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遍照六特色
《觀經》第九觀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此「光明遍照」之文,是淨宗大綱要領、核心教理、傳承眼目、特色。
先明出處,次明願成就,之後消文,最後顯六特色。
一、顯示要弘廢立的特色;二、顯示全憑他力的特色;
三、顯示機法一體的特色;四、顯示平生業成的特色;
五、顯示萬機平等的特色;六、顯示容易殊勝的特色。
一、顯示要弘廢立的特色
「要」是指要門,也就是定善跟散善。「弘」就是指弘願門,也就是念佛。
善導大師對這一段經文的解釋說:「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614)又說:「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615)同時又在《觀經‧流通分》解釋說:「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708)所謂「雜善」,就是《觀經》「正宗分」所說的定善跟散善,《觀經》是以定善跟散善來統攝釋迦牟尼佛一代教法。善導大師說「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等於是說定善、散善以及釋迦牟尼佛一代所說的所有法門,都與念佛「全非比較」,而且「唯攝念佛」的人,不攝取修行定善跟散善等其他法門的人,這就顯示定善散善之外,有非定非散的念佛。
凡是念佛的人,佛光都平等攝取不捨,不是念佛的人,佛光不會攝取不捨。
這就是廢跟立的極要,這極點重要的也顯現在《觀經‧流通分》的付囑文以及善導釋。
二、顯示全憑他力的特色
往生彌陀淨土,完全依憑彌陀光明攝取,念佛人在彌陀光明攝取當中,就如同乘坐在阿彌陀佛的大願船上,完全任憑大願船的行駛,我們只要念佛便可,不需要做什麼事,是輕鬆、自在、安樂、快速的。所以「攝取不捨」就有顯示是全憑他力的淨土宗的特色。
龍樹菩薩《易行品》就說: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
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者。
乘彼八道船,能度難度海,自度亦度彼,我禮自在者。
所以,乘船顯示毫無造作,不假自力的功用,所以說「全憑他力」。
渡越大海,種樹作船太遲,如靠自力;借船渡海就快,比喻佛力。彌陀本願大船,可以讓我們明朗愉快地渡過生死苦海。譬如小兒危難大叫,父母一聞急來救援;眾生即使臨終才念佛,彌陀神通自來迎接。「自力他力,一遲一速」,天差地別。
又如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所說:
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
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三、顯示機法一體的特色
《觀經》第八觀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這是「眾生念佛,佛在眾生心中」的意思,有「身心功德,機法一體」的自然功能。
《觀經》第九觀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這是「佛念眾生,眾生在佛心中」的意思,有「彼此三業,機法一體」的自然功能。
佛在眾生心中,是機法一體;眾生在佛心中,也是機法一體。這二者,有其一,便已是機法一體,稀有、殊勝、可貴。
我們都是念佛人,阿彌陀佛的光明永遠攝取不捨,而有「彌陀眾生,機法一體」的自然功能。可以說:
彌陀功德納入我心,彌陀光明攝護我身;
彌陀在我信心內,我在彌陀光明中;
佛入我心,我入佛心,如火燒木,一體不離。
彌陀與我共起臥,共出入,如影相隨,不相捨離。
所以念佛人與阿彌陀佛,就有這種「佛凡一體不離」的功能。
四、顯示平生業成的特色
就是往生決定,既然蒙受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不捨,那就顯示必定往生,必定離開六道輪迴,必定會成佛,常沒常流轉的罪惡生死凡夫,只要一念發心念佛,就永遠被攝取,往生決定,毫無障礙,所以說「平生業成」。
也就是在平生的時候,已經確定必定往生極樂世界,不必等到將來或臨終,讓我們現在就獲得大安心大滿足,沒有忐忑不安。
這「平生業成」是佛教中最巨大無極的利益,也正是念佛人最大的期盼與最高的安心。在平生念佛之時,往生都已經決定了,不再繼續輪迴了,豈不是讓我們大安心、大滿足嗎?
因為念佛人蒙受彌陀光明攝取不捨,知道生死大事已經了脫。如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所說「業事成辦」、「不斷煩惱得涅槃分」,又如印光大師所說「不斷惑業,得預補處;即此一生,圓滿菩提」,又如同佛陀的時代,凡是證得阿羅漢果的弟子,往往都會說出相同的程式化語言描述:「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有這樣的大安心、大滿足。
如果不曉得阿彌陀佛的悲願、無條件救度、光明攝取不捨,我們雖然念佛,必定還在勇猛精進苦修鍛鍊,努力追求那「一心不亂」「功夫成片」「夢寐一如」的境界,但是一方面勇猛苦修鍛鍊做不來,還擔心臨終能否正念。一生忐忑不安,甚至退轉。
若無光明攝取不捨,我們那能信心歡喜、歡喜踴躍的,安心在這一句名號上呢?
五、顯示萬機平等的特色
論五乘的眾生,上至等覺的菩薩,下至阿鼻地獄的眾生,是千差萬別的;但只要念佛,便能夠平等蒙佛光明攝取,平等往生極樂成佛。
這就是一句彌陀名號,讓萬種根機,平等無差別。
換一句話說,萬種根機,因為稱名而毫無差別。萬機成一機,一因一果。
若不念佛,萬機非一機,多因多果,往生胎宮,花開時間各不相同。
善導大師《觀念法門》說:
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
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
六、顯示容易殊勝的特色
容易,也就是顯示淨土宗的修行是極其容易的,不管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方、任何環境、任何心境,都可以念佛,都方便念佛,沒有忌諱、沒有障礙,乃至於動物,像鸚哥也能念佛,或者其他的動物也能夠因為聽佛號而往生極樂世界,乃至一輩子沒有學佛、念佛,到臨終了,躺在病床上,也能夠念佛往生,或者是聽聞佛號而往生極樂世界。這豈不是在修行上來講,是極其簡單容易的嗎?
非難行,也非苦行,不須艱難刻苦的鍛鍊。
殊勝,而獲得的功德境界又是極其的高超。為什麼?能夠在今世就離開輪迴,往生極樂世界成佛,這豈不是境界非常的高超?也就是功德非常的超越,只是念佛而已,就有這樣的殊勝功德。所以曇鸞大師《往生論註》就說淨土宗念佛的法門是「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而印光大師也說:「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