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講演

  1. 與韓國法師談話並接受依止
  2.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下)
  3.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上)
  4. 阿彌陀經是在說什麼?
  5. 2024龍年新春講話
  6. 皈依開示(2023年11月11日新營)
  7. 慶祝彌陀聖誕暨淨嵩法師往生二十周年紀念講話
  8. 2023中元開示
  9. 剃度開示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2023年8月30日)
  10. 皈依.五戒.剃度開示(2023年7月18日)
  1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三)
  12.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下)
  13.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上)
  14. 2022中元開示
  15.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6.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7. 為淨土宗志工幹部講話
  18. 清明節慎終追遠與念佛(2022年清明節開示)
  19. 念佛超度之勝益
  20.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2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二)
  22.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一)
  23.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必得超絕去
  24.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5.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6.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7. 2021中元念佛超薦法會開示
  28.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9.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30. 2019年彌陀誕開示
  31. 2020中元法會開示
  32. 志工四喻
  33. 人生是苦
  34. 生命無常三根本
  35. 兩種深信、觸光柔軟、感恩歡喜
  36. 剃度開示(2019年7月7日)
  37. 中元節開示(2019)
  38. 剃度開示(2019年5月12日)
  39. 豬年話豬
  40. 剃度開示(2018年7月31日)
  41. 淨土宗──往生淨土成佛宗
  42. 受戒與持戒
  43. 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
  44. 剃度開示(2018年3月24日)
  45. 二種成佛法
  46. 橫超的淨土法門
  47. 往生與預知時至
  48. 剃度及皈依開示(2017年9月19日)
  49. 往生極樂的條件(下.問答)
  50. 剃度開示(2017年8月18日)
  51. 往生極樂的條件(中)
  52. 往生極樂的條件(上)
  53. 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佛成佛
  54. 四十八願分類歸結
  55. 彌陀願心的根源
  56. 淨土宗的結論──宗旨四句偈
  57. 大慈悲五要點
  58. 慈心法門
  59. 念佛不妄語
  60.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脫離輪迴之上
  61. 淨土宗的根源
  62. 真正的孝行──託父母於阿彌陀佛
  63. 為何吃素?
  64. 略談佛教的意義與淨土宗之殊勝
  65.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66. 愛與佛命
  67. 不請之友
  68. 歲末聚餐對僧眾的談話
  69. 學佛的目的
  70. 說愛(二)
  71. 說愛(一)
  72. 念佛名號 學佛愛心
  73. 心平氣和 無住生心
  74. 念佛超度 三塗眾生
  75. 澳門淨土宗學會 讚頌辭
  76. 「以誠感人」的意涵
  77. 第一屆淨土宗志工研習會勉言
  78. 慧淨法師除夕團拜電話致辭
  79. 在心、在緣、在決定
  80. 佛教點燈的意義
  81. 念佛的方法與要領
  82. 念佛成佛的原理
  83. 佛在何處?
  84. 志工服務精神的內涵
  85. 淨土行人應具備的根本知見
  86. 慈悲的救度
  87. 念佛生蓮
  88. 三塗眾生 念佛往生
  89. 信受彌陀救度
  90. 為新戒比丘開示
  91. 歸依勸囑
  92. 念佛的音調與心態
  93.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94. 「澳門彌陀共修會落成法語」略講
  95. 厭穢欣淨 切願往生
  96. 初機念佛群疑問答
  97. 簡介淨土宗專純念佛的道風及心態
  98. 淨土法門 理事互含
  99. 初學淨土法門應有的認識
  100. 念佛人的「本尊」
  101. 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
  102. 念佛即圓滿悲智功德
  103. 〈人有實德,天有奇報〉一文的啟發
  104.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5. 如何真正圓滿人生的目的
  106. 萬行不憑憑念佛(二)
  107. 萬行不憑憑念佛(一)
  108.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終直入涅槃城
  109. 彌陀名號 不可思議
  110. 守愚念佛 彌陀住頂
  111. 阿彌陀佛的救度
  112. 一切眾生 皆有佛性
  113. 念佛方能消宿業
  114.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5. 阿彌陀佛 是何等佛
  116. 以佛為念 以淨為歸
  117. 念佛眾生 攝取不捨
  118. 乘本願船 登涅槃岸
  119. 淨土法門 萬法歸宗
  120. 世間虛假 唯佛獨真
  121. 一心念佛 無疑無雜

法義開示

  1.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三)
  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二)
  3.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一)
  4.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
  5.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九)
  6.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八)
  7.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七)
  8.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六)
  9.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五)
  10.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四)
  11.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三)
  12.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二)
  13.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一)
  14.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
  15. 彌陀淨土的特色-超
  16. 《觀無量壽經》概說(九)
  17. 《觀無量壽經》概說(八)
  18. 《觀無量壽經》概說(七)
  19. 《觀無量壽經》概說(六)
  20. 《觀無量壽經》概說(五)
  21. 善導淨土教理的核心
  22. 淨土宗帶三法數
  23. 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24. 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25.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五)
  26.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四)
  27.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三)
  28.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二)
  29.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一)
  30. 《觀無量壽經》概說(四)
  31. 《觀無量壽經》概說(三)
  3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
  33. 《觀無量壽經》概說(一)
  3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七)
  3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六)
  3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五)
  3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四)
  3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三)
  3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二)
  4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一)
  41.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
  42.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九)
  43.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八)
  4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七)
  4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六)
  4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五)
  4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四)
  4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三)
  4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二)
  5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禮開示
  54. 「彌陀三約定」
  55. 為新戒弟子開示
  56. 淨土宗「四不」
  57. 《無量壽經》大意(九)
  58. 《無量壽經》大意(八)
  59. 《無量壽經》大意(七)
  60. 《無量壽經》大意(六)
  61. 《無量壽經》大意(五)
  62. 《無量壽經》大意(四)
  63. 《無量壽經》大意(三)
  64. 《無量壽經》大意(二)
  65. 《無量壽經》大意(一)
  66. 《無量壽經》概說(續)
  67. 《無量壽經》概說
  68. 淨土宗特色略說
  69. 淨土宗宗旨略說
  70. 略說淨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禮開示
  72. 自信教人信 擔當向前行
  73. 成佛何時、極樂何處、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價值與意義
  75. 略說彌陀名號之義
  76. 為什麼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77. 淨土宗是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
  78. 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
  79. 龍樹菩薩往生安樂國
  80. 華光出佛
  81. 彌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場的靈魂
  83. 不問罪福 念佛皆生
  84. 彌陀誕辰念彌陀 (二)
  85. 彌陀誕辰念彌陀(一)
  86. 「名號的功德」與「念佛的利益」
  87. 「《大經》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極樂安身實是精
  89.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90. 相勸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略講
  92. 口稱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與佛,機法一體
  94. 淨土法門的大根大本
  95. 何謂「一心不亂」?
  96. 略談念佛方式與莊嚴道場
  97. 極樂無為涅槃界
  98. 如何真正紀念「彌陀聖誕」
  99.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
  100. 為迴龍寺常住僧眾開示
  101. 淨宗宗旨與敦倫盡分
  102.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略講
  103.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問答)
  104.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開示)
  105. 淨土宗的幾個名詞略釋
  106. 成佛如林的法門
  107. 善導大師-《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
  108. 善導大師-略說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109.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五)
  110.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四)
  111.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三)
  112.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二)
  113.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114.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四)
  115.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三)
  116.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二)
  117.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一)
  118.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四)
  119.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三)
  120.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二)
  121.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說
  123.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二)
  124.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一)
  125.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三)
  126.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二)
  127.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一)

宗風

  1. 宗風學習(七)
  2. 宗風學習(六)
  3. 宗風學習一~五

臨終開示

  1. 臨終的殷切勸導叮囑
  2. 娑婆旅程盡,辭別歸蓮鄉
  3. 信順彌陀救度

訪問篇

  1. 輔仁大學宗教系所師生參訪慧淨法師記
  2. 傳承的路_與越南團法師談話

問答

  1. 為善導寺幹部蓮友開示(問答)
  2. 他力與因果,有矛盾嗎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隨緣的念佛?
  4. 如何從自覺愚惡契入彌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蓮友問
  6. 於弘願寺答僧眾問

第十八願善導釋

  1.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十)
  2.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九)
  3.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八)
  4.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七)
  5.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六)
  6.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五)
  7.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四)
  8.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三)
  9.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二)
  10.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一)
  11.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
  12. 第十八願善導釋(九)
  13. 第十八願善導釋(八)
  14. 第十八願善導釋(七)
  15. 第十八願善導釋(六)
  16. 第十八願善導釋(五)
  17. 第十八願善導釋(四)
  18. 第十八願善導釋(三)
  19.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
  20. 第十八願善導釋(一)

淨土法門的核心

  1.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十)
  2.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九)
  3.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八)
  4.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七)
  5.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六)
  6.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五)
  7.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四)
  8.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三)
  9.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二)
  10.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一)
  11.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
  12. 淨土法門的核心(九)
  13. 淨土法門的核心(八)
  14. 淨土法門的核心(七)
  15. 淨土法門的核心(六)
  16. 淨土法門的核心(五)
  17. 淨土法門的核心(四)
  18. 淨土法門的核心(三)
  19.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
  20. 淨土法門的核心(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四、憶與念
  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著不能忘
  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二、閉關念佛的苦惱者
  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一、念佛先要認識佛
  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現往東方的佛
  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令眾成佛的佛
  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使凡入報的佛
  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報身報土的佛
  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諸佛證誠的佛
  1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臨終來迎的佛
  1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親近增上的佛
  1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身心無礙的佛
  1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息三塗的佛
  1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無礙的佛
  1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唯攝念佛的佛
  1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名號的佛
  1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名體一如的佛
  1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
  2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
  2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為作大安的佛
  2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召喚眾生的佛
  2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不擯眾生的佛
  2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代眾受苦的佛
  2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以身為質的佛
  2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2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2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主動救度的佛
  3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獄的佛
  3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眾生的佛
  3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阿彌陀佛,是一尊為大施主的佛
  3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八)
  3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七)
  3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六)
  3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五)
  3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四)
  4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三)
  4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二)
  4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一)
  4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
  4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九)
  4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八)
  4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七)
  4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六)
  4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五)
  4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
  5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
  5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
  5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一)
  5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目錄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同學、聽眾,南無阿彌陀佛!

  很高興,也很榮幸,能夠應邀參加圓光佛研所這一期的暑假佛學營。這一期的主題是「趨向淨土,關鍵密碼」,對這個主題我覺得很相應,很想就這個主題談一談,不過,主辦單位希望我談有關念佛三昧的題目,所以我也以這內容,就我所理解的,來跟大家分享。

  首先,關於「趨向淨土,關鍵密碼」這個主題,「趨向」這兩個字,蘊含大乘的精神,也就是迴向,迴轉、趨向的意思。而所謂「淨土」,有彌陀淨土、彌勒淨土、靈山淨土、藥師佛的淨土、阿鞞佛的淨土、乃至唯心淨土,不過,一般談到淨土,大多是指極樂淨土。至於趨向、進入極樂淨土的「關鍵密碼」,當然只有一個,也無所謂關鍵、不關鍵,就是「專稱彌陀佛名」。

  我們這個時代是科技時代,講究密碼,進入大廈要有密碼,否則不能通關;進入電梯、房間也都要密碼,我們的金融卡要密碼、存摺要密碼、保險箱更要密碼,我們的電腦、手機也需要密碼。密碼科技發展到現在,不一定需要文字、符號,我們的臉就是密碼,在飛機場要出海關,只要把臉對著查驗機器,自然就能通關。以前從香港要進入大陸,需要一張卡,現在不用,手伸出去就可以了,手掌的指紋就是通關密碼。

  要趨向、進入極樂世界的通關密碼,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只要有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絕對百分之百能夠進入極樂世界。

  剛才講到,迴向是大乘佛教的精神,大乘佛教又分聖道門和淨土門。中國佛教八大宗派,除了淨土宗之外,其他各宗各派,包括天台、華嚴、三論、唯識、禪宗、密宗、律宗等,都屬於聖道門,只有淨土宗屬於淨土門。但不論是聖道門或淨土門,都是以利益眾生為根本目的,以度脫眾生為終極目標。

  佛陀說法,一開始就是四聖諦,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苦、集、滅、道」。把苦擺在第一位,不是因為佛教喜歡談苦,而是要眾生體認苦的本質,了解苦是一個客觀性的存在事實,從而進一步尋求解脫,離苦得樂。

  苦是果,集是因,追究苦的原因,就是由於無明,無明引起貪瞋癡,招感六道輪迴,要脫離這個苦,必須先斷它的因,斷得了因的話,就能離苦,進入苦滅的境界。這個滅就是涅槃、不生不滅,滅除了貪瞋癡無明,不再生死輪迴,生命永恆存在,不再消失。世間的苦與樂是相對的,涅槃的本性,則沒有相對性,也就是沒有苦也沒有樂,簡而言之,涅槃就是泯卻相對性的大樂。成佛即涅槃,成佛之樂,就叫做涅槃之樂。

  要達到涅槃,必須修道,也就是苦、集、滅、道的道。道有解脫道和菩薩道,兩者固然皆以解脫生死輪迴為目的,不同在於,解脫道是求個人的解脫,而菩薩道則是同時幫助大眾、帶領大眾共同解脫。

  解脫道以出離心為核心,菩薩道以菩提心為核心,不過,菩薩道的菩提心,也必須以出離心為基礎,如果沒有出離心而談菩提心、菩薩行,那等同空中樓閣。所以,不管出家、在家,若是沒有最基本的出離心,就不是真正地學佛。

  從這一點來講,我們就曉得,必須自己解脫,才能帶領大眾一起解脫,自己先離開苦海,才能廣度苦海眾生,如果連自己都還身陷苦海之中,都需要人家來救了,哪有能力救人呢?換句話說,大乘行者,必須先有出離心,完成解脫道的基礎,然後才談得上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否則都是空談。

  所謂菩薩道,就是以人為念、捨己利人,為了使眾生離苦得樂,自己再怎麼樣地犧牲也在所不惜,這就是菩薩道的精神,也是菩提心的展現。因此,為了救度眾生,菩薩必須廣修三學、六度萬行,再將所有的功德迴向給眾生,所以迴向──迴轉、趨向,是很重要的。

  以聖道門來講,有三種迴向,所謂迴向菩提、迴向眾生、迴向實際。首先,迴向菩提是就因果相對來講的,以廣修六度萬行為因,而目的就是要完成菩提,也就是成就佛果。其次,迴向眾生是就自他相對來講的,以自己所修來利益他人,為了他人可以犧牲自己。就如《普賢菩薩行願品》所說:

如來以大悲心為體,因於眾生而起大悲,
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迴向菩提和迴向眾生,是一體的兩面。

  再者,迴向「實際」是就事理相對來講的,凡有所做,不論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四攝也好、四弘誓願也好、六度萬行也好,都不能執著,不能有人我對待,一切所修,都必須迴向「實際」。「實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也就是空性,利益眾生的同時,沒有我執、法執,這樣才能夠成佛。

  《菩薩瓔珞經》中說,這樣的修行,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從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進入初地,到達十地,進入等覺,又進入妙覺,總共五十二個階位。也就是說,所謂的聖道門,必須在娑婆世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生生世世地修行。試問,這對我們來講,是容易還是困難的呢?

  在佛教中,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有一個定義,就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捨能捨。我們在經典上,尤其是佛陀的本生談,常常看到佛陀為了行菩薩道,為了成等正覺,無量劫來,捨頭目腦髓,布施給眾生,不但有如此的發心,還有相應的行持。然而,眼下社會上貧窮的人那麼多,病苦的人也不少,我們有沒有發心去行菩薩道呢?

  譬如說,現在沒有房子住的人很多,只要是無殼的蝸牛,都得租房子,租金又不一定付得起,可是我們卻還有好幾棟房子在租人家,存摺裡面還有很高額的存款,那不就表示我們發的菩提心是有問題的嗎?為什麼不能奉獻一、兩棟房子給需要的人呢?

  再說,有些病人急需肝臟、腎臟、骨髓、眼角膜,然而我們知道了,為何無動於衷?為何沒有抓緊機會行菩薩道呢?現在的醫學技術相當進步,捐贈器官也不怎麼痛苦,可是我們為何做不到呢?這不就說明我們發的菩提心不真,沒有力量行菩薩道,難捨不能捨、難行不能行、難忍不能忍。

  由此來看,聖道門的修行非常困難,既要難行能行,也要無我執法執,與法性相應。所以淨土宗的一位祖師曇鸞大師,他有一句話對我們很有警惕,他說:

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是故名不實功德。

  也就是說,我們雖然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可是所做的一切善行,卻摻雜了貪瞋癡三毒,都和清淨無漏的法性不相應,不論因和果,都是顛倒的,因為顛倒,所以都是虛偽不實的。

  那怎麼辦呢?我們學佛修行,乃是要為眾生犧牲奉獻的,如今卻被煩惱、業力所障礙,不能如實地來發菩提心,也無法實際地去行菩薩行。那就迴向,迴轉、趨向淨土,往生極樂世界。淨土門也屬於大乘,也必須發菩提心,只不過淨土門和聖道門的菩提心不一樣,一個是他力的菩提心,另一個是自力的菩提心。

  淨土門的菩提心就是願生心,願生極樂世界的心,為什麼呢?因為不怕我們沒有發心、沒有力量來行菩薩道,只怕我們不成佛,哪有成佛而不會說法度眾生的呢?再者,不怕我們不能成佛,只怕我們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因為極樂世界是成佛的境界,是涅槃的國度,一旦往生,不但能夠成佛,而且是快速地成佛。

  所以說,我們要曉得有聖道門的菩提心,也有淨土門的菩提心,若再細分的話,各宗各派對菩提心的解釋,也都不一樣。淨土門是大乘,同樣以菩提心為根本,只是它是以願生彌陀淨土,來完成菩提心,來成就菩薩道。

  前面談到,菩提心有分自力和他力,若以聖道門來講,都是自力的菩提心,因為是靠自己發心,靠自己的行菩薩道去完成,這很困難。但是,如果是淨土門的菩提心,那就很容易,因為往生極樂世界,就能夠成佛。

  淨土門的菩提心,也有他力和自力之分,這個就要談到阿彌陀佛的願了。

  我們說「淨宗根源」,「淨宗」就是淨土宗,「根源」就是根本、來源,有根本才會有枝幹花葉,有來源就能源源不絕。淨土宗的根源,來自淨土三經,因為凡是佛教,都必須以經典為依據,所謂「離經一句,等同魔說」,如果離開經典,那就不是佛教了。而淨土三經當中,是以《無量壽經》為根本,以《觀無量壽經》為開展,最後以《阿彌陀經》為結論。

  為何說《無量壽經》是根本經呢?因為唯有《無量壽經》才有談到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的時候,如何為眾生經過五劫的思維,規劃出四十八大願的藍圖,又如何經過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的無量德行,以至於成佛之後,有阿彌陀佛本身,有莊嚴的極樂世界,也有六字洪名來廣度眾生。阿彌陀佛成佛的因果,以及眾生往生的因果,都宣說在《無量壽經》當中,所以《無量壽經》就是根本經,也可以說,《無量壽經》就是在說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可以分為三種屬性,一種就是完成阿彌陀佛本身,另一種是完成極樂世界,最後一種則是完成救度眾生的功能。不論是完成阿彌陀佛本身,或是完成清淨莊嚴的極樂世界,目的都是為了救度十方眾生,所以救度十方眾生到極樂世界的這個願,就成了阿彌陀佛本願當中的根本願。

  阿彌陀佛本願當中的根本願有三個,叫做「攝生三願」。「攝」的含義,是現生保護念佛的人,臨終接引他往生,「生」指的就是眾生,其中也含有往生之義。「攝生三願」是哪三個願呢?就是第十八願、第十九願和第二十願。四十八願當中,必須要有能讓十方眾生往生的願,這樣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才跟我們有關係,否則沒有關係,所以「攝生三願」是本願當中的根本願,其他的願,不論再怎麼樣的殊勝,如果不能讓十方眾生往生,那麼極樂世界的完成、阿彌陀佛的存在,對十方眾生來說,就都沒有意義了。

  這三個願,又分為當機願和結緣願,當機就是對機,意思是這一輩子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第十八願、第十九願就是當機願。第二十願是結緣願,結緣願就是已經和阿彌陀佛結過緣了,可是由於種種原因,這輩子沒有往生極樂世界,不過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既然已經結了緣,就不可能捨棄他,至少下輩子,或是下下輩子,就讓他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前面談到淨土門的菩提心有分自力和他力,就是從第十八願和第十九願來劃分的,第十八願就是他力,第十九願就是自力。這兩個願當中,又以第十八願為根本,願文共三十六個字: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如果拿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話,就是二十八個字。

  願文的大意是說,「設我得佛」,那個時候法藏菩薩還沒有成佛,所以他就設定、約定說,我不成佛便罷了,如果我成佛的話,要讓「十方眾生」都能夠「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這裡所說的「十方眾生」,包含就很廣了,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平生之機、臨終之機、乃至中陰身,甚至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都含在十方眾生的範圍裡面。

  阿彌陀佛對十方眾生一視同仁,不像我們娑婆世界的凡夫,有聖凡、善惡種種的執著與分別,阿彌陀佛毫無這種心念,在佛心中,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對十方眾生都一樣地看待,都是他要救度的對象,這就是佛心,否則就還不是佛,就只是凡夫,或是菩薩而已。

  「至心信樂」的至心,就是真心,信樂就是信。凡事要真心,沒有真心,那就是虛情假意,四書《中庸》就說:

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

  所以信要真,何況是要往生極樂世界、脫離生死輪迴,將來是要成佛的人,哪可以不真心呢?「欲生我國」就是願生極樂世界的意思,這個願心也要真,而「乃至十念」就是念佛,念佛也要老實、真正地念佛。

  也就是說,「信樂」是「信」,「欲生我國」是「願」,「乃至十念」是「行」,信願行都包含在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當中。「南無」就是信和願,「阿彌陀佛」就是行,不管我們知不知道信願行的含義,乃至於有沒有信願行,只要專一稱念這句名號,信願行的功能就在裡面了。

  再者,有信的話就會有樂,如果沒有信,就樂不起來。信也有分自力的信和他力的信,自力的信就只是好樂(ㄧㄠˋ),好樂就是喜歡、盼望,能不能得到,還不曉得,要看未來,因此自力的信還沒有樂(ㄌㄜˋ),他力的信才會有樂。如果讀作信樂,快樂的樂,表示他已經擁有了,確定往生的身分了,所以沒有顧慮,可以樂了。

  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是要我們樂的,也就是要我們相信,只要我們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名號,那就必生彌陀淨土,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如果這樣的眾生,不能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永不成佛,還要再修。那麼,請問各位,阿彌陀佛成佛了沒有?成佛了,那豈不是我們只要信、願、行,就必定往生,否則阿彌陀佛就失約了,打妄語了,這有可能嗎?這是不可能的。

  換句話說,第十八願有三個約定、一個保證:約定我們相信他的救度,約定我們要願生他的淨土,約定我們從今以後專稱他的名號,如果這樣還不能往生,他就不成佛,這就是阿彌陀佛和我們的約定和保證。

  乍看之下,這樣的約定似乎有條件,其實根本算不上是個條件,因為信和願,是我們的一個認識、相信和肯定,並不困難,只差有沒有理解,所謂「理生信解」,有理解就會有信,就會有願。

  至於行,就是念佛,隨每一個人的根機,在不影響原來生活的情形之下念佛,也就是不論何時、何地、何緣、何種根機,就依他的根機去念。一天能念多少就念多少,念佛的心境是清淨的還是雜亂的都無妨,只要有信、有願、有行,阿彌陀佛就知道了,現生就保護他,臨終就接引他,這就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保證。

  關於「信」,到底是信什麼呢?我們淨土宗的宗旨,第一句就是「信受彌陀救度」,若以蕅溢大師的《彌陀要解》來講,一開始就說有六種信,信因、信果、信自、信他、信事、信理,這六種信,理解都不容易了,何況要信得來。其實,「信」很簡單,就是信受,對彌陀的救度,相信不懷疑、接受不排拒,如果心中懷疑,真的有阿彌陀佛嗎?在浩瀚的宇宙當中,真的有一個極樂世界嗎?那就不是信了。

  再者,雖然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的存在,可是不了解極樂世界就是我們的,是阿彌陀佛為我們發願、為我們修行、為我們所建設的,它的所有權狀、使用權狀,都是登記在我們的名下,阿彌陀佛的救度是主動、平等、無條件的,如果不能了解這一點的話,當然也不會接受,如果相信,而且不排拒,這樣的話就是「信」了。

  阿彌陀佛的救度是現成的,是現在式,不是未來式,只要信受彌陀救度的話,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一個必定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就不會有輪迴之苦,就會有解脫輪迴之樂,這個就是「信樂」。

  至於「欲生我國」,在阿彌陀佛的立場來講,他呼喚我們往生他的極樂世界,所以說「欲生我國」,在我們的立場來講,就是「願生彼國」。淨土宗就是在講阿彌陀佛的呼喚,十劫以來,阿彌陀佛就一直呼喚到現在,不!是從兆載永劫之前,從他發願修行的開始,就已經在呼喚了,從極樂世界呼喚到娑婆世界,一直呼喚到我們圓光佛學院的視聽教室。

  阿彌陀佛呼喚我們的聲音,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浩浩蕩蕩,充遍在宇宙當中的每一個角落,請問各位聽到了沒?如果聽到的話,等同被阿彌陀佛救到了。聽的進一步就是聞,聞的內涵就是信,如果聞而不信的話,那就是所謂的「聞不具足」。換句話說,具足完整的聞,就會相信,所以我們聽聞阿彌陀佛的呼喚,就涵蓋著相信阿彌陀佛的救度,這樣的話,就已經獲得阿彌陀佛的救度了。

  所以說「願」,也有自力和他力兩種含義,我志願將來成佛,我志願將來成總統,我志願將來成為科學家,這都是自力,單憑一個這樣的願望,現在就已經確定能夠成為總統、科學家了嗎?還不一定,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如果努力不夠,或者不是這樣的資質,抑或過程中退轉的話,那麼這個願就成為空願了,也就是說,自力的願是不確定的,不能帶來樂。

  那麼他力的願呢?他力的願就是願意,阿彌陀佛要救我們,如果我們願意接受的話,就一定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就可以離苦得樂,這個就是他力。可是,阿彌陀佛呼喚我們已經十劫了,我們卻從來都沒有答應過,尚未點頭,直到現在,阿彌陀佛還在等待我們心中願意、口中答應。

  總之,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具足了信願行,今後我們就專一地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樣的話,就可以和阿彌陀佛的願力相應而感應道交,就已是極樂世界的聖眾之一,不再是娑婆世界輪迴的凡夫了。所以印光大師有一句話說:

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
則雖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極樂,即是極樂之嘉賓。

  前面說到,願意往生極樂世界的心,即是菩提心,那麼假設有人念佛,只是為了逃避到極樂世界,或者認為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所以想到那邊去享樂,根本沒有菩提心的內涵,這樣也可以嗎?這樣也是可以的,因為只要念佛往生到了淨土,自自然然就會有菩提心,就會成佛,廣度眾生。

  《往生論註》就有一個比喻,不管長江、黃河、或其他的溪水,也不論這些水是清淨的、污濁的,一旦到了大海,就和海水一樣的味道。意思就是說,十方眾生的根機雖然千差萬別,但是只要往生極樂世界,同樣都會發菩提心,都一定會成佛、廣度十方眾生。所以我們淨土宗的宗旨,就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廣度十方眾生」,這個就是第十八願的內涵。

  在《無量壽經》中,四十八願的每一願,都有它的成就文,第十八願是根本願,其成就文這麼說: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全文總共四十個字,雖然比願文本身還多四個字,可是所用的文字幾乎相同,內涵也都兩兩相對。

  成就文所說的「諸有眾生」,即是願文的「十方眾生」,十方眾生範圍比較廣,十法界當中的九法界,也就是三聖六凡,通通涵蓋在十方眾生當中。如果以「諸有眾生」來講的話,就是指三界六道輪迴的眾生,表示阿彌陀佛雖然聖凡都要接引、救度,但是以凡夫為本,所謂「本為凡夫,兼為聖人」。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聽到「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救度我們的名號,「信心歡喜」,願文說「至心信樂」,所以這個樂,就是歡喜;「乃至一念」,願文說「乃至十念」,兩者意義都是一樣的,因為有乃至,所以涵蓋長短、多少,也就是說乃至臨終十念、一念,都能夠往生,並以此顯示,臨終乃至十念、一念都能往生了,何況我們現在就願意接受彌陀的救度,就開始專稱彌陀佛名,是平生的根機,不是臨終的根機,更加能夠往生。

  「至心迴向,願生彼國」,這裡所說的至心迴向和願生彼國,其意義是一樣的,都是乃至一念的內涵,只是在解說與文字的呈現上有前後次序,先說「乃至一念」,然後說「至心迴向」,再說「願生彼國」,其實就是迴轉、趨向、願生極樂世界的意思。若是這樣的話,「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當下就獲得往生,而且當下就不退轉了。

  淨土宗是特別法門,其所說的不退轉,和通途法門不一樣,通途法門的不退轉有三種,所謂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進入十住就是位不退了,不可能再退回聲聞、緣覺;到了十迴向就行不退,菩薩之行就不退轉了;一旦進入第七地的話,就念不退,起心動念都和真理相呼應。而我們淨土宗的不退轉,是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說,往生極樂世界之後,都是一生補處,不可能再退轉了,直至成佛。

  或許有人會問,雖說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可是我們都不是臨終之機,肉體還活在娑婆世界,在我們的內心之中,還有無明、貪瞋癡,這樣能算是不退轉的菩薩嗎?其實,這是就身分來講的,所謂「凡夫菩薩格」,雖然還是凡夫,可是身分卻是菩薩。

  印光大師有一段開示形容得很好,他說:

能於此法深生信心,則雖具縛凡夫,其種性已超二乘之上,
喻如太子墮地,貴壓群臣。

  意思就是說,對於這個法,能夠生起正信的話,就已經不是凡夫了,其身分、位格已經超越聲聞、緣覺二乘人,屬於大乘種性,如同太子一出生,就屬於國王種性,其身分地位的高貴,就已勝過宰相、王宮大臣了。

  換句話說,儘管我們還有煩惱,佛的功能一點都展現不出來,可是我們已經取得極樂聖眾的身分了。這就好比移民加拿大、澳洲或是紐西蘭,如果我們已經合乎條件,就算我們還沒有移民過去,可是手續已經辦好了,簽證也已經通過了,那豈不是我們現在就是那一個國家的國民之一了,只差還沒有起身前往而已。

  同樣地,我們要移民到極樂世界,也得符合移民的條件,阿彌陀佛開出的條件,就只是要我們願意、接受就可以了,可以說毫無條件可言,只要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就被錄取了,就擁有極樂世界聖眾的身分了,等到我們娑婆業緣一盡,就立刻啟程到那裡,不需要坐飛機自己去,是阿彌陀佛親自率領清淨大海眾菩薩,浩浩蕩蕩地來迎接我們,這叫做「平生業成」,往生大業在平生就已經成就了,而且住不退轉,現在就已經是不退轉菩薩的身分了。

  所以說,在攝生三願當中,第十八願是根本願,是阿彌陀佛把這句名號的功德力迴向給我們,只要我們接受,稱名念佛,將來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他力的菩提心。第十八願雖然有說至心迴向,但是這種菩提心願,不必迴轉、趨向,這個和靠自己累積功德來迴向,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自力的菩提心必須要廣修六度萬行,才能有功德迴向,不然的話就沒有功德可用來迴向了。

  隋朝慧遠大師所寫的《大乘義章》,其第九章就說,「真爾悕求,名之為願;挾善趣彼,說為迴向。」也就是說,直接前往的就是願。願,前面講過,有分自力、他力,自力就是一種志願,自己去追求,能不能達到,尚未確定;而願意、接受,那就是我們淨土法門的願,就是「真爾悕求」,直接前往的,純是他力,不是自力。

  至於「挾善趣彼」,那就是明顯地自力迴向,如果沒有東西、沒有功德,如何去迴向呢?相反地,我們這個法門,是接受阿彌陀佛對我們的迴向。所以善導大師說,「但使迴心決定向」,我們是迴轉這個心向著極樂世界,不是迴轉我們所做的功德趨向極樂世界,或者趨向於未來的菩提,不是這樣。

  所以第十八願所說的「至心迴向,願生彼國」,是願的一種迴轉,迴轉、願意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

  前面提到攝生三願,其中第十八願是根本願,靠阿彌陀佛迴向,他力往生;第十九願則是靠自力,以自己所修的功德迴向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分別?這樣子的分別對不對?相關的經教理論又是怎麼講的呢?

  我們先來了解第十九願,願文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
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這一個願的內涵,主要有二,一是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發願迴向往生極樂世界,另一個則是臨終之時,阿彌陀佛現前接引。

  阿彌陀佛的本懷,是要十方眾生稱念他的名號,以名號為自己的功德,以稱名為往生的正因,直入報土,快速成佛。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眾生對阿彌陀佛的悲切意願都能理解,縱然不能理解,阿彌陀佛也不放棄,仍要救度,因此必須要有第十九願,這是阿彌陀佛悲心的展露,是一種善巧方便。

  大乘佛法的修行人,都得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果沒有菩提心,所修的一切善法,即是魔業。然而,發菩提心也好,修諸功德也好,本來和阿彌陀佛是沒有絕對關係的,可是因為他發願迴向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就和阿彌陀佛有關係了,阿彌陀佛誓願在他臨終的時候,現前迎接他,這就是第十九願。

  那麼,第十九願和第十八願有何差別呢?簡單地說,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隨自意而發的;第十九願則是隨他意,也就是隨眾生的根機而發。

  眾生的根機各個不同,所發的菩提心的真假、深淺,以及所修功德的多寡、大小,也都不一樣。所謂三輩、九品,約而言之是三輩,展開便是九品,再展開就是八十一品,若再展開,那就是無量品。雖然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但是不管上智下愚、出家在家、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只要專一念佛的話,那就平等而無差別了。

  念佛的人和阿彌陀佛是「機法一體」的,「機」指的就是我們念佛的人,「法」就是阿彌陀佛本身。念佛的人和阿彌陀佛從來就沒有離開過,因為我們心心念念都是阿彌陀佛,而阿彌陀佛的心心念念也都在念著我們,我們的心中有佛,佛的心中有我們,一體不離、一體不二。

  《觀無量壽經》說: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阿彌陀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進入念佛人的心中;阿彌陀佛遍照十方世界無礙的光明,對於念佛的眾生攝取不捨,從現在到臨終,以至於命終之時,現前接引往生成佛,不管眾生根機如何,都一概不嫌棄,也一刻不捨離,念佛人和阿彌陀佛就是這一種關係。

  這一種關係,也有一個名詞,叫做「色心功德,機法一體」,「色」指的是我們的身體,「心」就是我們的內心。意思是說,念佛人的身心,和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是一體不離的,不但心中領納了阿彌陀佛的功德,同時色身又受到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保護。

  若就第十八願來講的話,這樣的關係,叫做「往生正覺,機法一體」,我們念佛人的往生,和阿彌陀佛的成佛,是結合在一體的。為什麼呢?因為阿彌陀佛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我不能讓你往生的話,我就不成佛。換句話說,我們的往生,靠他的成佛;而他的成佛,靠能不能使我們往生,所以,阿彌陀佛的成佛,和我們的往生是綁在一起的。

  如果靠自力修行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阿彌陀佛為了要讓我們橫超三祇,得以往生不退成佛,勢必要把他所有的功德都迴向給我們,讓我們能夠消除無量劫的生死之罪,且具足成佛的功德,使我們能夠往生成佛,否則他還要再繼續修行,修到十方眾生都能往生成佛為止,他才能成佛,否則不取正覺。

  再者,我們心中想佛,佛就知道,口中念佛,佛就聽到,我們身體拜佛,佛就看到,阿彌陀佛與念佛人,彼此三業不相捨離,這就是「彼此三業,機法一體」。

  此外,「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也是機法一體,「南無」是指我們眾生的歸命、願生,而「阿彌陀佛」則是萬德洪名,具足消除我們無量劫生死之罪的功德,具足讓我們往生極樂、快速成佛的功德,所以「南無」的我們,和「阿彌陀佛」的佛,也是「六字名號,機法一體」。

  第十八願根機的眾生,和阿彌陀佛是一體的;第十九願根機的眾生,就不是了,因為必須靠自己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從根本上來講,第十九願根機的眾生,其所發菩提心、所修之功德,沒有三輪體空,所以並不是真正的菩提心,也就是說,一切所修,都還是雜毒之善、有漏之行,儘管如此,阿彌陀佛大慈大悲,還是發願臨終現前接引他往生。

  阿彌陀佛說,你如果不直接念佛,那就把你所修的這一些功德,迴向往生吧!因為有的人認為,要往生極樂世界,沒有足夠的功德怎麼能往生呢?又或者認為,單單念佛怎麼能往生呢?所以第十九願的眾生,修行是靠自力,由於根機千差萬別,因此就有分三輩、九品;而第十八願的眾生,往生是靠他力,所以只有一個根機,就是念佛。

  善導大師對於第十九願、以及對於三輩是怎麼解釋的呢?他說:

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
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

  大意是說,世尊所說的三輩,就是在解釋第十九願,三輩之中,有發菩提心出家的上輩,有發了菩提心但不能出家的中輩、下輩,雖然上中下三輩根機不同、行持有別,但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能夠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就歸入第十八願了;相反地,如果不能夠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那就是第十九願的根機,佛的目的,就是要引導第十九願根機的眾生歸入第十八願。

  然而,這並不表示說,第十八願根機的眾生沒有菩提心,甚至是否定菩提心,或者說第十八願根機的眾生不講修行,甚至排斥修行,不是這樣。願生心就是淨土門的菩提心,因為他內心很清楚,如果沒有往生極樂世界,還繼續在娑婆世界輪迴,一定會在某一世失去人身,失去人身就退轉了,況且現在所發的菩提心也不真,只有往生極樂世界,快速成佛,菩提心、菩薩行才能夠圓滿。

  所以說,願生心就是淨土門的菩提心,這一句名號就是萬德洪名,所有六度萬行,這一句名號,沒有不具足的。更何況,我們是一個念佛人,也就是一個學佛的人,學佛的人不管有沒有受持五戒,會去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嗎?當然不會!若是逢緣遇境、業力來了也許會受業力牽引而偶有違犯,可是他的內心清清楚楚,曉得他有心無力,他是有懺悔心的,因此他才通身靠倒在這一句名號上,他才決定要往生極樂世界。

  其實,不論在家、出家,不管是五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或菩薩戒等,三聚淨戒七聚毗尼,我們都持不清淨的,這樣的話,談何修行呢?所以只有往生極樂世界,靠阿彌陀佛的救度,到了極樂世界就能夠圓滿佛果。換句話說,第十八願根機的眾生,不是沒有菩提心,不是排斥修諸功德,而是徹底瞭解自己的根機,同時也明確地相信彌陀的救度。

  《大經》第十八願成就偈說,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這一段成就偈,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

  「其佛」,指的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是什麼呢?下面就有解釋,「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這就是阿彌陀佛根本願的力量、根本願的功能,聞名欲往生的話,就通通到極樂世界,而且現在就自自然然地進入不退轉。那麼,四十八願當中,合乎「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的願,是哪一願呢?就是第十八願,不是第十九願,也不是第二十願。

  「聞名」的聞,涵蓋著信,有相信的聞才是完整的聞,也就是聞具足,如果聞了還有疑惑,那就是還沒有完整地聽聞。所以,這個「聞名」含有相信,相信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具有萬德的功能,聽到了的話,肯定會憶佛、念佛。所以,這個「聞名」也涵蓋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乃至一念、乃至一輩子的念佛。

  換句話說,聽聞「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而欲往生,站在阿彌陀佛的立場說「欲生我國」,站在我們的立場說「願生彼國」,這樣的話,無論是出家在家、聖人凡夫、善人惡人、會修行不會修行、心清淨不清淨、根機高根機低,通通都能夠到極樂世界去,而且自自然然就能達到一生補處,雖然現在還沒有往生,現在就預先擁有那個身分了。

  為什麼呢?因為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第十八願已經成就了,所以才有這一種本願的力量、功能,否則就沒有。根據釋迦牟尼對「本願」的解釋,也就是第十八願成就偈,我們可以得知,第十八願就是「本願」。

  第十八願主要在講什麼呢?講專念彌陀名號得生,所以我們淨土宗的特色「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意思就是說,我們現在還是凡夫,並沒有斷除貪瞋癡,可是依靠阿彌陀佛的本願力,稱名念佛,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進入阿彌陀佛的報土。

  許多人講到極樂世界,都常引用天台宗智者大師在《維摩詰經》裡面所分判的四土來說明,把淨土區分成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並將極樂世界判為凡聖同居土,這一種分判是完全錯誤的。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裡面,就舉出其他大德所解釋有關淨土法門的種種錯誤,大家如果看《觀經四帖疏》的玄義分,就能夠瞭解,極樂世界不是什麼四土,極樂世界就只有報土一個。

  當然,報土和常寂光土是一體的兩面,常寂光土屬於理性的,無所謂土不土,因為它無形無相,如果有土的話,那就是報土,佛的境界就是報土。阿彌陀佛在因地發願修行,成佛之後,當然就有果報土,這個果報土就是報土。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玄義分裡面,就引用《大乘同性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等大乘經典,來證明阿彌陀佛是報佛,而我們往生的極樂世界,自然就是報土。

  一般來講,報土是佛的境界,必須是初地以上的菩薩,也就是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性的法身大士,才能夠進入,而我們是煩惱熾盛、業障深重的凡夫,不但一分無明沒破,見思二惑也沒有斷,甚至連降伏都沒有,卻也能夠進入報土,如果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我們怎麼能夠去呢?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有這種力量、功能,否則他五劫思惟、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就都沒有意義了。

  所以說,我們淨土宗的特色「本願稱名,凡夫入報」,這個本願不是我們凡夫的願,是阿彌陀佛的根本願,我們只要稱名,就合乎他的根本願,就合乎第十八願成就偈,就可以「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換句話說,我們淨土宗的特色,除了「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之外,而且還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這些教理,在第十八願成就文、第十八願成就偈,都已經清清楚楚地顯示出來了,如果不是專一研究淨土法門,就沒有辦法了解,做不出這樣的分判,尤其是以聖道門的教理來解釋淨土門的話,那就通通錯了。聖道門和淨土門有各自的教理範疇,彼此不應混雜,如果混淆了,那聖道門就已不是純正的聖道,淨土門也不成淨土了。

  所以,善導大師為什麼要楷定古今,將淨土宗獨立出來呢?目的就是要清晰地去劃分、明辨什麼是聖道門、什麼是淨土門?什麼是自力難行道、什麼是他力易行道?經此劃分,我們才能一眼看出這就是淨土之道,才能容易地、輕鬆地、安穩地走在淨土之道上。相反地,如果沒有劃分清楚,模模糊糊的,那就看不清楚淨土之道,一旦淨土門被聖道門摻雜了,原本靠他力變成靠自力,易行道就會變成難行道了。

  因此,學習淨土法門的人,首先要曉得,淨土門有淨土門的教理範疇,聖道門有聖道門的教理範疇,彼此是不一樣的。如果以天台解釋淨土、以華嚴解釋淨土、以禪宗解釋淨土,那就摻雜了,不純了。換句話說,淨土門有其特殊的涵義,要解釋淨土門的話,就必須專依淨土的教理,專以淨土的教理來解釋淨土的經論,這樣才是純粹的淨土法門,才是真正的淨土宗。

  淨土宗是有傳承的,什麼傳承呢?在哪裡?在於龍樹菩薩的《易行品》、天親菩薩的《往生論》、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和《讚阿彌陀佛偈》、以及道綽大師的《安樂集》,最後由相傳是彌陀化身的善導大師集其大成,寫出了《觀經四帖疏》等五部九卷,創設了淨土宗,因此淨土宗的教理架構、淨土宗的理論、淨土宗的行儀,才完全獨立出來。

  所以學習淨土法門的人,要瞭解有這個法脈,然後專一深入,這樣的話,所學的就是純粹的淨土法門,否則就有所摻雜,就不是原汁原味的了。就像我們引用的這些經論、法語,都很純粹,都不摻雜其他宗派的教理和思想在裡面。

  接下來,《大經》流通文說: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踊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這段經文總共三十二個字,和第十八願及第十八願的成就文,文字差不多,內涵也一樣,只不過第十八願的願文和成就文,沒有說出「乃至一念」的念佛具有什麼樣的利益和功德,雖然成就文有說「即得往生住不退轉」,但到了流通分才說出「為得大利無上功德」。

  這一段經文,因為涵蓋多義,所以名稱也有多種。首先,稱為「《大經》流通文」,是因為每部經到了最後,都會把它的核心交代給當機眾,要他流傳下去,所以叫做那一部經的流通文。

  其次,這一段經文又叫做「彌勒菩薩付囑文」,因為釋迦牟尼佛交代當來下生成佛的彌勒菩薩,要把念佛法門代代相傳,不使斷絕,不使消滅,所以又叫做「彌勒菩薩付囑文」。

  再者,這一段經文也叫做「念佛流通文」,因為它是《大經》的流通文,而《大經》主要在講四十八大願,四十八大願的根本願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就是在講念佛,所以也叫做「念佛流通文」。

  同時,這一段經文也叫做「念佛利益文」,因為它講出「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的念佛,當下「為得大利」,得到什麼大的利益呢?接下來就解釋了,「則是具足,無上功德」,所以這一段經文,也就叫做「念佛利益文」。

  這裡所說的「無上功德」,指的是成佛的功德,成佛即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沒有大,也沒有小,「為得大利」的大,其實是一種超越、圓滿的意思。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等同在為我們授記,說「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的念佛人,縱然還有煩惱的身心,但是已經圓滿成佛的功德了。

  從這一段經文可以得知,四十八大願雖然有講到第十九願的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以及第二十願的植諸德本,可是到了流通的時候,並沒有流通第十九願、第二十願,而是流通第十八願,況且佛陀所講的本願力,指的就是第十八願。因此,可以這麼說,第十八願的念佛,及其所講的這一句名號,是貫串整個四十八願的,同時也貫串了整部《無量壽經》,甚至貫串了《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

  所以,曇鸞大師就說,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所講的《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以及在祇樹給孤獨園所講的《阿彌陀經》,通通以名號為體,意思就是說,這三部經都是在講「南無阿彌陀佛」,都在講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度眾生。

  而善導大師是怎麼解釋的呢?他說「《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這就奇怪了,四十八願每一願有不同的願名,有不同的文字,有不同的內容,為何善導大師會這麼說,四十八願唯獨在說明專念彌陀名號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呢?

  其實,善導大師這麼解釋並不奇怪,因為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往生成佛,而其方法就是第十八願的念佛,如果把第十八願拿掉的話,其他的願就沒有作用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都沒有作用了,因為沒有了能救度十方眾生的簡易念佛方法,縱然還有第十九願,但第十九願是難行道,大家卻不一定做得到。

  所以說,雖然願文有四十八,彼此內容不同、願名不同、文字不同,但其實每一願都相同、文字都相同、意義都相同,相同在什麼地方呢?就是唯獨在說明專一稱念彌陀名號,就必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以他的名號來救度眾生的,是故眾生只要稱念他的名號,必定往生、決定往生、百分之百往生。

  再來,《莊嚴經》也說: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

  《莊嚴經》和《無量壽經》的內容一樣,只是翻譯的人、翻譯的時代不一樣,這叫做「同經異譯」,或是「同本異譯」,其完整的名稱是《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莊嚴經》講到「我若成正覺」,這一個「我」,是指法藏菩薩,他不成正覺、不成佛便罷了,如果成佛的話,他要「立名無量壽」,名字要叫做無量壽。無量壽涵蓋無量光,無量壽表示時間,所謂「豎窮三際」,無量光表示空間,所謂「橫遍十方」,以這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的無量光壽,來包含阿彌陀佛無量無邊的功德。

  「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這句經文和第十八願成就偈、成就文,幾乎一樣,成就文說,「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成就偈說,「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意思都是在說,十方眾生只要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就通通能夠自自然然地往生極樂世界,而且往生極樂世界之後,就和阿彌陀佛一樣,光壽無量。

  所以經文接下來就說,「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往生極樂世界之後,就和阿彌陀佛一樣紫磨金身,和阿彌陀佛一樣的無量相、無量好、無量的光明,沒有缺陷,沒有差別,所以是「悉圓滿」。又說,「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也和阿彌陀佛一樣,發大悲心救度十方眾生。

  前面說過,學佛的人要具有出離心,出離心是邁向解脫的出發點,而最終的目的就是成佛。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就是為了讓十方眾生都能成佛,然而所講的法那麼多,能夠讓十方眾生皆能成佛的,就只有淨土法門,其他的法門則都不容易,都是難行道,

  龍樹菩薩在《易行品》就說: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
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

  這裡所講的易行道是指什麼呢?指的就是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核心在講這個,《易行品》之中,對於第十八願講得比較透徹、比較清楚、讚歎的偈語也最多。

  古代的交通,主要分為陸路和水路,陸路艱辛,而且險阻重重,所耗費的時間也比較久,如果是走水路,那就相對輕鬆、快速、又安全。龍樹菩薩把無量的修行法門歸納為難行道、易行道兩種,難行道是靠自力,易行道是靠他力,靠的就是阿彌陀佛的力量,靠自力困難,如同陸路步行則苦,靠他力就容易,恰如水路乘船則樂。

  可以這麼比喻,從此岸要到彼岸,如果距離遙遠,連世界游泳冠軍也到不了,何況是不會游泳的旱鴨子,然而如果坐船的話,不但世界游泳冠軍到得了,就連不會游泳的旱鴨子,也能夠輕鬆地到達彼岸。

  現在,我們從娑婆世界的此岸,要到極樂世界的彼岸,有阿彌陀佛的大願船可搭乘,只要你願意上船,就在那一刻,你已經是極樂世界的人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一艘大船不會迂迴轉向,一定能夠安穩地、直捷地、快速地、輕鬆地到達彼岸。而且,不管是皇帝也好、乞丐也好、游泳冠軍也好、旱鴨子也好,一律平等,只要上了船,通通都能迅速順利到達彼岸。

  到了彼岸之後,皇帝卸下皇帝的身分,佛性出現,乞丐卸下乞丐的身分,佛性出現,游泳的冠軍和旱鴨子也都卸下了他們的身分,佛性出現。這就好比這裡黑暗很深,可是一到極樂世界,遇到了光明,黑暗當下就不存在了。佛性是平等的,到了極樂世界,佛性現前,這就表示念佛使所有的根機平等,不管聖人凡夫、出家在家、善人惡人、心清凈不清淨、會不會修行,只要你念佛,根機就平等;若不念佛,根機就千差萬別不平等。

  我們有給大家《彌陀願心的根源》這一本書,希望大家利用時間看一遍,就能明白什麼是淨宗根源,也能瞭解什麼是念佛三昧。

  首先,什麼是念佛三昧呢?本來三昧是禪定、寂靜的境界,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必須要有入定的功夫,要降伏妄想雜念,要有清淨心,可是只要念佛,本身就是三昧,為什麼?因為這一句佛號,具足了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完全無缺,那豈不是我們只要念佛,當下就等同兼含了禪定的功德、功能,所以念佛的本身,即可稱為三昧。

  也就是說,雖然我們開口念佛,心中散亂,可是所念的這句佛號,是萬德洪名,本身即具有禪定、寂靜的功能。再者,這句名號是法界身,法界常寂常照,常在寂靜涅槃當中,同時又能起般若觀照,因此,只要專稱彌陀佛名,禪定、般若的功能都在裡面了,所以念佛本身就是三昧。

  如果不是念佛的話,那就必須要靠自己的功夫坐禪入定,即使像《觀無量壽經》所講的十三種定觀,如果沒有息慮凝心,沒有降伏妄想雜念的話,那就觀想不來;打坐入定或許可以觀想,但是出定之後就沒有了,因為那是靠自力的,不但觀想者本身,還是煩惱具足的凡夫,不是超凡入聖的聖者,而且所觀想的功德,也沒有佛號來得大、來得圓滿。所以,最簡捷穩當的方法,還是念佛。

  最後,《彌陀願心的根源》這一本書的第七十七頁,有一首偈,我們一起來溫習:

假使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

  大意是說,即使我身陷無間地獄等苦毒之中,我的願心也決定不退,永遠精進、安忍順受、無怨無悔,直到所願成就。

  此偈表露出法藏菩薩悲心無盡、願力弘廣,一心一意為了救度眾生,發願修行,難捨能捨、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絕不退縮地要去達成,不管有多麼艱苦,他這樣的願心,都不會被打敗、挫折而退轉,反而更加堅忍、無所畏懼、勇往直前,這一偈,不只撼動人心,更是驚天地、泣鬼神。

  有關這首偈,《無量壽如來會》翻譯說:

縱沉無間諸地獄,如是願心終不退。

  《莊嚴經》則翻譯:

願我精進恆決定,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所發弘誓永不斷。

  三部同本異譯《無量壽經》的這三段偈語,充分顯示淨土宗是救度的法門,也是救贖的法門。

  佛教以慈悲為宗,目的在使一切眾生都能成佛,而最能夠徹底體現這種精神的,就是淨土宗。阿彌陀佛以「縱沉無間諸地獄」、「度盡阿鼻苦眾生」為願,所以佛教也就是救贖的宗教。救贖是佛教大慈大悲的精神所在,也是佛教大慈大悲的最高表現,佛教若無救贖,或者不講救贖,那麼佛教就不是真正大慈大悲,而十方罪苦眾生則永在輪迴。

  因此,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菩薩,首先要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而已墮地獄、或者將墮地獄的眾生,若不予以救贖,怎能令其脫離地獄之苦?怎能圓滿菩提呢?《華嚴經》就說:

我為救度一切眾生,發菩提心。
我當於彼諸惡道中,代諸眾生受種種苦,令其解脫。
我當普為一切眾生備受眾苦,令其得出無量生死。
我寧獨受如是眾苦,不令眾生墮於地獄。
以身為質,救贖一切惡道眾生,令得解脫。

  一代教中,類似的經文很多,《大智度論》亦說:

是菩薩弘大之心,深愛眾生,若有代理,必代不疑。
復次,菩薩見人間有天祠,用人肉血五臟祀羅剎鬼,有人代者則聽。
菩薩作是念,地獄中若當有如是代理,我必當代。

  如今,阿彌陀佛在兆載永劫之前,就已為我們發了「假使身止諸苦毒中」、「縱沉無間諸地獄」、「度盡阿鼻苦眾生」的超世無上大願,可知兆載永劫以來,阿彌陀佛代眾生受苦,地獄、餓鬼、畜生,何處不經?何苦不歷?阿彌陀佛的心,是至極無盡的大悲,不論我們再怎樣罪業深重,都不會超過阿鼻地獄的業,既然阿鼻地獄的眾生,都在阿彌陀佛的救度當中了,那麼還有誰會被遺漏呢?

  因此,可以這麼說,阿彌陀佛的超世無上大願是為我而發的,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就是我,而這個「我」,就是指十方世界中的每一位眾生。如果我們細細地去思維法藏菩薩的這首「讚佛偈」,我們會非常感動,甚至會痛哭流涕,如同孩子體會到母親對他無條件地深愛那般,涕淚交零。

  所謂《彌陀願心的根源》,就是《無量壽經》的「讚佛偈」,總共有二十偈,每一偈四句,是法藏菩薩對世自在王佛的讚歎,在讚歎佛的同時,也表露他的願心。菩薩發願,要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職志,在《無量壽經》這首「讚佛偈」中,上求與下化這兩項渾然一體。也就是說,法藏菩薩上求佛道,不單是為自己,完全是為了下化眾生,拜讀之下,我們應衷心歡喜,信受法藏菩薩深廣的大悲願力。

  我們知道,淨土宗的根源來自四十八大願,在四十八大願之前,有這首「讚佛偈」,闡述阿彌陀佛發願的動機,而在四十八大願之後,也有「三誓偈」,作為四十八大願的結論。

  首先,偈文說:

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大意是說,四十八大願是超越十方諸佛的願。其次,偈文說: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

  意思就是說,四十八大願是為了救度十方眾生的,尤其是第十八願,所以說「普濟諸貧苦」,貧苦是指沒有智慧、沒有福報、輪迴的眾生。

  最後,第三個誓偈說:

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整個四十八大願,歸結為一句名號,所有成佛的功德,就在名號當中,所以說「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為什麼名聲要超十方呢?就是要使十方眾生都能夠聽聞這句名號、稱念這句名號,現生受阿彌陀佛的保護,臨終讓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極樂淨土成佛。

  由於時間的關係,這節課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南無阿彌陀佛!

 

(2017年7月8日講於圓光佛研所)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