這裡的宋是指劉宋的宋,也就是在東晉時代有一位大臣叫做劉裕,這位大臣的勢力逐漸龐大,在西元420年時,受東晉的恭帝讓位,所以劉裕就登上王位,稱為宋朝,也就是劉宋的第一世宋武帝。當時國都是在稱為江南的建康,也就是現在的南京,他在江南南京建都,跟江北的北魏互相對立,形成南北朝的時代,所以那個時代也叫做南北朝。劉宋在西元479年被齊朝所滅。

  元嘉是指劉宋的第三世,也就是宋文帝時代的年號,約424年到453年之間,《觀經》就是在元嘉十年所翻譯的。

  良耶舍是西域人,也就是現在所講的印度,424年他來到中國大陸的江蘇建業,也就是現在的南京,之後受皇帝的命令住在揚州中山道靈寺。當時,良耶舍是受一位僧含的沙門所請而翻譯《觀經》的。之後,元嘉十九年,也就是西元442年,他到江陵,也就是現在湖北的荊州的地方,於江陵往生,享年六十歲。

  第六,《觀經》緣起。佛陀講這一部《觀無量壽經》的原因是怎樣引起的,這個叫做《觀經》發起的因緣。因為這一部《觀經》是為了顯示救度的根機,所以緣起也比較特殊。

  《觀經》發起的因緣,以現代話來講就是宮廷政變,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也就是靈鷲山宣講《法華經》的時候,皇宮發生了政變,阿闍世太子受了提婆達多的唆使、引誘,而篡了王位。

  提婆達多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堂兄弟,也是阿難尊者的哥哥,他為什麼會唆使阿闍世太子篡王位呢?起因於提婆達多忌妒佛陀的尊位,而且頻婆娑羅王是佛陀的大施主,常常供養佛陀的僧團,另一方面,提婆達多覺得佛陀已七十幾歲了,已經老邁了,應該退位,由他來代替佛陀的位置領導僧團。這個佛陀當然不可能答應,因為提婆達多還沒有斷煩惱,也沒有證入果位,仍是凡夫,有的只是野心與勢力。提婆達多由於懷恨在心,心起歹念唆使頻婆娑羅王的兒子阿闍世太子,說你來當新的國王,我來當新的佛,兩個人可以一起來治理國家,領導僧團。

  阿闍世太子受了提婆達多的唆使之後,就奪取了他父親的王位,同時把頻婆娑羅王禁閉在大牢裡面,不給他吃,同時命令除了他母親韋提希夫人之外,命令所有的大臣以及宮中所有的人也都不能接近。自己親生的兒子為了霸佔王位,竟然要把父親活活餓死,骨肉之間發生這種大逆不道的天倫悲劇,做父母的是多麼的痛苦

  阿闍世太子把他的父王關閉在大牢裡面,不讓任何人接近,也不送任何的飲食,意思就是要讓他的父王活活的被餓死,不用去殺他,免得被說他是親自殺父的人。

  由於韋提希夫人可以自由的到大牢去看頻婆娑羅王,於是她每一次去看的時候,就先把身體洗乾淨,然後把酥蜜塗抹在身上,到了大牢的時候,再把身上可以吃的東西,都剝下來給頻婆娑羅王吃。加上頻婆娑羅王本來就是佛教徒,是佛陀的大護法,在此一生之中最困苦的時候要尋求心靈的慰藉,就向著耆闍崛山,也就是靈鷲山的方向頂禮膜拜佛陀,祈求佛陀來加被他。

  佛陀本來就有神通,曉得頻婆娑羅王現在有了嚴重的災難,因此佛陀就派他的弟子到大牢裡面,為頻婆娑羅王授八關齋戒,並且跟頻婆娑羅王講經說法,讓頻婆娑羅王在大牢裡面能夠心不怨恨,曉得這一輩子窮通禍福、苦樂得失,都是過去世自己所做的,怨不得別人,國王聽了開示,內心就不抱怨,也不憂悲苦惱了。既有得吃又能夠聽聞佛法,就這樣經過了二十幾天了,他的身體不但沒有消瘦,反而臉色很紅潤、神情很愉悅。

  有一天,阿闍世王就想:經過這麼久,父親應該死了吧?所以就問獄卒:「我父親現在怎麼樣了?」獄卒就說:「你父王氣色越來越紅潤了!」「怎麼越來越紅潤呢?怎麼還沒有餓死啊?」獄卒就說了:「因為王后給老國王帶東西吃,又加上佛陀的弟子從空中而來,為老國王說法,所以老國王現在的氣色愈來愈好。」。

  阿闍世王一聽,怒從心生,就責罵佛陀的弟子是妖魔鬼怪,又罵他的母親是賊,很氣憤地拿劍要去殺他的母親,幸好有兩個大臣阻止了阿闍世,才使得阿闍世沒有殺他的母親。可是他的母親最後也是被阿闍世關進後宮裡面。

  做母親的受兒子這一種忤逆天倫的對待,當然非常的傷心、悲痛,她也向靈鷲山頂禮膜拜,請佛陀派弟子來為她說法,寬慰她悲痛的心情,當她頂禮下去起身的時候,佛陀還有阿難尊者、目連尊者就已經顯現在她面前了。

  人的起心動念都有念力,這個念力可以說是一種磁場;這種磁場遍滿整個虛空、無遠弗屆,念力專注,針對誰,這個念力就立刻到那一個人的地方去,就會觸動那一個人的心靈。韋提希夫人所膜拜的、所祈求、想念的是釋迦牟尼佛,佛有神通,當下就知道了,所以就立刻滿她的願。

  韋提希夫人沒有想到佛陀會這麼快,而且親自來到她的面前,她一看到佛陀就更加的激動,而且更加的傷心。這是人之常情,當人在極端困苦悲傷的境界當中,突然看到親人或好友來了,就有一種抒發的管道,突然間情緒一起來,就會大哭一場,這是一般人的心境。所以韋提希夫人一看到佛陀,悲傷就湧上了心頭,立刻把身上的瓔珞扯掉,丟在地面上,一心祈求釋迦牟尼佛為她講解離苦的方法。

  韋提希夫人向佛稟告說,這個娑婆世界充滿貪、瞋、癡,充滿地獄、餓鬼、畜生,充滿人性的惡,她希望能夠到清淨的世界,眼睛看不到惡人,耳朵聽不到惡聲,所面對的都是沒有貪、瞋、癡這一些濁惡不善與痛苦,她向佛陀這樣的流露。這是她厭穢欣淨,想離苦得樂的心情,當然這當中也流露她本身的情緒。

  她本身的情緒是怎麼樣呢?《觀無量壽經》就說:

時韋提希見佛世尊,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

  這一段,一方面是流露自己悲傷的心,一方面也是在向佛陀抱怨。甚至把這場宮廷政變的責任想要推給佛。為什麼呢?韋提希之所以生下阿闍世太子,因緣是怎麼來的呢?

  依照經典所講,頻婆娑羅王跟韋提希夫人結婚多年,都一直沒有孩子,因此頻婆娑羅王就問國師,為什麼王后一直不能懷孕?國師占卜之後就跟國王說,在某某山中有一個修行人,他將來的福報會投胎在皇宮當你的兒子,將來繼承王位,這是因為他的修行,所以感得這樣的福報,但是他此生的壽命未盡,還要再經過三年才會投胎來給你們當兒子,所以還要再等三年,王后才能懷孕。

  頻婆娑羅王一聽就急了,心想:「我年紀已經這麼大了,等到兒子長大,我已經非常老了!」,所以巴不得那個修行人趕快捨報來做他的兒子。因此,就派將軍到山上去跟那位修行人商量,希望他趕快捨壽,不然就直接殺了他,國王心想:反正再怎麼樣,他的果報總是要當我的兒子啊!可是那個修行人心有不甘,認為自己的壽命未盡卻要被斷命,即使將來當你的兒子,也必定報復。」因為將軍領了國王的命,這位修行人既不願提早捨報,所以就被將軍殺了。

  果然,不久韋提希夫人就懷孕了。在生產之前,國王又請國師占卜論斷吉凶,國師占卜之後就說,所懷孕的是一位男兒,可是這個孩子將來對國王您有妨害,恐怕會殺你。因為這個修行人要死之前就有了報復的心念。

  頻婆娑羅王一聽,那還得了,怎麼辦呢?想來想去,就想了一個計謀,就是讓韋提希夫人在樓上生產,然後讓孩子墜下樓來,當下夭折,免得將來長大後反而會殺害他。可是阿闍世太子就是有福報,雖然從樓上掉下來,並沒有摔死,也沒有受傷,只是斷了一根指頭而已。所以阿闍世也叫做折指太子。

  這一段典故當時是沒有人知道的,不過提婆達多有神通,他知道他們過去的這些宿命因緣,由於提婆達多想跟佛陀爭奪領導僧團的職位,對佛陀一直含怨在心,所以就唆使阿闍世太子說:「我幫你奪取王位,你來做新的國王;你來擁護我,讓我做新的佛陀,這樣的話,宗教界跟國家同時換了二位新的領導人,豈不是很好的一樁事嗎?」

  起初阿闍世太子曉得這樣做是大逆不道的,但是提婆達多不死心,就把他們過去的因果跟他講,說:「其實你的父母是不愛你的,你之所以會斷一根手指,是因你父親命你母親在樓上生產,然後讓你從樓上掉下來,刻意要把你摔死,因為他們不喜歡你,不希望你活下來。」

  阿闍世一聽,又看看他的手指頭,前輩子的惡心種子就剎時成熟,浮上來了,因此就有了這一場宮廷政變。韋提希夫人不是不曉得這個因緣果報,可是她卻沒承認,才會說「我宿何罪?」,「唉呀!我業障深重啊!我以前到底造了什麼孽?才會受到我親生兒子這麼樣虐待啊!天道不公啊!」。

  我想這一種情緒的流露,一般人都會有,而會流露這一種情緒,顯示是一個很拙劣的凡夫,不明瞭因緣果報,會認為世界上有不公平。其實因果最公平,世界上沒有比因果更公平的,佛陀曾經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過去世的因是什麼,雖然我們沒有宿命通無法知道,不過,可以檢討這一輩子所受的苦樂、成敗,就曉得過去的因。「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檢討這一輩子所做的,就曉得我們未來會去哪裡?所以一個學佛的人要很認命,如果不認命的話,就等於否定佛陀所說的因果報應了。

  這輩子我們所接受的成敗得失、苦樂禍福,跟前輩子有百分之一百的關係,所以人生在世,凡事都不能抱怨,反而要有一種懺悔的心,也就是「隨緣消業障,更莫造新殃」的態度,如果以這種心情來念佛,再大的罪業都會消。

  韋提希夫人沒有懺悔,反而向佛抱怨說:「你看,你看,就是因為你的堂弟提婆達多,我的兒子才會變成這樣,如果沒有他,我兒子是很孝順的。所以,佛陀,你也應該有一些責任吧,因為你居然有這樣的堂弟。」韋提希夫人抱怨的背後有這種含意。

  這是一種牢騷,人在情緒不平、不滿的時候,什麼不合理、顛倒的話都會講出來。那為什麼經典會有這樣的紀載呢?因為這是我們的本性,以經典當作鏡子來照出我們是怎麼樣的本性。所以《觀經》裡面就說: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

  妳是一個凡夫,心思非常的卑劣,非常的愚鈍。

  在這裡所講的韋提希夫人,同時也是在講我們大家,也就是說,以韋提希夫人代表我們末法時代的五濁惡世的眾生。所以,《觀無量壽經》一開始就點出眾生的根機,而這一種根機正是阿彌陀佛發願修行,所要救度的對象。這一種根機,除了淨土宗這一個法門以外,沒有第二個法門能夠救度了。

  所以《無量壽經》是在講阿彌陀佛的願,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法,《觀經》主要是在講阿彌陀佛所要救度的眾生根機。彌陀所要救度的「機」是什麼樣的眾生?就是類似韋提希夫人這樣的根機,尤其是類似下三品那樣的根機,所有濁惡不善、被煩惱賊所陷害的眾生都是阿彌陀佛主要救度的對象。

  釋迦牟尼佛藉由這個機緣開展《觀無量壽經》,所以這一部經的目的,是在講阿彌陀佛所要救度的對象,救度的根機。釋迦牟尼佛觀察宣講彌陀救度之法的時機已經成熟了,也就是佛出現在世間的根本目的,可以開懷暢談的流露出來的機緣已經到了。

  所以,當韋提希夫人請求佛陀,說她要到一個──眼睛看不到惡人,耳朵聽不到惡聲,也沒有地獄、餓鬼、畜生這一些不善的環境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就很歡喜、滿足地微笑,然後從眉間放出白毫光,白毫的光明遍照整個虛空法界,再把整個虛空法界以光明連結在他的頭頂上,成為一個寶台,在寶台當中,把十方世界所有的淨土,顯現給韋提希夫人看,讓韋提希夫人選擇。

  佛陀說:「韋提希啊!妳想要去的是哪個地方呢?妳選擇看看吧。看有哪個地方合乎妳的願望?」在這當中,釋迦牟尼佛即以他的佛心、悲願來加持韋提希夫人,也就是說,引導韋提希夫人的心去選擇佛陀所要顯示的──極樂世界。佛在顯現十方世界的時候,特別的把極樂世界突顯出來,也特別加持韋提希夫人的心,使她主動的去選擇極樂世界,有一句話說「冥啟其心,增其善念」,也就是在默默之中啟發她的善心,開她的智慧,使她去選擇最好、最殊勝,又最容易往生的淨土。

  所以,韋提希夫人看啊看,最後就說:「唉呀,佛陀呀!雖然這十方世界每一個世界都是清淨莊嚴,而且都有光明,可是我最屬意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我將來想到那裡,那麼希望佛陀你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意思就是說,請佛陀教導她想像極樂世界,把極樂世界能夠存想在心中,讓她將來能夠到極樂世界去。這個就是《觀無量壽經》發起的因緣。

  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很高興,因為韋提希夫人這樣的請求,正是釋迦牟尼佛一直懷抱在心中所要宣講的法門,只是長久以來機緣一直沒有成熟,一直在等待這個機緣,現在機緣已經到了,所以釋迦牟尼佛就說:「我現在要宣講被煩惱賊所惱害的眾生的清淨之法。」意思就是說,釋迦牟尼佛要宣講一個能夠幫助被煩惱賊所害的眾生消除其罪業的法。

  這個被煩惱賊所害是誰呢?就是我們所有眾生。我們眾生內心都有貪、瞋、癡的煩惱,我們都被煩惱所害,但煩惱並不是我們自身的,它是外來的,所以佛陀說煩惱是賊,可是偏偏主人不在家,反而讓賊當家做主。賊當家作主就沒有好事,所以我們都有煩惱,煩惱來的時候,控制不住,不喜歡妄想雜念,卻偏偏常妄想雜念;不想起情緒,卻偏偏起情緒;不應該想的想,不應該說的說,不應該做的做,這些都是被煩惱賊所害的事例。釋迦牟尼佛說要講一個清淨的法,來消除我們被煩惱賊所害而造的罪業。

  經文說:

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
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
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這就顯示,佛陀在《觀無量壽經》所要講的對機,就是被煩惱賊所害的業障深重的眾生;韋提希夫人就是這樣的眾生,所以說「汝是凡夫,心想羸劣」。同時,韋提希夫人請求佛陀所講的,也是希望佛陀為將來佛陀涅槃之後,尤其是末法濁惡不善、五苦所逼的眾生,怎麼樣能夠離苦得樂,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就是韋提希夫人為未來世眾生所請求的。

  韋提希夫人說:佛陀啊!我因為佛陀的加持所以能夠看到極樂世界,看到阿彌陀佛,可是如果佛陀不在了,將來的眾生,他們濁惡不善、五苦所逼,這樣的眾生怎麼能夠看到阿彌陀佛,看到極樂世界呢?他們怎樣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呢?

  等於《觀無量壽經》就是釋迦牟尼佛跟韋提希夫人兩個人一搭一唱,唱雙簧一樣,然後開展出阿彌陀佛的大法來救度十方眾生──能夠救度濁惡不善,五苦所逼的眾生,就是阿彌陀佛,唯有阿彌陀佛這一個大法。

  那「五苦所逼」,什麼是五苦呢?就是「生、老、病、死」這四種苦,再加上「愛別離」就是五種苦;如果又加上「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就是八苦。這八種苦是所有輪迴眾生同樣都有的,不管生在人間或天上,同樣都有這八種苦。

  經文上都指出現在是末法時代,這個世間是五濁惡世,等於在說明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都是怎麼樣的人呢?都是惡人。怎麼說?五濁惡世的眾生嘛,如果不是這樣的眾生,就不可能會投胎轉世到這個五濁惡世來,所謂「如是因,如是果」。所以我們都是「濁惡不善、五苦所逼」的眾生,《觀經》所講的法,所要救度的對象,就是這一種對象。

  我們貪瞋癡煩惱啊、我們苦的不得了,大家不感覺很苦嗎?病也苦、老也苦,老病相牽,很苦的。尤其是死了,渺渺茫茫,不曉得要到哪裡去,也是苦。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這一些都是苦,尤其是莫名其妙的煩惱,想要不起雜想、妄想,雜想、妄念偏偏升起;想要清淨其心,心卻不能夠清淨,這苦不苦啊?(苦!)苦!

  當然我們人道是苦樂參半,真正的苦是三惡道,尤其地獄道之苦是無法講的,是難以描述的。如果講「地獄很苦啊!很苦啊!」顯示地獄還有快樂,真的很苦的話,本身從內到外就是一個苦受,連講都講不出來的。

  其實六道都是苦,六道苦海無邊,三界是火宅、被火燃燒,即使好不容易圓滿十善清淨,到了天上,可是天壽一盡,還要墮到地獄、餓鬼、畜生,要生到人道也很難。雖然得到了梵天或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四萬八千大劫,可是命終還是墮入三惡道,所以三界六道輪迴沒有不苦的。

  由此可知,經文上講「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不只是在說我們人世間,天上也是一樣。天上現在很快樂,可是天壽一盡的時候,比我們人死還要痛苦百千萬倍。原因是,我們死的時候,不知道要到哪裡去;但天人有神通,他曉得命斷之後將要投生到哪裡,他要當豬、當雞鴨或者成餓鬼、下地獄,他都知道啊!不知道還好,一知道,這下子怎麼辦呢?所以這個三界六道都是濁惡不善、都是五苦所逼。

  因此,釋迦牟尼佛就告訴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所以整部《觀無量壽經》是佛陀為濁惡不善、五苦所逼、心想羸劣的罪惡凡夫所開展的。

  這一段也正是善導大師所要顯明的。為什麼呢?善導大師以前的人,及如同淨影寺的慧遠大師的大德們,都認為韋提希是大聖人,九品往生也是聖者。善導大師一看就說完了,這樣凡夫沒有份了,凡夫永遠都在沉淪了,可是事實上不是這樣的啊,所以善導大師才要寫這一部《觀經四帖疏》。

  所以,淨土法門也說「凡夫為本」,也就是「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以凡夫為主要對象,其他聖人是次要的對象。這並不表示這個法不平等,或鼓勵我們要去做一個罪人、惡人,不是的。其實法是平等的,只是在救度順序上,有所謂的輕重緩急的差別,比如,同樣都陷溺在水中,都必須要救生人員去救度,但是有的是不會游泳,或者會游泳但是筋疲力盡,眼看要沉溺了,而有的還可以在水面上游泳,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救生人員首先當然是先要救那個即將要沉溺的眾生,之後再救那個還能夠游泳的。因為有輕重緩急的先後次序,所以才說「本為凡夫,兼為聖人」。

  但是,從根本來講是平等救度的,為什麼?在佛的眼光,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而且是自他一體,沒有分誰本?誰末?誰先?誰後?誰親?誰疏?是沒有這種分別的。

  有關「苦」,有的說人生不苦,而且既然已經學佛就是要求人生幸福,因此要往樂的方面去思維,不要講苦,不要認為苦。其實,我們講的苦是根本上的苦,是從本質上來講的。也就是佛陀所講的「八苦」。儘管我們八苦很淡、很輕,譬如說生、老、病、死,有的人即使老了,但還健康沒有病,死的時候也能夠安然,沒有受病痛的折磨,也沒有受其他的橫難,而且家庭也很美滿,事業也發展得很好,可以說是富貴榮華一輩子,乃至是五福臨門。但這樣並不表示就是幸福、就是樂,為什麼呢?六道輪迴還沒有解脫,將來往往都是墮落三惡道的多,即使生天,還會墮落。佛陀就說這個娑婆世界,有四種真實,哪四種呢?──苦、空、無常、無我,這才是世間的真實。

  所以《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所講的「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不只在人間,天上也是一樣。因此釋迦牟尼佛宣講這一部《觀經》,就是在講這樣的根機,我們都是這樣的根機。

  第七,《觀經》梗概。梗概就是把整體概略性的或概要性的敘述,所以不是前前後後、文文句句詳細地解說,或者是發揮經文背後的玄義。剛剛所講的《觀經》緣起也是梗概的一個部分,只不過特別把它提出來,稍微詳細的講,突出它背後所要敘述的意涵。

  《觀無量壽經》的梗概:當釋尊在耆闍崛山之時,王舍城發生了大悲劇。太子阿闍世禁閉父親頻婆娑羅王於牢獄,又使其母韋提希夫人同樣遭受痛苦。此時韋提希夫人不堪愁苦,遙請釋尊降臨;因而釋尊以神通力出現在夫人的室內,又從自身的光明中顯現十方淨土給夫人看,夫人看後,求問往生阿彌陀佛淨土之道。

  承接上面緣起之後,釋迦牟尼佛首先為韋提希夫人說定善十三觀的修行,因為韋提希夫人請佛陀教導她如何思維?如何正受?如果以自力的來講,思維跟正受都是屬於「定」的範疇,只是思維是前方便,正受則是正式的入定。

  所謂方便,就是在入定之前要先調心,使自己的雜想妄念能夠寂靜下來,然後針對所要想的內容思維,一旦妄想雜念少了,思維清楚了,就能夠逐漸進入正受,也就是三昧定的這個領域。這是就自力,也是就《觀經》顯義來講的。

  隱義來講的話是屬於他力。什麼是他力的思維?什麼是他力的正受呢?「信受彌陀救度」就是正受,還沒有信受之前,就是屬於思維的階段,這是就他力隱義來講的。

  首先,釋迦牟尼佛為韋提希夫人講了十三種定觀的修行,也就是入定觀想。所以善導大師就解釋說「定即息慮以凝心」,息慮凝心就是把思慮、妄想雜念的心寂靜下來,不起其他任何的念頭,只思維觀想極樂世界以及阿彌陀佛跟觀音、勢至菩薩,這個就是屬於定的範圍。

  釋迦牟尼佛在講十三觀時,次序的從日觀、水觀、地觀、寶樹、寶池、寶樓閣,到講解第七觀華座觀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就說要跟韋提希夫人講「除苦惱之法」。正要講斷除苦惱方法的時候,突然阿彌陀佛跟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就顯現在空中,讓韋提希夫人清楚的看到,於是她當下就頂禮膜拜阿彌陀佛。

  那個時候韋提希夫人對往生彌陀淨土發起了決定的信心,在經典上是說「得無生法忍」。本來「無生法忍」一般是指八地以上的境界,可是韋提希夫人還是凡夫,煩惱一絲一毫也還沒有斷,怎麼用「無生法忍」來講她的心境呢?其實「無生法忍」也有分自力與他力。自力就是靠要自己的功夫斷除煩惱,斷見惑、思惑、破塵沙惑,然後破無明,才能夠得到「無生法忍」。

  這一種自力是屬於難行的聖道法門,我們是做不到的,但是,我們如果信受彌陀的救度,就能夠百分之百的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就能夠進入一生補處。所以,從因來講果,可以說現在就獲得了「無生法忍」的身分了,是預先得到,雖然還沒有完全登上這個位置,但是已經先有那個名分了。

  釋迦牟尼佛說完定善十三觀之後,韋提希夫人沒有再接著問,可是釋迦牟尼佛無問自說的再說了散善三觀。散善就是「廢惡修善」的意思,也就是說,在依然散亂的心中「廢惡修善」之意。它不是息慮凝心、毫無妄想雜念、入定去觀想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是在原原本本有妄想雜念的情況之下去修善事,因為這樣的善不是在定中修的,所以相對來講說是散的,這個叫做「散善」。

  什麼是散善?就是《觀經》所講的「三福」:世間善、小乘善、大乘善。世尊是把這三種當做眾生根機的分類來講的,所以,又把它分為九品。其中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三品,是修大乘的機類,大乘善就是三福之中的第三福;中品上生、中品中生這二品是小乘的機類,是三福當中的第二福;中品下生是世間善的機類,就是三福當中的第一福。

  再來,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他們是所謂的「三福無分」,因為他們既不是修世間的善,也不是修小乘的善,更不是修大乘的善;既然不是善的話,相對來講就只有惡沒有善。雖然是一點善行也沒有的惡人,可是最後他們念佛了,一樣依靠念佛而往生淨土。所以對他們來講,最後他們有沒有善?有,而且這種念佛的善是超越的,絕對性的善。

  《觀經》中,將三福用十一句來說明。

  第一世福,是世間的善,也就是:「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四句。

  第二戒福,是小乘的善,也就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句。

  第三行福,是大乘的善,也就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四句。

  用這十一句把所有眾生分類,所有眾生的善不出這三福,不出這十一句的範圍。

  當然這是就《觀經》文面上顯意的解釋,如果就文字背後隱意來講的話,就不是這樣。

  釋迦牟尼佛在《觀無量壽經》最後是流通「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讚揚「南無阿彌陀佛」念佛的功德,說念佛人就是芬陀利華,念佛等同等覺菩薩的身分,因此,觀音菩薩、勢至菩薩是念佛人的朋友。

  所以經文最後,釋迦牟尼佛就說: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
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最後流通的,不是觀想,不是觀像,而是「持無量壽佛名」,是持佛名,講了這之後,結束了這一部《觀無量壽經》。這是《觀經》的梗概。

  第八,《觀經四帖疏》緣起。接下來要講善導大師寫《觀經四帖疏》的因緣。為什麼善導大師會寫《觀經四帖疏》呢?為什麼在講解《觀經》之前也先介紹善導大師這一部《觀無量壽經疏》呢?這是因為要講解《觀無量壽經》必須以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來做為解釋。

  歷來,尤其是隋唐時代有幾位高僧大德對《觀經》也有寫註釋,但我們為什麼不依據他們所寫,卻依據善導大師所寫的呢?因為他們所寫的有不正確的地方,因此導致善導大師才寫這一部《觀經四帖疏》來糾正那一些錯誤。所以這一部《觀經四帖疏》也叫做「楷定疏」,意在楷定古今對觀經的誤解。如果講解《觀無量壽經》不參考、不引用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的話,肯定不會很正確、很圓滿,因此有必要同時介紹善導大師所寫這部《觀經四帖疏》的緣起。

  《觀經四帖疏》,所謂「四帖」就是「四卷」:玄義分一卷、序分義一卷、定善義一卷、散善義一卷。《觀經四帖疏》寫完之後,善導大師又寫一篇《跋文》來說明他之所以要寫這一部《觀經四帖疏》的緣由,以及寫這一部《觀經四帖疏》當中受到諸佛菩薩怎麼樣的示現,怎麼樣的引導,這些在《跋文》裡面都有清楚扼要地介紹。

  《跋文》中有幾句話很特殊、扼要、警醒而且鏗鏘有力,善導大師說:

某今欲出此《觀經》要義,楷定古今。

  這只是一句話,但是它的分量很重,而且氣勢非常的磅礡雄偉。

  善導大師說,我現在要寫出一本《觀經》要義,什麼是「要」呢?譬如對我們的身體來講,每一個器官都很重要,但假設斷了一隻手,或斷了一隻腳,或者眼睛瞎了、耳朵聾了,我們還能生存,可是如果心臟壞了、肝臟壞了,人還能生存嗎?就不能生存了。所以比較起來,身體雖然是我們的,每個器官、部位都很重要,可是有哪一個非健康不可的器官,那個就是最重要的。

  善導大師說《觀經》要義,對於《觀經》最重要的地方,必須正確掌握、完整講清楚、弄明白,不可有絲毫的錯解、誤解,也不可有模糊或模稜兩可的地方,這個就是「要義」;也就是說,根本要義必須中正挺拔,其他次要部分稍微偏了還沒關係,可是重要的地方,必須要清楚明確地瞭解、掌握。

  下面一句說「楷定古今」,這句口氣是非常的大,「楷定」就是糾正錯誤,然後做為一個標準,讓不管什麼時代、什麼地方,都有一個依循標準,跟標準一樣就正確,跟標準不一樣就錯誤,所謂「放之四海而皆準,俟之百代而不惑」。善導大師說要楷定古今,背後的意思是說:有人註解《觀經》不正確,有所錯誤,所以,我要把它糾正過來,以最正確的解說成為固定、不變的楷模、標準,所以說「楷定古今」。

  《跋文》又說:

每夜夢中,常有一僧而來,指授玄義科文,既了更不復見。

  也就是說,善導大師寫《觀經四帖疏》時,每一天晚上都有一位聖僧來指導這部《觀經四帖疏》的玄義內容是什麼?科判如何分類?當玄義科文都寫完了之後,這位聖僧就不再出現了。

  所以《觀經四帖疏》的內容、科判都是夢中這一位聖僧所指點出來的。當然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也不需要聖僧來指點,才能夠這樣寫,只是說佛菩薩既然應化成為凡夫,就應該以凡夫的姿態來顯現,不能隨便顯示神通。

  《跋文》又說「此義已請證定竟」,這一部《觀經》要義,也就是《觀經四帖疏》已經請十方諸佛證明過,確定下來了,「已請證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減,欲寫者一如經法。」所以後來的人要抄寫這一部《觀經四帖疏》的時候,在字句上不可以有所加減,少一字不可以,多一字也不可以,要把它當作是佛所講的經那樣來尊重它,絲毫都不能更動它。

  善導大師敢這樣講,肯定有他的底氣、背景和證量。所以,沒有看過《觀經四帖疏》便罷,看過都會很肯定:哎呀!《觀經四帖疏》真的是楷定之疏,如同經典那樣的可貴。

  善導大師之所以會寫這一部《觀經四帖疏》,主要是那個時代,佛教界對《觀無量壽經》非常重視,重視的原因是因為《觀無量壽經》裡面有談到十三種定觀,跟一般想要修行的人很相應,因為修行就需要修心,修心就需要讓心能夠沒有妄想雜念,要沒有妄想雜念一定必須要入定境,要達到定境必須要有方便的方法。剛好《觀無量壽經》十三種觀的次第很適合他們所要的修行,所以,不管有沒有要往生極樂世界,對當時所有修行人是很契應的。因此在那個時代,也就是隋唐的時代,就有很多位大德註解這一部《觀無量壽經》。

  可是,那些註解是錯誤的,這個一般人當然看不出來,可是善導大師一看就知道了,而且覺得那些錯誤的註解將阻礙眾生修淨業的意願,事態嚴重,因為如此,善導大師才會著述這本《觀經四帖疏》。所講的「楷定古今」,「今」就是善導大師那個時代,「古」就是以前。善導大師要糾正以前及當前對於《觀經》的錯解,並給未來解釋的人立一個準繩。

  善導大師所要楷定的有哪些人呢?有隋朝時代淨影寺的慧遠大師,天台宗開宗祖師智者大師,還有三論宗開宗祖師嘉祥大師,這三位在當時都是鼎鼎有名的,直至於今還是備受恭敬。隋唐時代是佛法的黃金時代,出家人很多,高僧大德不少,可是以他們三位最卓越、最特殊,也是在佛法上最有成就的,被當時的皇帝、王公大臣所尊敬,可以說都是一等一的人物,稱為「隋朝三大師」。當時能夠超越他們的其他的高僧大德,可以說是沒有的。

  那善導大師所要糾正的卻是他們三位,這不是很奇怪嗎?這三位都有註解《觀無量壽經》,淨影寺的慧遠大師是寫《觀經義疏》,智者大師寫《觀經疏》,嘉祥吉藏大師也是寫《觀經義疏》,但是他們所解釋的,在根本上來講是錯誤的,所以導致善導大師發了很大的願心,而且以那麼大的口氣說要楷定古今。

  善導大師所楷定的,如果分門別類的話有好幾條,現在只引用其中數條,其他的以後有時間再談。

  在歷史上被稱為慧遠大師的有二位:一位是東晉時代淨土宗的初祖慧遠大師,另外一位就是隋朝時代淨影寺的慧遠大師,我們現在所講的就是隋朝時代的慧遠大師。這位慧遠大師在長安建了一座寺院叫做淨影寺,所以後來的人尊稱他是淨影慧遠大師,以此來跟東晉的慧遠大師做區別。淨影慧遠大師的著作很多,除了剛剛講的《觀經義疏》之外,還有《大乘義章》等,共有十幾部,每一部著作都受到後人的器重,也常常被引用。《大乘義章》裡面有一篇叫做《淨土義》,是把十方的佛土,歸納分析為三種,就是:事淨土、相淨土、真淨土,這三種都是淨土,只不過有它高低及殊勝的差別,而且高低差別是很大的。

  什麼是「事淨土」?什麼是「相淨土」?什麼是「真淨土」?

  「事淨土」是指一般還有貪、瞋、癡煩惱的凡夫,將其所累積的清淨善根迴向往生淨土,因此他所能夠往生的淨土叫做「事淨土」。這些以寶物為莊飾,事相莊嚴華麗,所以稱為「事淨土」。

  「相淨土」是指已經斷了煩惱的聲聞、緣覺,或是菩薩示現度化眾生所生的國土,也就是說它是妙相所莊嚴的,是清淨、沒有污垢的,是沒有煩惱所感召的國土,這叫做相淨土。

  「真淨土」,也就是真實的淨土。是十地以上的菩薩,以及佛所住的淨土,也就是所謂的「實報莊嚴土」。

  慧遠大師把所有的淨土,概略分為這三種。「事淨土」是凡夫,「相淨土」是小乘的聖者,「真淨土」是十地以上的菩薩與佛所居住的。

  那慧遠大師把極樂世界的淨土怎麼分判呢?他把極樂世界分判為事淨土,這三種淨土當中,是屬於事相莊嚴的淨土,並不是妙相莊嚴的相淨土,也不是高等菩薩與佛所住的淨土。

  慧遠大師為什麼做這樣的分判呢?因為《觀無量壽經》講往生到極樂世界的是凡夫,往生之前還有煩惱、還有罪業,只不過他們是以念佛為因才能往生,所以那一種淨土應該是事淨土,也是屬於應化土;既然是事淨土的話,就不是高級的相淨土,或者是真淨土。

  所以,慧遠大師是以下品生的凡夫為對象來判定極樂世界,認為極樂世界既然是有罪業、煩惱沒有斷除的凡夫也能夠去,可見那種地方不是很高級的,他是這樣分判的。

  但是慧遠大師這樣的分判自身也是有矛盾的,怎麼說呢?他認為九品之中的上品生都是菩薩,上上品是四地、五地、六地的菩薩,上中品是初地、二地、三地的菩薩,上下品是地前,也就是三賢位──十住、十行、十迴向的菩薩。他們不是斷了一品無明,就是破除了見惑、思惑、塵沙惑的菩薩。

  同時又判定中品上生是三果以內的羅漢,中品中生是已經降服煩惱的內凡夫,中品下生是世間的修行善人;同時又分判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是修學大乘法門的,只不過他們所遇到的環境使得他們去犯下了一些罪業,依照罪業的輕跟重而劃分為三品。

  慧遠大師既然分判極樂世界的依報是事淨土,同時也認定阿彌陀佛是應身佛,這樣的分判等於說極樂世界不是報土,阿彌陀佛不是報佛,可是往生去的上品、中品、下品的這一些身分,又都是大乘根機的身分,尤其是上品中生以上都是超凡入聖的地上菩薩,也就是說這個中品中生以上的都是超凡入聖的菩薩或者是阿羅漢。既然是這一種身分往生到極樂世界的話,極樂世界怎麼會是事淨土呢?既然判定極樂世界是事淨土,往生者怎麼會是初地以上的菩薩?或者阿羅漢呢?這個就是彼此有矛盾的錯誤。

  另外一位是鼎鼎有名的天台宗智者大師,他判的十方淨土也跟慧遠大師差不多,他判成四種: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

  一般學佛者都知道天台宗智者大師是這樣判定,同時把極樂世界判定是凡聖同居土,判阿彌陀佛是應身佛,他這個判別是依循著慧遠大師而來的。

  還有三論宗的祖師嘉祥大師,他所分判的極樂世界的依報跟正報,也跟慧遠大師、智者大師差不多。

  這一些分判會導致一種現象,也就是極樂世界不是報土,是事淨土,是凡聖同居土;如果是報土的話,凡夫不能往生,凡夫沒有分,凡夫能夠往生的話,只能往生事淨土,也就是凡聖同居土。

  這一種解釋是錯誤的,導致一般的修行人,他就不求生極樂世界了,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極樂世界是低劣的,何必求生到那地方呢?既要求生,當然要求生比較殊勝高超的地方。因此,當時有很多修行人看到這種錯誤的解釋之後就不太求往生極樂世界了。

  此外,最大的一個錯誤,傷害最嚴重的就是攝論宗。攝論宗的大德們依據無著菩薩所寫的《攝大乘論》裡面的一段文來解釋《觀無量壽經》的念佛往生,怎麼解釋呢?他們解釋念佛是「別時意」。也就是說,念佛往生不是指這一輩子,不是在今生今世,是現在累積一個因,等到將來功德夠了、圓滿了、因緣成熟了,才能夠往生。好像持續累積一塊錢,未來就能夠成為一千塊、一萬塊……,所以往生是「別時」,不是今生這一輩子,是未來。

  這個「別時」的錯誤的解釋,對淨土宗的傷害嚴重到什麼地步呢?同時代善導大師的徒弟懷感大師,他寫了一部《群疑論》,裡面就提到:「攝論至此百有餘年,諸德咸見此論文,不修西方淨業。」意思就是說,自從《攝大乘論》這一部論傳到了中國以來一百多年之間,凡是看到這一部論的大德們就不念佛,不修西方淨業,不求往生極樂世界了,可見傷害多麼大!

  善導大師瞭解這些情況之後,非常的感慨,為了糾正他們的錯誤,讓淨土法門能夠正確的弘揚,讓更多的人能夠念佛,願生極樂世界,所以發心註解《觀無量壽經》,這個就是《觀經四帖疏》之所以著作的來源。

  善導大師很謙卑地說:我是生死凡夫,智慧是很淺短的,所謂才疏學淺,而佛經是從佛那麼高超的境界所流露出來的真理,它的教理是很深妙的,我不能夠隨意地依自己的智慧、學問或所理解的來解釋,必須要透過佛來指導。

  再來,所要糾正的對象都不是泛泛之輩,都是一宗的開宗祖師,他們的學問、道德、修行,都是倍受肯定的,要糾正他們的錯誤是很不容易的。

  另外,還要扭轉一般信眾的觀念,讓一般的信眾重新恢復對念佛往生的信心跟發心也是很不容易的。

  針對這兩個不容易,如果沒有佛來做權威性的指導、證明的話,要扭轉這個已然成形的局勢是相當困難的。

  因此,善導大師發心寫《觀經四帖疏》之前,就請佛來證明。怎麼樣請佛證明呢?在註解的前一天,善導大師特別誦念三部《阿彌陀經》,同時稱念三萬聲「南無阿彌陀佛」佛號,祈求十方諸佛以及阿彌陀佛、清淨大海眾菩薩顯現、證明、指導。結果善導大師所祈求的統統呈現了。因此,這一部《觀經四帖疏》所感召的靈應事蹟是超越一般的感應、靈應,是非常殊勝的。這只要看《觀經四帖疏》後面善導大師所寫的《跋文》就可以瞭解,實在非常令人讚歎!

  那天晚上,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十方諸佛以及眾寶所成的種種顏色的寶山,千重萬重地呈現,種種光明從天照到地面,地面是一片金色,種種殊勝的景象都出現在善導大師的面前。經過當天晚上這一些靈應之後,隔天善導大師就開始動筆撰寫《觀經四帖疏》,而撰寫的每一天晚上,都有一位聖僧親自來指導玄義與科文,一直到這一部疏的玄義科文都寫好了,這位聖僧才沒有在夢中出現。

  那《觀經四帖疏》寫完之後,善導大師又再度的祈求發願,希望十方諸佛再度來證明,結果,接連三天,每天晚上,阿彌陀佛以及諸佛菩薩的種種瑞相,再度呈現在他的眼前,證明《觀經四帖疏》是合乎佛心、佛願的,是如同佛所說的,可以尊敬供奉如同經典的。

  所以,可以說這一部《觀經四帖疏》是這一位聖僧所寫的,因為每一天晚上都有這一位聖僧來指導,指導他玄義的內容與科文。那麼這一位聖僧到底是誰呢?是阿彌陀佛,如果不是阿彌陀佛,誰會來顯現在他的夢中呢?

  我來講一件往生的故事。標題叫「只知念佛,自在往生」,作者是宗弘法師。宗弘法師目前在福建省漳州擔任安福寺的住持,十幾年前還沒有出家的時候,在他的故鄉河南省商丘市佛協會編輯部做編輯的工作。

  2002年,有人告訴他,附近有個地方有一件很殊勝的往生事蹟請他去採訪,宗弘法師一聽就過去了,而且將採訪的內容記錄下來。

  在1996年的時候,有一位七十幾歲的老太太去皈依。當時是一位老師父幫他皈依的,這位老師父幫他皈依的過程很簡單,老和尚只引導她說:「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唯依最上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就是說,我現在發心皈依,不是為了求人天福報,而是為了求成佛。講了這句話之後,老太太就跟師父念皈依文:「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樣皈依就結束了。

  這樣的皈依儀式,可以說只是結緣皈依而已。為什麼?因為,皈依必須是除了自己真心皈依之外,也要瞭解皈依的對象──佛、法、僧的意義,以及皈依之後有什麼利益?皈依之後要怎麼過皈依的生活?這一些老和尚都沒有講。可能是因為老太太七十幾歲了,年紀老邁,同時也沒有受教育,一字不識,即使講了對方也不能理解,所以老和尚就只為她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結束了。

  不過,老和尚最後有跟她叮嚀說:「某某人啊,妳年紀大了,要到寺院來聽經或共修,對妳來講有種種不方便,妳就好好地在家念『南無阿彌陀佛』吧!」這一位老太太來皈依,她什麼都不懂,可是她很樸實、很老實地就接受老和尚所交代的,就在家裡念佛。她平常早上五點多起床就在自己的房間念佛,到了六點的時候,她的女兒就會來叫她用早餐。

  這樣經過了六年,也就是2002年的某一天,她的女兒跟往常一樣,早上六點的時候就到老人家的房間去叫她出來用早餐,可是當她進入房間一看,唉呀!她媽媽坐在小板凳上,拿著念珠已經往生了。同時她的棉被枕頭都整理得很整齊,房間也收拾得很乾淨,就好像要出遠門,這個房間以後不會再回來住的樣子。

  往生三天後,葬儀社的人要來搬她的身體去入殮火化,因為全身軟綿綿的,軟到遺體差點滑到地下,讓葬儀社的人也嚇了一跳。

  由這個情形,可以顯示老人家不但往生,而且是預知時至。不過,往生跟預知時至未必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念佛的人信受彌陀的救度是毫無疑問必定往生的,阿彌陀佛一定會來迎接,至於她本身是否會預知時至則不一定。往往一個人心地比較柔軟、平和,與人沒有計較,同時常常念佛,這樣的人會比較容易預知時至。

  宗弘法師去採訪時,向家屬瞭解一下這位老人家念佛的情況與生活,知道老人家對佛教教理完全不懂,除了簡單皈依之外也沒有受戒,也沒有吃素,家裡煮什麼她就吃什麼,她平常會看電視,或者跟鄰居閒聊,也就是說,大概除了早上念佛之外,平常時間的生活作息跟一般人差不多。

  不過我們可以想像得到,她早上五點多念佛到六點,將近一個鐘頭,天天如此培養,念佛會形成一種慣性,不看電視,或沒有閒聊的時候,多少應也會念佛的;當然,她不懂教理,譬如《阿彌陀經》所講的「善男子,善女人」是什麼意思?「執持名號」是什麼意思?「若一日,若七日」她也不懂;至於「一心不亂」啦,「心不顛倒」啦,她更不懂;也不知道什麼是聖道門什麼是淨土門,她只知道:「老和尚叫我念佛,我就念佛」,每天早上一醒過來,就先在房間念佛,就這樣而已。最後,也是莊嚴地、殊勝地、令人無比讚歎地往生了。

  這是顯示這位老太太的智慧、功德跟功夫嗎?不是,完全都是因為阿彌陀佛名號含有威神不可思議的力量。在玄奘大師所翻譯的《阿彌陀經》就說,這句名號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

  引用這一段故事,不是要大家像她一樣不用吃素、不用理解教理,也可以跟人家閒言雜話或常看電視,早上才用一個鐘頭來念佛就好,不是這樣的意思。是要顯示念佛容易,讓我們安心:她只是這樣念佛就可以往生了,何況大家不但早上念佛、晚上念佛、早晚功課念佛,平常也都有在念佛,豈不是更能夠往生呢?

  所以,這故事主要是告知我們,以她的故事來增強大家對念佛的信心,顯示任何人都能夠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當然,這也顯示,要像她這樣很純粹、很專一的念佛,不要雜修雜行;否則看起來修行很多,可是往生反而就不順利了。

  法然上人就說,念佛的人是「還愚癡生極樂」,要往生極樂世界,最好把自己當成一個一字不識、什麼都不懂,只懂得念佛,而過老實念佛的生活,把自己當成這樣的人。

  這個事蹟可以顯示淨土三經所講的──一句名號,度十方眾生。不靠十方眾生的身分而往生,不管是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出家、在家,利根、鈍根,都不管,只管這一句名號,也就是只管念佛。

  有很多學佛者都抱著一種觀念,認為除非是沒有學問、頭腦也鈍,或者年紀大,沒有思維能力的人才去念佛;甚至認為自心就有佛,應該觀心求自性彌陀,應該觀心讓自己心淨,當下心清淨,當下國土都是淨土。為什麼要求外面的佛?求外面的淨土?這一種言論,可以說是無知,也是邪知邪見。

  為什麼?所謂「淨」,只有佛才能稱為「淨」,即使登地菩薩、等覺菩薩都還沒有完全到達「淨」的境界。所以這種說法聽起來好像很高超,志氣看起來也很偉大,但一點都不切合實際,可以說是誤己誤人。

  因此,今天我們能夠遇到這個淨土法門,是大福報。能夠信受這個法門是最大的智慧。這個智慧不是指智商或者學歷很高、很深,不是,是看對彌陀救度的法能不能接受。能接受,表示有智慧,甚至以佛的智慧為智慧。

  所以,大家不用認為說,唉呀!我沒有機緣出家,很羨慕出家人;也不用羨慕對方很會修行或很苦行,都不用。為什麼?因為我們已經擁有佛法的精髓──「南無阿彌陀佛」,何需羨慕別人?

  我出家四十幾年,以前也參訪過全省的寺院,國內國外也多有走動,我告訴大家,佛法的精髓就是這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的宣揚才是佛出世間的本懷。「本」就是根本,「懷」就是心意,佛陀根本的心意就是要介紹大家這一句萬德洪名。一個修行人能夠接受這樣的佛法,表示有福報、有智慧;接受不來,表示福報不夠、智慧不夠,大家要有這樣的自信。

  對於修其他的法門的人,他們很苦修、也很精進,可說令人讚歎,但未必可敬;即使可敬也未必可學。為什麼呢?因為這一些修行,我們生生世世、曠劫以來都已經做過了、學過了、練過了,生生世世以來,我們沒有出過家嗎?沒有當過高僧大德嗎?結果呢?就是今生這樣,還是貪瞋癡的凡夫。

  我們生生世世以來也曾經造惡無邊,所以今生今世我們應該覺悟,唯有往生極樂世界才是徹底、圓滿的,否則,善事固然可敬,惡事固然可畏,應該排拒不去作惡,但其實善跟惡差不多,天堂地獄也差不多,甚至可以說它們是一體的。為什麼?因為一切還是沒有離開我們凡夫的心啊!所以,唯有往生極樂世界才是圓滿、究竟,才是最高等、最尊貴的。因此,釋迦牟尼佛遇到能夠講解宣揚這一個法門的機緣到了,他內心充滿了歡喜,於是順藉這個機緣開展阿彌陀佛要救度的是以什麼樣根機的眾生為起點。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