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容發欣笑:敦煌殘本「阿彌陀佛說法圖」
「阿彌陀佛說法圖」,繪製於八世紀初的「初唐」時期,絹本設色,長59.6公分,寬54.5公分。由伯希和取自敦煌藏經洞,現藏法國吉美博物館。
敦煌史蹟,是千年動盪的劫餘;片紙隻字、丹青剩墨,莫非滄海遺珍。尤其佛畫,一經藏經洞封存,古人的衷心仰信就在畫面上定調了下來。
本幅畫主尊阿彌陀佛,周圍諸菩薩環繞。細看是精心的摹寫,佛菩薩肌理豐美,光影向背,生動自然;畫風淳古,拂人心旌。這是為了恭敬供養而作的佛畫,致有如此感動的力量。
佛頂上有一華蓋,寶鈴懸垂,也許是珠穗的掛飾;背景有高大的道場樹,葉如反花,紛披而可愛。雖然圖面殘損得厲害,大致可以猜測是阿彌陀佛說法的場面;當然,說為來迎接引也並無不可──「極樂莊嚴,言佛便周」,阿彌陀佛來了,極樂世界就整個來了,一併出現在臨命終的念佛人眼前,為說妙法,令生歡喜。
這兩種假設都說得通,畢竟脆化剝蝕了,不見全貌很可惜;不過卻意外的好,使畫作有了些半身肖像的意味。菩薩除了左後被遮住的那一尊本來就是半身,另外兩身菩薩都只餘半臉,我們的目光得不到滿足,自然落在主尊阿彌陀佛身上;阿彌陀佛同樣只存半身,是造化為我們遺形取神,讓臉上慈悲的微笑更凸出,更引人注目。
初唐 敦煌殘本「阿彌陀佛說法圖」 法國吉美博物館藏
可是阿彌陀佛為什麼微笑呢?
一、滿足大悲,所以微笑。
阿彌陀佛因中緣苦眾生,發四十八願,其中第十八願誓稱名必生,能救度被煩惱賊所害的我們,令得安樂。畫師的表現則很有趣,令人叫絕。在佛頂的左右、寶蓋的兩側,各有一道雲氣飛昇:線條舒卷,顯其流動;青、紅、白三色的暈染,顯其澄澈通透,有水之清瑩、初日之輝煌,如光如幻──光雲,常生覆護,不管眾生流轉到哪一道,佛的慈悲運轉也如影隨形;幻變,是大神通力,隨眾生的因緣時節,破無量罪業,諸邪業繫無能礙者。
阿彌陀佛的神力,能在我們平生時護念,臨終時依願現前,施加救度。救度的極點,就是《觀經》所說的下品下生人:「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初唐 敦煌殘本「阿彌陀佛說法圖」局部 法國吉美博物館藏
現在,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已經十劫,願力所到的地方,沒有不能調攝之人,沒有不能救度的對象,本懷徹底彰顯,大悲徹底滿足。一切眾生最後都將與阿彌陀佛同一光壽、同一莊嚴,所以阿彌陀佛微笑。
二、破疑生信,所以微笑。
很多人厭聞下品下生文,被比附成下品罪人又更不能忍受──「我就算還未證果,持的是清淨的法,過的是嚴謹的生活,志在上上品,金臺往生,花開見佛,何至於就墮落成下品下生了?」這就是疑,疑佛誠語;準確地說,是一種俱生的慢心。
之所以厭聞,因為貪等三毒一直都在,下品下生文又是其形象化的展示,害怕之餘,就精進修行,避免沉淪,還回頭去指責它、厭惡它,證明自己不是。可惜工夫沒有增長,貪瞋水火也並未消停,對照佛說,更增厭棄。一個人討厭和自己最像的人,為什麼?久經用力的掩藏,一朝被揭穿了。
但凡稍能自省,讀了《觀經》的上、中二輩文,即驚怵不敢直面。形貌醜陋,哪敢自薦於佛法光明的寶鏡?言行低劣,也全配不上那些磊落高邁的法句。看來看去,就只有下輩三品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五逆十惡,具諸不善」等,合著我們是最恰如其分的。
因此,面對阿彌陀佛的微笑,那些無謂的高慢心、自尊心是時候該放下了吧!曇鸞大師說:「愚哉,後之學者!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至於向來修道沒有力量、菩提心薄弱不堪的人則有福了,正可以了無羈絆,一信直入,乘名號之力往生淨土,躍進阿彌陀佛的大誓願海。凡夫入報,究竟圓滿,多麼安心,多麼喜悅。
文/淨開 法師